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363节

作品:《超级农业强国

    ……

    几乎是同一时间,在美国最大的啤酒厂内,百威英博总裁布里托刚通过市场部的调查结果,得到了清源啤酒产品出现在美国的原因。

    “你是说,清源啤酒都是从墨西哥走私过来的?”布里托哑然。

    市场部主管也不知道该做出什么表情:“国内有一伙小众消费者,对‘冰源’啤酒喜爱得不行,由此带动了市场。墨西哥人由此发现了商机,他们从东南亚国家进口‘冰源’啤酒,然后走私到我国……”

    走私其实是墨西哥的传统艺能了。只是,这条连接美墨边境的秘密通道在过去是“独品之路”,现在却变成了“啤酒之路”,实在是令人哭笑不得。

    关键是利润。走私到美国的“清源”啤酒,价格是正常价格的五六倍,还很容易出手。于是除了法外狂徒,很多在美国工作而在墨西哥居住的人员,利用可以免税携带一定酒类入境的政策空子,在商贩的组织下变成了一支人肉啤酒大军,蚂蚁搬家一般地携带“清源”啤酒入境。

    这背后有没有清源啤酒的身影,犹未可知。

    但布里托颓然摇摇头:“这不重要了,现在,一切都要为恢复生产让路。”

    说完,他看向了隔离窗外的生产线。

    在这里,生产啤酒所需的大米和麦芽经过称重和打磨之后,被分别倒进糊化锅和糖化锅。二者混合过滤掉固体之后,被加入啤酒花,使其产生啤酒的谷味与香气。煮沸后,锅里便产生大量如同麦片一样的絮状物,如此通过回旋过滤勺进行处理,再加入酵母进行发酵。

    仅四微米大小的酵母是啤酒酿造的核心,它决定了啤酒的dna。不同的啤酒拥有不同的酵母菌种,而它决定了啤酒的最终口感。

    百威英博的常用酵母常年被保存在美国圣路易斯的实验室内,然后被集中输送到各个啤酒厂的技术中心。因为酵母极易受到外界的环境干扰,用紫外线或是灯光照它均会产生强大的刺激。

    现在,酵母就不知道是受到了什么刺激,酿出了……很有“味道”的啤酒。

    布里托在首席技术专家汉格尔完成理化分析后,迫不及待地问道:“教授,找到问题了吗?”

    汉格尔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才摆摆手道:“可以确定了,是新收获的啤酒花,有些发生了病变,与酵母菌发酵后,产生了异味。”

    “有毒性吗?”布里托紧张地问道。

    汉格尔此时缓过劲来,咂咂嘴道:“没有毒性,只是单纯产生了臭味,甚至啤酒的主要成分都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如果有人能适应这股味道,没准还会喜欢上这款别具风味的啤酒。”

    “喜欢……”布里托险些将一口老血喷出来。

    看到布里托仿佛被车撞了的表情,汉格尔还贴心的举例子说明:“这有点像中国人喜欢的一种食物——发臭的豆腐,虽然闻着臭,但吃起来没问题的。”

    布里托磨了磨牙,很想把汉格尔一脚揣进啤酒桶里。

    神特么发臭的啤酒,布里托敢发誓,如果他敢上市销售这款啤酒,消费者就敢将百威告到破产。

    布里托忍了又忍,才问道:“那么,教授,病变的啤酒花有哪些特征?”

    汉格尔连连摇头:“问题就出现在这了。从外表看,是发现不了任何问题的。只有经过基因测序,或者在与酵母菌发酵的时候,才会表现出来。而从出问题的啤酒花分布来看,这应该是一种具有传染性但又不是百分百感染的病害……”

    布里托的脸色极其不好看了:“我知道了,教授,麻烦你继续深入研究,有什么要公司配合的,尽管说。”

    说完,他走到另一边,打电话给百威英博最大股东:“雷曼先生,我想,我们可能要正式面临一场啤酒‘饥荒’了!”

