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129节

作品:《超级农业强国

    “登陆及运动区域决定飓风袭击的目标是产油区还是炼厂,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换句话来说,如果飓风避开了美湾地区的原油生产平台,美国原油供应屁事没有,自然对油价影响有限。

    “风力强度决定飓风的破坏力,另外持续时间也很重要,有的飓风虽然强大,但很快减弱为热带风暴甚至消散,影响就比较有限了。”

    苏放越说态度越坚定“此外飓风来袭期间,带来的并非全是利好因素,而是空好交织。”

    齐政承认苏放说得有道理。

    飓风逼停炼厂会削减原油需求,原油加工量的减少又有可能导致美国原油库存增加,对油价而言属于利空——即油价下跌;而飓风影响原油产量带来供应收缩预期,对油价而言属于利好——即油价上升。

    这种情况下,对于交易商来说,就要看哪方面的即时消息对其做判断的影响更大些。

    苏放最后问道“那么,齐大老板,你是靠什么做出今年飓风会导致油价利好的判断呢?”

    一边的姜平不作声,但显然是跟苏放持同样的疑惑。

    齐政笑了,道“预测油价这种事,无论涨跌都有根有据,理由充分。结果却只能有一种可能是正确的。”

    确实,找一个不太了解石油经济的人,也能想出好几个石油涨价的理由,好几个石油跌价的理由,若是撇开另一边来看,都算是充分。

    但是,要他判断石油的涨跌,那是说不出来的。尤其是什么时候涨,什么时候跌,根本是两眼一抹黑。

    别看市场上各个政策研究机构叫得欢,全是在买彩票。要是让他们自己掏钱赌涨跌,十有八九会装哑巴。

    齐政知道涨跌的趋势,是因为他知道,月底在美国登陆的“卡特里娜”5级飓风,从美湾至内陆肆虐,登陆超过12小时后,才减弱为强烈热带风暴,持续时间长达半个月,整个受灾范围几乎与英国国土面积相当,给油价了非常坚实的利好支撑。

    但这个无法直说。

    齐政想了一下,非常认真地祭出最后一招“你们如果要我拿出什么数据来说明,老实说,我没有。但是有一种很强烈的直觉,促使我做出这样的判断。”

    齐政当初凭“直觉”找到大油田的传奇经历经过张泽宏的宣扬,在公司高层无人不晓。饶是如此,按说这也是个比较荒谬的理由,但姜平和苏放变得严肃的表情,都显示了他们是将齐政这个理由放在了心上。

    因为,在金融投资中,“直觉”这个说法,是很有魔性的。

    大部分的投资决策,在数据充分的情况下,都可以用“数据”来做决策。

    但并不是所有的决策都能用这样一种基于数学的方式做出——有时候,根本没有历史数据来进行指导,也不可能进行前瞻性实验。

    在这种决策中,尽管数据、分析和模型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真正主要的因素还是“直觉”。这个“直觉”的底气来自对问题本质的思考和认知。

    姜平就说道“在我的工作经历中,接触各种各样做量化投资的投资人,他们泾渭分明地分成两类。”

    “第一种人,是先寻找投资的主要逻辑,然后在用数学的方式去证明,用量化的方式去寻找在这个逻辑下的一个近似最优解。比如我,比如苏放。”

    “第二种人,是不管底层的逻辑,股价、估值、盈利、财务指标都是数字,用数学的方式去寻找投资的圣杯。”

    “其中第二种人很多。但无论如何,这两种人都是数据决策。而在投资的世界里,还有巴菲特和芒格这种幸存者偏差的存在。”

    投资大师巴菲特经常说他不看“数据”,依靠“直觉”来进行决策。

    姜平觉得,齐政约莫就是具备巴菲特的这种特质。

    “在投资行业混了这么久,我最大的经验是,不要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也不要相信自称什么都懂、包赚不赔的‘专家’。但要重视那种凭‘直觉’做出成功投资的人,因为他们往往是对商业世界和社会有着极深的认知,他们的判断,其实是直指商业本质的。所以,老板依靠直觉做出的判断,还真的不能以常理来衡量。”姜平带着一种凡人对天才的敬畏之情分析道。

    苏放也同样心有戚戚地点头赞同。

    齐政则目瞪口呆不,我没有,我是没有办法才当“神棍”的,咋被你一分析,我倒成了百年不遇的“天才”了?

