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阙有韶华 第77节

作品:《宫阙有韶华

    “我就是看看!”顾鸾小声抱怨。

    他把她放到床上,掖好被子,边闭眼边拍一拍她:“白日再看,先睡了。”

    她意犹未尽,还是闷闷地“哦”了一声,依言闭眼眼睛。

    安神的熏香果然有用,不过多时楚稷便涌上了昏沉睡意。脑海中恍惚已渐起梦境,陡觉身边一颤,又将他一下子拉回清醒。

    触觉睁开眼,顾鸾已惊坐起身。

    “怎么了?”他皱眉。

    顾鸾滞了滞,一把攥住他的胳膊:“香塔是倒流香!”

    “是啊。”他颔首,“怎么了?”

    她心中突突跳着,怔了半晌,又说:“除了线香,还有倒流香。”

    复又怔神一瞬,楚稷亦惊坐起身:“张俊!”

    张俊应声入殿,楚稷凝神细思:“再带人去查驯兽司到竹园间的宫道,地上不必找了,只看墙瓦。”

    “墙瓦?”张俊怔忪,又闻佳嫔说:“找香塔的灰烬。”

    讶色在张俊面上一晃,他旋即恍悟,疾步退去殿外,挑了班宫人,浩浩荡荡离开。

    白日里摸不清的事情突然又有了希望,顾鸾躺回床上兴奋不已,兀自含着笑怔了会儿身,她翻身将楚稷一抱:“我睡不着了。”

    “嗤。”他轻笑,翻过身来,吻在她额上,“事情再大都得好好睡觉,听话。”

    “哦。”她在他怀里点点头,闭上眼尽力入睡。约是那安神香着实不错的缘故,她兴奋的神思很快便安稳下来,继而睡意涌上,很快沉沉睡去。

    再至天明时,楚稷比顾鸾醒得早了一些。张俊已恭候多时,见皇帝起床,他顶着一双乌青眼捧着木匣入殿禀话。

    “一共找到十七枚。”他边说边打开木匣,匣中一枚枚燃尽的香塔灰形状不变,只是颜色成了灰白,“还有几处的灰烬许是被风刮走了,但留了烟油在瓦上。下奴着人刮下来闻了闻,味道都一样。”

    为让烟雾下沉以供观赏,香塔的烟油总比线香重些,燃尽也会留下黏腻的痕迹,且难以洗掉。

    楚稷闻言冷笑:“真是心思缜密,却不知行事阴毒终会留下马脚。”

    “是。”张俊躬身。

    顾鸾在这时醒过来,见楚稷已起床,便撑身坐起。

    楚稷看向她:“确是香塔。”

    顾鸾精神一振。

    楚稷又吩咐张俊:“去查是谁放上去的。”

    “已查到了。”张俊躬身,“一平日负责冲洗墙瓦的宦官招供是他所为。柿子发疯那日恰是他当值,与驯兽司的那个约定了好了时间,就将焚起的香塔一一放了上去,从驯兽司一直燃到德馨门,再从德馨门处拐弯至竹园。”

    “依着原本的打算,他该在事成之后将灰烬与烟油尽数洗净。但佳嫔娘娘很快安排了人手将那条路都看住了,他不敢妄动,这才留了痕迹。”

    张俊言毕噤声,顾鸾皱了皱眉:“没了?”

    “……没了。”张俊迟疑道,“娘娘还想问什么,下奴再去审。”

    “他没供出是何人支使?”她道。

    张俊回说:“还没有,佳嫔娘娘莫急,容下奴慢慢撬开他的嘴。”

    顾鸾又言:“再者,竹园当时那么多人,柿子怎的就专冲贤昭容去了?也需细问。”

    张俊颔首:“娘娘说的是。”

    “去吧。”楚稷点头,张俊便告了退。

    忙了一夜未眠,张俊在殿中尚能维持仪态,退出寝殿就禁不住地打了哈欠。

    遂招手唤来左右:“我得去睡一会儿。那小子,不能让他闭眼,你们去跟前盯着。除非他招出是谁,否则不许吃喝,也别想睡。”

    “诺。”两旁的宦官抱拳应声。

    寝殿之中,顾鸾起身梳妆,半晌未语。直至发髻快梳好了,才突然道:“驯兽司那个只是拿钱办事,什么也不知道。但这回这个,我觉得应是仪嫔的亲信了。”

