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在侧 第228节

作品:《佳人在侧

    由于缺位比较多,诸大臣各有推荐的人,公孙佳只静听着,不说话。章熙将推荐的表章收一收,没有马上给予答案,而是宣布散朝。例行公事的,政事堂与一应高级的官员要留下来与他细议今天朝上的议题。

    朱勋那里,军事,一般大臣不会插嘴,文臣也不大在章熙面前插嘴。章熙对军事虽然不如先帝那么精通,比起文臣还是了解得多,谁也不肯在他面前露怯。于是要议的一就是荐人,一共六、七个位子,公孙佳留意到,章熙绝口不提其中的三个武职,只将文职拿来讨论。

    容尚书提名谢普晋升一级,顶了纪炳辉一个侄子的位子,李侍中话都快说不利索了,倒荐了赵司徒一个门生,江尚书虽然含蓄,也推荐严格的族兄担任剩下的一个美差。严格亦是出身不错,否则以他弹劾人的密度,早被罩麻袋里打死了。

    章熙不置可否,而是问公孙佳:“你怎么不说话了?”

    公孙佳道:“臣在想修实录的事。”谁都知道,这个实录总领的那一个未必需要多少墨水,但是头衔一定要高,才能总领事务,干事的多数是底下人。

    章熙问道:“很难吗?”

    “这是本朝头一回修实录,总要仔细些。物资调拨倒不算太难,毕竟工程不大。缺的是人。臣想……”她小心地说,“不若先选一选人。”

    “哦?”

    “臣主持,审稿有朝中饱学之士,无论是臣还是这些大儒们,也无法亲自一笔一笔写出来,还需要些文士。编撰实录与写文章、作诗赋文体不同,纵令各地选贡贤士,选来的也是贤士,也有可能文不对题。不如就广招人才,一令地方举荐,二则下令文士自荐。也不拘什么出身,只管聚在一起考一考、筛一筛。留下合用的二、三十人,您看,怎么样?”

    章熙笑了:“准了!你去办!你不是也考过人么?”

    公孙佳道:“考这天下人才,臣可忙不过来……”

    章熙果断将手一摆,在空中虚点,道:“你在政事堂,什么事都要你一个人干,还有什么宰相的排场?官员这么多,你点几个帮你就是了!”

    带着彭犀的结论来观察,就能看出来章熙的策略确实是变了。公孙佳小小一试探了一下,章熙就同意她“不拘什么出身”去选人。还不给她开府,宁愿让她支使现有的朝廷官员去!

    她还看得出来,容尚书等人听到“不拘什么出身”的时候,是有点站不住了的。因为修实录、修史书,都是比较不错的晋身的起点,一般是会留一部分的名额给自己人,剩下的才是天下的俊才。

    章熙的眼风扫过来,容尚书挪动的半只脚也没有收回去,他从容地顺势迈出了一步,又请问了“司徒”的事情。章熙道:“我自有主张,不必再提。”

    公孙佳笑道:“‘司徒’不过是个虚名,政事堂缺人却是实打实的,请陛下不要忘了。”

    一语既出,想要跟章熙再讲一下道理的容尚书等人都熄了火,再儒雅从容的人心跳都加速了。

    公孙佳与霍云蔚等人都看在眼里,朱勋心里老大不乐意,可看到容尚书等人那点小动作,就很直观地了解了——好么,人人有那么点小心思呢,我要拦着了,就是他们的仇人了!还好,还好!

    朱勋又缩了缩。

    章熙还是那句:“我自有主张。”转头问起今年各地的水旱灾害之类的情况了,这些各地都有上报,上报的数据政事堂都有数,霍云蔚很快答了出来。章熙道:“亲民官不可不慎,今天我要亲自考一考各地的县官,让他们秋收后进京!”

    众臣一齐应声,心道:倒是新气象了。

    只有公孙佳一面躬身一面想:坏了,普贤奴那个傻子被我扔出去当县令了!

    章熙心里已经有谱了,刚好,到秋收的时候,朱勋巡视军务已该有个结果了,军队稳了,他就不怕再折腾点别的事了。国家大,南北秋收日子能差一个月,刚好分成两拨来考。考人文地理,考判案等等,合格的继续去当官,不合适的就都让他们滚蛋!

    章熙满意地将众臣赶去干活了,大臣各有各的心思,也急着离开办自己的事,章熙却突然对朱勋说:“太尉白发似乎变多了,要保重。”

    “是。”

    “药王你啊,脸色又不大好看了。你这两天没缓过来么?”

