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王妃要升级 第161节

作品:《穿越王妃要升级

    “朕在他年幼时可没花费多少心思在他的身上,毕竟他上头还有两个兄长;倒是煊儿,朕对他颇为看好,在煊儿小小年纪朕就经常抱着他来太和殿,亲自手把手地教他习字看书,对他寄予厚望。”

    说到这里,昭和帝的语气一顿,又看向姜氏:“如今你是煊儿的母亲,要多多教他兄弟和睦,勤加读书;煊儿自小就十分聪明,朕记得但凡是他看过一遍的书,他都能够记住。”

    姜氏的脸上也堆出笑容:“这都是皇上您的功劳,诸位皇子皆是聪慧之人;尤其是凌王,既能上得了战场奋勇杀敌、保家卫国,又能入主朝堂、救济灾地;只是这济州城距离京城遥远,灾区救济又是困难重重,真不知凌王该如何应对才是;万一发生突发状况,凌王若是处理不及,恐怕还会惹来一些麻烦。”

    昭和帝听着姜氏意有所指的话,眉角一挑,看向她:“突发状况?麻烦?皇后是不是知道了什么事?”

    姜氏欲盖弥彰的笑着,双眸含情的看向昭和帝:“臣妾只是后宫的妇人,又怎么可能会知道外面的事;臣妾只是担心凌王,害怕他年轻气盛,又是第一次当这赈灾钦差,若是办事不利,恐怕会有损皇上您的涛涛皇恩。”

    昭和帝不愧是跟姜氏做了数年夫妻的人,一听她这话,立刻就明白她今日来此的目的。

    原来,是探查他的口风来了。

    昭和帝冷哼一声,说:“朕既然钦点了老三当这赈灾钦差,自然会对他依赖信任;他手持朕御赐的圣旨,所到所行之处,所作所为之事皆是代表朕,朕不会对他的行为妄加干涉,不仅如此,还会支持他。只要他做的是对的,朕就会是他最有力的那座靠山。”

    “至于你担心他是否年轻气盛会做错事,或者是造成什么民怨,引起流言蜚语,朕觉得皇后你这么想是杞人忧天了;朕的凌儿少年时期就能驰骋沙场,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难道还会畏惧这些毫无根据、捕风捉影的流言吗?”

    看着对赵凌如此信誓旦旦的昭和帝,姜氏的脸上虽然依然挂着笑容,可攥紧的拳头却出卖了她此刻深深的不悦和怀疑。

    从很早以前开始,她就怀疑在昭和帝的心里,赵凌并非是一无是处的;本以为自己的这个怀疑是多想了,可今日一见,她越来越肯定这可能是真的。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赵凌此人就更不能留下,必须铲除。

    想到当年杨妃活着的时候给她添堵,将她的丈夫从她的身边抢走,没想到那个贱人死了之后还留下了一个贱种照样碍着她的眼。

    这对母子,真是天生就是用来给她找麻烦的。

    第二百五十三章 他是真正的帝王

    当姜氏从太和殿中走出来,心里的怒火依然难平。

    瑢兰姑姑凑近到姜氏的身边,小声的说出自己的看法:“娘娘,看来皇上还不知道李元之死,而且,皇上的态度好似十分偏袒凌王。”

    “他哪里是偏袒,分明就是盲目的相信;本宫这些年还真的差点就被他给骗了,本以为他也十分不喜那个贱种,可没想到,他对那个贱种还挺好。赵凌此人,绝对不能留下,不然,他定会从煊王的手中将皇位抢走。”

    瑢兰姑姑附和的点了点头,道:“不错,如今九位皇子中,也只有凌王能够跟煊王一争高下;我们的人必须尽快行动,不能让凌王从济州城活着回来;只是李大人那边,我们该要如何处理?还要人散布消息,将李大人的死扣在凌王的头上吗?”

    “为什么不扣,皇上想要护着他,那也看能不能真的护住。”

    说完,姜氏就目光阴毒的扭头朝着太和殿的匾额上看了几眼,总有一天,她的儿子会走进这里,坐在那张龙椅上;到时候,曾经薄待过她的人,都会匍匐在她的脚底下苟延残喘、祈求饶命。

    姜氏步下台阶朝着凤撵走去,忽然像是想到什么,又回头朝着太和殿一侧的软轿看过去,问瑢兰:“刚才进殿中,你可发现周嫣然那个贱人藏在何处?本宫亲自前来,她都敢避而不见,可见这个贱人是一点都没将本宫放在眼里。”

    瑢兰姑姑道:“应该是在偏殿躲着吧,周贵妃仗着有皇上的宠爱,向来在后宫中目空一切,娘娘且息怒,等将来煊王殿下登上大宝,这些人,都会随意让娘娘拿捏。”

    瑢兰的这句话算是劝说了姜氏,将她心头的妒火悄悄熄灭。

    不错,这么多年她都忍下来了,难道她还在乎再多忍几天吗?

