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嫁给权臣后 第114节

作品:《拒绝嫁给权臣后

    另一边,顾夭夭和顾明慧在城门下看着。

    看着她们的兄长,威风凛凛了的回来。

    看着小冯将军,完好无缺。

    小冯将军原是在马上坐着,却是一眼瞧见了,站在人群中的顾明慧,“吁。”

    而后调转马头,朝顾明慧走去。

    顾明慧的心突然跳的好快,曾经靖王问过,不过些许日子,怎就对小冯将军情根深种?

    当时她并不觉得,自己就非是小冯将军不可。或许凑巧,就是他。

    可现在,捂着自己心口的位置,无比清晰的感觉,这便是心动的感觉。

    有的人,看见了,便是一眼万年。

    快到顾明慧跟前的时候,小冯将军从马背上一跃而下,松开缰绳一步步的朝顾明慧走去。

    与平日里,那温和书生的打扮自然是不同,身着盔甲的他,是威风凛凛的将军,是保护万民的英雄。

    可无论他是谁,都是那个,见自己便欢喜的冯泽。

    小冯将军唇间带着笑,眼里含着泪,站在顾明慧的跟前,“我回来了,你受苦了。”

    千言万语,便就是只是这八个字,足以说明一切。

    顾明慧轻轻摇头,“不苦,现在不苦,以后自更不会苦。”

    他回来了,自己头顶那片天便撑了起来。

    明明两个人,站的规规矩矩,话说的含含蓄蓄,可总是给人一种,情意绵绵的感觉。

    顾夭夭站在不远处,欣慰的看着这俩人。

    小冯将军回来,顾明慧的苦日子,也就熬过去了。

    顾夭夭看着顾明慧,可不远处的叶卓华却看着顾夭夭。

    于千千万万人之中,目之所触只有那一人,展露笑颜。

    “没想到,小冯将军也是个性情中人。”太子坐在马上,好笑的看着靖王。

    靖王与小冯将军争顾明慧的事他自然知晓,尤其是靖王是因为掳顾明慧,被乏到了南边。

    也算是,小情种一个,却不想,人家顾明慧眼里只有冯泽一人。

    这便也说明了,靖王的失败。

    看靖王吃瘪,太子的心里,便畅快的很。

    靖王此刻已然不知道,太子说的什么,眼里心里都是顾明慧的脸。

    顾明慧,深情款款望着另一个男人的脸。

    猛的砸向囚车,他,一定会得到顾明慧,一定会的!

    待人走后,顾夭夭碰了一下顾明慧的胳膊,“别瞧了,都没影子了。”

    顾明慧红着脸白了顾夭夭一眼,“你这快成亲的人了,怎还打趣我?”

    因为叶卓华都要成亲了,冯家也着急了,很多东西都得准备起来。

    原本今日,冯知微要来看冯泽的,却被冯夫人给拦住了,说什么,看不看的,那么大的人了还能找不到家,先办正事要紧。

    闹的冯知微都没出的成门。

    将军们离开后,下头的人自然也都散开,顾夭夭与顾明慧准备上马车的时候,抬头却瞧着对面马车的主人掀了帘子往外瞧,瞧着是顾明慧她们,便将帘子放了下来。

    顾明慧一愣,随即看向顾夭夭,“刚才可是胡家姐姐?”

    因为只一晃神,顾明慧瞧的不真切。

    顾夭夭微微点头,“该是的。”

    顾明辰走的时候,她亲自来送,回来的时候怕也会看一眼。

    这些日子,胡氏的日子倒也算是不错,有胡父照看着,薛家婆母也不敢轻易寻她麻烦。

    顾明辰建功立业是为了胡氏,这次回来与胡氏的事定也提上日程,怕中间不会那么顺利,俩人也得有一关要闯了。

    剩下的事情,只能是走一步瞧一步了,顾夭夭与顾明慧回到家里,先将消息给老太太送去。

    如今顾大伯被关起来,可顾明辰起来,顾家闺女又寻得好郎君,顾家似比从前更风光。

    下头的人,吹吹打打的了一上午了,整个顾家,都热热闹闹的。

    宫里头,皇帝回来后,先让太医又好生的诊断,确认无碍后,才宣了冯妃伺疾。

    看见冯妃,原本明亮的眼神,此刻也黯淡了,脸上的肉也塌了,头发也没有从前乌亮,皇帝一阵阵心痛。

    这些日子他憋着不见冯妃,就是为了麻痹皇后党,今日突然抬了位分,就要打的他们,措手不及。

    可在看到靖王出现在囚车上的时候,心里便凉了。

    怕是,所想的皆要化为泡沫了。

    “皇上可是不喜瞧见臣妾?也是,宫里近来了那么些好看的妹妹,臣妾又算得了什么?”

