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170节

作品:《超级农业强国

    这一刻,吴局声仿佛圣人附体,大义凛然地揭发了全部的真相,并展示了相应的证据,所有记者都是感到不可思议。

    一直到山鹿的高层得到消息赶来,停止了发布会,驱散记者,这场闹剧才落幕。

    面对着田温华等人想要将他吞了的怨恨目光,吴局声一个激灵,清醒了过来,稍一回忆,他已经绝望得腿脚发软了,我都干了什么?

    会场外,齐政一个响指,停止了灵阵的运行。

    “九幽迷魂阵(三阶)触发,五系均衡,范围方圆十公里。效果幻梦,迷魂。能使亦真亦幻,心神趋同。”

    三阶的“九幽迷魂阵”,已经有了初步操控心神的作用。

    齐政早就是不耐烦了。

    从嘉谷真正介入推动曝光,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事件真相的揭发还是太慢了。

    山鹿集团的阻挠和掩饰,相关部门缓慢的应对机制,都造成了伤害在持续。

    从肃省第一家媒体曝光后承受了各方的压力后,齐政就打算直接从山鹿下手——还有什么比山鹿“自我揭发”更有说服力?

    三阶的“九幽迷魂阵”,能在一个人心神有极大波动之时,乘虚而入,短时间操控他的心神。

    齐政本想直接找上山鹿董事长田温华,但是她的意志极为坚定,很显然对这一事件根本没有太大的悔恨。

    纵观山鹿高层,唯有副总兼原奶事业部负责人吴局声意志最为薄弱,倒不是因为悔恨,单纯只是因为胆小。

    齐政在他的住所周围布下“九幽迷魂阵”,持续侵蚀他的心神,造成类似于催眠的效果。深度催眠后,通过灵阵的激发,一举在短时间内控制其心神——吴局声就是这样走上了“自我揭发”之路。

    齐政转身离去,现在,谁也不能捂住盖子了。

    ……

    第281章 彻底引爆

    石破天惊!

    如果说人民网的报道是将山鹿集团推到悬崖边上,管理层的“自曝家丑”简直是补上了狠狠的一脚,所有人都知道,山鹿集团完了。

    没有人能预料到,在国家的调查组还没有展开工作,事件就以这样一种“有图有真相”的方式被揭开。

    吴局声的爆料实在是太充分了,在媒体以最快的速度报道出去后,全国一片哗然。

    山鹿集团长期隐瞒事实,欺骗公众,拿消费者的生命当儿戏,彻底激怒了国人。

    山鹿奶粉在各地的经销商和代理商都被消费者打上门去,将奶粉撒到员工身上,辱骂甚至是殴打。

    山鹿集团总部被受害者家长拉起了横幅,横幅上写着“山鹿去死!”而在山鹿集团靠近技术中心的正面墙壁上,两行金色大字显得格外醒目“竞争不是我们的目的,奉献给社会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是希望的根本”,极具讽刺意义。

    毒奶事件,让这个知名企业迅即陷入四面楚歌,声名狼藉,昔日的美好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轰然倒地,连其品牌代言人都遭到网友的炮轰。

    4月2日,田温华等责任人被拘,联合调查组确认山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会导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对山鹿集团立即停产整顿。

    4月3日,国家启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1级响应,并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要求停止销售一切山鹿奶粉,要求各医疗机构对患儿实行免费医疗,所需费用由财政承担。

    有关部门对山鹿婴幼儿奶粉生产和奶牛养殖、原料奶收购、乳品加工等各环节开展检查。质检总局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对市场上所有婴幼儿奶粉进行了全面检验检查。

    此时,新西兰驻中国大使才姗姗来迟。

    新西兰总理在得到恒天然的汇报后,召开了高级部长会议,做出了直接通知中方中央的决定,但驻中国大使收到决议时,形势已经是风云突变。

    恒天然更是气得跳脚,谁能想得到,这么短的时间内,居然是山鹿管理层直接揭发了真相——你要说出真相早说啊,用得着搞了那么多事后再自曝吗?

