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442节

作品:《超级农业强国

    葛院士呵呵的笑两声,道:“你是认为嘉谷能一力带动‘蓝色革命’?”

    “毫无疑问。”

    “哦,嘉谷怎么个好法。”葛院士不是特别信的样子。

    周院士表情淡然,道:“我现在说得再多,你可能都不服气,有些事情总得亲自验证才能令人信服。不过,抛开一切偏见的话,嘉谷是国内海水农业研究和产业化水平领先的单位,这一点我想是没人能否认吧。所以要说最有可能带动国内‘蓝色革命’的是嘉谷,也不算过分吧。”

    葛院士听过太多国内领先的话,有点想笑,却笑不出来。

    嘉谷实验室是嘉谷的,而嘉谷实验室就是国内领先的生物研究实验室,仅此一点,就让嘉谷的海水农业产业发展潜力很大。事实上,不要说国内领先,就是世界级成果,人家也是做出来的。葛院士就算再怎么沉迷海洋研究,“嘉豆13号”的名声还是听说过的。

    再怎么扯,人家的野心也不是凭空跳出来的。

    葛院士滞了一下,道:“要说嘉谷在陆地上再怎么翻天覆地,我也不会有意见;但要说他能‘海陆并进’,我只能说野心太大……”

    “嘉谷人的野心从来都不小。”周院士笑了一下,敲边鼓道:“而且,人家前期投入的研究经费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你能怀疑我的眼光,但你不能怀疑嘉谷人变革农业的决心。”

    葛院士哼哼了两声,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情绪。

    国家虽说越来越重视农业科研,但中国的农业范围太大了,最终能留给海洋农业的资源,原本就少之又少,能留给海洋农业领域的科研经费更不用说了。

    当然,对于一位院士而言,下限是很高的,起码基础经费是很有保证的。

    只不过,基础早就不是葛院士所追求的目标了。

    嘉谷实验室的经费之充裕科研界人尽皆知,而随着嘉谷的事业版图越来越大,嘉谷的研究经费开始溢出,相关的研究单位和行业都开始受益。

    譬如周院士,因为与嘉谷的科研合作,过去两三年经手的经费前所未有的充足——因为嘉谷实验室为周院士的研究项目填进去了不少钱。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最重要莫过于经费了。

    想到这,葛院士也有点意兴索然。

    正如老周所言,说得再多,还不如亲眼看看嘉谷将经费花在了什么地方上,有了什么样的成绩,敢让他们有这样的底气。

    万里海域建“牧场”啊!

    葛院士只要一想起这个计划,都觉得额头上的青筋在跳。

    诚然,他知道嘉谷这未尝不是“狮子大开口”,这也是很多科研人员熟悉的要经费的套路——先起一个高调子,再讨价还价,几经割肉后才是真正想要的目标。

    问题是,嘉谷喊的“调子”太高了,哪怕是一砍再砍,也是一个相当恐怖的规模。

    要不是这个计划的实施要先经过他们的调研,他早就大张旗鼓反对了。

    “那我们就静待结果吧。”葛院士勉强的笑了笑。

    “不是静等结果。”周院士站的笔直,道:“国内的海洋农业‘进化’等得还不够久吗?还要继续等下去?行业的发展,对我们所有人都有利的;我们不抓住这次机会,难道机会能跳到脸上来?”

    “老周,咱先不谈这么虚的。”葛院士摆摆手道。

    “这哪里是虚的?”周院士指指游轮中的投资机构代表们,心平气和的道:“这是一个机会,一个推动社会资本对海洋农业可持续性生产模式加大投入的机会,你知道这样的机会有多难得的。”

    听到这话,要不是葛院士知道,一位已经做到人生巅峰的院士,不会陪着某一家大公司玩把戏,有一句话就脱口而出了:嘉谷这真的不是想骗钱?

    ……

    第772章 鲜美到哭,期待拔高

    傍晚时分,夕阳从云缝把光线洒在大海上,微微起皱的海水在阳光下泛起粼粼波光;晚霞在天边燃烧,晕染着浓荫绿黛的海岛,令人不禁屏住呼吸。

    邳山岛到了。

    从游轮上望去,矗立无声的灯塔,缓缓转动的白色风车,与海岛景致融为一体的透着古朴韵味的石屋,还有在晚霞晕染下起起落落的海鸟群……恍若一片桃源风光。

    动人画面吸引了游轮上的投资机构代表们走出船舱,举目远眺。

    “这就是嘉谷开发的邳山岛?”

    “听说是个很不错的度假胜地……”

    “倒是我孤陋寡闻了。”

    上方投资的梅总站在船舷边上,若有所思:“我记得,有人向我推荐过这里,但是一直抽不出时间来体验。”

    一旁的陈坚不屑的撇撇嘴:“你这种不懂风情的家伙,怎么会懂得享受?”

