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读书系统,八零炮灰一夜暴富 第150节

作品:《绑定读书系统,八零炮灰一夜暴富

    丢了国内订单不要紧,丢了外贸订单,那上边可是要追责的。

    到了这个时候,白俊杰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想去找肖劲,找柳春草解决问题。

    可是得到的消息却是,这两个人已经离开了省城,大家都不知道他们去哪里了。

    纺织厂马上就面临考核,在这个紧要关头丢失了大批订单,白俊杰焦头烂额。

    他捶胸顿足,悔不当初,早知道柳春草这么厉害,他哪敢跑上门去要挟人家啊?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

    这个时候,柳春草,肖劲,还有安庆红,峰哥和阿三,已经坐上了西去的列车。

    这趟绿皮车挤得厉害,眼下还没到过年的时候,车上已经是座无虚席。

    肖劲给大家买的是一个格档的卧铺票,刚好六个人六张卧铺。

    这次出门,大家本来就是奔着散心游玩去的,所以刚一上车就拿出了扑克牌,打起了争上游。

    这种牌不需要多少技巧,全凭手气,眼瞅着峰哥的脸上的纸条都快贴不下了,车子终于到站停了下来。

    峰哥如释重负,一边撕着脸上的纸条,一边说道,“终于到站了,大家伙下去透透气吧。”

    这也是个大站,不过停靠的时间不长,乘客们很快就上了车。

    就在这个时候,柳春草看到了熟人。

    “咦?铃木中子?”柳春草小声招呼肖劲,让他也看。

    只见铃木中子,跟一个留着仁丹胡的小老头,一起登上了列车。

    跟他们一起上车的,还有三四个中年人,这一行人都是表情严肃,好像要去干什么了不起的大事。

    说来也巧,铃木中子一行人的铺位,就在柳春草他们的隔壁,这下子可真是冤家路窄,想躲也躲不开了。

    这几个中年人都拎着款式相同的行李袋,只见行李袋上印着金州大学考古系几个字。

    他们漫不经心的把行李袋放到了货架上,火车鸣笛,长途旅行又要开始了。

    --

    作者有话说:

    第249章 文玩大师

    铃木中子和留着仁丹胡的小老头,大约是旅途疲惫,一上车之后,就到铺位上躺着。

    他们没有挪动位置,倒是也没有注意到柳春草他们。

    跟铃木中子一起上火车的中年人,放好行李之后,就坐下高谈阔论起来。

    这几个中年人都是金州大学考古系的教授,其中有一个女的,还是考古系的系主任宋明月。

    几人都是靠嘴帮子吃饭,吹起牛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柳春草和肖劲注意听着,发现他们讨论的内容,主要都是古玩文物。

    现在的老百姓对于古玩文物的价值,还没有太深刻的认识。

    对于普通人来说,不能创造经济效益的东西,都不值得太关注。

    然而教授们说,古玩文物都很值钱,这下子引起了乘客们的注意。

    讨论到最后,几乎半截车厢的人,都在专注的听他们吹牛皮。

    “一个明宣德时期的瓷坛,现在最少能卖一千块,要是拿到国外去,在拍卖会议上拍卖,那拍出的价格更高。”

    “有不少乌金釉瓷坛,都流落到了普通百姓家里,大家伙不识货,还用这些坛子装大酱呀,咸菜呀什么的。”

    说起高端的东西,老百姓接触不到,像什么梅瓶,酒樽,普通人家根本没有。

    可坛子是大路货,谁家还没个坛子呢?

    所以顺着几位教授的话,车厢里边瞬间就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乘客们纷纷表示,像这样的古董坛子,自己家里有,现在就装着大酱呢。

    铃木中子听了大家的话,忍不住技痒难耐,从铺位上爬下来,也准备加入讨论。

    还别说,火车上真有一对夫妻,带着咸菜坛子走亲戚呢。

    夫妻二人,一边听教授讲乌金釉瓷坛的特点,一边看着自己脚下那个黑乎乎的坛子,越看越觉得,这个坛子像教授说的乌金釉瓷坛。

    “当家的,咱这个坛子好像也是祖上传下来的?”

    “是的,这是祖爷爷的酒坛子。”

    “那……让那几个教授看看,万一是古物呢?”