    ……

    第207章 布局,大飓风逼近

    不管是哪个行业的领军人物,事业做得大了,总是不免要涉足金融。

    有些胆小的步子迈得小些,有些胆大的步子迈得大些;有些公司赚了钱,有些公司赔了钱;有些公司变成了纯粹的金融公司,有些公司退回原先的领域默默养伤。

    齐政无疑属于胆子大的,当然这是在外界看来;以齐政本身来看,如果你知道了赌桌上的底牌,那么无论你下多大的注,都称不上胆大。

    刺客对冲基金负责联络的苏放将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与基金合作的银行做沟通,从而将大笔大笔的资金投入到纽约期货市场上。

    无论是多少钱,要在期货市场上发挥作用,必须通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纯粹用自有资金涉足期货市场的货,大概在100年前就已经死绝了。

    “保证金2亿美元,合同金额10亿到20亿之间。”当苏放问资金投入的规模时,齐政无比肯定地说道。

    姜平和苏放略显惊愕,2亿美元的纯投入,五到十倍的杠杠,即使在刺客基金这几年的投资中,都称得上是大手笔了。

    短暂的惊讶后,姜平恢复镇定道“2亿美元的保证金,对20亿美元的合同是够了。但十倍杠杆是很危险的事,油价超过10的波动,可能几分钟就赔掉了,如果是满仓运作,爆仓的危险不小。”

    作为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老人”,2亿美元的投入和20亿美元的合同,虽然在绝对数量上已经算是不小了,但还没到令姜平膜拜的程度,姜平需要做的,就是提醒齐政其中蕴含的风险。

    十倍的杠杆,意味着就有十倍的利润,同样有十倍的亏损——相当于用一成的首付购买了石油期货。

    如果价格向相反的方向变动10,就必须增加作为首付的保证金,否则银行会强行平仓,弥补自己的损失。作为交易人,自然是赔个底掉。

    “如果不够,我会考虑追加保证金到3亿美元。”刺客基金如今的净资产也不过三亿美元,齐政因为是老板,所以可以这样说。换成对冲基金的任何一名交易员,都只能按照既定的政策投入。

    爆仓就是价格波动超过了杠杆的比例。

    对于刺客基金来说,如果投入两亿美元的保证金以十倍的杠杠买多操作,一旦油价下跌10,甚至8的时候,银行就会要求追加保证金。如果不能追加遭到强行平仓,就算是爆仓了。

    两亿美元如果血本无归,意味着刺客基金这几年的成果就基本付诸东流了。

    齐政知道飓风会导致油价上涨,但是也不敢保证飓风来临前的油价波动不会超过10,因此三亿美元不会全部投入,而是将一亿留作准备金,以作后手。

    姜平也由此感受到了齐政的决心,没有多说什么,开始入场建仓。

    ……

    8月23日,“卡特里娜”飓风始于巴哈马群岛东南的一个热带低压,24日该低压就加强为热带风暴。它先缓慢向西北移动,然后向西穿过巴哈马群岛,强度继续加强。

    刺客基金此时已经通过缓慢建仓买入600万桶石油,而石油期货市场依然是波澜不惊。

    在美国东部时间8月25日,“卡特里娜”增强为一级飓风,随后在佛罗里达南部登陆,造成一百多万户家庭电力供应中断。

    飓风擦过佛罗里达半岛顶端继续向西南移动,在进入海湾前风速略微降低,但当它告别在陆地上的几个小时的停留,重新回到墨西哥湾海面上后,温暖的海水很快又使其加强到飓风量级,并一直向西行进,到26日下午“卡特里娜”飓风加强成为强飓风。

    此时的刺客基金已经入手1600万桶石油的多单,墨西哥湾作为美国重要的石油产区,强飓风的影响不可小视,油价开始产生震荡。

    为预防卡特里娜飓风的威胁,在墨西哥湾的石油钻井平台都提前撤离员工和关闭部分钻井,受此推动,油价正在缓慢攀升。

    随后的48小时里,在墨西哥湾超过摄氏32度的海水温度、微弱的垂直风切变和良好的高空辐散下,卡特里娜飓风继续增强并在28日成为最高级别的五级飓风,并成为有记录以来大西洋飓风第四最低气压。

    不仅如此,与其他同等量级飓风相比,卡特里娜飓风因为推进速度相当缓慢,使其拥有更多的时间在海面上积蓄能量,造成卡特里娜飓风的规模空前巨大。

    卡特里娜飓风有320公里宽,覆盖了从新奥尔良以西地区到佛罗里达州彭萨科拉的广袤区域,而且从“卡特里娜”中心往外两百公里的范围内,风力都达到了飓风级别。

    卡特里娜飓风的威胁进一步发酵。

    8月27日,密西西比州要求所有居住在墨西哥湾沿岸的居民迅速撤离;27日深夜,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请求市内全部近五十万居民疏散;28日,美国总统宣布路易斯安那州为飓风卡特里娜警戒区……

    卡特里娜飓风逼近,墨西哥湾的炼油厂也不得不暂时停工,受各方面即时信息的影响,28日的油价开始剧烈震荡,仿佛在透支超强飓风带来的波动。

    卡特里娜飓风尚未登陆,造成的损失犹未可知。交易商对于利空和利好的判断来回拉锯,但总体而言,油价上涨的趋势不可阻挡。

    此时的刺客基金,已经买入了近20亿美元的原油期货多单,折合成石油总量的话,大约是3000万桶。

    姜平钦佩地看着齐政,这一把投资,现在看来,已经相当的稳当了。

    谁能想得到,一个小小的热带低压,最终会在墨西哥湾增强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强的风暴,并直接影响到油价呢?

