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451节

作品:《超级农业强国

    “一个‘污水坑’,有什么鱼能活下来呢?死绝了,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我说的话可能很不好听,但如果不立即止住污水排入莱州湾,说什么都是废话。”

    齐政徐徐缓缓的声音中,所有人都齐齐的坐直了身子,一些人的脸开始变色。

    ——疯了吗?

    ——他怎么敢?

    ——这是要挑事的节奏?

    类似的想法纷纷在部分与会人员心中回荡。

    话是实话,但没有人敢在领导面前这么直言不讳,说齐政不是要搞事情都没人信。

    一些官员的目光落在齐政脸上好奇的打转,另一部分人偷偷瞄向在座的领导。

    齐政的表情风轻云淡,丝毫不见当面告状的心虚;领导们也很淡定,仿佛是在听着外面的天气很不错,胡副主任还状似无奈的翘了翘嘴角。

    见状,一些人精率先醒悟过来,原来,嘉谷的齐董,已经能和部级高官平起平坐了!

    起码,在这种私下讨论的场合,齐政已经有足够的底气在部级高官面前畅所欲言了。

    也是这个时候,他们才恍然想起,嘉谷已经是中国最大的民营公司。

    在政治平稳的年代,经济的价值愈发体现。一个价值几千亿元的公司,本身就是一项莫大的成就,而且比政治成就更容易扩散。

    谁知道嘉谷体系的关联公司有多少?谁知道嘉谷体系的供货商有多少家?谁知道给这些供货商供货的农民有多少?谁知道嘉谷体系影响的就业群体有多大?

    齐政也确实是锋芒毕露,再没有要有任何谦虚的意思。

    站在称王称霸之路上往前冲,所有人都会看到你,再畏畏缩缩的藏着也是藏不住的。

    齐政自然知道直言不讳会得罪不少人,哪怕是在场官员中,也有部分人此刻可能嘴上不说,但心里怕是将自己骂的狗血淋头了——毕竟,他们也有份拍板支持在莱州湾周边建设化工业基地的。

    还是那句话,要想做事哪有不得罪人的。

    当然,齐政此行并不是为了批判谁。

    或者说,中国目前最需要的也不是“批判”,而是解决方案以及踏踏实实的落地——在这个时代,只会嘴上哔哔的人,实在太多了。

    在齐政眼中,莱州湾沿岸布局密集的化工园区,对环境的威胁,不言自明。但是,这些产业也无一不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如果统统否决了它们,不知道要砸掉多少人的“饭碗”。

    “对于莱州湾沿岸工业的布局,一定要遏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入驻,一定要加大排污口的垂直监测、加大对污染源的治理……我希望嘉谷能帮助解决部分问题。”齐政并不高傲,也没有丝毫要谦卑的意思,道:“嘉谷能结合实际情况,在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口、河道岸线建设人工湿地,利用植物、微生物协同作用,实现对污水深度处理;实现水质净化后,再流入莱州湾海域。”

    如果仅仅这样是不够的,齐政心知肚明,在全世界都一样,污染问题归根结底也是经济问题。

    渔业是不向政府纳税的,而化工产业不同,能带来大规模的投资和税收,能迅速提高gdp,因此地方发展化工产业的动力远远大于治污,接收污水的海域也就成了牺牲品。

    污染环境的“饭碗”不能端了,就需要涌现新的产业。

    齐政无意让莱州湾周边的化工园区搬迁一空,这并不现实。他只希望当地政府看在“新产业”也能产生巨大效益的份上,能够加大力度对污水处理体系进行完善。

    齐政迎着各色复杂的目光,微微一笑,继续道:“莱州湾海洋牧场只是一个引子,它能引导产业集群发展。以海洋牧场为核心,以莱州湾7处渔港为依托,嘉谷计划建设集水产品集散与加工、休闲渔业和滨海旅游、集镇建设和渔民转产转业为一体的海洋经济发展集聚地和综合体……”

    如果说,齐政第一点说莱州湾污染的时候,部分官员还能笑着看他表演;听到第二点“滨海湿地治污”以及第三点“海洋牧场经济综合体”的时候,他们的神色变得复杂了。

    齐政不偏激,也不仇视化工产业,他只是强调对污水排放的处理。虽然这还是会导致一些高污染的企业无法落地,但已经是相对温和的变革了。而且,人家还给出了辅助的解决方案,还能要求更高么?

