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世权臣 第303节

作品:《再世权臣

    “七郎、阿追、小爷……”他边咳边喃喃,“啊,如今不能叫小爷,要叫皇爷了……可皇爷只有一个……”

    朱贺霖握住他的手:“对对,只有一个。不管旁人怎么叫,你就叫我小爷,要不直接叫贺霖。”

    苏晏烧得太久,意识有些模糊,便顺着他的话尾说:“贺霖,贺霖,皇爷走了吗?”

    朱贺霖眼眶顿时潮湿,答:“走了……”

    荆红追冷不丁道:“没走,一直都在。”

    沈柒看了他一眼。荆红追咬咬牙,不吭声了。

    苏晏又道:“方才我大概是做梦了,嗅到他衣袖上的御香,总觉得他还在……贺霖,你去拿件他的衣物给我,好不好?”

    先帝的所有衣物都已陪葬入皇陵。朱贺霖迟疑一下,想到个办法,命侍卫火速进宫,取先帝薰衣的香料过来。

    用景隆帝惯用的清远香熏染被褥,再给苏晏换上。

    苏晏迷离中又说了声:“七郎,阿追,你们不要走……小爷,你去忙你的……我睡一觉就好了……”

    朱贺霖快哭了。

    沈柒说:“小爷,你去忙你的。”

    荆红追也说:“小爷,你去忙你的。”

    朱贺霖恼火起来:“我忙完了!今夜就在这里守着,明日再回宫!”

    清远香的香味高雅,缥缈如九天之云,若有若无,又深郁如山川林野,经久不散。苏晏全身包裹在这熟悉的香气中,沉入睡梦。

    他被香气裹挟着,如风中叶、水上花,飘飘悠悠,身不由己。

    风停时,他走到了一条曲折的碎石小径上,周围是雪地竹林。前方不远处,竹叶掩映着一座白墙青瓦的别院。

    别院清幽雅致,院中溪泉林木、水榭楼阁错落有致,大门口挂的匾额上写着:“雨后风荷居”。

    第307章 如何瞒天过海

    雨后风荷居……这名字好眼熟啊。苏晏想,哦,莫不是皇爷画给我的《雨后风荷图》成了精,画卷中自生出一个天地,就像《聊斋》里的“画壁”?我且进画卷中去看看。

    于是他顺着小径走近别院,见大门虚掩着,便推门进入。

    门后无路、无庭院,只是一片碧波茫茫的荷池,荷叶挨挨挤挤,田田如盖。苏晏左右找寻了一番,不见舟楫,便试着踩了踩其中一片荷叶,发现似乎能承托起人,便小心翼翼地踩上去,一片接一片地往前走。

    走着走着,池面上起了白雾,他担心掉进水里,犹豫地停下脚步。

    雾气流散,他发现站在一座威武的王府门外,门匾上三个铮铮大字:“秦王府”。

    这是……皇爷和豫王的父亲——显祖皇帝住过的地方?

    记得豫王说过,当时他们的父皇尚只是秦王,经年跟随太祖皇帝征战北漠,鲜少在王府中。

    他们的母后当时是秦王正妃,与侧妃莫氏斗了个死去活来,最后弄出了一桩惨案。秦王大怒,追查下去后大开杀戒,王府里死了不少人。

    “听说了么,那件事……”

    “啧啧,真要是真的,那可够荒淫的了……”

    婢女们窃窃私语地从苏晏身边走过。苏晏刚想躲避一下,却发现她们似乎看不见自己,于是便跟上去听。

    “不止荒淫,还胆大包天,这可是全家杀头的丑事啊!”

    “你们说,王妃真敢私通市井男子,生下两个鱼目混珠的小王子?”

    “王妃怀上两个小王子的时候,都是在王爷长年征战、偶尔回府的间隙受孕,你说怎么就这么恰好?”

    “要说也是奇怪,二王子与四王子两个都生得像王妃,的确不像王爷的模样。”

    “这也是真的会生,万一‘子肖生父’,那么王妃不是一下子就暴露了?”