    “嗯。”楚稷颔首,“放这么多香塔,明显心存不轨又太过惹眼,一旦被察觉便要丧命,若非亲信怕是不肯这样铤而走险。”

    “是。”顾鸾点点头,“这也是更为关键的一环,若非亲信,仪嫔约也不放心他去办。”

    这般道理不难想清,二人心觉仪嫔十之八九脱不了干系。然而真审起来,张俊那边却迟迟拿不到口供。

    这人的骨头是有些硬的,受了刑先咬舒嫔、又说是佳嫔,后又改口攀咬皇后。偏对仪嫔只字不提,让人无可奈何。

    张俊为此恨得咬牙切齿:“你这般将旁人都咬一圈,偏绕过她,便说明幕后主使正是她了!”

    ――可这话能这么说,审案却不能这么审。如此硬安到仪嫔身上,定了罪都没法跟允国公府交待。

    如此一连过了两天两夜,此人仍不松口。张俊心下恼恨却无计可施,怕被皇帝训斥,只得私下去央顾鸾帮他在皇上跟前说说好话,求皇上再容他些时间。

    他进殿时,柳宜也在。张俊略作迟疑,终觉柳宜不是外人,便当着她的面将话说了。

    柳宜还没听完就笑话起来:“瞧你这差事办的。还是皇上跟前的头一号红人呢,这点事都问不出来。”

    “不敢当不敢当。”张俊有求于人,抓住一切机会捧顾鸾,“要说在皇上跟前得脸,这排头一号的还得是咱佳嫔娘娘!”

    顾鸾听着他的刻意奉承,绷不住地笑。又睃一眼柳宜的神色,意有所指地提点张俊:“你若说这个,长辈总有长辈的本事。我再合皇上的意,怕也是比不上呢。”

    张俊短暂一怔,旋即意会,猛地一拍脑门:“下奴糊涂!”言毕他就凑到了柳宜跟前,满脸堆着笑,“还是得……还是得仰赖姑姑!”

    柳宜冷着张脸,不咸不淡地有意呛他:“皇上跟前的头一号红人在那儿呢,你来找我做什么?”

    “我这……”张俊作势抽了自己一嘴巴,“我这是这几天忙得脚不沾地,累晕了。论这个,那还得是……”

    说及此处他又蓦然反应过来,顿时噎声。

    一时之间,殿中安静。张俊看看柳宜又瞧瞧顾鸾,奉承哪个都不是,进退两难。

    柳宜和顾鸾相视一望,各自崩了一息,又扑哧都笑出声来。

    “哈哈哈哈哈!”顾鸾笑倒在茶榻上,柳宜伏向案桌,指着张俊骂:“你也有这样讨不着好的时候!”

    “……姑姑。”张俊竭力地想笑,脸色却比哭还难看。

    柳宜终是起了身:“走吧,姑姑替你去瞧瞧。”

    “谢姑姑!”张俊自感得救,忙低眉顺眼地将柳宜往外请。

    出了纯熙宫的宫门,柳宜径直往东走去,张俊浅怔,出言提醒她:“姑姑,人现在压在紫宸殿后。”

    “我知道。”柳宜摆摆手,“我不去见他。”

    “那您……”

    柳宜又道:“咱会会仪嫔去。”

    眼见柳宜与张俊一道离开,燕歌进了殿,神色发怔:“宜姑姑怎的突然走了?”

    “张俊问不出话,求宜姑姑帮忙。”顾鸾衔着笑,望了望窗外,“我估计她不会去审那宦官,是冲着仪嫔去了,一会儿你去跟皇上回个话吧。”

    “诺。”燕歌垂眸深福,就又退出了寝殿。顾鸾起身踱至床边,信手推开窗子,寒风扑簌进来,虽冷,却也让人神清气爽。

    事情拖了好几日,也该了结了。仪嫔前前后后惹了这么多事,亦该了结了。

    她还记得上一世仪嫔作的恶,最后事情犯到皇长子身上才被揭了出来,但回看过往,宫中又好几个不明不白夭折的孩子都可能是折在了她的手上。

    这样的事,她上一世管不了。因为上一世的这个时候她还只是尚宫局的一个宫女,后宫斗争与她无甚干系。

    可这一世,她容不得这种隐患,因为她也成了会与楚稷生儿育女的人。

    前些日子她心神不宁寝食难安,只道是因为茉尔玟烦心所致。

    直到这两天,她惊觉早就该来的月事一直没有踪影才有了些别的猜测。

    葳蕤宫。

    忽闻宜夫人与张俊同至,仪嫔心中不免慌了一阵,强自稳住了,去外殿主座上落座下来,着人请二人进殿。

    柳宜与张俊稳步入殿,脸上含着笑,朝仪嫔见礼:“仪嫔娘娘万安。”

    “二位客气了。”仪嫔莞尔颔首,“两位同来,可是圣上有什么吩咐?”

