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桶 第一百九十九碗 暗潮下的危机

作品:《极品御用闲人

    大定府,金国防御宋军的第一道防线。在失去幽云十六州,以及交还原南府军攻占的二十三城之后,大定府这原本属于辽国内地的城市,成了金军首当其冲的要塞。大定府的对面,就是平川关,当年势如破竹的王钰,在这里与金军发生了第一次军事冲突,虽然打成了平手,可宋军伤亡惨重,被王钰引为耻辱。

    大定府中,纯粹的女真人很少,绝大部分都是五代十国内地战乱时期迁徙过来的汉人。正因为如此,兀术在此地驻有重兵,实行高压政策,以防备汉人反水。要取上京,必先取大定府,除此之外,别无他法,除非迂回到蒙古草原,从侧翼发起进攻。

    城内,随处可见全副武装巡逻的女真士兵,但凡遇到形迹可疑的人,立即上前盘查,甚至逮捕,街上少有行人,百姓们都是行色匆匆,遇到熟识的亲朋好友,至多点头示意。战争的阴云,笼罩着这座古城。

    一彪军马不急不徐的在街道上行走着,为首一将,约有四十多岁,满面虬髯,鹰钩鼻,招风耳,五官深邃,形象威武。穿一副熟铜锁子甲,兽镜掩心,披一领黑色战袍,不时的转动脑袋,观察着街上行进的士兵。

    此人在历史名声卓著,正是金国大元帅,沈王兀术,宋金边境的最高军事长官。在完颜亮夺权的过程中,他居功至伟,而他这位侄子也没有亏待他,将前线的军事指挥权全部交到了他的手中,节制所有文武官员。

    路上遇到部下的将士向他致意,兀术并不答话,微扬马鞭而已。大战在即,这位金国名将的心情可想而知。有一件事情他一直想不通,金国开国十几年,为什么就硬生生从全线的攻势,转成了防守。难道前面的幽云十六州,当真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宗僖,大定的城防还要加固。多备强弓硬弩,擂石滚木等物。宋军的重装步兵,可是举世闻名的,哥哥不希望你在栽在他们手里。”兀术虚晃一鞭,对身边一员战将说道。那人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完颜宗僖,据说武艺超群,勇冠三军。难能可贵的是,这完颜宗僖不但武术出群,而且长于谋略,在兀术麾下立有赫赫战功。

    听到王兄叮嘱,完颜宗僖却是不以为然:“哥哥,以兄弟之见,两军一旦开战,固守城池是下策。我国不比大宋,他们广阔的土地上,城池众多。不攻破城池,大军就不能开进,而我国境内,幅员辽阔,地广人稀。我们固守城池,宋军大可避开,以速度见长的骑兵迂回攻击。到时再回师进攻,如之奈何?”

    兀术面露赞许之色,但嘴上仍旧说道:“你还年轻,经验不足,你的敌人都是久经沙场的勇将。前面的萧充,在大宋西北戍边多年,打了一辈子的仗,千万不要轻敌。你刚才的话不是没有道理,但要取上京,必须经过大定府,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把你留在这里的原因。”

    完颜宗僖听出弦外之音,忙问道:“哥哥,你难道不在这里坐镇?”

    “不!我明天就会出发,进入草原,与塔塔儿人会合。我料定宋军北伐一开始,必定会以重兵进入蒙古草原,从侧翼进攻。你的责任,是死守大定,歼敌的任务,由我亲自承担。”兀术神色凝重,大宋的宁夏都护府,犹如一把利剑,直插金国心脏。战争一开始,宁夏都护府的兵马就会长驱直入,形势不容乐观。

    “元帅!”一骑飞驰而来,大街的行人士兵纷纷闪开。

    “何事?”兀术勒住战马,厉声喝道。

    “巡逻的士兵抓住两名宋军细作。”那名将领在马上回答道。奸细?宋金边境,早就实行了出入管制,这奸细是怎么混进来的?

    “就地处决。”兀术一挥马鞭说道,开战之前,双方的情报战打得火热。大宋的探四处活动,搞得金兵焦头烂额,所以金军中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一旦抓住探子,格杀勿论。因此,这名将领前来禀报,让兀术大为不悦。

    “元帅,那两名探子透露了一个重要情况。”

    “嗯?有这等事?”兀术略感吃惊,宋军的探子向来嘴硬,身死事小,失节事大。怎么会吐露军情?莫非有诈?