    但现在恒天然已经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地步。

    新西兰总理得知事发后,在媒体上公开批评“恒天然得知并说出真相的时间太晚了,他们没有及时采取行动,让整个新西兰为之蒙羞。”

    恒天然也对外表态“在之前召开的董事会上,我们第一次知道了婴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的消息。在这个过程中,恒天然方面代表极力敦促山鹿立即召回所有婴儿奶粉产品。”

    当被问及为何不向有关部门汇报,恒天然解释道“我们本来有自信山鹿能处理好,因为在进入山鹿之前,它就是一家著名的企业。恒天然进入山鹿后,在质量方面也花了很大力气。等到发现山鹿不知悔改时,立即向新西兰政府做了汇报……”

    可惜与历史上不同,新西兰恒天然没有在事件彻底爆发前率先揭开捂住的盖子,从而得到好名声。

    相反的是,此举被当做落井下石的行为,一时得到了国人的冷嘲热讽。

    更致命的是,在山鹿管理层的“主动”爆料中,恒天然可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山鹿集团安排换货的标准就是恒天然的,简而言之,其就是助纣为虐的货色。

    恒天然欲哭无泪,只恨动作没有更快一步。

    当然,恒天然只是其中的一个插曲,国人更关心在毒奶事件中的受害者们。

    截止目前,已经有2000多例因食用含三聚氰胺的奶粉导致住院的婴幼儿病例。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由于事件爆发得还不算太晚,病例中最严重的的是肾结石,没有发展到肾功能不全的地步,也没有死亡病例。

    但家长们没有谁敢掉以轻心,因为吴局声在爆料中给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不只是山鹿产品有问题,甚至是整个行业都有问题。

    如果这是真的,哪里才有安全的乳制品呢?

    业界企业同样惴惴不安——敏感一点的企业早就做出相关的整改,不太敏感的一直在坐视危机的蔓延。但无论是谁,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原奶被“加料”是行业的潜规则,没有谁敢保证自己的产品绝对没问题。

    消费者在等待国家检测结果的公布,乳企同样在等待命运的审判。

    4月10日,行业检测结果公布。

    中国共有一百多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对这些企业的480批次产品进行了排查,检验显示,有22家企业66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

    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立即清查奶粉市场,对检测出存在三聚氰胺的批次产品,没有出厂的就地封存,不得出厂。已经进入流通领域的,配合有关部门立即采取下架、封存、召回、销毁等措施。

    最关键的是,其中伊力、猛牛、圣元等知名的品牌赫然在列。

    整个行业伤疤被揭开,至此,“山鹿奶粉事件”已由“个别企业”、“个别产品”上升为中国食品行业产品质量信任危机。

    中国奶业的遮羞布被彻底揭开。

    几乎是一夜间,中国牛奶的销量暴跌,许多富裕的父母此后只为年幼的孩子购买外国品牌的牛奶。

    条件一般的父母们更是恐慌。对国内乳企信任感的崩塌,让焦急的父母们在为孩子喝什么奶粉而发愁。而另一方面,工厂停产,信任危机蔓延至奶农,大批的牛奶被倒掉。

    十年奶业,满目毒瘤。混乱的奶制品市场,存在漏洞的监管机制……在潜规则总的爆发后,在全国范围内彻底掀起了舆论狂潮。

    “外国人喝牛奶结实了,中国人喝牛奶结石了;岛国人的口号是一天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中国人的口号是一天一杯牛奶震惊一个民族。”这是网络上传播最广泛的一句评论,也是最让国人心痛的一句话,好比自己扇了自己一巴掌。

    ……

    第282章 谁能问心无愧

    三聚氰胺对国内乳业的伤害太大了。

    诚然,其实有不少乳企没有在检验中发现问题,但多是地方小品牌,大品牌几乎全军覆没。

    以至于质检总局发出公告,决定废除《产品免检管理办法》,同时撤销猛牛等企业“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舆论对此简直痛心疾首。

    “毒奶事件,让中国乳业的信任度和信用度一落千丈,尤其是十几家国内著名的全国性名牌乳企也涉其中。不仅让中国乳业从此深陷信任的谷底,也让刚刚恢复消费信心的消费者遭受重创。不少消费者开始寻找奶制品的替代品——豆浆。”《消费者日报》报道“还有什么比放弃长期形成的消费观念还严重的事吗?不是到了实在难以容忍的地步,谁会轻易放弃一种生活方式和营养呢?”

