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嫁给权臣后 第145节

作品:《拒绝嫁给权臣后

    突然轻笑一声,旁人都道皇帝对他们母子情深。可是,所谓的纵容却从来没有伤到江山根本。

    从一开始的什么偷制龙袍,旁人都指责靖王有不臣之心。

    可他们却不知道,皇帝已然言明,这江山原本就是要给靖王的,这龙袍便是迟早要穿的。

    至于孟相出事,旁人都以为是靖王,其实不过是因为太子触及了皇帝的底线,说到底不过都是皇帝想罚的。

    如今种种,不过只是因为靖王想要个女人罢了。

    他们在旁人眼里,嚣张跋扈,可所拥有的,却屈指可数。

    人无力的坐在地上,“皇上,圣明。”

    终究说不出旁的字在来。

    皇帝看着皇贵妃一脸颓然,心痛如刀搅。

    可能如何,他如今身子不好了,便是连皇贵妃都护不住,如何还为靖王报仇。

    慢慢只能抬起手指,示意下头的人将皇贵妃扶起来,“皇贵妃累了,让她回去歇息吧。”

    这些日子,皇贵妃与皇帝同塌而眠,日日住在一处,修好的宫殿还一次没去过。

    听的皇帝这般言语,皇贵妃却也只是,满心凄凉,只能含泪而去。

    看着皇贵妃出去后,皇帝招了太子与二品以上的大员进来。

    他想让下头的人扶着自己起来,可双腿始终没有感觉,支撑不住他起身。

    良久,却也只能无奈的摇头。

    朝臣进来的时候,便只能瞧着皇帝躺在榻上,脸上带着一股子死气的灰色。

    “父皇节哀。”太子进来,只要跪在塌前,说着宽慰皇帝的话。

    皇帝没有看太子,却是看向了冯将军,“朕今日伤了身子,朕养病的这段时间,便让太子监国,众卿可有异议?”

    “皇上圣明!”下头人一听,自是欣喜万分。

    太子监国,那便说明皇帝不再糊涂,已经认清了靖王的真面目。

    “父皇正值盛年,定能安然无恙。”太子这个时候,自不能满口的应下。

    太子的话自是规规矩矩,没有半分不妥。

    可皇帝依旧没有理会太子,即便到这个时候了,他还是将不喜太子挂在脸上。

    “朕要废后,她与朕生不可同衾,死不可同穴!”皇帝的目光扫在众人的脸上,一字一顿继续说道,“朕还要你们承诺,永远护着冯皇贵妃,安然无恙!”

    他已无力回天,只想着能护一人便是一人。

    “父皇三思,母后她一生勤恳,虽无功劳却也有苦劳。”

    皇帝现在提出废后,便就明白的告诉众人,他永远不承认这个妻。

    即便来日,太子登基,亦不能追封皇后。

    这般,便是他力所能及的羞辱。

    “江山为重,众卿意下如何?”皇帝轻笑一声,看着下头跪着的人,带着几分嘲弄。

    这话,原是他上位的第一日,太傅告诉他的。

    身为皇帝,便永远要以江山为重。

    第125章 开始权臣时代

    而下头的朝臣便也明白。

    他们若是答应也就算了,若是不答应,皇帝照样可以收回成命,不让太子监国。

    为了江山社稷,他们也只能谨遵圣谕。

    交代下去之后,皇帝今日头一次将视线放在了太子身上,“太子,意下如何?”

    便是,让太子做选择。

    太子沉着脸,却也只能慢慢的低下头去,“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得了太子的许诺,皇帝终是露出了一个笑容。

    而后收回视线,让众人都下去。

    皇后无德,被废也是情理之中,如此太子便处在了尴尬的境地,日后日日为出生所苦。

    可是那些所谓的忠君之臣,都是所谓的正人君子,今日既然太子答应了,皇后便永远翻身无望。

    这是,皇帝现在能给太子最大的惩罚。

    一生之痛!

    至于朝臣,是他们逼的自己无法为靖王做主,既然他们都愿意效忠太子,那就让他们瞧瞧,这太子到底能不能成为明君?

    江山社稷,他自不舍得亲手去毁!

    只是,这赵家的天下,却不介意让他改个姓!

    冯泽与叶卓华不是年轻胆大?总有一日手中的刀刃会指向太子!

