第一百二十九章 耀天王的提议

作品:《秦苏至臻

    陶光点了点头,道:“对!”

    蜀王微微闭了一下双眼,半会后才再次睁开他那双王眼,道:“天级顶峰高手还须偷偷摸摸的行事?不太可能!看来是孤身边的人所为了!”

    陶光闻言此时不再多言,只是默默的站在那里等候着蜀王的发话。因为他明白涉及到蜀王身边的人,那此事就非他可以轻易下决断。一切都只有蜀王来拿主意。不然,自己可就冒犯了王室忌讳!

    蜀王沉思小会,再次开口,道:“此事暂且搁下,以后再议。孤现在想知道的是四位长老现在身在何处?”

    陶光顿时一愣,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惊道:“四位长老难道没有回来?”

    蜀王一听,立即觉得不太对劲。怎么陶光会有如此一问?四位长老本来就没有回来,他怎么会不知情?

    蜀王想定立即盯着陶光,问道:“四位长老本就没回来。你怎么会不知?”

    陶光从蜀王的语气中听出了不善的意思,立即回道:“四位长老和蜀山掌门等人离去后,就一直不知去向。后也不见蜀山掌门人等人回来,臣和张将军等以为四位长老战胜蜀山掌门后,自行回到了蜀都。所以...”

    蜀王听后,更加觉得情形不对,心思飞转了一刻,将其目光再次转向蜀山方向,冷冷道:“陶光你立即派人火速前往蜀山,孤想知道四位长老现在到底是生,还是死!”

    陶光顿时心中一震,惊诧着:“什么?四位长老...怎么可能?大王,这...”

    蜀王挥了挥手,道:“这只是孤的猜测。也许四位长老战胜了蜀山四人,但却也受了重伤。为了不让天下人得知,他们故意藏了起来。你要叮嘱你的人悄悄行事,人越少越好,不得让此事扩散开来!”

    陶光这时突然又问:“大王,臣这边一定做到。可是张将军,还有其他人...他们可也是知情之人啊!”

    蜀王眉头顿时一蹙,凝了凝嘴,半会后才再次说:“此事你不用理,孤会派人去做的。”

    陶光闻言,心知自己该退下了,于是他恭敬说道:“那臣就去办事了!”

    “恩!去吧!”

    “是大王!臣告退!”

    这时蜀王再次打开了盒子,看着和氏璧,他疑惑地自言自语着:“和氏璧到底是谁盗的呢?孤身边的人?会是谁呢?王后?不可能!王后是不会背叛孤的!再说王后也没有那本事!难道是王叔?也不可能!和氏璧一直都在孤的身边,王叔怎么可能盗去?那又会是谁呢?”

    蜀王寻思了半会,一点头绪也没有,思完和氏璧,他的眉头再次一紧,因为他又想到了一事,那事当然就是那扶桑树之事。

    “扶桑树不翼而飞,和氏璧物归原主!两件奇宝,现在孤拥有一件。可和氏璧终究是楚王之物,扶桑树才是孤之根本。扶桑树啊,扶桑树,你又是被谁盗走的呢?这天下,什么时候突然冒出了如此多神出鬼没的高手?”

    蜀王此刻非常困惑不已,他琢磨了半天,还是依然不知从何落手。为此他最后一次瞧了一眼手中的和氏璧,没想到就在此时,他突然间想到了一些什么,喃喃道:“身边人?看来陶光说的确实有道理。王后乃一弱女子,是绝对不可能的!那剩下的就只有他了!”

    ……

    与此同时,耀天王府中。

    今夜耀天王和张撼也没有入睡,因为耀天王想知道蜀山上的详细情形。

    为此,他派人将张撼召来,此时张撼才来到耀天王的书房中。

    “王爷深夜召末将来府,想必是为了蜀山之事吧?”张撼恭敬的问道。

    耀天王此刻正在看着一本始皇本纪,半会后才放下始皇本纪,凝望着面前的张撼,淡淡道:“对!说说吧,蜀山之事,可有什么异常之处?”

    张撼闻言一五一十的将攻打蜀山的所有过程,全都禀报于耀天王。

    耀天王听后,凝思小刻,再次开口:“这么说,蜀山四周大震动后,你们后来去那源头查看,除了血迹,什么都没有查到?”

    张撼点了点头,如实道:“是的!”

    耀天王听后,再次一问:“如此看来,那沙盘,和氏璧,地道都是有人在短时间内故意伪造出来的。天下间能有如此本事的人,到底会是谁呢?”

    张撼此时却不理会耀天王所想之事,他是直接提醒着:“王爷,末将觉得目前最重要的不是找出那高手到底是谁...”

    张撼之言还没说完,就被耀天王挥手打断:“你不必说了。本王知道。大王是绝对不会相信这种谣言的!”

    张撼则再次提醒着:“王爷,俗话说空穴来风,三人成虎。就算大王不信,可是他身边的人知道了,难道您能保证他们不信?只要大王身边的人信了,在大王耳边嚼舌头,那就难保大王不会对王爷您起疑了!”