    周嫣然,赵凌,楚冰月,这些人,她都不会放过。

    ……

    太和殿里,周嫣然在姜氏离开后就从偏殿走了出来。

    今日的她依旧穿着精致奢华的曳地长裙,玫红色的长裙包裹在她精致玲珑的娇躯上,将她本就出彩的身材衬托的更加惹人心动;再配上得体的妆容,真不愧是这三千后宫中最得盛宠的后妃,光是这艳丽的容色,都能让无数女子暗生羡慕。

    在昭和帝面前,周嫣然很会利用自己的优势。

    她知道昭和帝喜爱柔顺听话的女子,所以在他面前,她会收起自己的利爪和锋芒,变成听话乖巧的小女人,似小鸟依人一般,紧紧地依偎着他。

    “皇上,皇后娘娘前来,臣妾应该面见行礼才是,可您为什么要让臣妾躲起来,不愿让臣妾向娘娘请安呢?”

    看着站在龙案前娇滴滴的周嫣然,昭和帝的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招了招手让她走近,跟着将美人一揽,就拉着美人坐在了自己的大腿上。

    抬手捏起美人精致的下巴,看着美人听话的模样,道:“朕虽然不留心后宫之事,但也听说过,皇后似乎并不喜欢你。”

    周嫣然立刻露出一副小女儿的柔弱之态,低着头,声音嗡嗡道:“都是臣妾笨拙,不知道该怎么伺候皇后娘娘,讨娘娘的欢心。”

    “朕与她做了二十几年的夫妻,没有人比朕更了解她;姜蔷此人,就算你拿出自己的心给她看,她还是会瞧你不顺眼;这份狭隘的心肠她与生俱来,永远都不会改变。”

    周嫣然还是第一次听见昭和帝称呼姜氏的名字,当他念起这个名字的时候,她甚至觉得,此刻的昭和帝对姜氏连一点感情都没有;就像是在提起一个陌生人,不,连陌生人都不如。

    周嫣然十分聪慧,自然不会向昭和帝问一些越矩的问题。

    只见她将头枕在昭和帝的肩膀上,声音娇滴滴道:“所以皇上不让臣妾去见皇后娘娘,是担心娘娘给臣妾脸色,不愿意让臣妾受苦?”

    昭和帝看着聪明到一点就透的周嫣然,略带浑浊的眼睛里带着对她的欣赏和疼爱:“若是姜氏有你一半聪明灵透,也不会让朕在面对她时,什么话都不想说。”

    周嫣然身为宠妃,当然知道帝后的感情并不和睦,只是,这件事以前她只是心里知道,并不敢拿出来随便说。

    只是没想到今天的昭和帝似乎像是受了什么刺激,居然连番对她说出如此惊人的话。

    看来,在昭和帝的眼里,她姜氏除了坐着皇后位置,剩下的便什么都不是了。

    周嫣然娇羞的冲着昭和帝笑:“皇上真爱说笑,臣妾自入宫以来可是经常听人说起,皇后娘娘年轻的时候曾经常出入您的书房,为您出谋划策,可见娘娘她定然是个足智多谋的;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不聪慧呢?”

    “她是很足智多谋,只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过头了,反而要人心中不喜。”

    说到这里,昭和帝就看着在他怀中娇羞无限的周嫣然,眼睛里的宠爱之色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片凉凉的审视:“爱妃知道朕为何如此宠爱爱妃吗?”

