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164节

作品:《超级农业强国

    山鹿集团与新西兰恒天然在钓鱼台国宾馆草签合资协议,山鹿集团和恒天然集团宣布合资公司正式运营。

    恒天然战略入股山鹿,共花费11亿美元,持有山鹿44的股份。在山鹿集团董事会的七个席位中占有三个席位,却只派了一位财务代表参与管理。

    这是迄今外国企业在中国乳品行业的单笔最大投资,国际乳业巨头在中国市场卷土重来的气势已经依稀可见。

    双方的强强联手,让乳业界一阵惊呼:山鹿与恒天然的合作,有可能再次改变国内乳业市场格局,催动国内乳业竞争格局发生变阵。

    而国内巨大的乳品市场需求,似乎也意味着恒天然将获得不菲收益,并将成为恒天然进一步深耕国内市场的起点。

    齐政看着新闻里,山鹿集团董事长田温华意气风发地宣称:“合资后,山鹿计划3年内投资20亿在全国各地建立或收购工厂。竞争不是我们的目的,奉献给社会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是希望的根本。”

    齐政:呵呵……

    然后恒天然ceo安德鲁·费里尔也自信地表示:“在山鹿的投资,反映了恒天然对中国乳品业前景充满信心,也显示出我们致力助推中国本土乳品业的决心。”

    齐政:呵呵……

    一家是在演绎黑色幽默,同时丢脸丢到国际上;一家是辛辛苦苦蛰伏十多年,誓不掉坑不罢休,齐政能说什么?

    第270章 向废弃矿区要牧场

    虽然恒天然和山鹿集团的联合,在齐政看来是找死的跟作死的联合,但有一点也让他有所警醒。

    嘉谷乳业需要加快发展速度了,否则在行业崩盘之时,受益最大的就是外资乳业巨头了。

    而嘉谷乳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牧场的建设速度。

    第四个、第五个万头已经进入建设后期,齐政布下灵阵加速牧草生长后,就不用多操心了。

    而嘉谷农牧规划中的第六个万头牧场所在,引起了齐政的兴趣。

    晋省,合顺县。

    都说晋省是躺在黑金上的省份,挖煤是晋省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合顺县同样如此。

    但合顺县又是不幸的,它的煤炭资源相对于省内其他地方来说不算丰富,多年的开采,已经有一半以上的煤矿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困境。

    而且,挖煤留下的,是严重的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如对植被的破坏,对水、大气和土壤污染……

    长期的资源开采利用,给合顺县留下了一个个“生态疮疤”:挖煤破坏了耕地、造成严重的土地塌陷,一些废弃地没有保护好表土,使得场地退化严重。此外,由于采矿而带来的废石、废沙、废渣等,产生了大量尾矿或固体废弃物。

    这些尾矿和固体废弃物很多得不到妥善处置,被随意堆放,造成土壤被大面积侵占。尤其是土壤中残留的重金属污染,还会对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面对严峻形势,合顺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持转型发展,从地下到地上、从黑色到绿色、从依赖资源到创造资源,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嘉谷农牧是合顺县招徕的重点对象。

    嘉谷农牧的万头牧场啊,可不仅仅是一个牧场,还包括了从牧草种植到奶牛养殖再到乳制品加工的一整条产业链,简直是地区致富的优质项目。

    嘉谷农牧一开始虽然给面子将合顺县纳入牧场的候选地,但其实没怎么考虑在这投资建设牧场的。

    合顺县虽然提供了大面积的土地,足足三十万亩的土地,在所有招揽嘉谷农牧的地区中,是最慷慨的。

    可惜提供的土地可不是什么好地——三十万亩的土地均是矿区废弃地,要经过修复才能发挥作用。

    开什么玩笑,修复废弃矿区投入巨大不说,嘉谷牧场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哪有这个工夫慢腾腾地搞矿区复垦啊?没多说,直接将合顺县ass掉了。

    直至合顺县出大招:嘉谷农牧如果愿意复垦废弃矿区,可以为其申请省内的矿区修复补助,而且嘉谷农牧复垦的地块,土地使用权全部归嘉谷农牧所有,政府不收任何土地费用。

    呃……这好像就有点搞头了。

    三十万亩的土地啊,虽然要花费不少精力才能修复好,但是修好后都是自己的,而且还有补助,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了。

    何况对于牧场来说,合顺县也不是没有优势。背靠晋省,面向冀省和豫省,都是乳制品消费大市场;而且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合牧草生长。