    “你体验过?”

    “我好歹是嘉谷的合作伙伴之一。”陈坚抬抬下巴,得意非常:“体验邀请函都亲自发到我的办公室。”

    “体验很好?”

    看在老对手“孤陋寡闻”的份上,陈坚很是大方介绍道:“堪称国内少有的一方桃源。要奇观有奇观——岛东边的海岸,每至夜晚,有蝴蝶状的大片蓝色荧光带,犹如星河坠落人间;要美食有美食——背靠嘉谷海洋牧场,绝对不缺的就是上等海鲜食材……海边度假区我去过不少,但这岛有一种很独特的魅力,在岛上,听着海风吹过耳畔和海浪轻拍沙滩的低吟,不用做什么,再烦躁的心都能定下来……”

    “嗯,听起来倒是个很值得投资的地儿。”梅总摩挲着下巴,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其能产生的经济效益。

    陈坚嗤的一声:“拉倒吧,人家才不稀罕你的投资,据说这是嘉谷齐董送给妻子的定情之物。”

    饶是投资一个项目可能过手资金数以亿计的梅总,也是气势一滞。

    一座面积不小的海岛?定情之物?

    “有钱人真敢玩啊!”

    陈坚斜睨了他一眼,难得的赞同了。

    要说以他们的身家,入手一座小海岛也不是不能想象。但购岛费用只是一个小头,要将其打造为一个世外桃源之地,后续的建设和养护费海了去了。

    但在真正的有钱人眼中,这只不过是一个类似于钻戒的“礼物”。

    梅总难得的对“收礼方”产生了兴趣:“我没记错的话,齐董的另一半,也并非凡人?”

    “嗯。”这也不是什么秘密,陈坚随口道:“齐董的岳父,就是田华矿业的田董,国内新兴的矿业大亨。其在国内的第一大铜矿——乌拉特铜矿持股;同时还是菲律宾最大的镍矿开采商……”

    所谓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田华矿业在菲律宾发现的超高品位镍矿富矿后加大投资,自13年年底彻底投入运营之后,这家新兴矿业巨头的运势便超出了行业的想象。就在去年,镍矿资源丰富的印尼为刺激国内精炼行业,勒令禁止出口原矿产品。于是镍价在当年第二季度开始攀升,上至每吨21625美元的高点。

    全世界的目光都转向了菲律宾,其中包括世界最大镍消费国中国。这一年,田华矿业跻身菲律宾最大的镍矿开采商和出口商,产品全部出口国内。仅凭这一项,就取得了超过十亿美元的收益。

    陈坚的语气里不乏羡慕之情。他所在的中信集团,也将采矿业视为一个投资重点方向,没少将目光投向海外;但是这样的运势——高品位矿藏的发现和投产即遇上大好行情,是想都不敢想的。

    “这一家子,都是资源开发巨头,强强联合啊!我就说坐拥数千亿身家的大佬,娶谁往往都有自己的考量。”梅总理解道。

    “这你就说错了。坊间传闻,田董亲自说过,他的公司脱胎换骨,至少有一半的功劳要归功于女婿。”陈坚放低声音道:“人家是岳父提携女婿,放到这一家子身上刚好反了过来。不过,这也正常,反正田董只有一个女儿,多少家产最后还不是留给齐董两口子的?要是再合并了田华矿业,那嘉谷的未来,啧啧啧……”

    “不过,有一点你也说对了,齐董的妻子也确实不是一般人,人家也是有才有貌的主,嘉谷总部、眼前的邳山岛,都是她的设计成果。而且,从邳山岛的一些运营举措就能见其心性。”

    “哦?”

    “要是让你来投资邳山岛,怕是恨不得招揽越来越多的游客,只求赚更多的钱。”陈坚顺便鄙视了一番老对头。

    梅总不为所动的点点头,作为投资人,当然以追求效益为上。至于看风景成了看人潮人海,休闲旅游变成人挤人的体验——那不是正常吗?国内哪个景区不是这样?反正国人都适应了。

    “要不怎么说人家追求不俗呢!邳山岛就从不一味追求数量和门票收益,只要达到了规定的游客承载量,就明确宣布‘闭门谢客’……否则我怎么会说体验很不错呢?”陈坚故意斜睨了对方一眼。

    梅总则看傻子似的看陈坚:“要是我有一个首富的老公,我也能追求不俗啊!”