    《南方周刊》报道“乳品安全是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纽带,忽视安全甚至以劣充好,不仅是在拿消费者的生命开玩笑,也是在拿企业生命当儿戏……”

    “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如果它不把消费者的利益给考虑进去,那么它就将是一个失败的企业,也势必会导致一种信任危机。”

    《人物周刊》的评论尤其发人深省“如果说伊力、猛牛等知名乳企都不知道牛奶生产中的种种问题,简直就是侮辱大家的智商。但是对于一个人人都知道的浅显道理——食品中不能放毒,却没有人站出来提醒。最终是所有人承担了整个行业所堕落带来的代价。”

    当然,除了声讨,更多是反思。

    除了企业管理者的责任,把毒奶粉向生产链向上追溯,奶农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今大家都知道了,国内原奶供应松散式的模式也是造成此事的主要原因。

    “轻上游奶源建设,重终端市场销售”是祸根,譬如乳业前两强的伊力和猛牛,都将精力放在下游营销上,两家公司90的奶源还是靠奶农。

    业内资深人士表示“中国奶业的困境从长远看是养殖模式的问题。最好最有效的解决产业链的问题的方式是科学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养殖,加强对奶源环境的投入。”

    “之前国内的乳业界,有太多的口水战了。各种概念横行,广告铺天盖地,与其说喝牛奶,不如说是喝广告。几乎所有具有相当规模的乳企,都是作秀高手、吹牛高手和炒作高手的三高户,真正愿意先建牧场后建市场的企业几乎不见踪影……”

    不对,还有一家!

    曾经被乳业界嘲笑吃力不讨好的嘉谷乳业,在这次事件中大出风头了。

    随着对陷入三聚氰胺污染的乳企的声讨越来越多,人们突兀地发现,在乳业前十大品牌中,嘉谷乳业是唯一屹立不倒的玩家。

    通过“超级女声”变为全国性品牌的嘉谷乳业,从营收上来看,已经是行业第三的存在。

    嘉谷乳业推出的品类不多,目前来看也就是纯牛奶、酸奶和婴幼儿奶粉,但在国家的抽检中,所有的批次都丝毫没有问题。

    很多事情,单独摆出来,看不出什么,可是一旦有了对比,好坏优劣就一目了然了。

    岷省的媒体率先拉开了对嘉谷乳业的报道《谁能问心无愧?》同一杯牛奶,有的添加了化学原料,喝了之后结石了,强身健体的营养品变成了“毒药”;有的从源头做起,保证每一滴牛奶的安全,真正让消费者享受到大自然的馈赠。如果说谁能在“毒奶事件”中问心无愧,唯有嘉谷乳业。

    在整个行业进入了被消费者唾弃和被政府勒令严肃整顿,信誉扫地、销售重挫、哀鸿一片的时期,出现了一家亮点满满的乳企,不用嘉谷乳业多做什么,媒体就主动凑了上来。

    随着对嘉谷乳业越挖越深,嘉谷乳业带给国人的惊喜也越来越大。

    国内“万头牧场”的鼻祖,牧业种养模式的开创者,目前奶牛存栏二十多万头,在全国拥有五个万头牧场……

    尤其是嘉谷乳业官网上最近更新的检测报告,欧盟、美国以及港岛等权威机构的检验报告显示,嘉谷乳业的产品,无论在卫生指标还是在营养指标上,不要说远远超出国家标准,甚至超过了欧美的标准。

    此前嘉谷乳业在业界的质疑下坚持自建奶源的报道也被翻了出来,被誉为极具先见之明。

    更有网友翻出嘉谷乳业之前首开先河,邀请消费者参观从源头到产品的整条生产线的报道。

    在报道中,很多人真正了解了嘉谷乳业有多鹤立鸡群。

    一望无际的牧草基地,悠闲踱步的奶牛群,国际先进的自动挤奶设备,如果不说,谁都以为是出现在欧美的场景。

    更绝的是,纵然是自建奶源,嘉谷乳业的专项检测设备依然在国内无人能出其右。从欧美、岛国花巨资采购了大量先进的检测设备,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气相色谱质谱仪的乳制品企业。

    在检测环节,嘉谷乳业对原料奶、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各类产品的检测项目累计达到几百项,大大超过了国家标准,同时大幅提升了营养含量和卫生指标的标准。

    可以发现的是,嘉谷乳业的全面开放、全景呈现、全程透明的消费者参观计划,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长期持续的规划。

    从奶牛饲养到机械挤奶,从产品灌装到出库流通,消费者可以观看一杯牛奶登上餐桌的全部细节。这种实时化、零距离、全方位的参观方式,不仅在乳业界,在国内食品行业都尚属首例。

    对此,有网友评论“这堪称开启了中国乳制品行业透明监督的先河,意义不仅在于满足了消费者的参观需求,也显露出嘉谷乳业的成熟心态。乳品企业真正需要开放的,不仅仅是工厂,而应该是心态。”

    反差太大了!

    嘉谷乳业首先在网上火了。

    之前知道嘉谷乳业的人在心里慨叹,这次嘉谷乳业可算是真正出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