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237节

作品:《超级农业强国

    ……

    第416章 以并购始,以并购终

    12月,国内的妹子包裹得像只熊,巴西的妹子却是火辣辣的比基尼。

    齐政一下飞机,就感受到了巴西的“热情”。

    真·冰火两重天。

    齐政自然不是来巴西欣赏妹子的。

    嘉谷国际的钟华志在巴西已经待了一段时间。

    “目前,包括我们在内,有7家参与公司竞购桑特里萨公司。其中我们最大的对手是邦吉、路易达孚和巴西能源公司odebreht。”钟华志汇报道。

    桑特里萨公司就是年初嘉谷国际入股的巴西第二大糖类和乙醇生产商,因为糖市低迷,信贷缺乏,最终还是面临运营资金短缺的困难,不得不寻求“卖身”。

    巴西是世界上糖和甘蔗乙醇的主要出口地区及快速增长市场。今年,巴西很多甘蔗和乙醇厂都面临着洗牌,各大粮商都在“狩猎”。

    “又有邦吉?”齐政乐了,真是巧啊。

    钟华志不知所以,解释道:“邦吉比我们早三年从事食糖贸易,但产量增长迅速。它在巴西已经拥有3家糖厂,还在继续利用并购在巴西建立大规模食糖和生物能源生产能力,对其全球营销和贸易业务起到强有力的补充作用。”

    齐政翻了翻资料,问道:“邦吉在巴西的实力可不简单啊,你有没有把握?”

    钟华志点头:“我们作为桑特里萨公司最大的股东之一,问题不大。”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我们也就是在巴西并购食糖公司,如果是想在巴西收购大量土地种植大豆,那就真的是一点把握都没有了。”

    看到他深有感触的表情,齐政合上资料:“哦?说说看。”

    钟华志整理了一下思路,逐项说道:“简单了解一下邦吉的主要势力即可。它目前是巴西最大的谷物出口商,在巴西拥有200多座粮仓,以及多个批发中心、粮油加工厂、化肥厂、饲料厂和专用码头。”

    “在巴西最大的海港桑托斯港,所有的粮食泊位都被以邦吉为首的国际四大粮商租赁;第二大港巴拉那瓜港倒是有三个公共泊位,但通往巴拉那瓜港的铁路是被邦吉公司控制的。”

    “邦吉化肥业务总部设于巴西,覆盖巴西和阿根廷等广大南美地区,拥有完善的分销网络。其控制了巴西全国25%的化肥与化肥生产原料的进口,在巴西境内零售业务市场份额超过25%……”

    “你说,这样的影响力,作为后来者,在巴西大豆市场上如何挑战邦吉?”钟华志不无庆幸道。

    庆幸嘉谷能在远东开拓自己的大豆基地,否则,嘉谷的大豆产业链真的是被人家掌握了“七寸”。

    齐政笑着道:“也不用灰心,没准有一天,这些都是我们的了。”

    齐政很有信心。毕竟,就算没有嘉谷,邦吉在巴西谷物出口市场的霸主地位,也会逐步被国粮集团这样的亚洲竞争对手蚕食。

    钟华志一笑,只当齐政是在鼓舞士气,没当回事。

    ……

    回到桑特里萨公司的并购,正如钟华志所说,嘉谷国际的优势很大。

    这时候就能体现了先进入公司的话语权了。

    虽然只是拥有其18%的股份,但嘉谷因此掌握了主动权。

    嘉谷相当于邦吉最大优势是什么?是国内的市场。

    “巴西作为拥有丰富资源的国家,与我们中国的巨大消费需求有很强的互补性。我们希望通过桑特里萨公司,加强两国在食糖贸易上的合作……”在嘉谷国际举办的酒会上,齐政对巴西官员们如是说道。