    苏晏听得眉头紧皱,心想这估计就是豫王当初在梧桐水榭所说的“一场大风波”了。这流言可真毒,是要把秦王正妃连带两个孩子,至于万劫不复的死地。

    二王子与四王子……岂不就是朱槿隚与朱槿城?

    婢女拐过墙角不见了,苏晏站在原地思索,忽然看见旁边的回廊上站着个八九岁的锦衣男童,眉眼虽稚嫩却清俊逼人,手中牵着个更小的幼童,大约只有一两岁大。

    苏晏看见这男童的第一眼就认出来——这是幼年时的朱槿隚!他手中所牵的,应该就是朱槿城了。

    不知这些婢女的谈话,小朱槿隚听去了多少,这也太伤人了。苏晏心疼地想要上前安慰,却意识到画卷天地中的人并见不到自己,只好站在回廊下,抬眼看着两个幼童。

    朱槿隚神情凝郁,盯着婢女们离去的方向,嘴角紧紧抿起,空着的那只手在腿旁紧握成拳,另一只手却仍轻柔地牵着弟弟。

    朱槿城扯了扯他的手:“吃糖葫芦,糖人。二哥走啊,走啊!”

    苏晏恍惚觉得这就是阿骛的翻版……不,阿骛简直就是豫王幼年时的翻版。

    朱槿隚俯身抱起弟弟,说:“四弟,你要记住了,只有我、母妃和琼姑给的东西才能吃,这府里其他人给的,统统不能吃,记住了么?”

    朱槿城懵懵懂懂地点头。

    朱槿隚紧紧抱住弟弟,低声道:“我们是父王的儿子,不是野种!”

    苏晏心疼得都快不行了,蹲下身伸出手臂,把这两个孩子紧紧搂进怀里。朱槿隚抱着朱槿城,幻影般穿过了他的身体,飞快地跑走了。

    白雾再次涌了过来。

    雾散后,莲池与荷叶又出现在脚下,苏晏愣怔片刻,继续往前走。

    他走过了战场,看见少年朱槿隚跟随显祖皇帝出征的身影;

    走过登基大典的前夜,听见青年朱槿隚在太庙的神牌前立誓,要成为庇佑万民的仁君;

    走过无数个夙兴夜寐的日子,看见朱槿隚是如何被一摞一摞的奏本捆绑在龙椅上,社稷、家国、子民、责任……无数细线锁在他的身上,从二十岁,到三十八岁,到他们相见与相别的每一天。

    走过烟花绽放的午门城楼;走过依依送别的五里驿春野;走过他们并肩同坐的高台,一起看朝阳照耀京城。

    最后他走进一个眼熟至极的院子……是苏府扩建前,栽种着老桃树的小院,朱槿隚在窗下的醉翁椅上坐着,正悠闲地翻看古籍,手边放着一壶沏好的茶。

    没有穿龙袍,一身道袍更像个儒雅的隐士,他从书页上抬头,看见苏晏,微笑道:“清河,过来,坐我腿上。”

    苏晏眼眶发烫,向他的槿隚快步走去。

    白雾再次淹没了一切,苏晏徒然地摸索着、呼喊着,隐约在雾气稀薄处,瞥见了一个躺在榻上的身影,头上缠着白纱布,更衬得侧脸眉如墨峰、鼻如悬准、唇淡薄如落英。

    那人缓缓睁开了眼。

    “——朱槿隚!”苏晏大叫一声,惊醒过来,随即剧烈咳嗽不止。

    寝室内守夜的三人连忙围过来,拍背,输入真气,端药倒水。

    “清河……”朱贺霖难过道,“父皇已经走了,你这样日思夜想,折磨的是自己的身子。”

    苏晏被荆红追的真气梳理着肺腑,感觉好受了些,咳嗽逐渐减轻。

    “我梦见皇爷了,他动完开颅手术没死……他还醒了。”

    霎时间,脑中闪过许多画面碎片——治疗室门前闪烁的眼神、自己与朱贺霖突然的晕倒、一夜之间匆促的装殓、殡宫内一眼也不许见的遗体……所有的疑窦都串连在了一起。

    苏晏坐起身,两手抓住沈柒与荆红追的衣袖,嘶声道:“你们两个有什么事瞒着我?快说,不然叫小北、小京一人一棍子,打出苏府去!”