    “圣上没什么吩咐。”宜夫人摇一摇头,抬眸目不转睛地睇着她,“只是昨日抓了个洒扫宫道的宫人,未成想他竟攀咬仪嫔娘娘。臣妇不敢妄作论断,不得不来见娘娘。”

    说罢,她睃了眼张俊。张俊无声地躬身,上前几步,朝仪嫔身边的人一引:“盈月姑娘,借一步说话。”

    第73章 套口供有他在,谁都别想伤着阿鸾...

    “娘娘……”盈月而色一白, 望向仪嫔,满是紧张。

    仪嫔镇定一些,黛眉挑起, 疾言厉色:“盈月是本宫贴身的侍婢, 你们这是做什么!”

    “娘娘别误会。”张俊脸上的笑意客气到极致,“正因她是您贴身的侍婢, 才最能说清误会不是?咱家也知道您一贯心善, 对作恶多端的倪氏都照顾着,必定更舍不得盈月。您放心, 咱只是问话,又不动刑,更不会把人送到宫正司去遭罪,只借您这葳蕤宫的厢房与她谈一谈, 您不必多心。”

    这番话将仪嫔的万般言辞都噎了回去, 而色紧绷地与张俊对视半晌, 她只得点头吩咐盈月:“去吧。”

    “诺……”盈月屈膝福身, 走向张俊。张俊仍是客气至极的模样,径自走在前头,推开殿门,请盈月先出去了, 自己才跟出去。

    殿门复又阖上, 仪嫔瞧不见盈月了。定了定神, 看向尚在殿中的柳宜:“宜夫人要问本宫什么,便问吧。”

    柳宜垂眸,语气变了些许, 比方才多了些无奈,听起来再善解人意不过:“仪嫔娘娘, 自皇上降生为始,臣妇在宫中待了十七年。这深宫的不易,臣妇是最为清楚的。”

    她一壁说着,一壁踱向侧旁,自顾自地落了座:“宫里头没点自己的算计就活不下去,谁也不干净。臣妇虽是皇上的乳母,一心为着皇上,却也不会天真到盼着宫里人心思单纯。于臣妇而言,只要后宫瞧着和睦,别总把事情闹到皇上跟前给他添堵,便也是了。”

    仪嫔满目警惕地望着她,秀眉拧着:“夫人什么意思?”

    “臣妇的意思是,真相如何根本就不打紧。臣妇只在乎皇上他想听什么、他高不高兴。所以,仪嫔娘娘――”

    柳宜的目光毫不掩饰地凌凌划过仪嫔的而容,唇角勾起笑意:“佳嫔已故,后宫若再起波澜,皇上只会更难以心安,这是臣妇不愿见到的。但前两日抓的那宦官偏生咬住了娘娘,供状皇上会亲自过目,这一环必得过去才好。”

    仪嫔一语不发,只看着她,等她的下文。

    柳宜轻哂,颔了颔首:“况且娘娘身份贵重,又关乎允国公府的脸而,皇上也不会想看娘娘受到这样牵连。所以依臣妇的意思……”柳宜语中一顿,睃了眼厢房的方向,“娘娘将这事推到宫人身上吧,只当是您身边的大宫女自作主张犯下了滔天大罪。总归您在这事里也不曾亲自露过脸,那宦官便是咬住了您也还尚有余地。”

    她这番话直将仪嫔绕过去了。

    自她与张俊进殿开始,仪嫔便满心提防,做足了斗智斗勇的准备,没想到等来的却是这样“推心置腹”的一番话。

    仪嫔于是怔了半晌不知该如何反应,良久,带着三分心惊发问:“佳嫔当真已经……已经死了?”

    “自然。”柳宜的神情黯淡下去,“宫中子虚乌有的传言虽多,但这样的事宫人们也不敢乱传。臣妇也没想到……佳嫔的性子竟那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