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212节

作品:《超级农业强国

    田雨唯的闺蜜唐洛也笑吟吟举杯:“小唯,新婚大喜!”

    齐政和田雨唯面对着这群好友的祝福,共同举杯,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一路慢慢地敬下去,充满祝福的掌声笑声,长辈亲友们的嘱托,朋友们的殷切期望,携手共度的丝丝微妙感觉,让两人都感觉婚礼的气氛在心里越来越浓。

    ……

    婚礼后面就进入了自由交际阶段。

    这场婚礼不仅是一对新人的婚礼,还是一个大舞台,一个交际的场合,一个为了齐田两家的人脉关系相互搭线或者说建立的一个互动平台。

    无论是嘉谷系的巨头们,还是田父邀请的好友,很多都是商业上的精英,在这样一种环境下碰面,无疑大大地拉近了双方的距离,虽然在不同的领域发展,但大家在商业运作上还是有很多的共同语言有了交情,很多时候合作就自然而然地达成了。

    当然话题不可避免地会回到齐政身上。尤其是田家的亲朋好友,虽然都知道齐政这么一个大富豪,但对齐政的了解也仅限于寥寥无几的媒体报道。现在通过近距离接触嘉谷系这个愈发庞大经济体的一众高层,能更好地认识到齐政的势力。

    齐政和田雨唯这对新人至此也大大松了一口气。

    两人各自都有不熟悉的亲朋好友,在敬酒的程序和礼节过程中,要努力地把这些人的音容相貌记在心中,起码做到日后在某个场合碰见,能辨认得出来,也是一件不轻松的事。

    婚礼同时也是各位好友难得齐聚一堂的时机,后面大家也是趁此相互了解各自的现状。

    谢秉研究生毕业后加入了一家国家级农业研究所,还笑言道日后打算加入嘉谷实验室,跟老同学混一口饭;富二代朱凯已经被安排接班家族企业,还“附赠”了一个未婚妻,据说也快要结婚了,算是提前通知大家参加婚礼了;田雨唯的闺蜜唐洛开了一家设计所,盛情邀请“田大设计师”加盟,田雨唯还真的有点意动……

    总之,婚礼很顺利,一对新人也很完美地相互配合着了完成了这人生的一大关口。

    晚上。

    卧室的新婚床很是宽敞。红色的床单、红色的枕头、红色的被套,喜庆至极。不远处有一张宽大的长桌案几,一双红烛烧得正烈。穿着红色礼服的田雨唯坐在宽大柔软舒适床沿边,人比花娇。

    齐政轻轻地抱住了她,两人没有说话,但一股温馨在两人之间萦绕。

    “齐政,你现在在想什么?”良久,田雨唯打破了沉默。

    “我在想,我这一生,感情上终于达到了一半的圆满!”

    “才一半?”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才是真正的大圆满!”

    “齐政……”

    “嗯?”

    “我很开心呢!”

    “我知道!”

    “我们一定要好好的。”

    “好……”

    新婚之后就是度蜜月。

    两人都显得很随意,并没有刻意要去看完什么景点,从杏花烟雨的江南到铁马秋风的塞北,从繁华锦绣的东方明珠到梵音袅袅的圣境西藏;遛一遛转一转看一看,有时候走到哪儿心情不错就多住一晚。

    夜晚一起陪伴漫天星辰,清晨一起迎接晨光破晓;同量天地宽,共度日月长……大概,对两人来说,这就是最浪漫的爱情了!

    ……

    第368章 岛主难当

    度蜜月的日子很美好,两人喜欢在各种风景优美的地方拍照,齐政负责拍,田雨唯负责笑。

    相比于漫步在华灯璀璨的街头,穿梭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无论是齐政,还是田雨唯,都更喜欢在私密的空间独处。

    山林幽幽,流水潺潺,桃花烂漫,一身青袍,漫步岛上……金庸笔下“桃花岛主”的岛上生活,是很多人的梦想,也更符合两人远离喧嚣的度假设想。

    在岛上有个自己的小房子,过一段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这对于一般人来说太遥远了。但对于两人来说,他们已经坐拥一岛,就等着投入开发了。

