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198节

作品:《超级农业强国

    “对气候影响的评估呢?”齐政问道。

    要知道,专家团内对修建水库乃至沙漠开发的一大反对意见就是,西北地区蒸发量大,会加剧对气候的不利影响。

    袁院士微微皱眉:“其实,此前十几年,西北大部分地区就出现了‘降水与径流增加、冰川消融加速、湖泊水位上升、大风与沙尘暴日数减少、植被有所改善’等现象,有专家因此提出了西北地区气候可能正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推断。”

    “但很多人对此表示怀疑,对西北地区的‘暖湿化’趋势并不相信。不过,如今在周边的小范围内,大量监测数据表明,随着地表水资源的增加,陆面蒸散发加强,导致水循环加快及降水增多‘暖湿化’趋势明显。”

    齐政暗自点头,一旦通往贝加尔湖的地下河道被全面开发,西北地区相当于增加半条长江,“暖湿化”趋势必将愈加明显。可以说,这是人开挂、天帮忙的结果灵阵增加水资源总量,全球气候变暖。

    袁院士说出了探讨的重点:“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暖湿化能不能使西北地区变成江南?”

    “目前的主流观点是,暖湿化对整个西北地区而言是把双刃剑,而从长期发展来看,风险会越来越高。降水增多固然有利于生态恢复,但其他各种不利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例如,干旱区河流洪水期提前,会改变河川水文情势;或遭遇更多的暴雨灾害……”

    齐政听得很认真。毕竟,引入大量水资源是一时爽,但能不能一直爽,齐政也不好说。整个西北的基本气候状态会不会发生多米诺骨牌般的变化,他更无法预料。

    因此不妨听听专业人士是怎样评估的,免得好心办坏事。

    “目前来看,即使如愿修建大型水库,西北地区仍需要继续大力节水、精细化用水,绝不能大手大脚用水。同时,要尽早谋划长期水安全战略,研究如果以后降水和径流减少了怎么办……”

    节水?这很符合齐政的发展观;长期水安全战略?说的也没错,环境气候被改变后,未来的事谁说得准呢?总归是有备无患!

    ……

    第340章 我们以色列的节水农业啊

    坐在肃省驶往腾格里沙漠的车上,从窗户望出去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和贫瘠的山峦,所见之处似乎毫无绿意,以色列灌溉和水务专家沙赫维却是神采奕奕。

    从以中农业合作交流中心内部,沙赫维得知了嘉谷集团大手笔开发沙漠的消息,其中,节水投入又是关键,据说还要对外进行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招标,沙赫维就立刻行动起来了。

    众所周知,以色列在水资源极度匮乏的沙漠中创造了不可思议的现代农业奇迹,其节水灌溉技术举世闻名。

    但很多人不知道,水务技术还是以色列外交和商业来往的一个重要工具。

    以色列热衷于利用自己的水务专有技术来帮助开发或增强与其他国家的关系。通过和他国分享经验和技术,帮助世界各地区的一些国家改善它们的水资源状况。即使利用以色列水务技术的国家并非都支持以色列,但他们的水外交还是极有助于增进国际交往。

    何况,随着全球水危机的加剧,输出水务技术还能获利不菲。

    中国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市场。

    以中农业合作交流中心就是为发挥和利用以色列的节水技术和中国的市场,促进中以之间的农业交流和合作而建立。在中以先进农业产品、技术及服务交流与合作、水肥一体化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过程中起到桥梁的作用。

    沙赫维是其中一位领事,他来中国五年多了,在这五年里推动了多个中以节水农业合作项目,为中国农企在管理水资源方面树立了榜样。

    车上还有嘉谷农业公司的负责人谢开济。

    沙赫维不仅是一位灌溉和水务专家,还是以色列灌溉设备巨头、全球三大灌溉公司之一的耐特菲姆公司在中国的顾问代表。此前嘉谷农业采购过耐特菲姆公司的灌溉设备,因此两人倒是有一些交情。

    “沙赫维,你来过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吗?”谢开济问道。

    沙赫维肯定地说道:“当然,我第一次到中国的时候,就是被邀请到你们称之为漠南地区的一个半干旱地带,帮助制定一个灌溉计划。呃,我记得,那里的农民早就在利用当地所有可用的水,但是大部分是使用低效的漫灌方式。所以我提议那些田地采用滴灌方式,并且建议种植其他作物品种,以替换正在种植的并不适应当地条件的庄稼……事实证明,如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谢开济点点头:“尽管我国有庞大的可用水资源,但很多地区却备受水问题困扰。”

    沙赫维知道谢开济喜欢有一说一,接口道:“在我看来,与以色列相比,你们最大的水问题是水资源分布不均以及浪费严重。北方干旱,不利于耕作;而其他地方许多农耕区域用水效率低下,而且经常有不少浪费。另外,你们国家的农业基础设施负担过重,因为漏水问题而流失了很多水;而且污水通常没有充分处理……”

