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第559节

作品:《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虽然碍于楚王,她们不敢对李逸做什么,但在背后的嚼舌根却一点也没少过。

    李逸虽然不在意这种背后的吐槽,但听得多了,也难免心烦气躁。

    不过他知道织工们对他有怨气是有原因的,问题的关键也是因为他没做出配套的织布机来。

    想要大幅提升织布机的效率,就要设计出利用外力进行驱动,自行纺织的织布机来,比如全机械化的织布机。

    然而,李逸看的木工书里,却没有机械化织布机的相关资料。

    于是,李逸就只能自行设计。

    根据基础的机械知识,和纺织的相关原理,李逸从零开始,一步步倒推,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才设计出了一台机器。

    但根据设计图,他带着木匠做了两年,才做出了一款织布机来。

    战争时期,青铜、铁等金属都很珍贵,有点金属都得打成武器,箭头,送去前线。

    所以,楚国国内根本不可能提供金属来给李逸制作机器。

    而且国中的铁匠也没那个水平打造出李逸想要的零件来。

    于是,李逸制作出的第一代纺织机,赫然是全木质的。

    但木质材料的强度终究有限,磨损也大。

    所以为了保证强度,织布机的块头就很大,最终拼装起来,已经快有一座小房子那么大了。

    但即便这么大,这台机器一次也只能织一匹布而已。

    而且每织一匹布,就得耗费将近十斤的油来润滑。

    最重要的是,想要操控这台机器,最少也得八名熟工一起配合才行。

    但八名熟工用普通的织布机,相同的时间里都能织完半匹布,加起来效率比织布机高得多。

    于是,在验证了机器的效率后,楚共王就叫停了这台机器的研发。

    毕竟木材也不便宜。

    有这一台机器所用的木头,都能造一座攻城车了。

    失去了楚王的支持,李逸的研发难度一下就增大了。

    没有了经费,那研发成本就成了大问题。

    他只能用时间换空间,利用平时的空闲时间制作锦缎,卖给国中贵妇挣钱,积攒资金。

    可这个生意很快也被叫停了。

    战争期间,他这样一个熟手织工,不尽心尽力为前线提供军备,反而在行商贾之事,自然为人所不喜。

    就连楚共王也因此对他大失所望,态度也冷淡了很多。

    再加上他作为一个女人,岁数越来越大,逐渐年老色衰,遇到的阻力就更大了,堪称举步维艰。

    而这样的局面,也让早已对他不爽的织工们愈发幸灾乐祸了。

    失去了楚王的庇护,织工们肆无忌惮,就连嚼舌根都不避着他了。

    长此以往,李逸的心态也被影响了,有好几次都差点爆发。

    不过好在他还记得自己的本心,没有情绪失控。

    局面到了楚共王去世,楚康王登基后,才迎来了好转。

    因为在李逸的接触下,楚康王对他的印象不错。

    而且因为他给楚康王演示了一些科学原理,楚康王对科学也有着一定的好奇心。

    于是在登基后,他重新启动了对李逸的资助,来帮助他研发新一代的织布机。

    在经过了第一代的失败后,李逸已经知道织布机的成功与否在于关键零部件的强度,以及充沛的动力来源。

    于是,他利用机会,找来了工匠,浇筑了一批青铜零部件,将织布机的体积缩小了一半,做出了第二代织布机。

    同时,李逸还让工匠浇筑了一个有着进水孔和出水孔的青铜水箱,打算制作出蒸汽机来。

    然而,在试机的时候,青铜水箱却爆炸了,工匠差点被炸死,李逸也被烫出了半身的水泡,相当于毁了容。

    经过这次事件,再也没工匠愿意帮他制作织布机了。

    康王也再一次停了他的研发基金。

    手里只剩下最后一点资金的李逸决定孤注一掷,把织布机运到了河边。

    意识到自己的步子迈得太大,他放弃了蒸汽机的制造,转而设计了利用水力作为动力的外接水车。

    这个水车只需要木头就能做,他找来木匠做好后,织布机终于运转了起来。

    第三代织布机,试车成功了。

    很快,这款可以自行运作织布的机器,就在楚国引起了轰动。

    楚人本身就信巫鬼,重淫祀,于是李逸很快就被当成了天上降临的仙女。

    有了织布机后,楚国的纺织业很快就蓬勃发展起来了。

    在楚康王的资助下,第三代织布机被接连制造而出,很快就在两年的时间里,达到了二十台的规模。

    然而,就在第三年,楚国发生了一场大面积的饥荒。

    这场饥荒不光在楚国境内横扫,甚至波及到了楚国的附属国。

    然而,在楚国上下调查缘由后才发现,这场饥荒居然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因为楚国境内蓬勃发展的纺织工业需要大量的桑麻来提供原料,所以楚国上下都在鼓励农户种植桑麻,并且提高了收购价格。

