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周亨书的野心

作品:《沐光永无枪火

    在场的众人听了周亨书的话,没有一个意外的。

    毕竟,在座的诸位在松江城也都算得上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把这些人聚集起来只为吃一顿饭,那是最糊涂的人才能做的出的事情。

    没有人说话,大家都等待着周亨书的下文。

    只见周亨书举起自己手里的酒杯,站起身来,对众人说道:“亨书今日邀请各位前来,有两大要事,第一当然就是和大家交朋友了,但亨书尽管年幼,却在结交好友这件事情上挑剔的很着呢!”

    说到这里,周亨书顿了顿,才继续扬声说道:“亨书交友,像来只交君子与有识之士。只可惜,在这硕大的松江城里,称得上君子亦或是真正有才学的人士实在是太少了,亨书找来找去,也就只找到了在座的几位!别的不说,亨书先自饮一杯,以谢诸位能看的起亨书,来此赴宴!”

    周亨书说完话后,将手中的酒满口饮下。然而众人的表情却是纷纷精彩了起来。

    实在是不知道这个周亨书到底是想干什么,就先是一顶大帽子扣了下来,将在座诸人抬到了德比君子,才堪智者的高度。

    而且这高帽子还是那种非常容易得罪人的高帽子,什么叫松江有德有才的人只有在座的这些人,难道不在这里的人就无才无德了么?

    林庶灵和沈复博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因为这周公子很难不让他们想起曾经的一些人,那些人和周亨书一般,满腔热血,自命不凡,敢做敢当。却也是像周亨书一般的天真和愚蠢……

    但到底还是有些不同的,这周亨书能执掌着百花阁这么一个吸钱窟,说明他这个还是有点能力的,而不仅仅只是凭着脑子里的一腔热血在办事。

    周亨书看了看众人的表情,就知道大概自己的这一番话,是不能给这一帮人扣上这个帽子的。起码王三金王老板就先表示,自己不是周亨书说的那种人。

    “呵呵,周公子言重了,在座的诸位大都是些生意人,值此乱世不过各自向着能挣点小钱,保住家业罢了。至于您说的君子什么的,呵呵,熟在下实在是愧不敢当。”王三金笑眯眯的向着周亨书说出了这一番话,实际上心里已经对这周亨书已经有些不满了,他到底只是一个开妓院的罢了,说这些话,也不嫌害臊。

    周亨书对王老板的话不置可否,只是眼睛扫过众人的面孔,突然问了一个问题:“不知在座的诸位有多少人和洋人做生意的?”

    这话倒是问到点子了,在座的诸人除了林庶灵一行四人以外,大都是些当地的生意人,在松江这地方做生意么,多多少少都要和洋人打交道的。

    “在座这么多生意人,怕大都知道去年发生的粮价事件吧?”

    周亨书说的粮价事件,林庶灵也有所耳闻,据说是去年粮食丰收之际,松江本地的粮食收成极好,一时间市面上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显现。

    因为粮食实在是太多了,于是粮铺只用极低的价格去收粮食,价格甚至是去年收粮价格的十分之一!

    可农民种田时的收成却只涨了两成,里外里一算,居然一样的粮食,价格境与去年差了八成有余!所谓谷贱伤民,不外乎于是。

    眼瞅着被粮价逼的日子快要过不下去的农民,竟在松江城以及周边的一些县城闹出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暴动,最后还是新政府出面收购了一批粮食,才将这事给平复了下去。

    这件事情大家自然都是知道的了,只是大家不解,周亨书突然提到这件事情干什么?

    “诸位有谁能告诉我,上次粮价事件发生的缘由为何吗?”周亨书忽然转过身来,向众人提问到。

    “不就是粮食丰产导致粮价下跌嘛,然后那些泥腿子就不干了。”王三金大大咧咧的说道,这种事情哪朝哪代不发生个几回,王三金从不把这些事情放在过心上。

    “粮食丰产?”周亨书笑着摇了摇头:“不巧的是,我家在松江的鱼舟村里也有两亩田地,去年虽然也称得上是风调雨顺,但收成最多涨了一成不到,谈不上丰产,更谈不上粮食多到要用比前一年便宜如此之多的价格去收购!”

    众人听到这话皆是一愣,林庶灵也不由得有些意外,难道导致上次民乱的原因不是因为粮食丰产,而是有着其他的原因?