    “所以说,尽管中以两个国家在领土面积和人口规模上有天壤之别,但在水务领域内确实是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谢开济淡淡一笑:“我去过以色列,你们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沙赫维闻言自信地说道:“我们以色列的节水农业啊,不是我自夸,就算是农业同样发达的美国,在这方面也是比不上我们的。”

    虽说美以两国是穿着同一条裤子的盟友,但在农业方面却是“分道扬镳”。和大手大脚惯了的美国截然相反,以色列绝对是世界上最“抠门”的国家除了滴灌节水,海水淡化,以色列的废水处理率高达80%,高居世界第一。

    作为滴灌技术的发明者,以色列是有底气说这话的。

    “滴灌技术,就是让水均衡地渗透到每株植物的根部。说起来很简单,实施起来却需要坚硬防堵的塑料管、接头、过滤器、控制器……这些都是我们以色列高科技武装农业的体现。自从滴灌技术诞生后,我们农业用水30年来一直稳定在13亿立方米,而农业产出却翻了5倍。水和肥的利用率高达90%,省水又增产,是以色列人智慧最大的体现……”

    谢开济认可地颔首。

    去过以色列的人都知道,他们修建了遍布全国的输水管道,整个国家普遍采用领先世界水平的滴灌、喷灌等灌溉系统,并实现了智能化管理,不仅可以根据作物的需要,精确地将肥、药通过灌溉系统输入植物根部,而且还可以对作物进行实时监测。

    谢开济也知道,以色列创立和维持这套以高效利用水资源为中心的技术体系,承担了高昂的劳动力和资源成本。

    特别是技术系统创立之处,大量的知识,不仅来自以色列本土,还包括全球,尤其是西欧和美国的犹太人在以色列建国之初,养活这些知识背后的“拥有者”可不容易。但他们硬是凭借着民族的智慧,熬了过来,后面就是海阔天空了。

    “我们嘉谷也希望利用国人的智慧,创造出我们的沙漠奇迹!”谢开济同样满怀信心地说道。

    沙赫维微笑道:“我毫不怀疑你们能做得到,我们两个民族有很多共同之处。更何况,我们公司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现代农业系统公司,一向以领先的技术为用户提供高效的利用水和管理水的方案。我们愿意为嘉谷的沙漠治理开发提供最先进的节水灌溉产品……”

    对于沙赫维的打蛇随棍上,谢开济不置可否。

    谈话间,两人到达了嘉谷的腾格里沙漠治理开发区。

    沙赫维一下车,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了。

    据说嘉谷治理开发的是纯粹的沙漠区,在他的预想中,不是风大沙大、寸草不生,大概就是一个个白色塑料大棚排列,但绝不是眼前这样绿意盎然的……“绿洲”。

    更刺眼的是边缘上那个两千多平米的湖泊了。沙赫维都忍不住在心里呐喊,这特么是在逗我吗?这还是“井水”吗?这哪里需要节水了?

    ……

    第341章 我们国产的节水技术啊

    沙漠里“打出”湖泊的操作无疑让沙赫维羡慕妒忌恨。

    以色列开发沙漠农业有多艰难啊,利用的是沙漠地下的苦咸水、净化的污水、高耗能的淡化海水……像嘉谷这样直接打井形成湖泊的境遇,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眼红归眼红,沙赫维瞬间摸清了嘉谷的心思:水源是有了,但在沙漠里蒸发强烈的环境下,节水农业不但很有必要,甚至是必然的选择。

    更何况,现在整片沙漠区就像是一张白纸,可以任由嘉谷涂画。可以说,如果嘉谷舍得投入,像以色列一样修建一张遍布沙漠的输水管道网也不是不可能,那样后面就省事了。

    这样一想,沙赫维更加清醒了。这样的大项目,一个胜过其他一百个,务必要拿下来。

    对此他还是颇有信心的,他所在的耐特菲姆公司,依托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研发出世界上最为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在节水农业领域,没有人能忽视它。

    他没有急着推销自家的产品,而是先认真考察了嘉谷的沙漠治理进程。

    考察中,沙赫维发现,嘉谷开发的沙漠农业与以色列确实有不少的不同之处。

    譬如,以色列的自然条件更加严酷,但是以色列农业科学工作者不是将精力重点放在沙漠土壤改良上,而是通过植物工程、遗传工程、杂交和基因改造等科学技术不断改进种子的抗病性和作物的适应能力,使其适应当地气候、土壤和水等自然环境,生产高附加值、高营养价值的绿色农产品。

    相比之下,嘉谷在沙漠土壤改良方面下了大心思,不仅生产海藻有机肥投入使用,还种植绿肥肥地,千方百计增加沙漠土壤的有机质成分。

    当然,不同的环境和资源禀赋,选择不同是理所当然的。但这更加证明了一点,嘉谷与自家的公司具有很大的互补性。

    心里有数后,沙赫维开始想办法接触更多的嘉谷管理层,旁敲侧击,表示无论是为用户提供领先的灌溉设施,还是提供智能化温室设计等沙漠农业技术服务解决方案,耐特菲姆公司都不在话下。

    不过,消息灵通的人士也不止他一个,不少其他的灌溉设备公司代表也来来往往,试图在这块大蛋糕上捞一口。

    最后,沙赫维发现,最有竞争力的,居然是一家与以色列颇有渊源的中国节水技术公司?