    荆红追当即一指沈柒:“属下是被胁迫的,他是主谋,他来说。”

    苏晏与朱贺霖的目光一同向沈柒瞪去。

    沈柒无声地叹口气,把事情始末一五一十道来——

    “两个月前,跪门极谏案发生之后,皇上收拾了一大批易储派官员,随后在太后来兴师问罪时,突然陷入昏迷。

    “太后这才知道,皇上的头疾已经如此严重,于是召来陈实毓问话。陈实毓告诉她,皇上的病药石枉然,除非施展开颅术,但他没有把握,不敢施展。

    “皇上从第一次昏迷中醒来后,开始让陈实毓开虎狼之药给他吊命,同时下旨召回太子。

    “之后,皇上数次昏迷,依然坚持用药,因为他要撑着等太子回来。便是在这个时候,他在御书房秘密召见了我。”

    “皇上担心,太后会半途拦截召回太子的诏书,命我带锦衣卫前往南京,接回太子。

    “紧接着,他给了我这份密旨。”

    沈柒从怀中掏出个盒子打开,苏晏取出那张密旨,边咳边仔细地看。

    上面写着:太子回朝后,朕命陈实毓施展开颅之术,术后将立时驾崩,后续具体事宜由锦衣卫同知沈柒安排,凡涉事之人一概听命,不得违旨。

    密旨是景隆帝的亲笔,但没有用印。也许是防着沈柒将印拓去,另作他用。

    “皇上给自己预设了两条路——

    “第一条路,他的身体撑不住,等不及太子回来就驾崩了,那么开颅术就无从谈起,这份密旨也就用不上了。我所要做的,就是联络内阁杨亭、礼部尚书严兴、腾骧卫指挥使龙泉,与清河一同扶持太子登基。

    “第二条路,他撑住了,等到太子回朝,完成病榻托孤。陈实毓将为他开颅治疗,无论成不成功,都立刻宣布驾崩。”

    朱贺霖不解地问:“父皇为何要这么做?”

    沈柒道:“因为在第二条路上,他又给自己预设了两个结局——

    “第一个结局,施术失败,当场驾崩,那么这份密旨还是用不上。

    “第二个结局,施术成功,他或许很快会醒,或许很久之后才会醒,这时,就需要这份密旨,来造成驾崩的假象。”

    苏晏隐隐有所明悟:“皇爷要用这个假象,来蒙蔽谁?”

    沈柒答:“——弈者。”

    停顿了一下,沈柒说道:“我们与弈者前后斗过几个回合,此人‘下棋’的特点,就是东一路、西一路,互为援引,但自己隐身幕后,就是不肯露面,所以很难调查与抓获。”

    苏晏颔首:“的确如此。那些被抛出明面的势力——隐剑门、七杀营、真空教,一个个损兵折将,还有一个鹤先生,也不得不顶着通缉令四处躲藏。但弈者究竟是谁?他还有什么底牌在手?我们却仍一无所知。”

    沈柒道:“皇上便是出于这个考虑,希望能用自己的死,钓出幕后的弈者。”

    “怎么钓?”朱贺霖问,“鱼饵呢?”

    沈柒似笑非笑看他:“——你。”

    “还有什么,比一个帝位更迭、新君暗弱、主少国疑的时机更适合造反?”沈柒问。

    新君暗弱?主少国疑?朱贺霖脸色一寸寸沉下来,骂道:“狗奴才,好狗胆,竟敢犯上辱骂小爷,一回宫小爷就下旨把你——”

    苏晏从背后一把捂住了朱贺霖的嘴,同时咳得上气不接下气,弯腰挂在床沿。

    朱贺霖怕他一头栽下床,连忙伸手捞住,把他塞回棉被里去。

    苏晏趁机岔开话,问:“皇爷认为,弈者会在小爷登基时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