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神探 第142节

作品:《在年代文里当神探

    她说着把刚才的事说了一遍,“我担心小雪不理他,他会报复小雪。你说我是不是不够客观,猜测将要发生的事,用带着偏见的眼光去看一个孩子。”

    洛生海却说:“你的担心没有错,乔木森不是单纯的孩子,他心思很深,脾气也不好,任医生跟他讲道理讲不通,他还要打任医生,小雪对他来说是很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朋友,她要离开了,乔木森一定受不了。”

    两人都有点无奈,把一个问题孩子放在外边太危险了,想办法送去少管所,又不是他们该干的事。

    等小雪走了,乔木森似乎没什么反应,居然还说要去看爷爷奶奶,还说以后乔家就靠他了。

    他应该没有察觉出小雪已经准备跟他断交了,兰静秋松了口气,剩下的事就归乔所长他们管了。

    洛生海还特意跟乔所长说了兰静秋对乔木森的担心,乔所长叹道:“放心,我们会留意的,肯定会有人说三道四,可他能怎么办?享受过赃款,被别人骂两句也得受着啊,我看这孩子挺皮实的,应该没事。”

    乔所长叹道:“就是他家失去了生活来源,爸爸妈妈又都被抓,以后日子不好过啊。他爷爷已经说要回镇上住了,可他是个瘫子,他奶奶倒是已经摆脱了杀人嫌疑,她这个年纪这个身体,做假证扰乱调查这事也没法追究,可她一个瞎子怎么照顾他们?他小姑我早上刚见过,来我们这儿哭了一场,说老杜是冤枉的,把她哥嫂骂了一顿,还捎带上了乔家老两口,她肯定也不会接这烂摊子。”

    兰静秋皱眉,“那小珊呢?乔木森说他不会报复小珊,你们觉得这话可信吗?”

    “我觉得可信,毕竟一起长大的嘛,还有血源关系,小珊又没迫害过他。对了,乔大爷说也要带小珊一起回镇上,毕竟是乔平原的女儿嘛,放心,我们会盯着的。”乔所长说。

    兰静秋想到刘小珊的年纪,总觉得乔大爷是为了找个伺候他们两口子的人。

    乔所长道:“放心吧,实在过不下去,还有福利院养老院呢!”

    第二天,兰静秋跟洛生海开车准备回凤安,乔所长还特意跑来送了不少特产,“以后有机会一定去你们凤安交流学习,这次太谢谢你们了。”

    清水县丢的孩子也不少,再说要不是他们,清水县的人还被乔大善人蒙在鼓里,乔所长是真挺感谢兰静秋他们的。

    兰静秋跟洛生海昨天晚上已经先把密码本撕开复印了传真给凤安派出所了,今天回去就不急了。

    所有的名单都拿到手,乔木森还说了他记录的这些都是他妈妈跟他说的,乔平原跟张丽再嘴硬也没用了。

    想到罪犯都已伏法,证据都找全,被拐的孩子都能找回来,兰静秋心情不错。

    洛生海也说:“回去总算能好好睡一觉了。”

    不过兰静秋还是有点不放心小雪,也有点担心小珊,洛生海笑道:“你说我婆婆妈妈,罗里罗嗦,你呢?放心吧,乔所长不是说了吗,他会盯着的。”?

    第202章 上电视

    兰静秋虽然担心, 但也没时间去清水县盯着乔木森,再说这也不是盯着能解决问题的,还能把他盯一辈子吗?

    新的名单一出来, 整个凤安市的公安系统都忙了起来, 因为这里边还有不少跨省的,甚至有东北到西南的大调角, 做案时间长达五年, 涉及到七个省份。

    这事直接惊动了公安部,上边下发了文件,要求严查严判。

    乔平原从狂怒崩溃中慢慢平静下来,连耿淑欣和小宝都不提了,大概觉得忙来忙去一场空吧。

    他知道乔木森保留着完整的名单,苦笑起来:“他早就想把我送进去吗?”