    因此,在度完蜜月后,田雨唯就热情地投入到了对邳山岛的开发设计中去她希望以后每年的结婚纪念日,两人都能在自家的岛屿上,执子之手,共度浪漫。

    齐政自然是“妇唱夫随”,不夸张地说,媳妇想要开发出怎样的一个岛屿,他都能满足,没有条件也能“创造”条件硬上。

    这种硬气,绝不仅仅是因为财大气粗。

    ……

    “这次海岛开发,有嘉谷集团的投入,希望能做成一个成功的样板吧!”在前往邳山岛的船上,钰环市海域管理处副处长倪德文对环境评估专家组的周教授感慨道。

    本世纪初,国内兴起了一股旅游开发的热潮。江南省海边的有人岛已开发得差不多了。如何向大海突围,开发无人岛,充分利用不多的土地资源,当地政府一直在探索中。

    钰环市政府曾经试着合作开发一个面积约15公顷的无人岛,先期投资500万,希望带动当地旅游业。

    但真正建设起来后,才发现维护比较复杂。第一年的维护成本就要20多万,随着开发规模发生变化后,每年维护成本会以5%到6%速度增长。后期发现维护成本太高,连工作人员的工资都发不出,只能选择将经营权转让。

    在倪德文看来,主要还是没钱。没有多少岛屿开发经验的倪德文认为,只要资金足够,开发岛屿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对此,周教授摇摇头:“此前众多失败者的案例一再证明了一个逻辑,要开发利用好无人海岛,有钱也未必能行。”

    “在海岛上的投资,几千万元都是看不见的,甚至可以说一个泡都冒不起来。有的资本甚至投入几个亿都没有显著的成效。”曾有过参与海岛开发经历的周教授如此感叹。

    在他的眼里,几乎所有的海岛投资都与“烧钱”二字紧密相连,资金投入该领域就如同将钱扔进无底洞一般,大多数最后只能无奈地折戟而归。

    邳山岛不就是这样?都还没动工呢,就砸进去了八九千万,也就是背靠嘉谷这样一个大集团,有烧钱的底气,一般人哪敢这么干啊?

    但这还只是开头。

    “不至于吧!”信心满怀的倪德文感觉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周教授知道倪副处长对海岛开发不是太了解,耐心地解释道:“对抗恶劣天气、修筑码头与水电气等基础能源的供给是几乎所有无人岛开发都会遇见的门槛。这些困难远远不是有钱就能完全解决的。”

    他以实际例子告诉倪德文。

    “以舟山海域的海岛为例,开发首先遇见的拦路虎就是天气问题。每年,热带低压总会带来几次台风。岛上的建筑,需要提前准备抗台风。而台风激起的水雾会在瞬间笼罩海岛。水雾飘进房间,会腐蚀金属设备。对于岛屿上移植的园林树木更是灭顶之灾。植物一沾上这种咸咸的水雾,就会枯死。”

    再者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在海岛上搞建设的成本,是在陆地上建设的3倍以上。

    “如果不是很大的岛屿,码头大多都需要自己建,而码头对于岛屿来说又是必需的。此外,岛上的水、电要自己铺设,建筑材料需要全部从陆地运过去……每一项都是相当大的开支。”

    买岛易,建岛难!可不是说笑的。

    “我承认嘉谷集团的资金实力是很强,但如果是看不到头的投入,又能坚持多久呢?”

    倪德文沉默了。

    他喃喃自语道:“这么说,嘉谷的邳山岛开发,很悬?”