    “您不也……哦,臣再歇歇?”

    “干活去吧!”

    公孙佳灰溜溜地走了。

    ~~~~~~~~~~~~

    离了章熙,容尚书等人都想往政事堂凑一凑,不管怎么样,政事堂总得添俩名额吧?当然要与现在这三位打好关系了。朱勋自忖不善应付这些事,推说马上还要离京,躲了。霍云蔚想到要与这些京师望族打交道就有点心烦,公孙佳倒是不在乎,可是……

    她说:“诸公,恩出自上。”

    容尚书等人一点即明,不再纠缠。

    霍云蔚道:“这话说得够明白了。害!陛下心怀天下呀。”

    “不然呢?”

    霍云蔚道:“那也不能一口吃个胖子。”

    “这是当然的,贺州不能让别人染指。”

    霍云蔚道:“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啦!你近来文气很重啊!看到了吗?太尉那个位子,我们属意你。”

    “嗯?”

    “本来安国公也可以,可他这运气……都怪燕逆!”霍云蔚骂了一句。

    公孙佳有点没意思了,说:“今天你当值,我回家了,我得回去翻翻书,琢磨怎么筛人。”

    “宫里什么书没有?”

    “呵!我在宫里翻完书,不用过夜,外头就知道我看了什么了,题目都漏完了还考个p啊?”

    “女孩儿家不要说粗话,去吧。”

    公孙佳回到家里,照旧也是该是宾客盈门的,旨意已经放出来了,既要考县令,又要修实录,还有纪炳辉党羽的空缺。真有关系的,早跟她递个条子,或者由家中长辈说了,都定完了。

    公孙佳踩在踏脚上,对门房聚集的人说:“不日会有章程出来,有心上进的君子,可以回家准备了。多读读经史。”说完便命送客。

    多少算是个指点,门上堆的人再想往里进也挤不进来了,府门很快就关上了。人们摇头叹息,将自己的文稿交给门房转递进去,自己回去琢磨“经史”。

    府里,今天有人在等公孙佳,她在中庭就看到一个记忆中的身影——钟秀娥来了。

    见面就嗔:“病了也不叫我!”

    “这不是好了么?”公孙佳上前挽着她的胳膊。母女俩难得凑在一起用饭,摆在前厅里,考虑到钟秀娥还带孝,就没有歌舞音乐。钟秀娥扒了两口饭,放下饭碗说:“你出息啦,也不用在后面吃饭了,真好。”

    公孙佳问她在赵家过得如何,钟秀娥道:“我是那吃亏的人吗?也不用我翻脸呐!都知道我的娘家厉害,我的女儿厉害!你阿姨这些年的委屈……我不与纪家小辈儿计较!可纪家二房!是我的仇人了!”

    公孙佳道:“只要京中穷治纪氏党羽,他们就活不好。”

    钟秀娥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还有你,婚事也该想一想啦,这个我管不了你,谁也管不了你,你自己得有个主意呐!娶妻不贤……呃……招婿要招个贤惠的……这府里也太冷清了,该办个喜事儿啦!”

    公孙佳突然说不出来要把正房腾出来重新修葺的话,噎了一噎。还是钟秀娥想到了:“里里外外,都该收拾了。你那屋子……”

    她住了口,想了一下:“你该搬到正房里去!”

    公孙佳自打父丧,无日不想着当家做主,这最后最有象征的就居所,此时却说:“我现在住得好好儿的……”

    “住进去吧,”钟秀娥低声说,“咱们都该走出来了!我都不守了,你还犟个什么劲?”

    “哦。让简义他们拿图纸来,咱们瞧瞧怎么改。您想要什么样儿的?”

    “你住的屋子,问我?”

    “我问您住的屋子。”

    钟秀娥连筷子也放下了,转过身去擦眼泪:“又招我来了!”

    “照宫里的布局呢,是西边一点,那儿靠佛堂,姨娘们在佛堂里,也能陪陪您。”

    “好、好,都依你。”钟秀娥也说不出什么煽情的话来,眼泪抹完,为了岔开话题她说了个小八卦,“刚才我见着了你后头养着的那个,是陈王的那个孺人?看着不大像个正派样子。”

    “怎么说?”

    “她脸上都快长出桃花儿来了!那一脸等着男人回家的小媳妇儿的样儿!”钟秀娥一说这个就不睏了,直接说,“阿姜说,她是被逐出来的,我看着可不像!你留着点神,别是什么奸细!”

    “哦?阿娘看得准吗?”