    ……

    温化堂是疆省天叶公司的工程师天叶公司是我国最大的节水设备和灌溉技术服务公司,拥有的“膜下滴灌”等多项专利及技术。

    因为背靠疆省农垦科学院,温化堂通过袁院士的关系直接找上话语权最大的齐政。

    “我们国产的节水农业技术啊,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真的希望嘉谷能给我们一个机会!”温化堂诚恳地对齐政说道。

    说实话,即使有两世记忆,齐政对国内的节水灌溉技术服务公司也没有太多的印象。

    “上世纪90年代初,疆省农垦科学院从以色列引进了滴灌节水技术,但因滴灌器材价格昂贵而难以大面积推广。经过多年努力,疆省农垦科学院啃下这块‘硬骨头’,生产出低成本器材和装备,形成了推广服务体系,使大面积应用成为可能我们天叶公司由此诞生。”

    “我们认为节水灌溉是新一轮农业革命的关键技术。经过十多年的跟踪研究,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创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节水新技术发展之路。”

    “公司于2000年建立了2万亩节水农业试验基地,4万吨节水器材生产基地。到03年初已形成了400万亩节水器材的生产能力。我们的滴灌节水技术广泛应用于30多种作物,推广到内地8个省区,并在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在中亚五国引起较大反响……”温化堂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家公司。

    齐政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关键词:“低成本?”

    温化堂微微一笑:“我们天叶人变国外滴灌技术的弱项为自己的强项,开拓出为农民接受、欢迎的节水滴灌新技术和新设施。与以色列、美国应用的滴灌技术相比,我们将滴灌技术由设施农业转向大田农业生产。”

    “我们将滴灌系统的一次性投入由2000元/亩降至300元/亩,仅为以色列进口设备投入的15%,滴灌带的年投入成本也仅为以色列同类产品的20-30%……”

    哦豁?这就有点料了!

    齐政知道,滴灌技术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先进的节水技术之一,但也是投入最大的技术之一,有“贵族农业”之称。即使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该项技术也多用于水果、蔬菜等高附加值作物。

    如果温化堂所言不虚,他们国产化的滴灌技术,确实使得滴灌价格高昂的瓶颈被彻底打破,具备了大规模推广的条件。

    看到齐政意动的表情,温化堂心里有些振奋。

    其实,膜下滴灌技术只是我国近年来高效节水领域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下,各级农业科研推广单位取得了一大批旱作节水农业科技成果。

    面对我国水资源日益紧缺的现状,国家高度重视发展节水农业,市场需求也因此扩大。

    但天叶方面对此并不盲目乐观。市场需求扩大是好事,但目前节水行业竞争激烈,部分企业以低劣产品冲击市场,导致农业节水产品良莠不齐,影响了行业声誉。

    尤其是在有以色列等节水技术更加先进的国外竞争者虎视眈眈的情况下,想要争取到嘉谷这种优质客户,可不容易。

    温化堂曾在以色列一家灌溉企业工作过5年。在此期间,他学习到了很多先进农业知识、灌溉控制技术以及管理理念,这些对他之后的发展都有很大帮助。

    他对齐政说道:“以色列的灌溉技术确实非常先进,但也有很多局限性,尤其是对于我国市场来说,它不是很适应我国国情的发展。我相信如果嘉谷选择与天叶合作,我们一定会比以色列公司做得更好。”

    ……

    第342章 联合拥抱节水时代

    以色列的沙赫维对这锅是不认的。

    在他看来,自家公司提供的节水农业综合解决方案都是从严谨的商业评估开始,通过整体设计和细节制定满足各方需要,除了贵点,基本没什么缺点。

    天叶公司的温化堂“呵呵”,他随便就举出了两个例子。

    在以色列工作期间,他销售过很多自控灌溉产品。以色列是一个干旱国家,一年很少下雨,几乎不存在打雷的情况。但是在中国南方,尤其是在夏天,经常打雷下雨,一遇到雷雨天气,自动化产品就会被雷劈坏以色列人把这种情况当做天灾,不在保修范围之内,所以导致很多客户花了大价钱,但是用不上稳定可靠的灌溉产品。

    再者,由于自控灌溉系统是全英文的操作界面,对于农户来说极不友好。虽然有些系统设计出中文界面,但界面复杂,农户在实际应用中仍然感觉拿不准,通常还是由专业人士来管理。

    相比之下,天叶公司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管理系统,界面更加友好,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农户使用。

    对此,沙赫维强调,自家的节水灌溉系统功能更加齐全,不但能兼顾采集土壤湿度、气候环境、作物生长指标等数据;还能做出灌溉决策、植物营养决策、植物保护决策和预警……

    一家是以色列最大的灌溉设备公司,一家是国内最大的节水灌溉农业公司,各有各的优势。

    嘉谷也是第一次建设这么大规模的节水灌溉系统,为此嘉谷农业的谢开济、嘉谷农资的杜为民都齐聚一堂,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