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244节

作品:《超级农业强国

    果业一般有一条从果农、囤货商、批发商到零售商的长链条,当然,囤货商是针对苹果、梨那种耐储存的水果,像柑橘、枇杷这种水果,一般是收购后快速批发出去,就赚个转手差价。

    孙功说得没错,在面临物流、仓储、人员、租金等成本日益高企的情况下,他们这些挣着“微薄”利润的水果批发商,嗯,确实称得上是“混口饭吃”。

    但自从嘉谷扎进这个市场后,他们连混口饭的机会都没有了。

    往年这种时候,他们收货还挑挑拣拣;但今年,只能在嘉谷挑挑拣拣之后才能捞一些“残羹剩饭”。

    谢莫弹了弹烟灰,淡淡地说道:“听说了没,嘉谷已经在我们省投资建厂了,水果将现场分拣包装,产地直发销售端……”

    孙功深吸一口烟,咬牙道:“这是要彻底砸饭碗啊!”

    谢莫不接这话,沉默了一下,开口道:“你听说了嘉谷要招聘水果经纪人的消息了吗?”

    孙功惊愕地转头,瞪大了双眼:“你不会是想告诉我……”

    谢莫点点头:“我想试试。”

    “你疯了?好歹也是个老板,你跑去给嘉谷当什么经济人,拿一份死工资,不怕丢人?”

    谢莫苦笑:“屁的老板,就嘉谷这势头,你觉得当一个小水果商贩还有多少前途?跟着嘉谷混至少是条出路……”

    “屁的出路,劳资还真的不信了,他嘉谷能一手遮天不成?”孙功恨恨地说道。

    谢莫拱拱手说道:“老哥你有这个心气,挺好。但我没有。都是混口饭吃,干不过,就加入喽,没啥好丢人的。”

    “……”

    ……

    嘉谷在桂省启动“农产品上行供应链计划”,确实给桂省大大小小的水果贩子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为了降低这种影响,相应的,嘉谷也提供了另一条出路,那就是鼓励他们成为嘉谷的水果经纪人甚至是农业经纪人。

    农业经纪人,一头连接生产厂家、销售公司,另一头连接农民;要知道什么样的品种、什么样的价格是市场喜欢的;同时把大量生产资料、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来,推广到农户中去,为农民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嘉谷的水果经纪人,不仅有较为丰厚的薪酬,还能在工作满一年之后,按照业绩获得提成,这也是打动谢莫的原因之一。

    谢莫他们是第一批水果经纪人种子,多是水果贩子转型,说是下马威也好,鼓舞心气也好,第一波培训就放在嘉谷的水果物流链条。

    嘉谷国际在桂省的配送中心总管朱峰亲自给他们做培训。

    “你们也看到了,我们嘉谷会把水果划分成招牌、abc等级别。为什么非要分级?一是不同渠道对果品要求不同;二是尽可能最大化地减免企业损失。”

    “我们与一线商超都建立了持续合作,唯有稳定的高一级果品才能支撑起这种合作。而对于二级品种,可以选择一些二线连锁渠道销售。三级果品主要走流通批发市场。什么样的品质水果,对应什么样的渠道,可以最大化完成不同层级果品的销售。”

    “当然,你们应该都有丰富的水果品质把控经验,对此应该很好理解。”

    谢莫他们哑口无言,他们对果品把控是有一套,但谁见过这么细的标准?

    而最让他们吃惊的,还是嘉谷的冷链物流。

    嘉谷所有仓库都配备有低温区、恒温区、常温区及中温区四个温区的库房。不同类型的水果对应在不同温区中转存放。

    这倒是很正常。

    但是为了控制水果运输途中的损耗,嘉谷仓到仓的干线运输所用的运输车辆,均采用冷藏车。车内配有温湿度仪,保证仓库能够随时追踪到每一辆车的温、湿度情况。

    看着那一水崭新的冷藏车,谢莫瞬间感受到了一股浓厚的土豪气息扑面而来。

    要建立这么庞大的冷链物流链条,得砸进去多少资金啊?