    如果嘉谷是在巴西收购、租赁大面积土地,有掠夺资源,侵占当地农民工作机会的嫌疑,这些官员估计是另一副嘴脸。

    但对于嘉谷国际收购糖厂,促进贸易,他们就乐见其成了,纷纷将“中巴战略伙伴关系”挂在嘴上。

    齐政搞定了巴西官方,钟华志搞定了其他股东。

    面对一个不差钱,同时还是股东,又取得了政府信任的竞购者,其他公司陆续退出竞争。

    即使是邦吉也没有坚持当然,齐政强烈怀疑它是因为并购对象太多了,根本不想浪费太多精力,因为后面邦吉连续并购了5家糖厂。

    因为钟华志提前做了很多工作,赶在12月底,嘉谷国际最终顺利吞下了巴西第二大糖类和乙醇生产商,包括其加工厂、仓库和收购甘蔗的渠道。

    正如四大粮商控制南美大豆产业一样,不买地种农作物,而是以订单农业的模式向当地农民采购农产品,然后在物流环节、购销环节上大做文章,获取收益。

    嘉谷国际通过对桑特里萨公司的收购,实现“借船出海”,在回避了政治和社会风险的同时,也在世界粮仓之一的巴西正式立足。

    呃,当然,前提是嘉谷国际能消化掉桑特里萨公司近5亿美元的债务,而不是被其拖垮。

    因此,完成并购后,齐政的第一个要求是增加食糖库存。

    钟华志不太理解。眼下市场受到巴西和印度新榨季产量增加的预期,使得糖价一路走低。收购食糖倒是简单,但这是在赌后面糖价上涨?

    齐政解释道,按照战略部的推测,明年国际的甘蔗产量极有可能达不到预期,从而推高糖价。

    钟华志半信半疑。

    他是不知道,某人从不轻易赌,赌必作弊明年糖价会因为气候影响进入牛市周期,囤一波货,起码弥补一下桑特里萨公司的债务窟窿。

    至此,整合了桑特里萨公司产能的嘉谷糖业,拥有世界主要产糖国澳大利亚的第一大糖厂和巴西的第二大糖厂,加强了在世界糖业上的地位。

    并购果然是企业扩张的利器嘉谷糖业从无到跻身全球糖业前三强,仅花了一年时间。

    当然,收购一时爽,整合管理可不是一直爽。

    钟华志就痛并快乐着他还要继续留在巴西,负责桑特里萨公司后续的整合。

    齐政就拍拍他的肩膀道:“老钟啊,要早点适应这样的节奏啊。你看我们今年,以并购始,亦以并购终。我估计啊,后面这样的国际并购是不会少的……”

    ……

    第417章 对抗“厄尔尼诺”

    这情形让我想到了08年!”

    1月4日,在首都嘉谷分部,看着窗外纷纷扬扬的大雪,王昱业转头对齐政说道。

    2010年的第一场暴雪,从新年伊始就降临至京津冀等地。

    这可不是什么正常的天气。

    目前,京津地区的日降雪量,已经突破了近六十年来的历史极值——中央气象台已经发布了寒潮橙色警报、暴雪橙色警报和海上大风橙色警报。

    嘉谷的寻水队早已撤出冀省的北部山区,因为山区气温已经下降至零下20c。

    在此次大雪中,不仅是嘉谷的业务受到阻碍,京津冀地区的交通、商业等多个领域都面临着一场洗礼和挑战。

    “因为遭遇了多年未见的大雪恶劣天气,商务主管部门已启动应急预案,对生活必需品供应做出计划,扩大生产、采购及营销。不过我们在华北地区的粮油等生活必需品存量充足,完全能满足市场所需。”王昱业为了回应有关部门的要求,亲自赶到华北调配物资。

    由于具备完善的仓储物流渠道,嘉谷体系在京津地区投放的大米、食用油,都比平时增加了30%。不少单位还通过嘉谷的渠道,购进并存储了大量猪肉、蔬菜等生活物资,进一步畅通了本地的生活必需品供应渠道。

    齐政微微颔首。

    虽然也是雨雪灾害,但从受灾程度上来看,是远远比不上08年突如其来的南方雪灾的。对于嘉谷来说,按照政府的要求,保障好粮、油、肉、蛋、菜、奶等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就是尽到了最大的社会责任。

    相对而言,齐政更关注西南的旱情。

    王昱业有一点说得没错——今年跟08年的情况有些类似,开年即遭灾,注定了是个多事之秋。

    这主要是体现在极端气候上,不仅仅是在国内,全球皆然。

    眼下只是一个开端。

    ……

    北方是大寒,西南则是大旱!