    周亨书看到众人的吃惊的表情,又是冷笑了两声,说道:“去年八至十月份,一共有二三十条大货船从人工河驶入到松江城内,沈先生,你也是做粮食生意的,你不妨告诉众人,这二十三艘大货轮,到底能装多少粮食!”

    众人都向沈复博投去了疑问的眼神,沈复博脸色一变,可是很快却又迟疑着摇了摇头:

    “不对啊,八至十月份正是各种庄稼丰收的日子,松江没有必要从其他地方买粮啊?而且这买的也太多了吧!那么多粮食,如果哪个地方卖了,他们自己的粮食市场怎么办?”

    “沈公子所言极是。”周亨书点了头,解释道:“这匹量当然不是从大周其他省事买过来的,正如沈公子所说,这粮食太多了,其他地方供不起这么多粮!那么粮食只可能从……”

    “洋人?”林庶灵下意识的从口中说出了这两个字。

    “不错,洋人。“周亨书的脸色沉了下来:“至于为什么要在粮食丰收的季节买粮嘛!呵呵,洋人可不是傻子,你袁总统想要和人家停战,人家可不是会白白和你停战的!”

    原来如此,众人也都明白过来了,也难怪新政府要将这件事情说成是粮食丰产造成的谷贱伤民,因为真实的原因实在是让人太过难以启齿了。

    “不瞒各位说!”周亨书突然提高了声调:“仅仅就去年八月到十月这段时间,只我百花阁就有数以百计的农户前来买儿卖女,而乡下因谷价大跌不得不借高利贷来维持生计,最终闹得个家破人亡的农户更是不再少数!诸位!此乃大周之痛啊!”

    桌上的众人都默然了,虽然他们大都是生意人,可是对自己同胞的恻隐之心还是有的,如果说是因为老天的原因导致这波谷价下跌,或许心里还尚可以有些慰藉,但是听了周亨书这一席话,方才知道这就是原原本本的人为事件,谁能不痛心呢?

    不过,马上就有人唱起了反调。

    “这……却也是没办法的!”王三金摩擦着自己的下巴,缓缓说道:

    “洋人运来的谷子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品相也是极好的,我要是粮铺的老板我自然也是采购洋人的粮食。

    做生意嘛,低价进,高价出,这是天经地义的。至于,其他的么,呵呵,我们虽然有了些钱,可到底还是一个小小的商人嘛。其他的事情也不是我们能控制的。”

    “王老板说的不错。”周亨书极其意外的没有反驳王三金的话,而是接着说道:

    “可按理来说,洋人运来的粮食算上运费,怎么也不应该比咱们自己的粮食便宜,但却偏偏就是比咱们自己的粮食便宜,这是为什么呢?”

    这一问,问住了在场的大多数人,甚至就连林庶灵都有些疑惑。

    “这个问题么……我想我大概可以解答!”一直没有说话的沈复博突然出声说道,林庶灵这也才是想起来,沈复博之前是留过洋的,对这些事情应该是有所了解的。

    周亨书冲沈复博笑了笑:“那就请沈公子向我们解释这个问题吧!”

    沈复博站起身来,不假思索的说道:“主要还是咱们的工业基础不行,我留洋的时候见过洋人耕田,他们耕田不像我们,靠着人力或是畜力耕田。

    他们全用的是耕地机器,就和小汽车差不多,但是比小汽车大,后面带着长长的铁犁耙,只要一天的功夫就能耕好四五亩的地。

    到种地时再撒上化工制作的废料,那庄稼可是蹭蹭的涨啊!也就是因为这样,所以咱们不仅产量比不上人家,质量也要比人家差!”

    “不错!沈公子所言极是!”周亨书向着沈复博鼓了鼓掌,接着说道:“其实,诸位,我以上面谷灾的事情,只是举一个例子。

    为的只是告诉大家,如果我们还是继续固步自封,不去学习洋人的技术,下一步,洋人的货物很可能对咱们整个松江的商业圈造成冲击!

    到时候,呵呵,那些买儿卖女的可不就是种地的农夫了,而是在此高谈阔论的我们了。”

    没想到听了周亨书的话,王三金已经大声的哈哈的笑了起来。

    “哈哈哈,周公子果然有先见之明,不过么,哈哈,在下倒也不差,不瞒周公子说,我前两日已经托人在国外购买了洋人用的机器,想必要不了多久就可以运回来了!周公子,咱两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然而周亨书听了王三金这一番话,却没有笑出来,只是用平淡的声音说道:“只是买几台机器就想解决这个问题?王老板怕是有些天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