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第343节

作品:《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这么麻烦啊?”

    黄小明很惊讶。

    “当然了,否则全国那么多卤味店,怎么一家真正的百年老卤都没有?”

    李逸重又回到卤汤桶前,打开盖子,看了眼里面已经彻底融化的卤汤:“常见的卤味店里,一锅卤水能熬足一年,就已经不容易了。

    能熬十年的老卤水,都已经算是万里挑一了,生意绝对火爆。”

    赵金麦笑问:“那逸哥你这锅卤水,能熬多久呢?”

    李逸笑了笑,将锅盖放在一旁,轻描淡写的说道:“百年不敢说,熬个三十年,应该没问题。”

    “吹牛!”

    赵金麦故意摆出一副不信的样子。

    但李逸却不以为意:“那等你三十年后再来看呗!”

    “哈哈!好!我就三十年后再找你看!”

    赵金麦嘿嘿笑问:“要是三十年后你的老卤水坏了,我就送你一份大礼。

    要是没坏,那你就分我一半,怎么样?”

    “你这主意打得精啊!”

    李逸打趣:“三十年的老卤水,能卖多少钱你知道吗?起码上百万,而且你不是赌我输吗?我干嘛要分你?”

    “哦!你不敢赌!”

    赵金麦故意激他,做着鬼脸。

    “幼稚。”

    李逸吐槽了句,随即一挥手:“送你就送你!赌了!”

    “好!一言为定!”

    赵金麦哈哈笑着,快步过来搂着刘艺菲的脖子:“艺菲姐,你是见证人啊!要是逸哥耍赖,你得帮我收拾他。”

    “我怎么帮你,我又打不过他。”

    刘艺菲笑着摇了摇头。

    赵金麦俯下身,伸手遮着刘艺菲的耳朵,小声说道:“给他生十二个儿子!”

    “!!!”

    刘艺菲瞬间瞪大了眼睛,回头惊讶的看着她,脸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了一层。

    张了张口,刘艺菲想说些什么,最终却没说出口,只能拍了赵金麦一下,用眼神示意:不要乱说啊!

    赵金麦不疼不痒,嘿嘿笑得开心。

    直播间里,看着她们说着悄悄话,观众也被勾起了好奇心。

    “麦麦说了什么呀?艺菲怎么脸红了?”

    “哦豁,麦麦偷偷开车咯!”

    “把车门焊死!”

    “我会读微表情,v我50,我告诉你们麦麦说了什么。”

    “v你50。”

    “v你100。”

    “v你50000。”

    观众在直播间有说有笑,刘艺菲却无暇顾及。

    她此刻心乱如麻,因为赵金麦说的话,已经证明了一件事。

    那就是她知道李逸早上去自己房间的事了!

    李逸这边却没有察觉刘艺菲的慌乱,他关了火,把昨天没用完的卤肉放进卤水里重新浸泡了起来。

    卤货的关键不在于煮,而在于泡。

    正所谓三分卤,七分泡,在卤食材的时候,把食材卤熟就可以了,剩下的时间,都要用来浸泡。

    卤货越泡越香。

    将卤肉放进去后,李逸就盖上了盖子,让卤汤的余温浸泡加热卤肉。

    而他则来到了案台前,刚刚和好的面已经醒得差不多了。

    第394章 铁圈虎背菊花心

    白吉馍的做法很简单,只需要将醒好的面团重新揉捏排气,分成面剂,擀成面饼,上锅烙熟就可以了。

    但在制作手法上,还是有一定讲究的。

    制作白吉馍,要用到鱼肚擀杖。

    所谓的鱼肚擀杖,就是中间粗,两头细的擀面杖,也叫橄榄杖。

    这种擀面杖在南方一般是用来擀饺子皮,馄饨皮的。

    但在陕省,却是专门做白吉馍的擀面杖。

    梦境空间里的那套擀面杖里就有鱼肚擀杖,但李逸暂时不好拿出来,得晚上回去收个快递,才好明天带过来。

    不过鱼肚擀杖并不罕见,李逸在市场已经买了一根,刚好可以用得上。

    将面剂揉匀,搓成一头粗,一头细的长条后,李逸就用鱼肚擀杖在粗的一头擀了一下,将粗端擀薄。

    跟着,他就从粗到细,将面团长条卷了起来。

    面团长条卷成了牛角面包,然后李逸就用手掌将面团竖着按成了面饼。

    这时候,他就用双手按着鱼肚擀杖,在面饼上擀了起来。

    鱼肚擀杖的形状让面饼很快就被擀成了一个碗状的“面碗”。

    随后,李逸将面碗翻转了过来,又用鱼肚擀杖擀成了一个反向的面碗。

    这时候的面碗还只是一个浅口的形状,看上去并不深。

    为了加深面碗的深度,李逸就拿起了面碗,捏着面碗的边沿,做出了一个深碗口的造型。

    接连做了五六个后,李逸就拿出了一个平底铁烤盘,放在灶台上,开火烧热。

    趁着加热的时间,李逸又做了五六个面碗出来。

    看到李逸的操作,黄小明好奇问:“不是要烙馍吗?为什么要擀成这样?”

    李逸一边捏着面碗的造型,一边解释:“正宗的白吉馍,得是铁圈虎背菊花心。

    做成碗状,就是为了让面饼烙出更完美的花纹来。”

    说着,他就用掌心感受了一下铁烤盘散发的温度,随后就把一个面碗按在了铁烤盘上。

    “不刷点油么?”

    黄小明有些不解。

    “不用。”

    李逸一边往铁烤盘里放着面碗,一边解释:“白吉馍是干面饼,吃的就是纯正的麦香,不用刷油的。”

    “那不会粘锅么?”

    黄小明不解。

    “不会。”

    李逸指了下铁烤盘,解释:“这是铸铁的烤盘,之前做烤肉用过。

    这种锅在煎过东西以后,会形成一层油膜,填充铸铁料的细孔,所以是有一层薄薄的油的,不会粘锅的。”

    说话间,李逸已经把十二个面碗都放进了铁烤盘里。

    略烤了几分钟后,李逸就拿起了最先放进去的面碗。

    它下方和铁烤盘接触的一面,已经形成了一圈淡淡焦黄色的纹路,中间则有几点淡淡的圆形斑纹,和周遭一圈纹路一样,都是淡淡的焦黄色,触手略硬。

    指着纹路和中央的圆斑,李逸解释:“这就是铁圈和菊花心了。

    菊花心是我刚刚往烤盘里放的时候,在面碗底部用指肚按了一下。

    按那一下就会让被按到的地方有了一个凸起,所以和烤盘底部接触比较多,才形成了菊花心。”

    说着,他就把面碗翻转了过来,拿着碗底的位置,冲黄小明问:“这一面还有个名字,叫铜锣,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黄小明一脸好奇。

    李逸没有解释,只是托着面碗,向着烤盘轻轻用力一摔。

    啵!

    面碗倒扣在了烤盘底部,被摔成了一张扁平的面饼。

    面碗内部的空气被排了出来,发出了一声清晰的“啵”声。

    听到这声,黄小明惊讶的“咦”了声:“听上去真的有点像是铜锣的声音啊!”

    “要不要试试?”

    李逸让开了位置。

    黄小明见状,就走上前来,想学着李逸的操作,徒手把第二个面碗拿起来。

    但他试了几次,却都缩回了手来,没能拿起来。

    “有点烫。”

    黄小明有点尴尬。

    “别怕,上面是凉的,烫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