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搅浑

作品:《秦苏至臻

    楚王开心的和楚相在御书房内商谈着未来的宏图霸业,而与此同时的蜀国国内却也是廷议不断。

    自从张国南边楚国大军、大将军之军和百刀门三方汇聚一堂,再有北边天眼门与辛胜两家结盟共同东进后,蜀国本可乘机分一羹,夺取一部分利益。

    可不知为何蜀王起初还是雄心壮志,并派兵从蜀国西北边,也就是张国西南边进入,当蜀国大军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在张国境内时,蜀国文武百官还以为蜀国大军会大举进攻,夺取城池时,蜀王突然又下令进入张国境内的蜀军全不撤回国内。

    蜀王的旨意,立即遭到了蜀国上下全体官员的反对。

    理由是当今形势,对张国最为不利,若不乘此良机占有先机,那待楚军、张国大将军、天眼门和百刀门势成后,那一切就来不及了。

    再者蜀国上下为了支持此番北进,已耗费不少钱粮,若半途而废,损失事小,严重的则是会寒了将士建功立业的心,同时也辜负了蜀国百姓的一番鲜血。

    蜀国官员的反对之声尽管非常强烈,然不管他们怎么反对和劝说,蜀王都坚持己见,完全不理会满朝文武的反对之声。

    蜀王的强势和坚持令蜀国的官员们都猜不透蜀王到底想干什么!

    明明是开疆扩土的大好时机,蜀王却反其道而行之!

    蜀王的做法和他以前的那种作风完全不同。

    可蜀王毕竟是蜀国之主,作为臣子就算再怎么不满,主子不同意,臣子也只有憋着,直到主子同意!

    由于蜀王的坚持,张国大将军才敢放胆东进,攻向京都城。才敢和楚军联合兵分两路。

    起初张国境内的战事顺利,利好消息不断传入蜀国境内,蜀国的官员们得知后再次觐见蜀王,要求乘此机会出兵北上,可依然还是被蜀王决然的否决!

    蜀国的官员们都只好眼睁睁的看着楚军在张国境内大杀四方,获取无数的好处,而感到唏嘘和叹息!

    可他们的唏嘘和叹息声没有持续多久,张国境内的战事突然又起变化。

    由于南宫世家和韩冲的加入,让张国境内的战事陷入了僵持之中。

    直到此时,蜀国的文武百官才发现他们的大王原来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

    为此蜀国的官员们都对蜀王更加的敬仰,蜀王的威望在蜀国上下再次攀升,达到了蜀王登基以来的顶峰!

    虽说蜀国境内如今也是各方势力暗涌潮流,但并不妨碍蜀王的威望在蜀国上升。

    蜀王虽不令许多人喜欢,但在对外来说,蜀王毕竟还是蜀国的国主,是蜀国的形象化身!

    随着蜀王威望的攀升,再加上张国境内战事的僵持,蜀国上下再次进入了激烈的讨论之中。

    他们都在讨论着张国境内的战事未来到底会走向何方?

    到底是楚军、大将军、百刀门和天眼门四方盟军取得最后的胜利,还是张王和南宫世家会取得胜利!

    蜀国官员们原以为他们的讨论会持续一段时间。

    可他们都没想到蜀王竟然再次宣布了一道令他们大吃一惊的旨意。

    楚王在朝堂之上当着所有文武百官的面宣布即日起派大军北上张国,与楚军、大将军、天眼门、百刀门四方会盟,一起攻打张王。

    蜀王的旨意当然立即引来了满朝文武的反对!

    先前战局形势大好时,蜀王虽说有所预见,并没有下令进攻,情有可原!

    可是如今张国境内战局都进入了僵持之时,未来到底会怎么走,谁也说不准,按理说这个时候最不时候北上。

    然蜀王却偏偏选在这个时候北上!

    蜀国文武百官岂会顺应?

    于是乎朝中百官再次起了反对之声,都劝说蜀王不要一意孤行,葬送了蜀国的百年基业!

    有的说蜀国境内各方势力蠢蠢欲动,若是大军突然北上,会让他们有机可乘。

    还有的说楚军是养不熟的狼,虽说目前楚军暂时停止了攻打蜀国,但他们还占着蜀国几座城池没归还呢,蜀王不仅没有收复,现在还要和楚军结盟攻打张国,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总之蜀王的旨意一出,朝中文武百官一改先前同意北伐的意思,全都好似早已商量好一样,一致反对蜀王北上的决定。

    可惜的是蜀王依然像上次一样,非常强势,而且还扬言谁要是再反对,就不用再干,直接回乡种田养老去。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顿时噤声,整个朝堂之上都寂静无声,谁也不敢再主动出声反对蜀王北上的决定。

    蜀王冷眼扫视了眼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心知他的威慑已起到了效果。

    于是一个在文武百官看来非常冒失的决定,就这样在蜀王的威慑下再次强行通过。

    蜀王在朝堂之上的话,在散朝后飞速的传到了蜀国境内各处,尤其是姜家、唐门和巴府三大势力。

    三家势力的主子知道后,都一致的对蜀王投去赞许的眼光,都觉得蜀王非常有远见,并吩咐门下之人,不要给蜀王北进大军捣乱,有违者三家的主子都会严惩不贷,决不轻饶!