    兰静秋觉得乔木森一开始记录这些也许真是善意和愧疚, 他觉得爸妈在为了自己做坏事, 觉得对不起这些被拐的孩子, 这才写下来。后来惦记着乔平原的肝时才想到把那些金额少的挑出来做为乔平原的犯罪证据。

    张丽听说儿子已经交出了完整的名单,还说出这些名字跟地址都是她告诉他的时, 脸上的表情有一瞬间的恍惚, 然后她笑了起来:“是啊, 都是我跟他说的,我说咱们得记住这些孩子,这都是你的恩人。”

    兰静秋皱眉:“你从一开始就跟他这么说吗?那时候他才十岁还是十一岁?这种压力他承受得住吗?”

    张丽哭道:“我也不是天生就是人贩子, 刚做这行时,我心里不得劲, 为了救自己的孩子抢人家的孩子去卖, 太坏了。我就安慰自己, 他们只是换了个环境生活, 又不会死,能掏钱买孩子的家庭肯定不会吃不饱饭,也不会受罪,人家没准还会更重视孩子,买来的嘛。我就这么跟森森说的,也是在劝自己,结果他听进去了,说要记下来,我就每次都跟他说。”

    兰静秋十分无语,“为什么你们总能轻描淡写地描述你们犯下的罪行?有的妈妈丢了孩子承受不住干脆自杀了,还有很多夫妻因为孩子的事互相埋怨离了婚,还有很多一直在找孩子,跑断了腿花光了钱,天天以泪洗面。”

    张丽还想狡辩,兰静秋把一张照片递过去:“这女孩你还认识吗?你们从桥头镇拐来的。”

    张丽仔细端详着照片,似乎在回忆。

    兰静秋就说:“她被卖去的那家没孩子,结果把她买回去没多久就生了一个,还是个男孩,他们本想把买来的女孩当童养媳养,可亲生的越看越稀罕,买来的随便给口吃的就行了。不只不好好养,还要让她干这干那,这女孩才五岁,不小心碰翻了水壶烫到了弟弟,被他们打骂,腊月里赶出去罚站,晚上也不给进门。”

    兰静秋越说越气:“这家的女人随手扔给她一个破棉袄一块饼,说以后当狗养算了,半夜下起了雪,女孩冻得受不了,拍门拍窗想进去还被骂了一顿,邻居听到了要管,也被骂多管闲事,第二天那女孩都硬了。”

    张丽拿着照片的手颤抖着,大拇指摩挲着照片上小女孩的脸,“我记得她,我给过她一块大白兔奶糖,还抱着她说我是她大姨,带她去找她妈。”

    她不敢置信地盯着照片上稚嫩的小脸:“她死了?被冻死的?”

    “是啊,比卖火柴的小女孩都惨,童话故事里的孩子起码临死前还能想起家人的温暖,这女孩三岁被你们拐走,她的记忆里还有她的亲生父母吗?恐怕只有在买家的各种折磨和冷待吧,也不知道死的时候会不会想起你这个给她糖的大姨!”

    张丽没念过书,不知道什么童话里的小女孩,她想起被她抱走的那女孩,泪眼婆娑地看着兰静秋:“我不知道会这样,我不知道啊!”

    兰静秋伸手拿起小女孩的照片举到她面前:“她本来的名字叫美静,她爸妈希望她长大了美丽又文静!可惜她永远也长不大了!”

    张丽再也承受不住,用拳头砸着自己的头:“我不想的,我真的不想的。”

    兰静秋的目的不是把人逼疯,只是他们从哪儿拐的通过什么手段拐的,在其他地方有没有别的同伙,帮忙藏匿和运输,这些都得问出来,乔平原已经是一副多活一分算一分的死样子,只能寄托在张丽身上了。

    张丽崩溃了,她是人贩子但她从没想过害人,她知道乔平原打骂卖不出去的孩子时还会骂他劝他,叫他以后先找好买家再去拐。

    她知道自己在作恶,但她总觉得自己是被儿子的医药费逼的,觉得自己不算坏人。

    这时张丽看到小女孩的照片,回忆着她被自己一块大白兔就拐走时的笑脸和鼻涕泡,再也承受不住。

    “我说,我全交代,除了我们夫妻还有别人!”