    如果仅仅是渔业,可能会有人觉得不值得这样费心;但如果按照嘉谷的规划,那就不是用一个“渔业经济”就能概括莱州湾海洋牧场的价值的了。

    神奇的,居然没有任何人怀疑嘉谷能否做到齐政最后说的——“给我们一片海洋,许你们一个未来!”

    实在是,嘉谷无往而不利的范例太多了。

    齐政说完后,现场就陷入了静默。

    齐政本人是一点都不着急。莱州湾不行,还有渤海湾,还有辽东湾,而且相对污染程度更轻,总能找到一个让嘉谷海洋牧场落地的海域。

    首选莱州湾,只是希望能够在渤海树立一个最典型的海洋牧场范例而已——如果嘉谷连最棘手的莱州湾都恢复昔日的“黄金海湾”风采,渤海何处去不得?

    官员们就各有各的思量了,但总结起来无非是一个问题:莱州湾将何去何从?

    不少人都将目光瞄向正露出温润笑容的鲁省大佬马高官。

    ……

    第784章 杀气腾腾

    给我们一片海洋,许你们一个未来?

    不等鲁省一把手马高官有表示,发改委胡其远就看向齐政,嘴角毫不掩饰的翘了起来。

    这一环环扣的!

    他毫不怀疑嘉谷能让这片海洋有一个新的未来,但这其中,最令他欣赏的,还是齐政对工业污染处理的态度。

    环保并不应该是个政治议题,但当其与工业发展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环保就妥妥的成为了一个政治议题。

    是要“青山绿水”,还是要工业发展?

    这是关乎发展与生存的问题,往深里说,也是屁股偏向哪个阶级的问题。

    在西方主导的国际舆论中,环境保护是全球人类面对的共同议题,和人类命运息息相关……嗯,这倒也没错,但是怎么搞,西方发达国家认为应该他们说了算。

    而他们的做法,就是将环保问题作为武器来遏制中国的发展:环保非常重要呀,发展中国家应该齐心协力,停止工业发展,降低碳排放量……尤其是中国,对,说的就是你,你丫的作为全球唯一的工业超级大国,碳排放量最多,还不赶紧拆分大型国有企业,放慢工业化发展进程?

    这相当于什么呢?

    相当于耗费了全球52%的碳排放量而完成了工业化进程的西方发达国家,希望少少的甚至不承担责任;而仅耗费了全球碳排放量的7%的后起国家应该勇敢承担责任,减低自己的碳排放量,让全球顶尖的那一撮10%的人过上优越生活。

    包括国内很大一部分宣扬“要环保不要工业”的所谓“精英阶层”,其实也是这种心态——把环保当做是牺牲草根人民的利益,让精英阶层过得更好的口号。今年某记者出的一部纪录片《苍穹之下》,就是完美的反应了这部分人乃至西方的诉求。

    但是,中国的大国担当,可不是这一撮“利己主义者”能够理解的——环保是很重要,我们愿意承担大国责任,环保一定要搞,但怎么搞,不是你单方面说了算的。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是最近几十年中国一直在践行的环保政策;十二五期间全社会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达4.17万亿元,较十一五增长92.8%;2000年以来,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四分之一来自中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或已发布,或在酝酿……简单来说,就是青山绿水和工业化进程,我大中华全都要!

    ——齐政对鲁省政府的诉求,也同样体现了这一点。

    首先他理解莱州湾沿岸发展化工业的必要性。作为油气资源相当丰富的沉积盆地,全国50%以上的海洋油气工业贡献出渤海地区的海上油气田。海上有石油,沿岸就会有化工。石化行业的集聚效应天然如此。

    理解这一点很关键。如果嘉谷为了“治海”,就要求渤海沿岸将当地经济发展重要支柱的石油化工“抛弃”,胡副主任敢打包票,就算齐政许诺的前景更美好,嘉谷的海洋牧场计划在渤海也是“寸步难行”。

    不仅如此,听听人家嘉谷考虑的多周到:除了一些无可救药的重度污染企业,其他的我也不要求你说“砍掉”就“砍掉”了,只要求做好排污管理。当然,我们也考虑到提高排污标准难免给工厂套上层层枷锁,高额的环保设备可能会压垮工厂,好吧,我们有力出力,提供“生物治污”的人工湿地方案以降低治污压力……

    所以说,没有成功是偶然的。

    嘉谷作为“生态优先”的农牧业龙头,有一百个理由排斥化工厂;但人家并没有为了“一己之私”,就举起环保的旗帜,要求停止工业发展。

    从齐政的诉求中可以看出,嘉谷的发展观还是很有“中国特色”的——我们是要青山绿水,但也不妨碍我们成为工业强国。

    这样的嘉谷,即使是对工业追求最执着的官员,也很难拒绝与其合作。

    果然,马高官就眉目疏朗道:“莱州湾海域环境确实存在着较大问题,齐董说得对,疼痛只是暂时的,调整和升级后的海洋经济会焕发新生!”

