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第273节

作品:《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赵金麦也被热浪熏得屏住了呼吸,有点呼吸困难的问:“这里面怎么不开空调啊?工厂里不都是有空调的吗?”

    李逸对此却并不意外,随口说道:“玻璃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要是温度太低,降温冷却太快,就不方便塑形了。

    所以不管是以前的琉璃窑,还是现在的玻璃厂,工人都是得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很辛苦。”

    说着,李逸就当先迈步,走进了车间。

    刘艺菲见状,没有犹豫,也迈步跟了上去。

    吴垒几人面面相觑,一咬牙,也都跟着进了车间。

    嘉宾们都进了,节目组众人自然不能不上,于是也都跟着鱼贯而入。

    王恬擦了擦额头的汗,有点后悔。

    李逸要是早说这条件这么艰苦,她多少得考虑一下到底要不要来拍摄。

    但现在来都来了,不拍也不行了。

    后方,蔡毅和耿万华早已经迫不及待,迈步上前,也跟了进去。

    但关雪感受着扑面而来的热气,有些担忧关越的身体。

    关越却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就控制着轮椅,一起进了车间。

    关雪见状,也只能一起跟了上去。

    车间里,放着一台台的电窑炉,一个个老师傅正在窑炉前忙活着。

    看到呼啦啦的进来了一堆人,老师傅们都有些疑惑。

    这家厂子生产的都是玻璃材质的工艺品,所以在车间的都是老师傅和学徒,平时很少有陌生人来。

    于厂长笑呵呵的向李逸介绍:“这些都是咱们这当地的师傅,祖上都是做琉璃的。”

    说着,他就冲着师傅们招呼:“你们忙你们的,这边录个节目。”

    听到于厂长的介绍,刘艺菲好奇问:“逸哥,琉璃和玻璃是一回事儿吗?”

    “其实从构造成分上来讲差不多,但细说还是有区别的。”

    李逸解释:“玻璃和琉璃的成分都是以二氧化硅为主,但玻璃的成分更纯,二氧化硅的含量能达到99%以上,所以颜色比较纯净。

    琉璃的成分要杂一些,二氧化硅的含量在90%左右,其他的成分都是一些矿物质。

    以前古代的时候,生产工艺比较落后,没办法分离出那些矿物质,所以就导致烧出来的琉璃会因为矿物质元素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来。

    比如含铁量比较高的原材料,做出来的琉璃就会呈现出青绿色,以前的工匠就是利用这些原材料之间不同的配比,才制作出五颜六色的琉璃来的。”

    听着他的解释,一旁的吴垒恍然明悟:“所以琉璃就是杂质比较多的玻璃,是这意思吧?”

    “差不多,可以这么理解。”

    李逸笑着点了点头。

    “哎呀!”

    赵金麦忽然拍了下手,愤愤道:“我爷爷之前跟朋友去听健康讲座,就领回来一个琉璃坠子,他说没花钱,是白送的,但整天宝贝得不行,睡觉都带在身上。

    后来我爸问他他才说是花了三千多块买的,说是宝物,可以治病,到现在还戴着,原来就是个玻璃球子啊!”

    “如果只是个琉璃球,那卖三千多确实是坑人了。”

    李逸摇头道:“琉璃的价值主要在它的器型设计,和手工工艺的时间成本上,本身是不值钱的。”

    赵金麦闻言,就扭头冲镜头说道:“妈,你快跟我爷爷说一声,那个吊坠就是杂质比较多的玻璃,快别让他戴啦!”

    第313章 窑炉熔金

    听到赵金麦的提醒,李逸笑着劝了一句:“算了,千金难买心头好,既然你爷爷喜欢,那就戴着呗!何必让他知道自己被骗了,搞得心里不痛快呢?

    如果戴着能让他心情好,说不定也能起到安慰剂的作用,真的对他的健康产生正面影响也不一定呢?

    反正琉璃又不伤身,戴着也没什么不好的影响,权当是个地摊手把串,戴着玩呗!”

    “嗯……也对!”

    赵金麦想了想,觉得有道理,就冲镜头摆了摆手,问:“算了妈,就别跟爷爷说了,让他戴着玩吧!”

    见状,李逸打趣:“阿姨在看直播吗?你就在这隔空对话?”