    ……

    第639章 谁掌握着钥匙

    “……啤酒公司对于啤酒花的感染病依然束手无策,科学家们推测这极有可能与气候变化有关。与粮食危机、风暴破坏和淡水短缺等其他气候问题相比,啤酒问题貌似显得微不足道。但是,这种人们数千年来一直享用饮料的供应威胁,表明气候变化将影响到我们所有人,不仅仅是印度或非洲国家的人民,即使是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也无法逃脱。”

    “……今年是世界杯年,在世界杯期间,各地的啤酒销量往往直线上升,但今年的啤酒极端事件,让全世界都面临‘啤酒荒’,全世界的球迷,恐怕也只能手举矿泉水来欢呼了。”

    ——《纽约时报》著名社会经济评论家,奥休斯。

    “不,奥休斯有一点说错了。还是有国家的啤酒生产不会受到影响,譬如中国、新西兰等国。但在我们的主要市场,啤酒供应减少将不可避免了。如果不采取措施,到六月,我们集团可能减产50%。”

    “我们的竞争对手也不例外。在德国啤酒花也大面积出现病变的情况下,喜力啤酒、嘉士伯都在一周内开始减产;南非米勒的情况稍好,本土的啤酒花状况还算良好,但并不足以满足生产需求量……”

    “总之,先生们,我们的麻烦大了。”

    百威英博总裁布里托翻动的嘴皮,在董事会上,将情况大致介绍了个遍。

    会议室里一片静寂。

    事实上,在啤酒生产暴露问题的第一时间,啤酒企业就已经“先涨为敬”了,资本主义世界就是这么现实。

    但对大幅涨价难以接受的,不仅仅是消费者,还有啤酒公司。

    很简单,啤酒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酒精饮料,市场规模远远领先于葡萄酒和烈酒,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其平民化的价格。

    涨价不一定会让啤酒公司增加收入,但一定会让选择喝啤酒的消费者减少。

    当然,现在连供应都无法保证,消费者减少不减少的,也就不是考虑的重点了。

    “这次的事件,有没有可能是人为制造的?”很快,有董事提出了疑问。有的国家遭难了,有的国家却风景独好,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阴谋论”什么的。

    “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是人为的。而大面积发生病变的北美、欧洲啤酒花种植区,此前几年都遭遇到了严重干旱等气候影响,这也是专家们推测发生病变的原因;而没有受到影响的中国、新西兰等酒花产区,无不是相对封闭的生产环境……”布里托的神色里充满了疲倦。

    这个行业正处在50年来最困难的时期。

    谁能想得到,一个产值超过五千亿美元的行业,会栽在一个体量还不到十亿美元的小产业上。要知道,在这次震动全球的“啤酒荒”事件之前,很多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啤酒花”这个名词。

    “我们不是有酒花存货吗?还不足以应对这次的啤酒花供应短缺?”又有股东问道。

    布里托扶额,嘴角苦涩道:“过去几年,受干旱气候影响,美国本土的酒花生产都不太理想,我们的存货一直被消耗。现在没问题的酒花存货,比大家想象中还要不乐观。”

    虽然百威这样的啤酒巨头,啤酒花用量较精酿啤酒的用量要少得多。但是,百威的体量大啊,占全球啤酒产量达到空前的五分之一的百威,几乎与老二加老三的体量相当,占领市场的时候是爽,但对啤酒花需求量也是恐怖。

    百威英博最大的股东,3g资本大佬雷曼点上了心爱的古巴雪茄后,脸色一下子凝重起来,想了想,询问道:“布里托,你有什么建议?”

    布里托竖起手指:“首先,我们要停下对南非米勒的收购计划。”

    “不行。”马上有股东站了起来:“我们已经做了这么多工作,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停止兼并。有实力的国际啤酒公司已经所剩无几了,虽然我们遇到了困难,但南非米勒不也难吗?只要执行得当,没准还能以更小的代价拿下这个最大的竞争对手。”

    布里托扫了眼意动的股东们,心底深深叹了口气——习惯了鲸吞式的大鱼吃小鱼,这些股东实在是被宠坏了。他们根本就不明白,百威英博遭遇的困难,不是短期的。现在根本就不是开辟新战场的好时机。

    或者说,虽然是股东,但在座很多人,除了会看财报,对啤酒行业的了解还不如外人,哦,财报大概也只会看最后的收益数据。

    他不得不指出:“阁下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但啤酒行业注定会陷入衰退,我们的财务压力太大了。”

    “我们可以通过融资……”发言者还不死心,但他的话被布里托打断了:“这是刚收到的消息。”

    “我们的股价再跌10%,同时,信用评级公司已经对我们的债务压力感到担忧。投资者都希望我们修复资产负债表,以应对堆积如山的债务,而非让债务堆得更高。”

    反对的股东哑口无言。

    百威英博大手笔并购扩张,快速成为了国际啤酒业老大,但副作用也开始显现——截至去年末,百威英博负债率超过了250%,即使在经济景气时期,紧张的资产负债表也让公司没有多少钱可以用于投资于未来。在行业衰退之际,就更不要说举债扩张了。

    现在,恢复生产,减少损失,才是唯一的重点。

    雷曼掐灭了烟头:“那么,我们如果全力恢复生产,酒花存货还能支撑多久?”

