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302节

作品:《超级农业强国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日水就开始从事三文鱼的养殖和加工,时至今日,包括从三文鱼鱼苗到成鱼各阶段的饲料,日水都有丰富的技术储备。

    不同于挪威同行的高冷,日水对于嘉谷的技术合作提议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过了两天,齐政果然见到了日水前来的代表高桥博宇。

    高桥博宇是日水饲料的负责人,主要从事海产鱼育苗用饲料和成鱼用配合饲料的研究和开发,在岛国水产界有着相当的地位。

    大概也是因为如此,见面后,高桥博宇表现得有些倨傲,开口就问:“你们要在温带海域养殖三文鱼?养殖场在哪里?我们去看吧。”

    齐政摇摇头:“养殖场先不急,我想先了解一下,日水掌握的技术值不值得我们取经。”

    高桥博宇就“嗤”地笑了一声:“咳咳,在水产养殖设备方面,中国可能有些领域比我们先进;但是与之对应的‘软件’方面,比如配方饲料的相关技术,在仔鱼和稚鱼饲料方面,我相信我们公司还是有很大的技术优势的。”

    “以三文鱼为例,刚孵化出来的仔鱼,消化系统还没有完全成熟,此时,找出能够被吸收的蛋白质原料是关键。其次,营养被吸收后能否正确被鱼体各个部位利用,然后长成一条健康的鱼,也需要去评估鱼体对营养水平的真实需求,并在配合饲料中去相应匹配。”

    “再者,配合饲料粒径不能差距太多,规格要相对统一,且要做成慢沉料,在下沉过程中让鱼苗能顺利吃掉。因此对饲料企业的设备和生产工艺提出了较高要求……”

    “不要说你们养殖三文鱼刚起步了,就算是养殖成功了,也很难与我们公司长期以来帮助三文鱼生产商成功的记录相匹配。”

    高桥博宇说得毫不客气,但齐政同样不客气地回道:“很好!这样的话,我们的接触才不是浪费时间。”

    高桥博宇一噎,忍住了再次嗤笑的冲动。

    要是以前,日水就跟大多数岛国企业一样,虽然热衷于技术研发,但相对保守,因担心技术流失而只会选择简单的输出产品,这种直接到中国本土进行技术转让,几乎是不可以想象的。

    但时代不一样了。

    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市场,从数据上看,目前中国的海水鱼饲料市场的规模虽然还没超过100万吨,但这其中不包含活饵,如果把目前使用的活饵都换成配方饲料,市场规模有望增长到200万吨年——这相当于岛国市场的5倍。

    这么一大块肥肉,傻子才会忽略。

    是的,高桥博宇的主要目标,并不仅仅是三文鱼养殖饲料,而是瞄准了中国的整个水产饲料市场。

    说到底,日水其实不相信嘉谷能在温带海域成功养殖三文鱼;但由于请求合作的对象是嘉谷集团,日水方面就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高桥博宇也了解过嘉谷集团的发展历史,不得不承认,嘉谷在投资方面,简直有如神助。他们做的项目,鲜少有不赚钱的,就是第一个建设的渔场,眼看着也算成功了,还真是厉害!

    从嘉谷农牧的渔业板块发展可以看出,其与世界九大渔业巨头有着相近的发展逻辑——初期在局部市场拥有一块垄断性(或近似垄断)的海洋渔业资源并掌握定价权,据此整合区域性的渠道,然后以渠道优势反向整合本国及他国渔业资源,并同时发展海洋食品业务、进入零售乃至餐饮领域,借助资本力量不断整合,形成滚雪球的发展态势。

    这很难让日水不相信,哪怕嘉谷养殖三文鱼的尝试失败了,但其成为中国水产巨头,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这样的话,绑定了嘉谷,也就在中国水产养殖市场处于不败之地了。

    于是,高桥博宇调整了一下情绪,说道:“齐董,我们日水愿意把包括核心配方技术在内的全套生产技术引进到中国,比如三文鱼最优良的配方和严格挑选的主要原料等。我们希望能与嘉谷合资建厂,共同生产……”

    “等等,我想你们是误会了,我们并不是想要合资,而是要进行技术交流。”齐政突然打断了谈兴正浓的高桥博宇。

    高桥博宇眉头一皱,问:“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以技术换技术。”

    高桥博宇彻底不明所以了。

    齐政微笑道:“我们可以向日水提供一种特种浒苔的养殖技术,换取日水的三文鱼饲料配方技术!”

    高桥博宇差点笑出声来了。

    浒苔?你是在跟我开玩笑吗?

    诚然,在岛国,浒苔被叫做青海苔,将其加工制作成浒苔粉,是一种奢侈的调味料,价格昂贵,只在高档料理中使用。

    市场这么好,岛国自然也就投入了不少的资源发展。如今甚至已经发展到利用海洋深层水去养殖浒苔了。嘉谷这个连深远海养殖都还没能走出去的“新人”,有什么资格用浒苔养殖技术换取合作?