    此言一出,一把手的决心暴露无遗,底下的地方官员眉心猛跳。

    马高官看向他们,停顿了一下,道:“关于莱州湾污染的问题,大家应该都比较了解了,今天说的是处置方案决定,我也就只谈处置方面的问题。我认为,在严格控制陆源污染入海上,各地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几点目标一说,莱州湾沿岸政府官员全都认真了起来。

    别人的话可以不听,一把手的话不认真听是不行的,尤其是目前在环保问题开始成为政府责任考核的情况下。

    “要建立莱州湾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不合格的化工厂,要么整改,要么铁腕对其断水、断电、清设备、清原料;定期加强对莱州湾沿岸污染治理的联合执法和重大污染问题会商,确保往海里排放的废水都达标……”

    “注意,这不是对污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能过关的时代了。省委将打好莱州湾综合治理攻坚战作为‘一把手工程’,由我亲自担任总指挥;对于非法偷排污染物的企业,甭管规模多大,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污染行为不认真执法的官员,甭管你官多大,省委会落实到人,追究到底……”

    马高官的语气从轻飘飘到杀气腾腾,也就是几息的时间。

    众人皆是一凛。

    没想到上面要么不下手,要么就是一次死手!

    这可不仅仅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将目标分解、将工作措施细化,具体到什么时间节点完成哪一项整改,都有相应的时间表。

    地方官员顿时亚历山大。

    胡主任正襟危坐,对马高官的话深表赞同,接口道:“治理渤海污染,需要大海般的胸襟。因为,无论是制定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条例,还是联合执法,都要体现广泛合作原则。各部门要精诚合作,抽调精兵强将,保障莱州湾综合治理攻坚战各项任务的有效落实……”

    马高官则将目光再次投向齐政,语气真诚,还有些微感怀的道:“齐董,我们政府能做的大致就是对人的管理,对莱州湾陆源污染行为的规范了,对已污染海域的生态修复,就要靠嘉谷了。”

    无形的压力也笼罩在了齐政头上。

    政府方面的行动计划制定了时间表,同样,嘉谷方面的实施方案也给出了落实时间节点。

    譬如到哪个时间节点,投放的人工渔礁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增殖放流的鱼虾资源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到哪个时间节点,整合好近海海水养殖户……

    这种类似于下军令状的计划,实在令人心生无穷的压力。

    但不这样,不足以让政府方面提供相应的支持力度。

    因为政府更看中的,除了嘉谷的责任感,还有承受压力的能力!

    齐政看了眼几位大佬,微微点了点头,道:“这就足够了。嘉谷会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

    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知道将改变许多人的命运,莱州湾周边渔民的命运、一些企业家的命运,甚至包括部分官员的命运……

    但齐政无惧,嘉谷亦无惧。

    因为,这或许正是嘉谷的命运。

    ……

    第785章 你要与时代对抗吗

    莱州湾东部,一个典型的沿海渔村内。

    港湾里泊着数以千计的铁甲渔船,每条船桅顶端都有一面小红旗迎风招展,宛如蔚蓝色的海面上卷起的一团红云,几只沙鸥穿飞其间,踏浪逐波,让人不由联想起一句诗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但是,渔村里的气氛却与诗句里的意境大相径庭。

    村委办公室内,一位渔民“啪”的一声重重拍在桌上:“我从16岁开始打渔,打了30年,现在叫我拆船上岸,我没有别的本事,这要逼死我啊!”

    在莱州湾海洋牧场计划启动后,最直接面临命运变迁的当属一线的渔民们。

    说话的渔民,拥有一对价值不菲的双拖船,无论在哪个渔民看来,都算是一个成功的船老大了。他本人也以为,他的一生,也会沿袭着祖辈走过的路,做一个渔民,向海洋深处出发。

    可是,当接到政府的“要进一步压缩莱州湾渔船捕捞规模”的通知时,他一时懵了。

    之前不是没听说过嘉谷要在莱州湾搞劳什子海洋牧场的消息,但搞就搞呗,跟他这种船老大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