    去年入秋以来,云贵川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偏少三至五成,平均气温偏高1c以上,干旱少雨,旱魃肆虐。

    进入了新一年后,这种情况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愈加严重——中国西南地区正遭受着六十年来最为严重的特大干旱。

    当齐政抵达川省南部,透过车窗看到路边高低不平的窝地、坡田上,大片麦苗干枯倒伏地上,神色顿时凝重起来。

    去年他收到公司内部关于西南部分地区干旱少雨的通报,但没有太在意——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天灾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单单是嘉谷如今遍布各地的种植基地,每年都会或多或少地碰上各式天灾。

    齐政只是一个人,大多数情况下,他能管好自家的势力范围就不错了。

    只是没想到,西南旱区气温持续偏高,同期降雨量暴减,旱情呈发展趋势。

    齐政到达川省的凉山地区,这边是嘉谷的红豆杉种植基地,同时也是旱情较为严重的区域。

    嘉谷的红豆杉种植顾问林贵山脸色不太好看——即使还没有红豆杉枯死,但明显可见长势颇为萎靡。

    “从去年9月起就没有一场有效降雨。”林贵山忧心忡忡地说道,“还不知道旱情要持续多久,雨季会不会如期来临。现在牲畜饮水困难,基地里的林下养鸡规模都缩减了……”

    齐政对这个问题十分关心:“饮水都有保证吗?”

    “基地里有蓄水池,饮水基本没有问题。而靠着嘉谷的扶持及政府补贴,现在周边的村庄基本都修建了水窖,今年储水不多,但也够村民们用三四个月了。”林贵山说道。

    这边是山区,水窖是解决人畜用水的一个有效手段。

    周边村庄都选择加入了嘉谷的红豆杉种植合作社,这两年,嘉谷除了为种植基地修建灌溉蓄水池,还在村庄里推行了“微水工程”,为村民们修建了微型水窖两百余口,雨天蓄水,旱天解渴。

    在齐政的走访中就可以发现,村里的水窖中蓄水至少还有半水窖,哪怕发生了旱灾,人畜用水至少还有一定程度的保障。

    旱魔无情,但村民们的脸上仍是坚毅的表情,他们并没有被灾难吓倒。

    相比于嘉谷进驻之前,现在已经是天堂了——以前那是连日常饮水都十分困难,现在即使是天气干旱,基本的饮水都能保证,还能要求更多吗?

    当然,他们更担心的是旱情持续,种植的红豆杉大片枯死,那就损失惨重了。

    “最可怕的是,这样的干旱天气下,气温回升后,山林极易发生火灾,那样就危险了。”一生都贡献给林业的林贵山对山火并不陌生,他表示一点也不想看到这种情况发生。

    齐政安抚说公司会想办法,才让他稍微安心了一点。

    为了进一步摸清西南旱情,嘉谷人手四出。

    从统计的情况可以看出来,旱情主要覆盖西南五个省市,而最严重的的就是黔省大部,滇省北部和川省南部,在地图上标示出来的话,这一片区域是代表“重旱”的橙红色——凉山地区同样处于这个范围。

    尤其是黔省,农田龟裂、塘坝干涸、河溪断流……黄果树瀑布百米宽瀑布变细流,多个水库干涸,水库底部於泥龟裂,河蚌、田螺成为了“化石”。

    凉山地区真的算是不错的了——同样的环境下,多地已经因旱饮水困难,大片农作物绝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旱灾还将持续,干旱面积还将扩大,影响程度还将继续加深。

    ……

    “没错,这是厄尔尼诺的锅!”嘉谷实验室的气象研究专家高鹏说道。

    他指着实验室建立的气象模型解释道:“我国北方和东北亚地区从去年晚秋开始,气温相对前些年就偏低了,再叠加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赤道东太平洋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由南方进入到西南的水汽也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