    高桥博宇刚想拒绝,齐政像是看出了他的心思,递过来一份资料:“你且先看一下这份资料。”

    高桥博宇漫不经心地翻开资料,目光顿时一凝。

    “特种浒苔,全年可生长,亩产超过100吨……”

    他的脸色瞬即发生了变化,目不转睛地看下去:“……共开发出两个成熟品种,一个是生物能源品种,通过裂解反应生产生物油,产油率高达66%……”

    “另一个是饲料品种,富含活性多糖、维生素,粗蛋白含量高达23%……配套研制了适用于海参、鲽鲆类等藻类饲料……”

    如果说第一个品种对于水产养殖业来说关系不大,第二个品种就让高桥博宇瞪大了眼睛。

    而且,就算不说这种“特种浒苔”的资源开发价值,如果资料所言不假的话,就凭这种变异浒苔的生长特性,其就是海域营养化最好的治理植物,这对于解决海水养殖产业中未吸收饵料以及养殖生物排泄物污染的现状,简直是绝佳的“神兵利器”。

    高桥博宇顾不上自己本来要说的东西了,迫不及待地问道:“你们真的培育出了这种浒苔?请恕我冒昧,我能亲自参观吗?”

    三文鱼饲料配方技术?世界几大水产巨头手上谁没有?但这种“特种浒苔”,如果是真的,那就真的是独此一家了。

    还没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高桥博宇就被齐政抛出的“诱饵”给唬住了!

    ……

    第536章 新的藻业支柱?

    苏北海域外,嘉谷的特种浒苔养殖基地。

    高桥博宇在得到齐政的允许后,不仅从国内调来了十多名的技术人员,甚至还带来了相关测试机器,以确定得到的数据准确无误。

    正值夏季,特种浒苔的最佳生长期。

    在不到半个月时间内,高桥博宇就亲眼目睹了,养殖基地内,特种浒苔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铺满万亩海域,真正让他见识到了什么叫做“给点阳光就灿烂”!

    短短两周时间,就收获了一茬浒苔,高桥博宇对于“年均亩产百吨”的数据再无怀疑。

    然后,高桥博宇也肉眼可见的变得兴奋起来。

    要说这个世界上,具有“开发潜力”的海藻数不胜数。但高桥博宇知道,如果不能形成规模化生产,将生产成本降下来,那么“潜力”将永远是“潜力”,而不能将“前景”变为“钱景”。

    很显然,嘉谷培育出的这种特种浒苔,已经具备了实用化的关键。

    这一点,在齐政大方开放的嘉谷海藻加工基地内,更是一目了然。

    嘉谷在苏省的浒苔加工基地,具备100万吨海藻肥、30万吨浒苔饲料生产能力,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化海藻肥、浒苔饲料生产基地。

    齐政给他介绍的是“生物质能用”浒苔以及“饲料用”浒苔,而嘉谷应用最成熟的却是海藻有机肥,高桥博宇对此倒是理解。

    毕竟,业务不一样,开发重点肯定不一样。嘉谷此前专注于农业生产业务,在生物质能领域和水产领域不过是刚冒头,自然在海藻有机肥应用上更成熟。

    尽管日水商社对肥料业务毫无涉猎,但高桥博宇还是带着技术员将可以参观的区域都走了个遍——他要全面评估这种特种浒苔的价值。

    “嘉谷利用‘饲料用’浒苔生产的有机肥,不但含有钾、镁、锰、钛、铁、铜、碘等多种微量元素,而且含有丰富的海藻多糖、海藻多酚、不饱和脂肪酸、生长调节物质等多种活性元素。我们将其与国际上同类产品对比过,嘉谷产品全面胜出……”技术人员跟高桥博宇汇报道。

    高桥博宇若有所思,扬了扬手上的资料:“那么,嘉谷提供的这份数据,大概率是真的?”

    ——资料上显示:根据嘉谷多地应用观察,在柑桔、葡萄、苹果等水果经济作物上施用嘉谷海藻肥,一般可增产15%—20%,每亩节本增收200-300元,产投比可达到5.5:1;而在水稻、玉米、大豆、小麦、大棚蔬菜应用上,肥效也非常可观,亩均增产幅度高达10%-30%……

    日水的技术人员谨慎道:“应该不假。我们也考察了嘉谷的生产线,虽然关键车间不开放,但可以看出,嘉谷生产海藻肥是采用酶水解萃取。这是海藻有效物质提取最好的生物方法,可以使内源物质的活性最大限度地保存下来。由于生物酶价格的昂贵及酶解工艺的复杂性,即使在世界上,也是处于一流水准。”

    他没有说出口,但在场所有人都明白的是,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嘉谷对特种浒苔的开发体系确实已经相对成熟。

    高桥博宇目光闪了闪。如果数据不假,那么嘉谷海藻肥的高效,即使是没有涉及农业生产业务的日水,也为之心动。

    要知道,海藻肥的科学研究和市场应用源于欧洲。进入21世纪后,海藻肥作为一种天然肥料,在欧美发达国家更是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发展。目前国际上海藻肥排名靠前的企业,主要是欧美国家的身影,岛国在这一领域反而是相对落后了。

    这样想着,高桥博宇转头对另一个技术人员问道:“公司研究所怎么说?”