    “635美元的石油,只要上涨1美元,就有15以上的利润,加上十倍的杠杆,就有15的利润。”苏放如数家珍,脸上不禁露出笑容来。

    刺客基金平均在635美元建仓,现在油价已经上涨到64美元,也就是说,每桶实际盈利了05美元,合计3000万桶的多单,已经有1500万美元的盈利。

    所谓金融投机的暴利,这就是了!

    而且所有人都知道,这绝对不是终点,现在就看卡特里娜飓风的登陆了。

    虽然卡特里娜飓风的登陆意味着灾难,但金融领域的高竞争性,决定了资本毫不畏怯任何形式的竞争,无论是正当手段,非正当的手段,甚至战争,都不能阻止资本获取利润的心,同样的,也不会让资本多一颗良心。

    因此刺客基金的“资本家们”,无不对卡特里娜飓风翘首以待。

    ……

    第208章 美国的灾难,基金的胜利

    8月29日破晓时分,飓风卡特里娜以每小时233公里的速度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的新奥尔良外海岸登陆。

    拥有10兆吨核弹能量的飓风卡特里娜,让新奥尔良成为一座“水城”和“人将炼狱”——新奥尔良再也没有烤翅。

    飓风的灾害,主要表现在风暴潮、强风、龙卷风和洪水等几个方面。

    新奥尔良市地处密西西比河下游,平均海拔在海平面以下,最低点低于海平面达3米。其地貌就像一个不深的平底锅,而水就在锅的边缘上。长期以来,新奥尔良市阻隔洪水的任务只能依靠两百多英里长的防洪堤坝和抽排水系统。

    卡特里娜形成五级强飓风后,引发了很强烈的风暴潮。

    所谓风暴潮,就是被飓风的旋转风系推向海岸的海水。风暴潮和正常的海潮一起,能够形成更具杀伤力的飓风潮,将海平面提高46米以上。

    卡特里娜飓风在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的滨岸地区掀起5~9米高的风暴潮。这是美国历史上曾经发生的最高的风暴潮。

    在如此强烈的风暴潮下,新奥尔良市的防洪堤如同纸片一样溃决。海水涌入新奥尔良市区,致使整个城市八成的面积被洪水淹没,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新奥尔良原本是美国最富异国情调的城市——彬彬有礼的路人、洁净的街道乃至热烈却不乏通透的空气,都给人以好感和怀念。

    然而,随着“卡特里娜”到来,刺耳的枪声淹没了迎面而来的笑语;肃杀的洪流吞噬了波本街的爵士;百年榕树硕大树冠遮蔽下穿行跳跃的松鼠突然间必须直面素昧平生的大鳄……这一切,放佛是电影中某个战乱丛生的城市才会发生的场景,而全部真切地发生在美国这个全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飓风洪水洗涤下的这座城市,让人看到美国的另一面。

    “9·11”事件后,美国把自然灾害放在了次要的位置,而把注意力转向了恐怖主义。由于伊拉克冲突成本急剧飙升,美国政府削减了防洪工程的建设资金,但是自然法则并不会因“9·11”而废止——美国对防洪堤坝的忽视是造成此次灾难的祸首之一。

    很多屋顶被掀翻,新奥尔良全城停电、停水,通信系统更是陷入瘫痪状态。与此同时,美国政府的救援不力,使之成了一座“炼狱”。

    路易斯安那州直到飓风过境后才匆忙和周边几个州达成州际互助合作,拖延了对灾情的处理。由于没料到经常伴随洪灾出现的市民骚乱,国民警卫队没及时部署在新奥尔良各处,城市在警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一度陷入无政府状态,骚乱持续恶化。

    情况十万火急,小布什提前结束休假返回华盛顿。五角大楼命令海军营救小组赶赴墨西哥海湾沿岸进行支援。但美国政府对灾难的反应还是太迟了,新奥尔良的悲剧正在达到最高潮。

    ……

    刺客基金内,齐政等人看着墙上的电视机屏幕,新奥尔良如同非洲内战城市燃烧的房屋,被淹没的大街,浮尸和头顶上的军用直升机。n的记者说“我们不得不警告你这些不是我们习惯看到的美国大城市的景象。”

    而另一边的屏幕,显示着纽约商品交易所的原油价格曲线。

    从目前的结果上看,此次飓风导致墨西哥湾附近三分之一合计150万桶产能的油田被迫关闭,250万桶炼厂加工产能受到影响。

    29日飓风登陆,纽约商品交易所开盘时,之前一直在64美元到65美元之间徘徊的油价,像是突然打了肾上腺素似的,每桶飙升4美元以上,愣生生地爬到了708美元的高位。因为太快了,4美元的升幅甚至在屏幕曲线上出现了断点。

    在这种油价疯涨的变动期,只有买盘,没有卖盘,大家都想不停地买多再买多,而已经提前布局的刺客基金,此刻可以愉快地享受着这块肥美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