    “错不了!你们才多大?我见过的小媳妇儿多了!”

    母女俩正在说话,门上报说延福公主唐王同来。

    母女俩对望一眼,大中午的上门?这消息够灵的啊!而且延福公主与章旭?这是什么组合?钟秀娥道:“她不该与秦王走得更近的吗?”

    话虽如此,两人一同出迎。延福公主道:“姑母也在?可是巧了!我们来蹭个饭。”

    公孙佳笑道:“嫂嫂缺这一口?”

    “我缺个能痛快吃饭的地方,对吧?五郎?”

    章旭也点点头。

    一时进了厅里,重叙座。章旭道:“别,就照家礼好了!姑母请上座!请主人上座!”他自己与延福公主竟在下面坐了。

    钟秀娥道:“这哪儿成?”

    延福公主道:“您就甭客气了,在这儿再讲那些个,真是要将人憋死了。”

    酒菜上来,延福公主自斟了一杯:“别怪我多事儿,我那个大哥,要怎么才能办了他?可烦死人了!”

    公孙佳瞪大了眼睛!钟秀娥先问:“怎么了?”

    章旭小声说:“她与二哥吵了一架。”

    原来,自纪氏倒台,内外人心都以为章昭要上位了,连宫里也是这么想的,章昺之落差可想而知。不但章昺发燥,章昭也是心神不定的,他知道自己有很大的可能要做太子,可是章熙还没有给他一个明确的表示,他也急。章昭就跑到了延福公主这里,他知道,这个妹妹或许不是父亲最宠爱的孩子,但是妹夫一定是父亲最重视的晚辈。

    钟源近来也忙,章熙有意栽培他,给他的任务也不轻,既要配合朱勋跑腿,又让他配合霍云蔚,累得都快脱相了。延福公主死活护着要他休息,这个时候章昭再来,延福公主的脸就不太好看。

    章昭还要问父亲的意思,又问如何与章昺竞争,以及政事堂等事。钟源劝他稍安勿躁,章昭则说:“道理都知道,事到临头不由人呐!可越到最后,我的心就越不安宁。”

    他又想起旧事,随口一提:“是不是因为我没有什么功绩可言?我去边塞走一遭,如何?”

    钟源就不同意,章昭也有点急了,他本是想起来顺口说的,一被反对,就有点要甩脸子。延福公主不干了,她护着丈夫,觉得章昭这是任性了。任性的用词有点重,章昭也不太开心,话赶话吵上了。

    兄妹俩拌了一回嘴,章昭心里知道他们说的对,一时下不来台,不欢而散。延福公主这儿,正好一个六神无主的章旭来见她,想央她做个中间人,见一见公孙佳。延福公主就带他来了。

    延福公主喝了点酒,先骂章昺:“一出事就离婚,一出事就离婚!什么时候不认亲娘了,才算他能耐!”

    接着骂章昭:“怎么就没个定性了呢?就会为难人!”她之所以与章昭吵了起来,另一个原因是章昺先触了她的霉头,指责了她吃里扒外。再遇到章昭,脾气上来,好话也能说得难听了。越想越气,把两兄弟都给骂了。

    公孙佳不予置评,转而问章旭:“唐王殿下又是为了什么事呢?”

    章旭还真有一件正事,一个是为了梁平,梁平是他发掘的人才,这也是章旭的得意之事。梁平与元铮都在北方,也都打了胜仗,他来是为了请公孙佳照顾一下梁平的。梁平的功劳倒是不会被埋没,但是更周到一点的照顾就肯定不如公孙佳养大的元铮。再者,梁平又有一个族弟梁安去投靠,据说也是不错,希望公孙佳给安排一下。

    公孙佳一口答应了:“好。”

    “还有一件,”章旭犹豫了一下,“你知道吴孺人的下落吗?”

    钟秀娥两只耳朵出溜一下全竖起来了!

    公孙佳微一挑眉:“吴孺人?哦!她被陈王逐了……”

    延福公主又添了一句骂:“妻也要休,妾也要逐,没心没肺、冷肠冷肚!亲兄弟也忌惮着要打,亲妹妹也要骂!”

    章旭仍然目不转睛地盯着公孙佳。

    公孙佳道:“她的弟弟不是在殿下的府里么?咦?您为什么这么关心她?”

    章旭勉强解释:“在宫里的时候,承蒙她照顾过。”

    延福公主又为吴孺人说了几句好话:“那是个好心肠的人!”

    公孙佳道:“难道她没有回她弟弟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