    技术人员马上回答道:“研究我们送回去的样品发现,能源品种浒苔中确实含有大量纤维成分和葡萄糖类,经过降解可以生产脂肪酸、酚类、酯类、酮类等化合物,而这正是‘生物油’的重要成分。”

    “经过测定,该‘生物油’热值可达33mjkg,高于一般酒精,不仅可以作为低级燃料直接燃烧,还可进一步精制得到不同级别的生物质液体燃料或涤纶、塑料等化工产品,具有较高的产业化推广价值。同时,其产生的副产品也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高桥博宇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岛国国土面积狭小,但专属经济水域面积居世界第六位,所以更加希望能够开发出以海洋为生产基地的“粮仓”和“油仓”。

    眼下的所有资料都证明了,嘉谷培育出的这种特种浒苔,极易吸收二氧化碳并合成有机物,是一种极佳的生物燃料、饲料原料、有机肥原料。

    日水虽然主攻水产,但借助海藻养殖进军生物质能,也未尝不可——最妙的是,岛国国内对于利用海藻生产生物质能是有技术储备的,之所以没有进入商业化阶段,就是卡在没有低成本的原料供应上。

    高桥博宇心里那叫一个激动啊,仿佛已经看到了日水步入另一个辉煌。但助手接下来的话,马上将其拉回了现实。

    “公司法务部也已经证实,嘉谷完全拥有这两种特种浒苔的知识产权。而且,围绕着相关的开发体系,嘉谷实验室取得的专利数量超过了100,不管在哪个国家都申请了成套的专利保护。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嘉谷在特种浒苔开发上组成了一定的专利壁垒!”

    仿佛“噗”的一声,高桥博宇的畅想被戳破了——果然,嘉谷是有备而来的。

    不过,冷静下来后,高桥博宇仔细地审视了一遍手头上掌握的资料。

    首先,这种特种浒苔对于日水公司的主业肯定是有巨大裨益的。最直接的就是净化渔业水域环境、提供优质的饵料。

    其次,哪怕是对于岛国一个国家来说,这种特种浒苔也具有非凡的意义。高桥博宇有理由相信,这种特种浒苔落在岛国手中,能开发出超过嘉谷百倍的经济效益。

    藻类栽培也是全球最活跃的渔业产业之一。据统计,全球共有5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藻类生产,其中,岛国是主要生产国之一。

    有人说过:“像岛国这样爱吃海藻,甚至将其发展为一个产业,并创造出巨大经济价值的民族,可谓是世界罕见。”

    但有一个不好的现象是,岛国海藻产业的主打产品海带,由于近年来全球变暖,洋流温度升高,导致北海道附近区域海水温度升高,海带无法适应这么高的水温,减产严重,甚至有预测显示在本世纪中叶其彻底从岛国海域消失。

    海带可是藻业最重要的支柱啊!一旦在岛国海域消失,岛国藻业无疑遭受重创,医药保健、海藻化工等关联领域都深受影响。

    相比起来,这种潜力无限的特种浒苔,在全球变暖的时代,简直是如鱼得水。

    高桥博宇甚至有个念头,这种特种浒苔,没准将是全球藻业新的支柱之一呢!

    ……

    第537章 我被套路了?

    高桥博宇用热情洋溢的语气,写了一封邮件,向日水总部建议与嘉谷进行“技术交流”。

    在邮件中,高桥博宇大谈特谈嘉谷特种浒苔的重要性,认为嘉谷甚至还没有认识到其全面的价值,如果不趁着嘉谷有所求的机会拿下来,日后他们肯定会狮子大开口。

    高桥博宇的邮件抵达当日,就受到了日水本部的重视,接连拨打电话,询问真实性。

    第二天,日水就派出谈判团队,开始联络嘉谷,开始了讨价还价。

    专利买断和专利转让的提议被齐政迅速否决,专利的衍生权限也被限制,嘉谷只接受专利授权。

    相应的,齐政要求日水提供全套三文鱼饲料生产技术,包括高效诱食剂、高能低蛋白饲料、复合酶制剂、中性植酸酶等国内短板的核心配方技术在内,还要包括但不限于三文鱼疾病的快速诊断、检测和防治技术……

    高桥博宇差点跳了起来,丫的,这还不叫狮子大开口?

    但齐政很稳得住。

    毕竟,嘉谷的三文鱼养殖还在试验路上,选择目标也不是只有日水一个。如果狠下心来,从挪威得到相关的技术也不是不可能。而且,就算得到了日水的技术,嘉谷也不能照搬使用,还要进行相应的改良,有的甚至只能作为参考。

    但不可否认,就算只是作为参考,嘉谷农牧在水产养殖技术上也能得到极大的补强。因为这不单单是三文鱼品类受益,还可以扩展到整个水产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