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第526节

作品:《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但咱们的强项在于,能把质量没有那么出众的食材,通过烹饪技巧,做得特别好吃,这才叫厉害!”

    一旁的玲花听到他的话,忍不住开口说道:“和牛的品质也未必就比咱们的牛肉好吧?

    我吃过a5的和牛,其实也就那样,就是油脂多一些,但还是白膘牛而已。

    在我们蒙省人心目中,白膘牛是根本没法和黄膘牛比的。

    昨天我们杀了一头顶级的黄膘牛,是hlbe的苏白牛,也有雪花。

    待会儿你尝尝苏白牛的雪花肉,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好牛肉了。”

    “哦?是吗?”

    林奕伦来了兴趣:“黄膘雪花牛?那我得尝尝了。”

    “先干活儿。”

    李逸把剔下来的匙仁放到了他面前:“都切片,厚度1毫米。”

    “好,给你看看我的刀法。”

    林奕伦搬过案板,就在李逸身旁切起了肉片。

    他的效率要比曾义快好多,切出的肉片也十分均匀完整,良品率相当高。

    李逸见状,分割肉的速度也加快了起来。

    他这一加快不要紧,一旁的林奕伦只觉他的双手上下翻飞,扭头看去,就看到李逸手中的刀刃悄无声息的在牛身上游走着。

    片刻后,李逸一拽,牛身上的牛肉就像是脱落的衣服一样,被李逸拽了下来。

    看到这一幕,林奕伦不由震惊得瞪大了眼睛:“我去!什么情况?你这卸肉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前天的直播你没看吧?”

    黄小明来到近前,拍了拍他的后背,笑着说道:“逸哥这一手是真正的庖丁解牛。

    这才只有半头牛,前天逸哥解的是一整头牛,那场面才叫刺激呢!”

    “我得回去看看。”

    林奕伦惊叹不已:“这刀法也太吓人了!”

    直播间里,观众都是亲眼目睹过李逸解整牛的。

    但再次看到李逸解牛肉,还是会觉得惊艳,更何况第一次见到的林奕伦了。

    三下五除二将牛肉解下来后,李逸就按照部位,把胸口朥,三花趾,五花趾,嫩肉等区域的肉放好,交给了林奕伦。

    有林奕伦在,他的压力就小多了,不然这些牛肉都得他自己切。

    单独把嫩肉和五花趾之间的腿肉取了出来,放到了一个干净的案板上,李逸就把吴垒叫了过来。

    “到你出力的时候了。”

    李逸拿过了两根沉甸甸的方形铁棒,交给了吴垒:“你的任务,就是把这些腿肉打成肉泥。”

    这是潮汕牛肉火锅中最费事费力的一个步骤了,也就是手打牛肉丸。

    它需要用铁棒生生的将牛肉打成肉泥,然后捏成肉丸。

    吴垒是知道自己要干这个活儿的,但接过铁棒后,他还是被铁棒的分量惊到了。

    “这么重?”

    他拎起铁棒,在手里晃了晃。

    “重点可以增加效率。”李逸随口解释。

    “就这么砸吗?”

    吴垒迟疑问:“先切一下是不是更好砸?”

    “不能切。”

    李逸解释:“这个腿肉里是有筋膜的,那些筋膜会起到固定作用,让肌肉不会被轻易砸飞。

    你要是切开,没砸两下,肉就到处飞了,效率更差,不切反而好砸一些。

    就这么砸吧,砸散以后就轻松了,记得把筋膜挑出来。”

    说着,他拍了拍吴垒的肩膀,笑道:“这是个体力活儿,你就把它当力量训练好了。”

    吴垒闻言,低头看了眼已经开始微微隆起的腹部,顿时没怨言了。

    拎起铁棒,他就来到了牛肉前,瞅准牛肉,奋力砸了起来,好像和牛肉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