    耀天王盯着张撼望了一眼,眼珠子转了转,眉头一竖,半会后,才挤出一句:“那你觉得本王该怎么做比较妥当?”

    张撼立即回道:“末将觉得王爷还是亲自去一趟王宫较好!”

    耀天王再次寻思一会,点点头道:“恩。去见见大王也好!正好本王还有一事要和大王商议!”

    “王爷若是没有其他事,那末将就先告退了!”

    “恩!退下吧!”

    “是王爷!”

    ……

    一个时辰后,耀天王连夜赶到王宫外求见蜀王。

    而此时的蜀王由于在琢磨着扶桑树的事,也没入睡。在得知耀天王深夜求见时,他已明白了耀天王的来意。不过他觉得耀天王既然人已来了,见见也无妨!

    于是耀天王很快就来到了蜀王的书房内。

    “臣见过大王!”耀天王行君臣之礼。

    “王叔不必多礼!”蜀王扶起耀天王后说道。

    耀天王起身后,正对着蜀王,郑重道:“大王,臣深夜来打扰大王休息,还请大王恕罪!不过臣却有要事要禀报大王!”

    蜀王微微一笑,道:“王叔,这里只有你我叔侄二人,就不必拘束了。王叔有什么事,尽管说吧。”

    耀天王闻言,这才继续说道:“大王,蜀山派地道内沙盘之事,还有那和氏璧之事,臣恳请大王明察!”

    蜀王就知道耀天王深夜来就为此事,现在听耀天王说出,他对自己的判断非常满意,于是他再次一笑:“王叔,这种上不了台面的离间计,孤怎么会相信?王叔多虑了!不过那用计之人,确实令孤心中不安啊!”

    耀天王当然明白蜀王不安在何处?一个能将和氏璧从蜀王身边悄无声息的的盗走,又能将和氏璧在不惊动蜀山掌门的情形下放入地道内的高手,搁谁,谁也不会安心的!

    这还不算。还有那蜀国镇国之宝,现在依然下落不明,一点线索也没有。这一切的一切,实在是太诡异了!

    若是仅仅如此也就罢了,现在最重要的是那四位长老却也下落不明。真是多事之秋啊!

    耀天王心思飞转了小会,又道:“大王,臣有一个提议,不知大王可否允许?”

    “哦?王叔但说无妨!”蜀王听言立即回道。

    耀天王这才继续道:“大王,这些日子来发生的一切都和那和氏璧沾上了关系。臣认为何不将那和氏璧暂时放在那秦苏保管。”

    蜀王一听,眼中顿时一亮,道:“王叔此意高!冤有头,债有主。自从那秦苏来蜀都后,就没有一刻安宁过。恩。暂时将那和氏璧送回去,然后再派人时刻盯着,将一切都化为主动。这样一来,孤就可以从中寻找一点线索了!”

    耀天王见蜀王赞成自己的提议,心中一喜,道:“臣还有一提议!”

    “王叔直说!”

    耀天王继续说道:“听闻那秦苏在楚国之时,曾协助江陵城城主破过命案。既然他有此本事,臣提议将扶桑树被盗之事,也交给他负责。不知大王觉得此意如何?”

    蜀王闻言,再次精神一振,道:“好!很好!一切就依王叔之意办吧!不过此事既然是王叔提出,那就交由王叔去办吧!”

    “臣遵旨!”

    ……

    第二日,姜府外的一棵树上突然有几片树叶飘落,有人若是一看,才发现不知不觉中,酷夏已去,迎来了初秋。

    虽说是初秋,但是清晨之时,若是穿衣较薄者,还是会感到一分凉意袭人的。

    而今日的秦苏却出奇的早早醒来,陪着蝴蝶等人在一起用餐。

    昨日白天后,秦苏等人就不再住在姜府中,而是住进了一家客栈。一家名为沙漠之舟的奇怪客栈。

    “公子,您说这好好的一家客栈,为什么要取个沙漠之舟的怪名?”蝴蝶边吃边奇怪的问道。

    一旁的徐闻地则抢先插嘴道:“这还用问?蜀国西边不就是沙漠之地了?客栈的老板也是胡人,一看就是来自那边。当然会取他家乡的名字啦!”

    蝴蝶恍然大悟,道:“也是哦!徐公子,你今日总算聪明了一会!”

    徐闻地瞪着蝴蝶:“我什么时候没聪明过?”

    蝴蝶撇撇嘴道:“你一直就不聪明。要不是看在芦姑娘和我家公子的份上,我才难得理你!”

    徐闻地顿时被气得摸了摸胡子,可是他发现他没有胡子,非常尴尬的佯作托起下巴,指着蝴蝶道:“我你聪明?那你以后最好别再问我!”

    蝴蝶哼了句“谁稀罕!”

    “你...”徐问道正准备教训教训一直就和他作对的蝴蝶,可是当他才准备教训时,却发现了芦乙的目光,为此他立即发现自己又中了蝴蝶的诡计,立马焉了下来,朝芦乙谄媚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