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第386节

作品:《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李逸笑道:“烤好的榄仁是会分层的,吃起来蓬松酥化,的确有点像蚕蛹。

    尤其是西山榄仁,它的尾部会有点偏左,又叫左尾,看起来不对称,就更像蚕蛹了。”

    听他这么说,刘艺菲重新看了下手中吃到一半的榄仁,随即摇了摇头:“你别说了,再说得像点儿,我都吃不下去了。”

    李逸笑了笑,问她:“味道怎么样?”

    “味道特别香。”

    刘艺菲忍不住又咬了一小口,细细嚼着,笑着晃了晃手中的半个:“这个我也能当零食吃。”

    “那就对了,有西山榄仁的五仁月饼,才是真正的粤式五仁月饼。”

    李逸笑着说了句,就将配好的干果仁端起,来到灶台前,倒进了大锅里。

    跟着,他就把刚刚留下的蜂蜜也倒进了锅里,用锅铲翻炒了起来。

    这些蜂蜜就是用来拌五仁馅儿的。

    赵金麦她们都不喜欢吃五仁馅儿里的青红丝。

    虽然传统的青杏、玫瑰蜜饯做的青红丝味道还是很好的,但市面上买不到好的传统青红丝。

    所以李逸就没往馅儿里加青红丝,只用蜂蜜拌了纯粹的五仁。

    随着他的翻炒,锅里的五仁馅儿已经均匀的裹上了一层蜂蜜。

    赵金麦凑了过来,好奇问:“这个和玛仁糖好像啊!”

    “做法差不多。”

    李逸笑道:“玛仁糖里没有榄仁。”

    “咱们做好了可以给热巴姐寄一点过去,她肯定喜欢吃。”

    赵金麦说着,拿出手机就拍了几张照,给热巴发了过去。

    没过多久,直播间里就飘过了一条弹幕。

    热巴:哇!看着好好吃呀!

    “热巴姐!”

    赵金麦笑着冲镜头招了招手,打了个招呼。

    热巴:麦麦妹妹,想死你啦!艺菲姐的脚还没好吗?好心疼,希望能快点好,早点来找我玩。

    赵金麦见状,哈哈笑问:“干脆你来找我们玩呗?院子里的馕坑还给你留着呢!”

    热巴:唉!我也想啊!抢不到名额了,现在想上你们节目的人太多了,还是等你们录完,来找我玩吧!我请你们上山去吃羊!

    第440章 醍醐与千层烧饼

    就在李逸这边炒好了五仁馅儿的时候,绵羊那边忽然喊了声:“逸哥,你看这个糖浆是不是熬好了?”

    李逸闻声,就来到了糖锅前看了眼。

    只见锅中的糖浆已经开始有点微黄了,下方浮起的气泡也变成了芝麻粒大小,而且向上浮动的速度慢了不少,能清晰感觉到,糖浆变得粘稠了很多。

    见状,李逸点头说道:“这个程度的糖浆已经就算是转化完成了,但咱们是要做月饼的饼皮,最好是把颜色再熬深一点。

    你继续盯着,等它变成香油色,重新开始翻大泡的时候,再来叫我。”

    “好。”

    绵羊应了声,就继续盯着锅里的糖浆,时不时拿出手机拍照,记录着变化的状态。

    这是难得的实操经历,她要把经验都记录下来。

    继续熬了十分钟后,糖浆就已经转为香油色了。

    看到锅中重新翻起的气泡,她就回头喊道:“逸哥,已经香油色了!”

    李逸正在和面,闻言搓了搓手上的面絮,回到了灶台前。

    看了眼锅中糖浆的状态,他吩咐:“我手上有面,不好弄,你先去倒一碗纯净水过来。”

    绵羊依照他说的,倒了碗清水,端到了他面前。

    “放这儿。”

    李逸抬了抬下巴示意,然后吩咐:“那个袋子是小苏打,拿过来,用那个小勺挖四平勺,倒碗里,对,刮平,不用压。”

    “哦,直接倒进去?”

    绵羊按照他说的,调了一碗小苏打水,随后就在李逸的指挥下,直接倒入了锅中。

    苏打水入锅,锅里的糖浆顿时沸腾了起来,大股的气泡翻涌。

    “搅,搅动快点。”

    李逸冲绵羊吩咐:“别怕,现在转化完了,已经不会反砂了,你要尽快把它搅拌均匀。”

    “为什么要加苏打水啊?”