    杀子之仇,不可不报!

    待出了皇帝寝宫,太子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既有皇帝口谕,太子监国自要知晓百官。

    看着群臣跪在自己的脚下,高呼千岁,太子此刻觉得,好像什么都值得。

    “众卿免礼!”太子抬手,示意众人起身。

    而后下了台阶,亲自去扶叶卓华与冯泽。

    “两位爱卿辛苦了,刑部如今无尚书坐镇,叶卿胆识过人,有勇有谋,为了大佑不畏强权,本殿深感欣慰,这刑部尚书一位,还望爱卿莫要推辞。”太子含笑的看着叶卓华。

    所谓的不畏强权,自是指他敢对靖王动手。

    从前叶卓华上来,也查过太子的人,那时候太子多少会有那么一点不舒服,可所有的不舒服,在除掉靖王面前,自都显得微不足道。

    从靖王一开始出事,便就是叶卓华的功劳。

    此刻,太子自是器重叶卓华。

    叶卓华退后一步,冲着太子抱拳,“承蒙殿下错爱,臣愿我大佑,盛世繁华!”

    这般,便是应下了尚书之位。

    成了这大佑,最年轻的二品尚书,前途不可限量!

    便就是叶父,此刻也激动的,热泪盈眶。

    好像一切努力总算是值得的。

    此刻,若是孟相还活着,便就圆满了。

    交代完叶卓华,太子便将视线放在了冯泽的身上,轻轻的拍了拍冯泽的胳膊,“卿的委屈,本殿感同身受,若你不想娶,本殿可以。”

    毕竟,冯家高门,娶个不洁之妇,总是说不过去。

    可无论靖王如何胡闹,在明面上,顾家与冯家的婚事,都是皇帝赐下的。

    不等太子说完,冯泽再次跪下,“顾氏明慧是臣的妻,今生今世永不改变!”

    看冯泽态度坚持,太子自也不会多言,只轻轻点头,“罢了,待你大婚本殿亲自上门讨一杯喜酒。”

    太子登门,自不会空手而去。

    不定,有天大的赏赐。

    这些冯泽自不在乎,此刻满心便想着,终于没有人阻止他迎娶顾明慧了。

    今生今世,无论顾明慧经历了什么,他心不改,“臣,谢殿下成全!”

    太子点头,此事便就做了定论。

    “殿下。”只是没想到,文候此时站了出来。

    众人立刻如临大敌,警惕的看着文候,生怕他又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来。

    便就是太子,也紧紧的皱起了眉头。

    文候在众人的注目下,走到太子跟前而后跪了下来,此刻瞧着动作迟缓,竟没有寻常的意气风发。

    不过还在盛年,却让人瞧着竟有几分,垂暮之色来。

    “臣,身染重疾,心力难聚,恳请圣恩,允臣回乡弄月,颐养余年。”说着,双手恭敬的放在额前,重重的扣了下去。

    看着从前那个骄傲的文候,此刻近匍匐之姿立于自己的跟前,太子的心里终于是有些畅快。

    旁人这也就听明白了,大势已去,昔日的靖王党这是要告老还乡了。

    有些文人,心里瞧不上文候,还是孟相的女婿,即便败了也该做顶天立地之人,随着靖王去了,而不是到现在,对待太子俯首称臣。

    旁人都觉得,太子这般会允的,可太子却弯腰,伸手将文候给扶起来,“既是身子不适,那养着便是,一会儿本殿着让太医院众人同卿回侯府,定将卿之重疾养好,至于其他,到底过去了,本殿不会记怀,还忘文候也该忘却。”

    太子直言不讳,却似乎又有储君大度。

    靖王已经去了,就一个文候自也不能掀起什么风浪来。

    放过文候,便是恩泽于百官。

    众人自又跪下,高呼太子圣明。

    太子立于众人之上,唇间噙着一丝笑意。

    便趁机提起了孟相,于监国第一日,追封孟相为柱国之号,位列诸公之首。

    反了皇帝的定论,却又封了华夫人,为正一品华夫人。

    袭用之前的封号。

    一品夫人乃是诰命夫人之首,位比皇贵妃,便就是见了贵妃都不必行跪拜之礼。

    这泼天荣耀,是给华夫人的,亦是给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