    张丽再不隐瞒,反正她儿子已经把名单都给了警察,还把她给卖了,还有什么可隐瞒的呢。

    乔木森的病是被刘家人害的,以后肯定也不会再犯了,她不需要再担心他,干脆就赎罪吧,也替儿子积点德。

    张丽交代出的就是省城慈善机构的负责人,也是一对夫妻,省城警方在查这个慈善机构时才发现只空有个招牌,有间办公室,根本就没注册。这种慈善机构不会跟人抢生意,也就不会跟人起冲突,没人举报,办公室也在隐蔽的地方,根本没人去查。

    而且他们找到时办公室也已经人去楼空了,根据张丽交代的姓名和老家地址,很快抓到了两人,除了这两个同伙,张丽还交代了好几个下线,都是帮着运输的,长途时甚至是接力式运输,降低被抓的风险。

    这些运输的都跟杨娇一样,只知道从哪接孩子,然后把孩子送到那儿,再等着分钱就行了。

    等该抓的都抓到了,曹所长给兰静秋放了三天假,“洛队我管不了,静秋赶紧回去好好休息几天,现在省厅的工作组都下来了,也不缺人手,再说该抓的该审的都告一段落,你这个大功臣自从出差回来还没回过家,家里人该着急了。回去好好养精蓄锐,有什么问题我找人去喊你。”

    兰静秋也确实有点累了,她年轻,身体不累,但这两天总听着那些丢了孩子的父母哭诉,心太累。

    更绝的是有一家买了男孩的,不舍得把孩子还回去,跟这孩子的亲生父母商量再多给点钱,这亲生父母已经又生了个儿子,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同意了!

    派出所的人都很生气,辛辛苦苦地跨了半个省给他们找回孩子,加点价就又卖了,这叫什么事啊。

    老陶说:“那家估计是算计着养两个男孩太辛苦,买家只有这一个孩子,最后家里财产肯定都给孩子啊。”

    兰静秋对这种父母也是无语极了,还好只有一家这样的,不然大家都得呕死!

    洛生海劝她:“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些事你就别管了,我送你回家,好好休息几天吧。”

    反正两家挨着,顺路的事,兰静秋也没反对,结果一进公安家属院碰到他们的人几乎都跟她打招呼,“静秋回来了?忙完了吧?”

    “静秋,小洛,已经结案了吗?”

    “兰同志,你也住家属院啊,以前没碰到过。”

    成了陪衬的洛生海笑道:“看来你现在是威名在外啊。”

    兰静秋也有点诧异,“这消息也传得太快了吧,而且我都没见过他们,他们一眼认出我,难不成见过我照片?”

    “你现在可是公安系统的名人,谁不认识。”洛生海正想夸她两句,到胡同口了,两人一眼看见他妈正在他家门口叉着腰一脸怒火地站着。

    兰静秋笑了起来:“这是什么情况,我家谁又得罪你妈了。”

    洛生海尴尬道:“我妈就这样,她自己跟自己生气都能嘟囔一天,你不用管。”

    兰静秋也没打算管,只要不找上门就行,洛家也没人在意朱小琴对他们的态度。

    朱小琴一看儿子跟兰家老六一起回来了,那脸就拉得更长了,可又不敢说怪话,皮笑肉不笑地跟兰静秋打了声招呼,兰静秋也礼貌地挥挥手,就进了自家门。

    一回家她就被围住了,几个姐姐都在家呢,也都听说了人贩案,早盼着她回来呢,老四最激动:“听说你们派出所来了好多省城的警察,是真的吗?”