    布里托谨慎地给出了一个答案:“最多不会超过四个月。”

    “无法通过采购补充?”

    “很难,我们还不能确定哪些啤酒花没有被感染。能够确定的最大货源,掌控在……中国嘉谷手中。”布里托咬牙道。

    “那我们就跟中国人谈谈。”

    布里托身躯一震:“董事长,您应该知道,他们想要什么?”

    “但破局的钥匙掌握在他们手中,不是吗?”雷曼缓缓地站起来,沉声道。

    ……

    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

    “我要进入美洲市场,进入欧洲市场,进入更多的市场。”齐政笑得一脸灿烂。

    “当然,这些市场都是开放的,理应欢迎任何一个投资者。”布里托加强了语气。

    齐政笑而不语,就这么盯着他。

    那张近在咫尺的笑脸上,分明写着“我不信”几个大字。

    布里托代表百威英博亲自到访中国嘉谷总部,并没有找竞争对手清源啤酒的负责人,而是直接找上了嘉谷的话事人齐政。

    齐政倒也没有推脱,布里托要谈交易,那就跟他谈,只要交易筹码能让人满意。

    布里托心知肚明齐政是想要什么,最后只得咬牙道:“百威英博可以保证,不会给贵公司进入国际市场添加任何阻碍。”

    一切都要为嘉谷手中掌握的啤酒花货源让路。

    三年前,嘉谷拒绝了百威英博的天价收购后,反而伴随着清源啤酒“走出去”的脚步,收购了新西兰第一大酒花公司,同时耗巨资与新西兰大部分酒花农场敲定了十年代理权合同,基本掌握了新西兰的啤酒花货源——啤酒行业内,新西兰可谓是公认最适宜啤酒花生长的国度之一,这里的酒花都没有病害,有着比世界其他地区酒花都更丰富的热带水果香味,同时兼具高品质的苦味,完全称得上是酿造啤酒的“利器”!

    同时,嘉谷在中国的啤酒花种植黄金地带——河西走廊,加大了啤酒花种植规模,种植面积达到9万亩,达到了美国三分一的产量,并创历史新高。

    但这不仅没让其他啤酒公司担心,反而让所有人都笑掉大牙。因为各大啤酒巨头,无论是大麦还是啤酒花原料,都拥有自己的长期合作基地,能从原料上控制成本,并获取优质原料;而啤酒花用量更大的精酿啤酒还方兴未艾。

    那段时间,大家都嘲笑嘉谷想扩大生产想疯了。毕竟,中国啤酒市场增量已然不大,在海外清源啤酒又被围追堵截,嘉谷生产再多啤酒花也是无济于事。

    后面,百威英博继续开启行业兼并战争,连绵战火让全球啤酒行业逐渐淡忘了这个“黑点”。

    直到今年,全球啤酒花“发病”之后,中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成为了仅有的“净土”,而澳大利亚的酒花种植规模并不大,掌控中国与新西兰酒花大部分产量的嘉谷,赫然成为了“抢手货”。

    这就诛心了,这不是平白给了中国竞争对手崛起良机吗?

    但百威英博可辗转腾挪的余地实在不多。

    曾经供应了全球超过60%啤酒花的美国和欧洲,现在酒花基地“感染”面积未知,病因未明,而如果要重新栽种,一株酒花从幼苗到丰产至少需要三年——也就是说,至少在未来三年,嘉谷将是全球最大的啤酒花供应商。

    齐政也知道这一点,或者说,三年的布局,不就是为了营造出这样的格局吗?

    齐政脸上的笑容逐渐隐去,道:“我要在美国和巴西收购几家啤酒厂,不知道百威能否帮个忙?”

    布里托嘴角抽抽,知道齐政胃口大,却没想到贪婪如斯。

    还好他做好了被敲诈的准备,而且百威英博也有出手部分资产以削减债务的打算,啤酒厂而已,在注定要减产的情况下,百威根本不缺。

    但还没等他询问价码,齐政居然又开口了:“对了,我还想收购几个当地的啤酒品牌,不知道……”

    “不行!”布里托直截了当。

    齐政更加直接:“哦,我想了想,我们今年啤酒花产量可能有些不足……”

    “你……”布里托脸都黑了,这也太无耻了!你当着我的面翻脸不认人,还讲不讲信用了?

    齐政脸不红心不跳,咳嗽两声:“其实也没什么,百威旗下经营有200多个品牌,我也不挑,才要几个而已。”

    布里托差点气得头发倒立。

    这是多少的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