    对此,朱峰笑眯眯地说道:“水果的最大特征,是‘生物活体’,每一分钟都在发生生化反应,没有完善的冷链物流支撑,把控水果生命周期就是一句空话。”

    “很多行业都是可以轻资产运营,但水果行业不可以,否则就是一个水果贩子。”

    一众水果贩子“……”

    朱峰反应过来,抱歉地笑笑,继续道:“现在的水果行业,不能是简简单单的拿个钱买个产品卖出去,这已经跟不上时代了。这个时代需要强大的龙头企业,以及强劲的投资实力,和各环节优质要素一起去带动这个行业,让我们的果业可以更快地进步……总之,欢迎大家加入嘉谷这个大平台!”

    谢莫看着嘉谷的冷藏货车从产地彻夜飞奔到都市,为普通人的味蕾带去最新鲜的馈赠,眼神有些发晕,他莫名想起了对嘉谷不服气的老伙计。

    我的老哥啊,嘉谷是不能一手遮天,但它能撬动一场水果行业的变革,跟不上变革的,就要被时代淘汰了!

    ……

    第430章 粗大腿

    嘉谷国际在嘉兴的配送中心总部。

    地处长三角高速路网中心的嘉兴,独具区位优势,交易辐射江南全省及苏省、岷省、江右省、鲁省、沪市等东南区省市,因此嘉谷最大的果蔬仓库建于此地。

    “现在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在嘉谷果蔬仓库的入口,齐政和潘华齐至,看到十几个工人坐在地上将成捆运来的纸盒板组合成空箱子。这是为了迎接晚上从桂省运来的30万斤柑橘。

    仓库主管说道,这是第二批入库的柑橘,原本因为嘉谷全面进军桂省水果市场,今年的供货就十分充足,谁知需求量也比往年大增。

    第一次进货订了20万斤柑橘和10万斤枇杷,结果还没等完全入库,采购商纷纷打电话来订购一空了。现在他又紧急联系桂省方面发货。

    “这些还不一定够卖呢,我们超市上次订的2万斤柑橘,现在基本卖光了,我就担心这批水果还没到就被抢空了,嘉谷可是大股东啊,可不能把我们落下了……”潘华笑道,为了保证永嘉社区生鲜超市的水果供应,他亲自过来敲边鼓了。

    齐政微微苦笑:“好歹嘉谷今年的水果采购量暴增,没想到市场反馈更加热烈。不过,老潘你放心好了,永嘉怎么说也是自家人,供货上一向是优先保证的……”

    其实这并不奇怪,嘉谷这种从种植采购到包装配送的全程可控的运营模式,对于采购商来说,无论是安全性,还是性价比,都极高。可以说,经过合作,大部分商超对嘉谷的生鲜供应链都是很满意的。

    限制采购订单的,一直是嘉谷供应链的规模。

    随着今年水果供应量上升,采购商们下的订单,已经不能用“翻番”或者“几倍”来形容了,只能说是“暴增”。

    潘华不是不知道,同为嘉谷体系成员的永惠超市和永嘉社区店排在嘉谷供应链的第一序列;但其他大商超的采购力度很是凶猛,如今正是永嘉社区生鲜超市大力扩张的关键期,任何导致水果供应掉链子的可能都不允许发生。

    如愿得到了齐政的保证,潘华才松了一口气。

    谈话间,两人步入配送中心总部。

    在配送中心的嘉谷农产品供应链中央处理系统中,水果的流向和分配一目了然。

    这就是嘉谷独立开发的大数据系统。

    在系统中,输入各大产区包括地理位置、特色产品、成熟周期等信息,经由系统运算后,将各类农产品在成熟期内匹配给销售渠道。

    在电商时代全面到来之前,农产品作为一个涵盖蔬菜、水果、干货等等庞大品类数量的“大类别”,不符合“搜索”场景,无法形成大规模的精准匹配,于是这些农产品大多只能等待消费者的被动搜索,在这过程中,大量成熟期极短的农产品在等到“关注”之前,就已经提前把自己给“等死”了。

    而只要登上了嘉谷这个系统,出路是绝对不用愁了。

    当然,中央处理系统也会接受市场的反馈,灵活地调整上游的种植和收购,从选品到市场推广方面,都会紧随市场趋势变动。

    ——某种意义上,嘉谷的供应链中央处理系统,就是在用互联网思维,对传统的农业进行数字化改造。

    ……

    不过,看到屏幕上嘉谷果蔬生鲜采购量排行靠前的,依然是沃尔玛、大闰发等大型商超,饶是早已知道,潘华还是有点郁闷:“归根到底,还是我们的规模太小了。”