    周嫣然看见昭和帝眼底的凉意,也不敢像往常那般撒娇,僵硬着脊背小心翼翼的看着他,轻轻地摇摇头:“臣妾不知。”

    “当真不知?……如果真的不知道,朕告诉你也无妨。”

    昭和帝牵起周嫣然的手,轻轻地把玩在掌心之中,“朕很喜欢听话乖顺的女子,稍微笨拙一点朕不会厌弃,稍微单纯一些,朕也不会觉得无趣;朕自小就生活在皇家,见得最多的并非是权势财富,而是个各种各样的阴谋诡计;这一点爱妃就做的很好,不管你的善良、单纯、天真、温顺是装出来的还是天性如此,朕都希望你能保持下去。只要爱妃不变,朕对爱妃的宠爱也不会改变。”

    如果说周嫣然在未听到昭和帝的这番话之前还能笑出来的话,那么,在听到昭和帝的这番话后,她是彻底笑不出声了。

    她惊恐地看着昭和帝,瞧着那张衰老肥胖的脸,忽然觉得她似乎有些不太认识他了。

    眼前的这个男人,还是她往日见到的那个平庸好色的昭和帝吗?

    如果是的话,那么此刻从他眼神里迸射出来的气度和威压为何会如此强烈;是不是她做了什么暴露出自己的真实个性,让昭和帝不喜,所以才会借着姜氏的话想要敲打她?

    想到这些,周嫣然就忍不住缩在昭和帝的怀中瑟瑟发抖。

    要知道,此刻她唯一能够依靠的人只有身边的这个帝王,若是最后连他也弃了自己,那她还有什么资格跟楚冰月争一争?还有什么价值让周家和父亲为自己做事?

    周嫣然想到自己可能将要面临的困境和一无所用,就害怕的小脸煞白,两只手紧紧地绞在一起,细长的指甲几乎快要将手指上细嫩的肉掐出血。

    看着周嫣然不安害怕的模样,昭和帝却是神色淡淡,眼底的凉意收起,立刻又对着她宠爱一笑:“爱妃这是怎么了?朕不过是跟你说了几句贴心的话,倒是将你吓着了,是不是?”

    看着昭和帝脸上再次展露起来的笑容,周嫣然似是这才看清楚眼前的这个男人。

    以前,她总是自怨自艾、心生不满,觉得自己大好年华,为什么要伺候一个正在渐渐衰老且肥胖老迈的男人,在无数个夜里,面对着沉睡在身边的昭和帝,她都是心生厌恶的;有段时间,她甚至从心里不愿昭和帝碰触她一下,觉得被他触碰简直就是这世上最无法忍受的事。

    直到今天,看着昭和帝那张依然肥胖衰老的脸,她却再也不敢生出轻慢之心,甚至开始畏惧眼前的这个男人。

    他是真正的帝王,是掌握着大魏天下最高权力的男人,若是有人敢惹怒他,眨眼之间就会丧失性命。

    以前的她究竟有多傻多痴,才会敢在老虎面前耍弄各种小心机;她能够平安活到现在,实在是运气太好。

    如今,面对着昭和帝再次露出来的笑容,周嫣然再也不敢在他面前任性妄为,低眉顺眼的立于昭和帝的面前,神态恭敬道:“皇上没有吓着臣妾,是臣妾在思考皇上的话。”

    “哦?思考的如何?”

    周嫣然鼓起勇气看向昭和帝因为浑浊而略显昏黄的眼睛,“臣妾希望能够永远得到皇上的宠爱,所以,皇上不喜欢的,臣妾都不会去做。”

    昭和帝显然是对周嫣然的这番话很满意,笑着挑起她的下巴,道:“就说爱妃是十分聪慧的,果然没有辜负朕对你的期待。”

    说着,昭和帝就牵起周嫣然的手,在她细嫩的手指上轻轻地亲了一口。

    看着昭和帝的动作,周嫣然盈盈的笑着,想到姜氏刚才在昭和帝面前提起来的赵凌,心思婉转,试探性的也开了口:“皇上,今日皇后娘娘来,似乎格外关注凌王殿下。”

    昭和帝听到周嫣然此话,正在把玩她手的动作慢慢顿住,抬起头,眼神沉沉的望向她。

    第二百五十四章 美人来了

    周嫣然被昭和帝锐利的眼神看的很有压力,可还是硬撑着脸上的纯真之色,歪着头朝着昭和帝问:“众所周知,皇后娘娘视煊王殿下如亲生子,不知娘娘来此,多次提到凌王殿下,是何意?”

    昭和帝在盯着周嫣然看了一会儿后,就又继续**着她的手骨,道:“爱妃聪慧,应该在心里已经有了计较,不妨说出来给朕听听。”

    周嫣然意外的看了眼昭和帝,她说这话,本是想从昭和帝口中翘出点口风,毕竟,赵凌被她放在心上,她是绝对不愿意看见有他人在昭和帝面前中伤与他的。

    只是没想到还没从昭和帝的口中翘出自己想知道的消息,却被昭和帝反问,一时间,她还真不知该怎么回答昭和帝的这个问题。

    昭和帝淡淡的瞥了眼周嫣然,提醒似的说:“朕喜欢有人在朕面前说实话,再说,眼下是我们夫妻二人随意说笑,爱妃不必有压力,想到什么便说什么,说错了也没关系。”

    真的说错了会没关系吗?