    唯一的问题就是投入和时间了,恰逢嘉谷实验室培育了一批特殊植物,在齐政的推动下,嘉谷农牧最终还是将合顺县作为嘉谷农牧第六个万头牧场的落地地址。

    与合顺县签订投资协议后,嘉谷农牧首先启动的,是废弃矿区土壤修复。

    这片废弃矿区,经历了煤炭开采后,大片地块土地塌陷,导致村镇搬迁,良田荒芜。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是一个很大的领域,其中土壤修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这对于嘉谷集团来说都是一个新课题,嘉谷实验室的陈建章兴致勃勃地跑来主持这一项目。

    “难怪合顺县宁愿直接让出土地使用权都没人愿意接手,投资大,技术难,对于其他人绝对是费力不讨好。”陈建章对前来考察的齐政说道。

    土壤修复,最直接的办法当然是直接将土换了。但这种方法,想想就好了,现实根本行不通——且不说没有那么多正常的土壤够换,就算有,那投入也是天文数字。

    “我们选择就地将废石废砂回填,平整场地,再修复土壤!”陈建章介绍道。

    简单来说就是就地将挖出来的矿坑或坍塌地块填平了,这样前期花费不多,但是土壤治理就更复杂了。

    “除了腐殖质含量少,土壤呈粘性,极易板结外;因为尾矿和废弃物的污染,这块废弃矿区还有锌、镉等重金属污染,这些都是治理难题。”

    如果按照常规的治理手段,矿区复垦每亩地大概需要投资2万元,合顺县作为一个贫困县,可没有这么大的手笔进行投资。为嘉谷农牧申请的补助,都还是晋省拨付的用于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专款。

    “政府补助每亩地2500元,刚好够回填土方的投入,后面土壤治理就要靠我们的投入了。”

    土地的重金属污染治理,在世界上都是一个技术性难题。如果不是实验室培育了一批适用植物提取的植物,齐政可不敢掉进这个坑里。

    植物提取,是指利用对重金属富集能力较强的超富集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然后将其转移、贮存到植物茎、叶等地上部位,通过收割地上部分并进行集中处理,从而达到去除或降低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目的。

    齐政直接问陈建章道:“东南景天的栽培进展如何了?”

    陈建章微笑道:“一切顺利,这几天正忙着扦插种苗。”

    东南景天,就是实验室培育的一种“吸金”植物。

    东南景天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锌、镉、铅超积累植物,能将镉、锌、铅等较多地吸收到植株的地上部,有效减轻土壤重金属污染。

    东南景天本来就是实施植物修复与生态绿化的优良植物,适应性强,耐瘠薄、干旱及强光等恶劣环境。

    而实验室培育出的东南景天,经过灵阵的滋润和科学的栽培,不仅生长快,生物量更大,而且比普通的品种吸附金属的能力更强。

    “种植一季可下降土壤镉全量40以上,最多两三年就能将重金属轻度污染的土壤修复到无污染水平,比国外的超积累植物褐蓝菜效果更好。”陈建章得意地说道。

    老实说,这种效率已经高得吓人了,但齐政还是不太满意。

    两三年的时间,足够乳业市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牧场的建设可等不了这么长的时间。

    齐政暗忖一会,果断决定加大开挂手段。

    “青竹百灵阵(三阶)触发,主木系,范围:方圆两百公里。效果:润泽,生长。生物处于阵中,恍如初生,蓄养紫华,勃然而长。”

    “九坤六合阵(三阶)触发,主土系,范围:方圆两百公里。效果:固土,沃地。能使大地固实,肥田沃地。”

    “青竹百灵阵”自不必说,进一步促进东南景天的生机,勃然而长。

    关键是三阶的“九坤六合阵”,不仅能固实坍塌的土地,还能利用其聚集元素的功能,将超量的锌、镉等重金属主动“送到”东南景天的根部,增加吸收效率。

    在齐政的神识中,可以“看到”,锌、镉等金属元素,缓慢地向东南景天的生长地聚集,东南景天在灵阵的滋润下,“胃口大开”,大量吸收锌、镉等重金属转移至茎叶,铸就“金刚之躯”。

    齐政估摸着,两厢结合之下,最多一年时间,这片废弃矿区,就能变为牧场可用之地了。

    不科学?不科学就对了。反正重金属又不是凭空消失了,怪就只怪实验室培育的东南景天效果太好,“吸金”能力太强,关我什么事?