    金军大定帅府,在威武的女真士兵注视下,两名所谓的宋军探子被押解上堂,他们昂首挺胸,目不斜视,就好象去赴一场盛大的宴会,而不是身为阶下囚。在堂中央,他们被强令站在原地,向兀术下跪。

    “我的腿,只跪天地君亲师。”说话这人三十上下,白白净净,完全看不出来是经过战阵的士卒。

    兀术制止了正欲动粗的士卒,盯着那人说道:“本王生平的最恨就是,你们汉人从骨子里面透露出来的那种优越感。好象这个世界上,你们就是最优秀的民族。你最好不要触怒我,对你没有好处。”

    那人想要反驳,却被同伴制止,这名同伴上前一步,微微欠身道:“您就是金国沈王殿下吧?在中原时,我就听过您的大名,幸会。”

    他的这种礼貌,并没有换来兀术相同的待遇:“不用跟我套近乎,你们哪支部队的?南府军?奉宁军?游击军?来大定干什么?老老实实的交待出来,我可以保证你的性命无忧。”

    “我们并不是士兵,只是普通的平民。我们并不是探子,是为宋金两国的和平而来。”

    “哦?宋金两国的和平?你们的摄政王在我边境陈兵数十万,虎视眈眈。哪里来的和平?据我所知,你们所谓的北伐马上就要开始了。”兀术冷笑道。

    “沈王殿下,王钰,国贼也。篡权弑君,倒行逆施,以致国内民怨沸腾。此贼不顾百姓死活,穷兵黩武,好大喜功。中原百姓,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我等此来,正是要向王爷通报一个重要情报。”他这番言论兀术听着倒是新鲜。据他所知,王钰在大宋国内威望卓著,深受军民拥戴,废赵自立,那是迟早的事情。怎么突然变成国贼了?

    “说说看,如果确实是重要情报,本王一定会赏赐你们。”兀术斜靠在椅背上,露出一丝笑容。

    两个汉人对视一眼,年老者仍旧发话道:“王钰如今正在宋金边境!”

    语惊四座!就连兀术也条件反射似的直起了身子:“什么?王钰,他在边境?”

    “不错,王钰到了太原,此次出巡,是为了视察军务,为北伐金国作最后的准备。相信这个消息,对王爷会有用的。”

    兀术不住的拈着胡须,微眯双眼,盯着说话这人,心里猜度着他的话有几分可信度。王钰行事,向来出人意料,这会不会是一个陷阱?故意引我去上钩?

    “你说王钰到了太原,为何本王一点消息也没有收到?他是大宋摄政王,他如果离开京城出巡地方,不可能没有一点消息。”兀术发现了破绽。

    “王钰此次出巡,是微服前往。除了他身边极为亲近者外,谁也不知情。”那三十上下的白面青年插话道。

    “那你们又是如何知晓的?”兀术可不是好糊弄的。

    “这个,恕我等不便明说,王爷若是不信,大可派人刺探,便知我等所言不虚。”

    一阵思量之后,兀术点头道:“好,且记下你们的性命,待本王查探之后再作处置,你们最好不要说假话,否则,开战之日,你们的人头可要用来祭旗。”

    这个消息对于兀术来说,不吝于天降喜讯。如果王钰真在宋金边境,那么金军完全可以发动突然袭击,要是除掉了王钰,大宋必乱无疑。到时候,不说金国的威胁可以剪除,就是反守为攻,也不无可能。

    随即,金国探子四处活动,刺探宋军情报。但让兀术失望的是,幽云一带的宋军并没有任何异常举动,一切防务,操练都与往常无异,丝毫没有政要前去视察的迹象。

    正当兀术恼怒之下,想要砍掉那两个汉人的脑袋时,一个重要的消息传来。大宋太原方面军的最高统帅林冲不见了,太原军务全权交给监军负责。林冲位高权重,统率十多万大军,他不可能擅离职守,也不可能是回京述职。难道王钰真在前线?林冲陪同他到各处视察去了?如果王钰视察军务,那么平川关他不可能不去。那里是幽云的门户,扼守着咽喉要道,不管是进入大宋,还是打入金国,平川关都是必经之路,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且,从私人情感上来说,平川关也是王钰必去的地方。在那里,他第一次尝到了女真人的厉害。

    只要盯住平川关,就一定能守得到王钰,前提是,他真的到了前线视察。(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a href=”<a href="”" target="_blank">”</a> target=”_blank”><a href="</a>" target="_blank"></a></a> target=_blank></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