    如此一来,大量的农户都将农田改成了桑麻田,抛弃了原本的粮食种植,转而种起了桑麻。

    这种情况不光发生在楚国境内,楚国周边的几个附属国也有农户转种桑麻,然后把原材料卖给楚国。

    而楚国所支付的货款,就是可以和金钱等价的布匹。

    于是乎,楚国和附属国上下都拿到了大量珍贵的布匹,开心不已。

    但谁都没想到,一场饥荒却随之袭来了。

    大量的农户放弃了种植粮食,导致楚国境内粮食产量大幅减少,粮食价格攀升。

    在发现这点后,楚国开始向附属国采购粮食,但却发现附属国也没粮食了。

    原本在楚国和附属国之间最硬通货的粮食,变成了布匹,各方都很开心,优越感十足。

    但当粮食危机爆发后,所有人才发现,布匹虽然值钱,但却不能吃。

    于是,所有人都傻眼了。

    第641章 借粮

    以往,饥荒只会发生在天灾之间,所以楚人向来认为,饥荒是上天对人间的惩罚。

    但这次,却是楚国人第一次发现,饥荒居然还可以由于认为引发。

    于是乎,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楚王。

    不过朝中令尹帮楚康王说话,将矛盾转移到了李逸这个始作俑者的头上。

    令尹表示昌萍是鲁国派来的间谍,目的就是蛊惑楚王,制作出织布机来,引发粮荒。

    他的理由是昌萍是织紝之人,没理由会懂得木工之艺。

    木匠一行里,技艺向来都是传男不传女的,昌萍一个织紝之女,怎么可能会木艺?

    所以她必定是鲁国派过来的间谍,目的就是为了诱发这次粮荒。

    这个理由有理有据,顿时说服了所有人,就连李逸自己都是有口难辩。

    这个时代的技艺都是由世家传承下来的,他无师自通,本身就是最大的疑点。

    楚康王也认同了这个理由,打算诛杀昌萍,以平民愤。

    李逸本有逃走的机会,但他却并没有逃离,而是任由楚王卫兵把自己带到了楚康王面前。

    面对康王以及满朝文武,他为自己申辩了一番。

    他承认了自己的过失,他的确没想到,区区几十台织布机,就能引发一场席卷整个国家的粮荒。

    但他不承认自己是鲁国派来的间谍,因为鲁国最顶尖的木匠,也造不出他设计的织布机来。

    对于他的解释,令尹和康王也都没有反驳。

    然而当下已经不是争论对错的时候了,现在的问题是缺粮,一旦粮荒出现,楚人饿殍遍地,肯定会引起动荡,敌国很可能也会趁机进攻,楚国也有倾覆的风险。

    所以,即便昌萍真的不是间谍,为了平息民怨,她也得杀。

    李逸也知道这个道理,不过他提出,当下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平息民怨,而是想办法解决粮食危机。

    但康王和满朝文武也都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解决粮食问题,可一季粮食从种下到成熟少说也得半年。

    而楚国和几个附庸国都因为转种桑麻导致粮食短缺,即便是开仓放粮,也没办法解决缺粮的问题。

    李逸随即提出,愿意以带罪之身出使晋国及其他侯国,前去借粮。

    这个提议很荒谬,因为楚国正在和晋国打仗,为什么要给楚国借粮呢?

    但楚康王还是同意了这个提议。

    他很清楚,杀了昌萍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无奈之举,如果昌萍真的可以借来粮食,解决粮荒的问题,那他还是愿意赌一赌的。

    随后,楚康王就派了自己的亲卫护送令尹以及李逸去了晋国出使。

    李逸也借机见到了晋王,向晋王提出了借粮的请求。

    对于楚国发生的事,晋王也是有所耳闻的,但亲自确认了这个消息后,他也是惊讶不已。

    听到李逸说起那种可以自行织布的机器,他很是心动,当即提出要用那种机器来换粮。

    楚国令尹一口拒绝,但李逸却答应了下来。

    人命关天,只要能避免粮荒,区区织布机,换也就换了。

    这件事本身就是因为织布机而起,用织布机解决也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