    周嫣然才不会相信昭和帝的话,只是眼下他都将话说到这个地步,看来她是不得不开口了。

    周嫣然娇俏的看向昭和帝,撒娇般的伸出手圈住昭和帝的脖颈,俏生生道:“这可是皇上您亲口说的,要臣妾随便讲;如果臣妾真的说错了话,皇上你可不能生气;您是天子,一言九鼎,不能说话不算话。”

    昭和帝就是喜欢看漂亮的美人对自己撒娇,眼下周嫣然的这番作态正中了他的喜好。

    只见他轻拥着美人纤细的腰肢,仰起头畅快的哈哈大笑了几声后,道:“放心,朕说出来的话,绝对不会食言;爱妃尽管畅所欲言。”

    周嫣然在脑子里计算着自己要说的话,对上昭和帝略带期待的眼神,道:“臣妾觉得,皇后娘娘来此,似乎并非给皇上送汤药这么简单,而是另有目的;那目的也能让人一眼就窥破,正是冲着凌王殿下来的。”

    昭和帝看着张口就说中事情重点的周嫣然,满意的冲她点了点头;似乎在鼓励她继续往下说一般,眼神专注的看着她。

    周嫣然得到了昭和帝眼神中的鼓励,继续道:“煊王殿下尊称皇后娘娘一声母后,自小也是被皇后养在身边带大,换句话来说,除了煊王殿下不是从皇后的肚皮里爬出来,他现在同皇后娘娘的感情,几乎是与亲生母子也没什么区别;皇上你现在还未立储,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太子之位,这其中自然也包括煊王和皇后娘娘;但,皇上的诸位皇子中,也只有凌王殿下能够和煊王一争高下,如此,皇后娘娘过多的关注凌王的动向,也是情理之中。”

    昭和帝听到这里,轻捏了一下周嫣然的脸颊,玩味的笑着与她说着:“朕本以为你只对女儿家的东西感兴趣,可没想到,连前朝之事你都格外关注,朕以前还真没将你的这一点看出来。”

    周嫣然娇笑着看向昭和帝,心里却开始打着鼓。

    不是吧,昭和帝不会以为她一个后宫妇人想要插足前朝之事吧,如果他真这么认为,那她今日的这番多言,还真是坏事了。

    周嫣然赶紧想办法补救道:“皇上误会臣妾了,这些事几乎日日都被人悄悄地在后宫里传扬,臣妾居住在雀薇宫,听的时间久了自然也就记住了;将那些话学来给皇上听,想让皇上您评断评断,有几分对几分错。”

    昭和帝看着周嫣然,依然笑着:“这些话真的只是你学来的?”

    周嫣然赶紧点头,漂亮的眼睛里带着清澈的无辜,当真是让人忍不住的就想要去相信她。

    昭和帝看见她这模样,也不多做评价,而是淡淡的哼了一声,说:“看来朕的后宫里还真是热闹,不少人的胆子也足够大,连这种前朝朝堂上讨论的事情都敢拿出来随意说;如此涣散且没有规矩,朕对皇后管理的后宫,颇感失望。”

    周嫣然撒娇般的摇了摇昭和帝的肩膀,拖着娇俏的尾音,道:“皇上不能食言,您刚才说过,不会生气的。”

    昭和帝转眼看向周嫣然俏丽的小脸,又捏了捏她的小脸,说:“好,朕不生气;难得有人在朕的面前说了几句实话,朕虽然听着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可听到如此坦率的话,倒也欣慰。”

    “你刚才问朕,你的这番话里有几分对几分错,现在朕就可以告诉你,你的这番话全对,也全错。”

    周嫣然一愣,看向昭和帝:“皇上这话是何意?”

    昭和帝从龙椅上站起来,走下台阶漫步在殿中,看着从殿外照射进来的缕缕金色的光芒,欣赏了许久之后,才慢慢开始说道“朕的确有九个儿子不假,可是,朕从来就没想过要看两个最出色的儿子为了储位而争个高低,因为在朕的心里,朕的太子早就有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