    “不只省城的,公安部的都来了。”这事已经不是秘密,刚才洛生海说都上了晚间新闻,兰静秋能说的就跟家里人说了。

    老三说:“老六你也太厉害了,案子是你破的吧?我听新闻上提你的名字了。”

    “真的?居然提我了?”兰静秋只知道上新闻了,但她还真没空看新闻,派出所的人们也忙得脚不沾地,谁会去管新闻怎么播。

    田巧凤抱着孩子笑得十分舒畅:“提了,我第二天等着中午重播又看了一遍,听得清清楚楚的,说是凤安民警兰静秋在火车上发现可疑人物,从而查出特大贩卖人口团伙,解救被拐儿童六十余人,六十多啊,我的天哪,这些人贩了都该死!”

    兰满仓也说:“咱们静秋这是立了大功了,帮了六十多个家庭,可不得上新闻吗。”

    老大兴奋道:“爸,那可是中央台的新闻联播,一般人可上不了!”

    兰奶奶也挺高兴的,以前兰静秋每次回来,她都得挑刺或是催婚,这次笑得见牙不见眼,“咱们静秋是有真本事的,谁能想到小时候八杆子打不出屁的老六居然这么能干,我上午回咱们原来家属院转了圈,他们都问电视上说的是不是你,我说你们没看见照片啊,当然是我们家老六了。”

    老大说:“奶,你是特意去炫耀了吧。”

    兰静秋却皱眉:“还放我照片了?”她还真没想这么高调。

    老二说:“省里的卫视台放的,中央的没放,只提了你的名字,老六你是不是得升职了,这么大功劳怎么也得当个副所长吧。”

    老三切了一声:“怎么可能,这你都不懂,他们这种单位,再大的功劳也不可能这么跳级升,不过肯定会发奖金吧,帮了这么多人,奖金肯定不少。”

    没一会儿,老五也拎着一吊子肉两条鱼来了,一见兰静秋在家呢,更是兴奋:“老六,你可算是回来了,我婆婆说要来家谢谢你呢,她姐家的外孙女找回来了。”

    一家子热热闹闹的,声音都不小,隔壁朱小琴听得憋气,跟洛生海说:“你不是也去出差了吗?怎么没立功啊?你看看兰家,彻底拽起来了!”

    洛生海笑道:“这才哪儿到哪儿啊,静秋就是有本事,以后没准当我领导呢,您还不得气死啊。”?

    第203章 功臣

    朱小琴也看到新闻了, 现在的节目没那么多,娱乐方式也不多,就算是新闻大家也会认真看, 知道兰家老六都上了央视新闻, 她能不气吗。

    可想起老三的叮嘱,她还真不敢再去惹兰家, 今儿正在那儿运气呢, 儿子跟兰家老六一起回来了。

    朱小琴抱怨两句,又警醒起来,问洛生海:“儿子,你跟兰家老六不会在谈朋友吧?”

    洛生海苦笑:“妈,我不是跟你说过吗?我倒是想呢,可人家看不上我。”

    “她凭什么看不上你, 不就上了回电视吗?”朱小琴更气了, 可令洛生海没想到的是, 自家老妈居然收拾了两个炖好的猪蹄,让他给兰静秋送过去。

    “我看她手上不是有绷带吗, 是不是受伤了?拿去给她补补吧。”

    洛生海乐了:“我脸上也有伤, 您都没瞧见啊?不是看不上兰家人吗, 怎么?人家上个电视,你就开始巴结了?”

    “去你娘的巴结,你脸上的伤不是都快好了吗?我让你送还不是为了你!爱送不送。”朱小琴把东西往桌上一放, 回房间了。

    洛生海只好把猪蹄送过去:“静秋,我妈说你手受伤了, 让你补补。”

    兰家人除了田巧凤怀里的兰静安兴奋地往上窜着, 流着哈喇子冲他笑, 其他人都一脸呆滞地看着他, 洛生海有点尴尬,说完就想走。

    兰静秋刚才看见朱小琴那样儿了,不敢想象她会给自家送东西,见他要走才反应过来,追出来说了声谢谢,又问:“真是你妈让你送过来的?我怎么就不信呢?”

    “我也有点不敢信,不过确实是我妈让我送的,她性子不好,不过手艺不错,别浪费。”

    等洛生海走了,兰家人又把兰静秋给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