    李逸见状,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就来到了灶台前,把大锅架上了灶台。

    这次的十个口味的涮锅汤底基本上都提前准备好了,只剩下了一味还没准备好,也就是贵省风味的豆豉火锅。

    这种火锅的底料需要炒制,而且得现炒才最好吃。

    等炒好这锅底料,餐厅就能开门营业了。

    第599章 zy虾子辣椒

    各地的涮锅、火锅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有着自己的味型。

    蒙式的涮羊肉,潮汕的牛肉火锅,吃的是本味,汤底并不喧宾夺主,只用清水来涮烫。

    川式的麻辣火锅则是以香料味和豆瓣酱的酱香味为主。

    而贵省的豆豉火锅则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它的味型是以豆豉的豉香味为主的。

    赵金麦一直在水池旁洗着五花肉,刘艺菲则在案板前切着,已经切了一盆五花肉片了。

    贵省的豆豉火锅做法很简单,底料就是猪油,猪肉,豆豉和辣椒,炒出香味加蒜苗,就可以涮菜涮肉吃了。

    但要想做得好吃,也还是有讲究的。

    在炒制底料前,李逸要先把脆哨炸出来。

    脆哨是贵省等南方地区的叫法,其实就是北方的油渣。

    在贵省吃豆豉火锅时,脆哨是灵魂,不仅可以干吃,也可以下进火锅里吃,油香味美。

    将锅架在灶台上后,李逸就把刘艺菲切好的五花肉片端了过来。

    从案台上拿过了一盆之前做面点没用完的猪油,李逸用铲子挖着倒进了锅里。

    那次做面点炼猪油,李逸用的是水炼法,炼出的猪油色泽洁白,但香气略有不足。

    这次要炒火锅底料,需要足够出香,所以李逸打算用油炼法来炼猪油,炸油渣。

    猪油下锅后,很快就融化了。

    李逸用漏勺舀起了五花肉片,倒进了锅里,翻炒了起来。

    五花肉片上还残留着清洗时留下的水分,下锅后就噼啪作响,动静不小。

    李逸动作均匀的翻炒着,等到声响变小,才继续下起了肉片。

    油炼法需要保证猪肉和猪油里的含水量尽可能的低,所以李逸只放了两勺,就继续翻炒了起来。

    等到肉片渐渐被炸干炸透,变成了油渣后,李逸将它们捞出,放在一旁的盆里,才重新往锅里下了肉片。

    很快,猪油的香气就扩散开来了,并且顺着前厅,飘到了门外排队的食客之间,顿时引起了一片哀嚎。

    黄小明不得不跑去门外安抚,表示马上就能营业了,让食客再安心等等。

    炸了半个小时,脆哨全部炸好了,锅里的猪油也炼了大半锅出来。

    把脆哨全部捞起来,放到了一旁后,李逸就去到储藏室里,端出了一盆干豆豉,和一盆准备好的辣椒。

    这盆辣椒是刘艺菲按照李逸的吩咐,一早来餐厅后就泡起来的,而且都剪掉了辣椒帽子。

    此外,她还和赵金麦一起准备了一盆刮了皮的生姜,还有一盆剥了皮的蒜瓣。

    端出了辣椒后,李逸回身又去了储藏室,搬出了一个大号的石臼来,放在了墙边空处。

    随后,李逸就用漏勺捞起了一勺盆中的辣椒,连同姜蒜一起放进了石臼里。

    再次进了一趟储藏室,这次李逸出来后,手中多了一根粗壮的石杵。

    石杵的下方是一个电饭煲大小的石墩,中央镶着一根粗壮的木棍,握手处足有杯口粗细,目测不低于三十斤。

    但在李逸手中,它却显得轻飘飘的,仿佛是玩具一般。

    拿出石杵后,李逸将石墩冲洗干净,就拿着石杵,砸起了石臼中的辣椒和姜蒜。

    咚!咚!咚!

    沉闷的声响吸引了后厨所有人的注意力。

    玲花不解问:“这是干嘛?做辣椒酱?”

    林奕伦回头看了眼,略一思索,笑道:“这是做糍粑辣椒吧?”

    直播间里,早已经有贵省的观众激动的叫出了糍粑辣椒的名字。

    “糍粑辣椒!这个超级好吃!”

    “豆豉火锅的灵魂啊!这个辣椒炒过以后特别香!”

    “妈呀!谁能理解一个在外打工的六盘水人,看到糍粑辣椒的心情啊!”

    “这是昨天火锅里放的那种糍粑辣椒吗?为什么不用机器绞了?”

    砸糍粑辣椒的过程很枯燥,李逸一边砸着,一边看着观众的弹幕。

    看到有观众提出询问,他顺口解释:“云贵川地区都有糍粑辣椒,但用途不同,做法也有一些区别。

    按理说,糍粑辣椒一定是舂出来的才最好吃。

    但为了节省时间,批量生产,用刀剁,绞肉机绞,也都是可以的。

    只是达不到舂糍粑辣椒的极致罢了。

    这种是贵省特色的糍粑辣椒,它是做豆豉火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