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第597节

作品:《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然而,以他的身体素质,赵局长几人想让他上头,显然是有点困难。

    几轮酒下来,李逸还一点感觉都没有,赵局长自己就先顶不住了。

    见状,李逸就表示:“赵局长,咱们感情到位了,酒就别喝太多了,小酌怡情就好。”

    赵局长也正有此意,也不由暗松了口气,笑道:“李先生真是海量啊!我是不行了,老了。”

    “赵局长谦虚了,从气势也能看出赵局长你当年的风采啊!”

    李逸开了句玩笑,随即就正色表示:“赵局长,咱们酒也喝得差不多了,要不就说说正事儿吧!”

    “好,那我也不兜圈子了。”

    赵局长笑道:“小刘跟我说了,你去泰山上量了尺寸,如果按照实际尺寸,在价格方面,能再优惠一点吗?

    你也知道,鲁省的旅游业,有一大部分都靠着泰山顶着,的确也不宽裕。”

    李逸对此早有预料,他沉吟了下,才说道:“赵局长,不瞒你说,竹编这东西,原材料成本真没多少,绝大多数的成本,都是技术成本。

    我量过尺寸了,这尊玉皇像用竹编全包,要用到的竹材成本,撑破天也就是百八十万。

    但如果想按照发丝金线的标准来编,两千万都是成本价,我根本没多要。

    而且成本是一方面,工期又是另一方面。

    套篾的活儿要比直编麻烦得多,而且要一体成型,就要占用模具,也就是玉皇像。

    如果是我来做,我可以把工期压到一个星期以内。

    你可以去和其他能做竹编的联系一下,问问他们的报价和工期。

    按照行情标准,最少也得三千万上下,工期也得一年以上。

    我并不是漫天要价,两千万包工包料,如果你能找到比我这个条件还优厚的,尽管选其他人,我没意见的。

    我这个人说话比较直,车对车,炮对炮,该什么条件,就什么条件,就算谈不成生意,咱们还做朋友,交情还在,您说呢?”

    听着李逸的话,赵局长沉吟着,没有反驳。

    他既然让刘浩明再次联系李逸,肯定是已经了解过一圈市场行情了。

    李逸的报价的确是有优势的,最重要的是,这个工期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

    他的确让刘浩明去联系了国内几个竹编之乡的竹编大师,咨询了一圈。

    在问下来后,那些竹编大师的报价张口就是五千万,而且工期最少也得一年。

    给玉皇像覆盖竹衣,是需要将玉皇像取下来的。

    一年的工期,就意味着玉皇顶在一年的时间里,都没有玉皇像参拜。

    玉皇顶没有玉皇,传出去让人笑话事小,如果影响了门票销售,事儿可就大了。

    所以一年的工期,是绝对没办法接受的。

    因此,赵局长在让刘浩明联系李逸的时候,无形中透露的意思,就相当于是表示自己已经接受李逸的报价了。

    这样一来,在谈判的时候,想要把价格谈下来的难度就高多了。

    不过赵局长只是这么一问,他其实也没想着能把价格砍下来多少,而且他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这个。

    哈哈笑了声,他点头表示:“的确,我了解过,你的报价的确已经很良心了。”

    说着,他忽然话锋一转,冲李逸问:“诶?对了,我听说你帮高邮搞了个美食节,好像还挺火的,上了好几次热搜,我都看到了。”

    “没错。”

    一旁的刘浩明笑着接茬:“我看网上说,去的游客已经快把高邮挤爆了,当地市长已经在发动当地市民,腾出空闲的房间当做民宿,请外地游客去家里住了。

    好像两天之内,游客数量就已经破五十万了。

    昨天晚上的时候,游客数量已经超过高邮当地的常住人口了。”

    “是吗?”

    赵局长有些惊讶,忍不住感叹:“咱们泰山每年黄金周的时候,七天加起来,游客数量也才二三十万,人家高邮一个美食节,拉了咱们三倍的游客过去啊!”

    “可不是么?”

    刘浩明也啧啧叹道:“这黄金周还没结束,算上后面几天,高邮游客破百万肯定是没问题的。

    按照一个人花一千的标准来算,那就是十个亿的消费额啊!”

    听着他们一唱一和,李逸笑了。

    看向赵局长,李逸笑问:“怎么?赵局长对这种模式也有兴趣?”

    被说中心思,赵局长嘿嘿笑了声,才说道:“要说不感兴趣那是骗人,上百万的游客数量,没有哪个地方旅游局是不动心的。

    我们泰安坐拥泰山七十二灵泉,物产丰富,如果要搞美食节,肯定也可以搞,只是我们都没有什么经验。”

    说到这里,他顿了下,才看着李逸笑道:“小刘给我看过你之前的节目,你在节目里做了一桌豆腐宴,就是我们泰安的豆腐宴。

    我们泰安的豆腐,在鲁省也是有名的,如果开发成特色美食,搞一个美食节,肯定也不比高邮差。

    李先生,你是这方面的专家,我希望你能帮我们泰安当地策划一下,最好是和泰山景区联动,赏美景,尝美食,多好?