    这是事实,齐政也只能摊摊手。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说明了嘉谷供应链的强大。”潘华想到这一点,又精神一振。嘉谷作为大腿,自然是越粗越好。再怎么说,得益最多的还是体系内的成员。

    齐政轻笑:“其实吧,以大型商超为主的渠道商,既有着足够大的用户需求,也有着足够强的资金实力,不是不可以直接跃过层层批发市场,直接和产地联系。”

    “但无论是自建种植基地,雇佣农民种植;还是提前下订单,农民按需生产;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前者太繁琐,后者则要承担质量、采购过多等风险……”

    ——它们终究是零售商,组织农业生产对它们的挑战太大了。

    所以,哪怕是沃尔玛这种有巨大消耗量的零售巨头,也倾向于跟嘉谷合作。

    就拿水果来说,嘉谷不但能保证质量,还会进行分级和包装,不仅拉开了出售的价格档次,也方便了采购商。

    潘华像是想起了什么,转头问道:“我听说家乐福也有意和与嘉谷在生鲜上开展合作?”

    齐政撇撇嘴:“它是想,但我们还不见得乐意呢……”

    且不说家乐福之前与嘉谷在“进场费用”等一系列问题上龌龊不断,虽然后面随着嘉谷实力的增强,家乐福的态度有所缓和,在粮油等领域上主动展开了合作,但在生鲜上又是另一码事。

    “要想成为嘉谷供应链的采购商,也是有具体要求的。”齐政平静说道。

    某种意义上,加入嘉谷农产品供应链的采购商,就是嘉谷的零售“同盟军团”。

    有些事可以自己来,但有些事就要靠盟友了。

    如果将农业产业链拆分为三个环节:上游的种植,中游的流通,下游的分销;嘉谷一向专注于前两个环节,而第三个环节,更多是通过组建同盟形成“航母舰队”作战。

    毕竟,谁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今这个时代,想要包打天下,呃,不是被累死,大概就是被围殴打死……

    不过,基于在前两个环节上的强势,嘉谷对盟友的要求可不低。

    譬如在水果上,盟友首先要配合嘉谷打造水果品牌。

    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好的产品还需要让消费者知道、了解,甚至是喜欢、喜爱;而这些均离不开对产品的品牌打造。

    品质再好的水果,静静地躺在陈列区也很难获得更多人的认可,这就要求销售端一定要有辅助推广销售的内容配合。

    专人售卖是非常必要的,对嘉谷的水果进行介绍和售卖服务,试吃也要运用起来;也要加入一些走心的宣传文案,赋予产品个性和亮点,以此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坦白来说,这样做虽然会导致销售成本上升。但一来嘉谷在采购价上有优惠,二来,打造成品牌后水果也更能卖出高价,其实是双赢。

    至于不乐意的,那就不乐意呗!

    谁还离不开谁呢?嘉谷还不见得愿意带它们玩呢——譬如家乐福!

    看出齐政丝毫不将家乐福放在眼里的态度,潘华不由得感慨万分:自己抱的这根大腿啊,真粗!粗到有足够的底气拒绝家乐福这样的零售巨头了!

    ……

    第431章 可怕的坚持

    拒绝一两家零售巨头算个球,天都要变了!

    外人可能看不出来,但有着15年水果行业经验,与嘉谷配送中心同处一地的家兴水果市场董事长江恒看得分明,嘉谷此举不过是借着在产业链上游和中游的规模化效应,在水果标准上建立自己的话语权。

    说白了,无论是上游还是下游,加入嘉谷供应链的种植户和采购商越多,嘉谷的影响力溢出得就越多。

    但看出来了,他也无能为力。

    说起来有人可能不信,家兴水果市场,作为全国四个大型果蔬批发市场之一,以及长三角地区交易规模最大的果品集散中心市场,在嘉谷面前,可以说是毫无底气。

    尤其是今春,来自水果大省桂省的水果供应骤降——不消说,拜嘉谷所赐。

    一出手就是整合一个省的水果行业啊!这等手笔,让江董事长心有颤颤。

    在农副产业交易市场中,“果蔬肉禽蛋奶”之中水果位居主食以外的首位,13亿人的需求量相当惊人——没有谁不喜欢吃水果,如果有,那肯定是还没遇到自己钟爱的那一种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