    三家原本与蜀王作对的势力的行径,很快就被蜀国境内其他势力得知,虽说三大势力目前依然还与蜀王形成对峙之局。

    但从三大势力主子的行径来看,其他势力的人好似嗅出了些什么,他们都认为目前天下大乱已临,首先要做的就是一直对外。

    至于国内内部的矛盾,待战后再各凭手段!

    于是乎,蜀国境内的其他势力也从中推波助澜,很快就形成了一股自上而下支持蜀王北进的支持声。

    百姓的支持声传来,让蜀国蜀都内的文武百官再次大掉眼睛。

    他们没想到蜀王如此冒失的决定,竟然会得到了全国上下百姓的拥护。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

    百姓的支持和拥护,文武百官虽不理解。

    但民心如此,他们也不得不暂时低头!

    只好一一上表说他们也支持蜀王的北进。

    文武百官的最终低头,令蜀王终于眉开眼笑非常满意。虽说他很强势,但他明白百官若是不诚心服从,那在后勤上肯定会使出小辫子,到时对大军北进只有害处没有益处!

    蜀国上下达成一致,蜀王终于在秦苏准备再次迎娶新娘子的前一日祭天宣布出师!

    就这样蜀国大军在蜀王的目视下,在全蜀国人民的关注下,再次缓缓的踏上了北进之路!

    ……

    第二日终于来临,这一日说平凡也平凡,说它不平凡它也不平凡!

    平凡是因为它只是时间长河中的一页篇章,说它不平凡那是因为今日是秦苏高调宣布再次迎娶新娘子的一日!

    经过秦苏的宣传和酝酿,整个京都城的人,包括王宫内的宫女太监们,全都知道今日是秦苏再次迎娶新娘子的日子。

    为此今日天还没到五更,京都城内的人们都不理会北风是否呼啸,全都早早起身,赶往目的地京城酒楼,想一睹新娘子的芳容,都想知道到底谁家的姑娘会被秦苏看中。

    由于京城酒楼附近空间不大,许多来迟的百姓不得已只好守候在沿路街道,就算看不到新娘子,但凑凑热闹,看看好戏也好!

    京都城的百姓凑热闹的凑热闹,看戏的看戏,王宫内的张王和他身边的要臣们也在商议着怎么处理今日之事。

    按理说新驸马成了陈世美,张王应该当即下令将新驸马诛杀!

    可张王并没有这么做!

    自从张王得知后,他就一直没有什么动静!

    不过名眼人都猜得出张王一定在预谋着什么,绝对不会轻易放过秦苏。并且他们相信张王一定会在秦苏大喜之日给秦苏来一份意想不到大礼物!

    有心之人这么想,懂得张王的人也这么想,秦苏当然更是这么想!

    总之,从昨日到今日,京都城内虽说非常的安静,风平浪静,但谁都知道风平浪静中其实蕴含着大风暴即将来临,而这场大风暴恰恰就是针对新驸马秦苏而来!

    很快,就到了秦苏迎娶新娘子的最佳时辰!

    为了今日迎娶新娘子,秦苏几日来和徐闻地、唐熬、王坚三人花了许多功夫!

    好再来客栈是秦苏五人入京都以来一直下榻的地方,新娘子对客栈哟感情,秦苏就将好再来客栈作为新娘子的娘家。

    至于代表新郎官秦苏的夫家,秦苏则将他选择京都城内最豪华的就都京城酒楼。

    京城酒楼位于京都城的最繁华中心,但却在靠近王宫之地。

    好再来客栈位于平民区域,二者相距有点远!

    为了能够节省时间,秦苏四人几日来亲自探路,选择出了一条最佳的路线。

    路线非最短,也非最长,更非不长不短!

    相反还要经过几道岔道,显得弯弯曲曲!

    常人不明秦苏为何这么选路,但秦苏才不理会常人的想法!

    他不仅将他选出来的线路告知京都城的所有人,而且还自己出钱印刷了一批会有路线图的纸张,并花钱让城中乞丐打量发放!

    京都城的百姓不明白秦苏这么做到底为何,但张王和他的要臣们却从中看出了些名堂!

    不过张王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相反他还和他的臣子们细心商议着怎么将秦苏的婚礼搅浑,让秦苏也尝尝面子丢失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