    冯妃看着皇帝的脸色不善,以为是不愿意看到自己,可明明是皇帝下令让自己伺疾的,下头的人胆子再大,也不敢乱传旨意的。

    皇帝将冯妃揽在自己的跟前,“什么姐姐妹妹的,朕只稀罕你一个,你又不是不知道?”

    这一句话,自又让冯妃泪目。

    皇帝将冯妃好一顿哄,百官等在外头,等的燕快归巢,也不宣见。

    一个个心里自都会猜测,莫不是皇帝染了重疾,有些棘手?

    下头复命的太医,都有些站不住了,甚至都想亲自过去给皇帝瞧瞧病。

    又过了良久,皇帝御书房的门终于打开,品级高的进来复命,其余人在门口等候。

    因着开着门,所有人都瞧见了,他们姗姗来迟的皇帝,此刻拉着冯妃的手,端坐在主位上。

    虽说瞧着脸色是有些苍白,可却断然没有他们想的那般严重。

    功臣回来复命,皇帝携宠妃消磨半日才出来相见,那些个言官,已然已经开始咬牙了。

    “参见父皇,皇上。”太子带头,众人跪下见礼,“儿臣,臣,不辱圣明,终于安抚众民,消除瘟疫,剿匪成功,今日归来。”

    下头人说的激动,粮草不够草药被劫,他们总是过过苦日子的,尤其是心理上的压力更大,如今得胜回来,一个个都精神抖擞。

    皇帝听后只嗯了一声,却连个好都没说,只视线放在,穿着囚衣的靖王的身上。

    “太子,给朕解释解释,你这是要代朕之权?开始处置你的兄弟了?”皇帝眯着眼,慢悠悠的说着。

    像是不经意,可却将造反的帽子盖在了太子的头上。

    功臣回来,不论功先论罚,皇帝便是将对太子的不喜,摆在明面上。

    就是后头那些个头次领赏的将领,都能清楚的感觉到。

    “儿臣惶恐。”太子再次叩头,“只是靖王所犯之罪责,人神共愤,儿臣为平民心不得不将人压回来,可却也谨记父皇教导,丝毫不敢僭越,靖王如何处置,自得由父皇做主。”

    ------题外话------

    卖萌打滚,求留言,求票票。

    第108章 得封县主

    说着,便将事情全数的禀报出来。

    他们去了南边并不顺利,时常有人故意捣乱,一开始,他们以为是难民们因不满朝廷赈灾缓慢,才悲愤起义。

    等顾父他们去了之后,才惊觉事情原并没有他们想的那么简单。

    瘟疫突然出现,像是天意,可却有人从中利用,想让它变成人祸!

    他们剿匪赈灾的时候,时常有人捣乱,将那沾染上瘟疫之人的唾液,或者是痰液的衣服,往军营里扔。

    用心之险恶,目的之歹毒,让人无比愤怒。

    直到,顾父来了,有歹徒敢对朝廷的兵马动手,他们才起了疑心。

    后来得了消息,说是靖王要来,他们便等靖王来了,一同商议对策。

    “父皇,顾将军两次剿匪都失败,不是偶然,是有内鬼通风报信。”

    太子原本站着讲他们所遇的事情,却说到剿匪的时候,突然跪下。

    而后,众人也跟着下跪,“请,圣上做主。”

    皇帝眯着眼睛,手指微微点着,眼前的桌子。

    此刻,他们压下的囚犯,只有靖王一人,意思自不言而喻。

    许是,在城门口的晕倒的那一幕,将皇帝自个都给吓到了,他此刻断然不能出事,缓缓的将心口的浑浊之气吐出,一遍遍的告诉自己,不能生气。

    “可是证据确凿?”皇帝身子往后一靠,懒洋洋的问了句。

    “回父皇,证据确凿!”太子回答的,斩钉截铁。

    剿匪的时候,那些人明显是受过训练的,后来顾将军叶父与太子演戏与靖王看,骗了靖王传了假消息,将那边的人,一网打尽。

    且,已经肯定这些是大内的人。

    既然是与靖王勾结,那自然一定是靖王的人,也只能是靖王的人。

    毕竟,大内的人,主子只有一个。

    一朝之君,若是这般枉顾天下人生死,百姓如何信服?百官如何仰仗,邻国又如何不,虎视眈眈?

    当太子将大内提起,朝臣振怒,所有人皆跪了下来,“求,圣上,为民做主!”

    这一次,百官再次,同心。

    一定要将靖王,拉下马。

    只有靖王,面无表情,仿佛不知道,这一声声那是催他命的符。

    “哦,靖王你可认罪?”皇帝微微挑眉,扫了一圈朝臣,而后放在了靖王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