    “应该在看的。”

    赵金麦嘿嘿笑道:“我妈现在准时准点看咱们直播,比上班都勤快。”

    说话间,叉车已经将李逸的工具都放在了靠门右侧的窑炉旁边。

    李逸见状,就冲吴垒招了招手,带着他来到了窑炉前。

    这家玻璃厂主要的产品都是玻璃材质的工艺品,所以并没有大型玻璃厂的流水线式玻璃生产设备。

    而且因为环保的压力,这里的窑炉大多都是小型的电熔坩埚窑。

    这种电熔窑炉可以将窑内温度控制在800-1500c的范围内,完全可以用来烧制景泰蓝。

    于厂长热情的拉来了一个老师傅,向李逸介绍:“这位韩师傅是我们这里工龄最长,经验最丰富的老师傅了,你要是用窑炉的时候哪里不明白,就直接问他。”

    李逸见状,就主动向老师傅伸出手来,客气的打了个招呼:“韩师傅,麻烦你了。”

    “没事儿,要我帮忙你就说。”

    韩师傅和他握了握手,客气说了句,随即有些好奇的问:“你是明星吗?”

    “不是。”

    李逸笑了:“我就是个手艺人。”

    “哦。”

    韩师傅似懂非懂,但还是笑着夸赞:“手艺人好啊!有一门手艺,到哪里都饿不着。

    现在愿意学手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都觉得辛苦,想坐办公室。

    没办法,干我们吹玻璃这活儿太辛苦了,又热又累,年轻人都吃不了这个苦。”

    李逸闻言,笑着说道:“那也未必,现在有很多年轻人都对传统的老手艺很感兴趣,如果有机会,他们是很愿意学一门老手艺的。”

    “真的吗?”

    韩师傅乐了:“那敢情好,我还真怕我们这辈人死了,这手艺断了根呢!”

    “断不了。”

    李逸笑道:“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

    “有道理,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韩师傅笑着连连点头。

    看着李逸和韩师傅说笑,摄像机死角处,关雪眉头微皱,有点不解。

    李逸在和关越吃饭的时候,表现得颇有几分傲气。

    但在这么一个普通的吹玻璃师傅面前,他却很客气,这算什么?

    李逸和韩师傅说笑了几句,请教了下窑炉温度的控制方法后,就从吴垒的手中拿过了手提箱,放在了一旁的操作桌案上。

    手提箱打开,十块金灿灿的金条就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韩师傅看到金条,不由一愣。

    “这是金子?”

    他迟疑询问。

    “对。”

    李逸笑着点了点头。

    “乖乖!”

    他闻言不由惊叹:“这么多金子,都能在京城买套房了啊!”

    “还成,也就能做一套碗的。”

    李逸说着,就将带来的万寿无疆碗的木箱也放在了案台上,从中拿出了那套万寿无疆碗来。

    看着李逸拿出的万寿无疆碗,轮椅上的关越不由得坐直了身子。

    一旁的蔡毅和耿万华也紧张了起来,一脸凝重的看着李逸放在桌案上的万寿无疆碗,神色复杂。

    摄像师来到了近前,拍摄着特写镜头。

    看到十块金灿灿的金条,和一旁整套的万寿无疆碗,直播间里弹幕纷飞。

    “我没看错吧?那是金条吗?十根!”

    “卧槽!金条上写的是1000g,那就一公斤一根咯?这一根就是四五十万啊!”

    “请对公斤级单位的黄金保持尊重,请叫它金砖,谢谢。”

    “一根四五十万,这十根岂不是得有四五百万?逸哥这么有钱?”

    “主播真要复刻万寿无疆碗吗?我以为主播都忘了这茬呢!”

    “逸哥这是不过了?上亿的碗也拿出来瞎搞?”

    “有看过《挑战极限》的老观众吗?逸哥当初说过要复刻万寿无疆碗,这是真说到做到啊!”

    “我记得那时候逸哥不是说要把这套碗的价格打下来吗?用几百万的大金砖来复刻,这怎么算是把价格打下来呢?”

    李逸可以看到观众的弹幕,在读到质疑的弹幕后,他笑着说道:“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复刻这套碗,为了保证成功率,最好还是尽可能的用同样的材料。

    这套碗本来就是金胎金丝的材质,所以我也要用纯金来制作胎体,尽量贴合原器型。

    你们放心,等我用这些黄金练练手,能保证成功率了,我还会再用黄铜再复刻一次。”

    听到他的话,直播间观众还说什么,摄像头死角处,关雪却在怒视着他,很是恼火。

    李逸这家伙简直太嚣张了!

    虽然那十块金砖对于关家不算什么,但好歹也是黄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