    绵羊手忙脚乱的按照李逸的吩咐搅拌着糖浆,忍不住开口问了句。

    “转化糖浆熬到刚刚微黄的状态是最好用的,熬到现在这个颜色就有点太稠了,得加水稀释一下。”

    李逸解释:“加小苏打是为了中和糖浆中的酸,不然吃起来皮的味道会很酸,影响口感。”

    “哦,这样啊!”

    绵羊手中搅动的动作不停,看着糖浆表面浮起的泡沫,她忍不住问:“你不是说起泡会结晶吗?这样起这么多泡,没关系吗?”

    “现在糖浆已经转化完了,基本上不会再反砂了。”

    李逸笑道:“而且我让你快速搅拌,就是要让气泡尽量浮到表面上来。

    加了水稀释以后,气泡就不会悬浮在糖浆里了。

    这些气泡只要飘在表面,它就会自己慢慢破裂开的,不用担心。”

    听他这么说,绵羊这才放下心来。

    看着她将糖浆搅匀后,李逸就吩咐她关了火,把糖浆倒了出来,拿去冰柜里降温。

    而李逸自己则又回到了案台前,继续和起了面。

    绵羊把糖浆放好,回到灶台前,看了眼手机里记载详细的记事本,心中颇有几分成就感。

    开心的收起手机,她来到了李逸身旁,看着李逸面前盆中的面团,好奇问:“这是要做什么?”

    “千层芝麻烧饼。”

    李逸一边说着,一般用力揉捏着盆中的面团。

    在他的力量加持下,面团听话无比,迅速从粗糙的面絮混成了一体的面团。

    “烧饼?”

    绵羊闻言,有些迟疑:“烧饼不是自己家里都能做吗?”

    李逸闻言,手中不停,看了她一眼,笑道:“怎么?瞧不上我做的烧饼?”

    “不是不是!我没有那个意思。”

    绵羊解释:“我就是觉得,烧饼有点太普通了吧?放在【荷花酥】,【玉兰酥】那样的点心面前,会不会显得不太匹配啊?”

    “你是想说烧饼上不了台面对吧?”

    李逸笑着看了她一眼,才说道:“面点不一定越精巧越好,如果能把最简单的食材处理好,也能做得很好吃。

    正所谓大道至简,返璞归真,面点白案的最高境界,并不是精细的酥点,而是最简单的蒸馒头。

    再者说,你怎么就知道,我做的烧饼,就不如【荷花酥】好吃呢?”

    听他这么说,绵羊没话讲了,只能笑着抱了抱拳:“好吧,我错了。”

    李逸见状,也笑了笑,解释:“逗你玩的,其实这个烧饼也是有讲究的。

    它是酥点的前身,属于传统烧饼和各式酥点的过渡产品,在面点里地位还是比较重要的。

    而且它的味道也很好吃,你待会儿尝尝就知道了。”

    说话间,他已经把面团揉得光洁柔韧了。

    感受了下回弹的力道,李逸反手将它倒扣在了面盆下,让它自己饧着。

    重新拿过一个小盆来,李逸往里倒了些面粉,随后就拿出了一块黄油来。

    看到李逸拿出黄油,绵羊有些惊讶:“烧饼里要放黄油的吗?”

    她拍摄的视频里,经常就用到黄油来复刻一些西式的食物。

    但黄油是西式面点常用的油脂,传统的烧饼里放了黄油,那还是中式面点吗?

    听到她的疑问,李逸笑着说道:“这不是黄油,这是醍醐。”

    “啊?”

    绵羊没听懂,有些懵:“什么壶?”

    “醍醐。”

    李逸笑着解释:“醍醐灌顶的那个醍醐。”

    “???”

    绵羊更懵了:“这不是黄油吗?”

    “对,是黄油,但在古代,这就叫醍醐。”

    李逸将黄油包装纸打开,拿了个锅来,把黄油切成了小块,放了进去,一边解释:“其实酥这个字,是从域外传进来的,它的意思原本是一种奶制品。

    《大般涅槃经圣行品》中就说过了,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稣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

    这是经文借鉴提炼醍醐的过程,来比喻对智慧的体悟逐步提升的过程,但也由此能得知醍醐的制作方法。

    所谓的酪就是发酵的奶制品,蛋白质有稍许凝结的那种,有点类似于马奶酒,古代叫酪浆。

    酥就是搅拌提炼出的奶油,醍醐是更纯的黄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