    齐政心里暗笑道。

    ……

    第271章 大丰收(上)

    及至嘉谷农牧第四和第五个万头牧场相继建成后,已经迈进了九月下旬。

    金秋季,丰收季。

    在充足资金的强力支撑下,无论是万头牧场还是百万级养猪基地,都在有大量的工人、机械投入轰轰烈烈的建设下,进展神速。

    新建的万头牧场,正在分批接受其他三个牧场提前储备的荷斯坦奶牛入场,经过短时间的环境适应和养殖后,即可产出原奶。

    至于百万级养猪基地,已经进入了“闭关”阶段。

    九月份开始,猪瘟多地爆发的态势愈发明显,猪肉价格迈过了w型底部,开始进入上升区间。

    同时,猪瘟疫情导致大量散养户退出市场,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开始进入持续性的下降通道中。

    养猪场此前以较低的代价补栏了近80万头仔猪和8万头能繁母猪,可以淡定地面对外界的猪瘟疫情。

    每个进入养殖重地的人必须“全副武装”,穿上隔离服,戴上鞋套,经过紫外线消毒;养殖场供水、供饲料、调控温度都坚持严格标准,为生猪生长提供最佳环境。

    养殖行业一定是有波动的。以家庭为单位,后院当猪舍,泔水为猪食,春节时杀猪过年的散户很难抵抗这种风险;但是大型养殖企业因为有技术保障,相对有整体优势。

    即使猪价下跌的厉害,只要大型企业或规模大场保证自己的资金链不断裂,撑过价格波谷之后,会迎来波峰,并收获巨大利润,以弥补上一波的损失,实现良性循环。

    嘉谷农牧的养猪场,在价格波谷之时大肆扩张,如今正在迎接着波峰的到来。

    ……

    如果说嘉谷农牧还在等待丰收,嘉谷农业和嘉谷粮油就是正在享受丰收。

    安省太湖地区,一家农场内,呈现出一幅宁静而丰硕的状态,金黄的稻谷一眼望不到边,微风吹拂,稻香扑面,偶尔穿梭的车辆,岸边稀少的行人。

    农场主管周维松悠闲地坐在屋里,他看着电视,有些漫不经心。面前几个茶杯里的水还有些热气,周维松还没有缓过神来——从早上到中午,一群不速之客登门造访,要求和他提前签订收购协议。

    来者是嘉谷粮油安省分公司的一位副总,对方开出的条件让周维松怦然心动,今年的稻谷他们全要了,在同等价位下,收割完后,不用农户晒米,打下来的含水量较高的稻谷直接交给他们就行了。

    不用农户晒稻米,实际上是省去了人力工资,现在人力费上涨,晒稻谷还浪费时间。周维松心动了。

    与此同时,方圆几十里内的水稻种植户们,几乎都收到了嘉谷粮油发出的邀请。年中,嘉谷粮油建成的太湖大米加工基地火速投产,这个年产量30万吨的加工基地,需要收购50多万吨的稻谷,几乎可以覆盖太湖周边的区县。

    当天晚上,还有些兴奋的周维松躺在床上看电视。电视里正播着一条唯美的广告,“美满、亲情,嘉谷大米的大家庭”,想到白天的际遇,周维松觉得嘉谷粮油很是亲近。

    和周维松一样觉得亲切的并不在少数,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悄然影响、改变。在南方多个水稻产区,嘉谷粮油以“开秤早、出价高”的手段迅速抢占了当地的稻谷市场。

    进入大米行业以来,嘉谷粮油无疑创造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

    一方面,“嘉谷大米”品牌在长江以南声名鹊起,市场占有率节节上升;另一方面,在其出手迅猛的布局下,打造了一条集水稻种植收购、储存运输、加工销售的大米产业链,快速崛起之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个领域并非毫无风险。

    大多粮商都没有属于自己的耕地,都靠订单农业的形式,将大量稻田变成各自的专属原粮种植基地。因为谁有固定的农户提供稳定供应,谁就抢占了先机。

    但事实上,订单农业的执行率不足20。一方面,农民可能种到一半就放弃,或者在收割季节卖给出价更高的粮商;另一方面,有的粮商会在收获的季节不愿履行年初的协议价格。

    嘉谷粮油在安省采用的就是订单农业的方式,这是因为嘉谷农业还没有在安省全面扩张。而在嘉谷集团开发了两年的江右省,又是另外一种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