    你放心,费用方面绝对不让你吃亏,包括这次玉皇像覆竹衣的项目一起,就按照你说的价格算,你觉得怎么样?”

    听到他的一番话,李逸终于确认了他的想法。

    原来赵局长请他来,是意在沛公啊!

    第689章 合作共赢

    高邮美食节的火爆,在这两天里,的确一直在发酵着。

    王副局长昨天晚上还给李逸发了微信,给李逸讲了美食节现场的相关数据,和刘浩明说得差不多。

    对于所有城市而言,旅游业都是一桩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优质产业。

    它不像制造业会对地区环境造成污染,也不需要太大的投资。

    只需要开发好旅游项目,做好配套,就可以撬动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做起来绝对是优质资产,可以有效拉动gdp,长长久久的挣安稳钱。

    而且它不光能挣本地人的钱,还能挣到外地人的钱,相当于是从其他的地区吸血,来让自身更加茁壮。

    所以没有哪个城市是不想开发旅游业的,即便是泰安这样一个拥有着得天独厚的顶级旅游资源的城市,也会想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获得更多的旅游收入。

    听着赵局长的话,李逸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在思索着。

    高邮美食节的成功是他早有预料的,但他并没有想到会有这么火爆。

    这次美食节的火爆,也为他开了一个好头,让他确定了很多事。

    比如这种结合当地特产搞美食节的模式,是确实可以行得通的。

    这就为他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可以助力他将这种模式推广到更多的地区。

    泰安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特产资源,以及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的地方特色餐饮文化。

    按理说,它是要比高邮更适合搞美食节的。

    不过在费用方面,就不能和高邮走一样的模式了。

    高邮美食节虽然火爆,但李逸并没有挣到多少钱,因为他选择的是摊位费抽成。

    按照最高的比例来算,他也只挣到了几百万而已。

    但这是他计划好的,因为在高邮美食节之前,没有人知道这种模式可以成功,他也没有和地方政府分润利润的资格。

    然而在高邮美食节成功之后,他就有了一个成功的案例,帮他增加后续谈判的筹码。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他其实是放弃了一部分在高邮可以赚到的利润,来博取今后更多的利润,怎么算都还是赚的。

    比如现在,他就可以提出利润分成的方案了,泰安这边肯定不会拒绝,只是分成比例方面的拉扯需要点时间罢了。

    思索片刻,李逸说道:“高邮美食节的成功,其实是在我预料之内的,我之所以带着节目组去现场录制,全心全力的为当地的摊贩传授厨艺,就是因为我坚信美食节一定能够成功。

    这种成功不是偶然,而是一种人力所为的必然,而且是可以复制的。

    不瞒你说,其实我已经在准备开一家策划公司了,专门复制这种结合地方特产,制作特色美食,用美食节的形式吸引游客,帮助地方第三产业发展的模式。

    在这一方面,我是最专业的,因为我不仅了解美食节的策划、宣传、举办,而且对地方特色美食的开发也是我的强项。

    我不光可以帮地方量身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美食节,还能进一步开发创造出呈现当地文化特色的美食产业来。

    这不是随随便便搞个美食节,吸引游客来玩一趟那么简单,这是一项长期工程,是要长长久久的运行下去的商业模式。

    所以,为了能够确保项目方当地美食文化健康有序的长期发展,我是打算以企业与当地政府合作的方式来开发相关的项目,双方各自占据一定的股份,来共同经营。

    美食节也会作为企业的项目,由企业负责经营,当地政府负责监管。”

    从李逸说起第一句话的时候,赵局长就认真了起来。

    一直听完李逸的话后,他才笑着打趣:“李先生这是想吃肉啊!”

    他是调侃李逸的这种模式,相当于是李逸自己吃肉,当地政府喝汤,大头收入肯定都被李逸拿走。

    “是合作共赢。”

    李逸开玩笑:“我最多也就能赚点钱,赵局长赚到的那可是实打实的政绩啊!”

    赵局长哈哈笑了声,却没有否认。

    商人赚钱,官员拿政绩,这是最好的合作共赢模式。

    而且在他看来,高邮美食节的模式的确有点仓促,像是草台班子,一点也不专业。

    如果李逸真的可以以企业的方式和地方政府合作,将风险都承担过去,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也是件好事。

    只是这其中的利益空间太大,得好好聊一下。

    于是,沉吟片刻后,赵局长就问:“李先生打算把公司开在哪儿啊?”

    他一开口,李逸就懂他的意思了,笑道:“泰安这地方环境真不错,就是不知道招商引资的政策怎么样。”

    “哈哈!”

    赵局长笑了起来,开玩笑:“李先生你还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啊!”

    李逸是在问他要税收减免政策,但这不是他能决定的,所以也只能先用开玩笑的方式遮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