    周教授摊摊手:“这取决于嘉谷的决心和市场开发规划,毕竟是休闲旅游和海洋养殖结合,成功的希望还是不小的……”

    说是这么说,但周教授觉得不容乐观。

    事实上,嘉谷能拿下面积较大的邳山岛,甚至得到政府的同意,将岛上的原居民搬迁安置,还承包了周边的海域,就是因为钰环市乃至江南省希望邳山岛能作为无人海岛开发的一个综合试验点。

    我国有上万个无居民海岛,这些海岛不仅是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生态平衡的基础平台,也是壮大海洋经济、拓宽发展空间的重要依托。

    但实际上,国内的无人岛开发利用起步虽然挺早,但相关开发管理条例却极不成熟海岛保护法没有,连一个海岛开发价值评判的标准也没有……这甚至是从国家到省级层面都面临的问题。

    成功的先例实在太少了。

    所以,邳山岛开发项目是作为江南省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的一个论证与探索,他们这行人就是前往开展核实与专家评审工作的,包括审查具体开发方案的合理性;对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的影响等……

    “算了,反正嘉谷有实力,即使失败了人家也不会伤筋动骨,轮不到我们操心;而且失败了我们也不是没有收获……”倪德文自嘲道。

    也对,作为财富的象征,当其他富豪还在追捧豪华游艇时,齐老板已经开始建设私人岛屿了,一看就知道不是差钱的。

    说起这个,周教授好奇地问道:“有传闻说,这个岛是齐老板承包下来送给他爱人的,是不是真的?”

    倪德文还真的了解过:“应该不假。对有钱人来说,爱她就送她一座岛,不是很正常吗?”

    没想到是真的!周教授一时被噎住了,这高级的撒狗粮,来得猝不及防。

    “土豪……真会玩……”

    ……

    第369章 大兴土木

    海域管理处倪副处长和环境评估专家组的到来,受到了嘉谷岛屿开发团队的热烈欢迎。

    当然不是希望被审查,而是有他们的帮助协调,岛屿开发的审批流程能大大简化。

    这么说吧,按03年的规定,虽然把无居民海岛管理的职能给了国家海洋局,但海岛的土地是国家的,归国土部门管理,而环境方面要按环保法来管理,环保局也可以插一手。这种“多头管理”简直是让人头大。

    又因为开发实例不多,很多审批单位都没有经验,不知道该怎么做。如果没有倪副处长和环境评估专家组的统一评审,就需要嘉谷逐个部门逐级报批,这样的话前期准备工作花费一两年根本不是事儿。

    虽然田雨唯的具体设计规划还没有出来,但一些基础设施可以先期启动了,比如码头的扩建、小型水库的修建以及电网的建设。

    作为启动海岛改造工程的必要条件,海洋局环境专家的介入是必须进行的,周教授等人来得恰逢其时。

    “非洲人”般的领队亲自迎接了评审团队在海岛上施工,最多只需要一个月的风吹日晒,本来是皮肤白净、仪态讲究的人,硬是晒成了一个黝黑的糙汉子。

    岛上物资匮乏,与施工相关的人工、材料、机械都要远程运输而来,有时还会因为恶劣的天气而停运;开发团队一直在熟悉海上自然环境,了解、磨合、利用,到现在已经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要开发海岛,首先要解决的是水、电问题。

    事实上,嘉谷能在邳山岛找到淡水资源简直出乎周教授的意料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一直是邳山岛原居民的生活难题,用水全部依靠“从天而降”。也是因为经常断水,大部分原居民纷纷向外搬迁,嘉谷得以较顺利地接手。

    想不到还真的打出了淡水!

    来之前,周教授还担心,嘉谷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区域超采,引发海水倒灌。但来了才知道,这居然是一个喷涌而出的“海泉”。

    而且,嘉谷开发团队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修建小水库正是为了增强了岛上水资源的收储能力。

    周教授每每看到邳山岛的地形,都觉得有了充足淡水资源的邳山岛,开发价值已经大增“凹”字形的地势,太有利于淡水资源的储存了。不用靠成本高得吓人的淡化海水,海岛的开发都多了一重保障。

    周教授另一个担忧,就是工程施工对岛上生态环境的破坏。

    生态环境脆弱是无人岛开发最大的难题。

    海岛具有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和特殊环境,但因面积狭小,生态系统极其脆弱,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

    嘉谷投入重资开发岛屿,肯定要大兴土木,这样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就是一个未知数。

    但来了之后才发现……白担心了!

    嘉谷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简直让他咋舌!

    在对小水库的建设中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