    “咳咳……”陈坚毫无悬念的被迎面而来的海风呛到了。

    ……

    尽管这么说,梅总还是不免对齐董两口子更好奇了。

    不是有种说法吗,看一个人是否值得投资,就看看围在他身边的是什么人。作为另一半,妻子在一个人的事业中往往会扮演着不轻的角色。

    “妻贤夫祸少”这句话,是太多的人生教训总结来的。

    也是这么巧,在登岛之后,他们就见到了正在岛上度假的齐政和田雨唯夫妇。

    田雨唯作为“岛主”首先欢迎道:“大家舟车劳顿的,辛苦了。我们在岛上为大家安排了食宿,岛上的休闲区也全程向大家开放;大家后面还有什么要求,也尽可向工作人员提出来……”

    此言一出,即使是最顽固的专家,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在海上长时间“漂泊”可不是什么好体验,哪怕是最豪华的游轮,也比不上工作之余回到岛上脚踏实地的休整。

    田雨唯唤来工作人员,三言两语就将参观团的食宿安排得妥妥当当的;这让初次接触她的人们暗暗点头,起码从第一印象来看,这不是会给齐董拖后腿的另一半。

    齐政则拍拍手,道:“我知道,你们当中有的是过来评估嘉谷海洋牧场技术和可行性。”

    他看向专家评估组。

    “有的是过来评估嘉谷海洋牧场的投资价值。”他看向投资机构代表团。

    “邳山岛海域的嘉谷海洋牧场,是嘉谷海洋农业开发的集大成之作,我想说,你们有足够的时间做评估。”齐政猛地一拍手,笑道:“但是,甭管是做哪方面的评估,最终价值都要回归到产品上。所以,我们为大家安排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先吃为敬’……”

    将吃晚饭安排说得这么“郑重其事”,将所有人都逗笑了。

    但等到开餐,众人才发现,齐政所言真的一点都不夸张。

    岛上的名厨使出浑身解数,给他们准备了一个海鲜盛宴。

    “象拔蚌粥”、“清汤鲍鱼”、“通天海参”、“大汤黄鱼”、“黑松露扣星斑”……

    所有的海鲜食材,都是嘉谷海洋牧场所出。

    “这显然是嘉谷海洋牧场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产品并不单一,但产量也有可能不太稳定。”梅总暗暗思考着。

    但是,美食当前,还有心思像梅总一样分析思考的人并不多。

    优秀的食材往往适合用最简单的方式加工,“海鲜”正如其名,简单的烹饪之后,吃起来味鲜无比!

    鲜到什么程度?鲜到眉毛都掉了!

    一碗小小的象拔蚌粥喝下去,就好像把整个海洋都放进你的胃里去了;清汤鲍鱼,清淡中带着一浓郁的鲜甜,每一口都透着热腾腾的爽;海参,用牙齿一嗑,就打着滚得往嘴里钻,每咀嚼一口,鲜味混着特制的酱香味刺激着味蕾;大黄鱼,鲜、嫩、滑,食入嘴里的每一口似乎都是有生命力的!

    参观团中不少人是对海鲜格外挑剔的食客,面对这顿海鲜盛宴,竟也挑不出丝毫不是。

    甭管是投资者代表,还是专家团成员,都甩开腮帮子,吃撑了还意犹未尽。

    也是吃撑了,大部分人的意识才开始回归。

    喝着海鲜汤,继续让鲜香在嘴里炸裂的梅总率先在心里嘀咕起来——尽管有刚上岸的鲜活鱼鲜美程度更佳的因素在,但嘉谷海洋牧场出产的海鲜明显鲜美程度不一般!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以为海鱼是活的才算是新鲜的,但事实是绝大部分的海鱼在离开海水的那一刻起很快就死亡了,能够活着进入市场的海鱼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主要的就是类似石斑鱼这种身价高而又生存能力较好的少数品种而已。因此海鱼的新鲜与否,更关键在于海鱼离开海水的时间长短,以及流转过程中的保鲜是否到位。

    刚上岸的鲜活鱼肯定比保存了一段时间的鱼价值高,甚至是贵几倍以上。但以他的判断,嘉谷出产的海鱼,只要保鲜到位,比刚上岸的“一般鲜活鱼”在鲜美程度上也不遑多让——这就是一个突出优势。

    另外,他刚才做了一些了解,嘉谷海产在终端市场上的定位,开始从餐厅消费的高档海水产品转变为普通消费者能够接受的家庭消费产品。

    这并未降低他的评价。要知道,我国大众化消费的海水鱼,如带鱼、鲅鱼(即蓝点马鲛)等,都是来自于捕捞自然渔业资源,而养殖的主要是自然资源较少、经济价值较高的海水鱼种类(如大黄鱼、石斑鱼、鲆鲽类等)。

    在价格方面,传统的淡水鱼消费者会因此觉得养殖海水鱼类的价格不太具备优势,毕竟,动辄五六十元/公斤的价格,一般家庭消费者往往会敬而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