    “看看就看看。”

    夫妻二人一拍即合,端着瓷坛子就跑过来了。

    “几位教授,你们都是文化人,听你们说的特别有意思,我这个坛子是祖上传下来的坛子,有些年头了,

    一直用它装大酱咸菜什么的,麻烦你们几位给掌掌眼,看看是不是值钱的古董?”丈夫捧着坛子,请一位姓李的教授给掌眼。

    李教授看了看坛子的外观,这个坛子收拾的还干净,坛子表面的花纹略略有些磨损。

    他想把坛子翻过来,看看坛底上是否有落款,结果差点儿把坛子里的咸菜汤撒出来。

    “教授你小心点儿,这坛子里还有咸菜。”丈夫急忙提醒。

    “这……你不把东西倒出来,我也没法看呀。”李教授有些为难。

    夫妻两个犯了难,坐火车,谁也不会把家当全背上。

    他们就是想倒咸菜,也没个家伙倒换着盛咸菜,总不能直接把咸菜扔了吧?

    就在这个时候,乘客们纷纷伸出援手,大家贡献出自己的铝皮饭盒,搪瓷缸子,愿意让他们先装一下咸菜。

    就连峰哥,都贡献出一个大搪瓷缸子。

    等到热心人帮着他们分完了咸菜之后,夫妻两个又把坛子抱去,用清水冲了一遍,这才拿过来请教授再看。

    李教授把坛子倒过来,只见坛子底部果然有蓝色的款识。

    李教授大喜过望,取出放大镜仔细的看着。

    这个坛子命运多舛,可能以前也金尊玉贵过,后来不是跟咸菜打交道,就是跟酱油醋打交道,所以款识有些模糊不清。

    李教授着实费了一番功夫,才认出款识上的几个字,写的是大明嘉靖年制。

    “落款没有问题,从坛子的花色和款识来看,这的确是明嘉靖年间的瓷器,你们用它装咸菜,有些暴殄天物了。”

    李教授擦了把汗,这才发现,手上还沾着咸菜汤汁呢。

    夫妻两个大喜过望,异口同声的问道,“那您看这坛子值多少钱?”

    “要是在我们国内,收藏家收藏的话,价格也就在八百到一千块,毕竟你这个坛子品相不好,磨损的太厉害了。”李教授很客观的说道。

    “八百呀。”

    “可了不得,发财了。”周围的乘客们羡慕的看着夫妻俩。

    八百就不少了,能顶得上双职工一年的工资,买台电视都够了。

    这夫妻俩也没想到,坐趟火车还能碰到行家,硬是把家里的咸菜坛子,变成了值钱的古董,两个人欣喜若狂,抱着坛子就想走。

    就在这个时候,铃木中子说道,“这坛子你们想卖吗?如果你们想卖的话,我愿意出一千块收藏。”

    夫妻两个没想到,现场就有人收购,俩人跟做梦一样,拧了一把自己的大腿,赶紧商量起来。

    “卖不?”

    “卖,赶紧卖,这是遇到识货的了,要是没人识货,这坛子连咸菜,可就都送给你娘家了。”

    丈夫觉得心有余悸,两人坐火车就是要去妻子的娘家,他也没想到,这个家传的坛子竟然如此值钱。

    妻子顾不上谴责丈夫的态度,两个人赶紧乐颠颠的跑到铃木中子面前,把坛子交给她。

    然后,从铃木中子手里拿过了一大摞钞票。

    李教授笑道,“铃木小姐,咱们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你就开始收藏文玩了?”

    “我挺喜欢这个坛子的样子,先把它收藏下来,钱不钱的倒不要紧。”铃木财大气粗,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现在的老百姓已经比前些年富裕多了,即便如此,能拿出几百上千块搞收藏的人,也是寥寥无几。

    大家这时候都缺钱,看到铃木现场搞收藏,不仅不觉得反感,反而十分支持。

    谁让人家有闲钱呢?

    反正普通人想买,是买不起的。

    柳春草悄悄看过那坛子,发现就是个嘉靖年间的普通坛子,收藏的价值不高,所以也没有出面去跟铃木争抢。

    不过她心里却升起了警惕之心。

    因为刚才李教授说的那句话,已经表明了铃木此行的目的,他们的目的应该跟古玩文物有关。

    柳春草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铃木盯紧一点,不能让国宝再落入她的手中。

    --

    作者有话说:

    第250章 真假文玩

    列车上最高兴的人生赢家,就是这对走亲戚的夫妻了。

    他们之所以会带着一坛子腌雪里红上车,就是因为囊中羞涩。

    万万没想到,还没到亲戚家,坛子就卖了一千块。

    有了一千块,能办不少大事儿,两人的笑里都洋溢着喜气,还互相拧着对方的大腿,生怕自己是在做梦。

    这件事情,极大地感染了列车上的其他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