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第642节

作品:《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转宴的顺序是先从怀里转起,汤膳是最后上的,所以就从汤膳开始转,依次往里……”

    听着李逸的话,王恬笑着打趣:“我估计他们根本坐不住,尤其是那几个丫头,肯定没等开宴,就已经开始当自助餐了。”

    李逸也笑了,这还确实是很可能发生的情况。

    “这个到时候再看,做节目效果那是嘉宾的事儿,咱们把该做的做到就可以了。”

    李逸笑道:“其他的环节太繁琐,就都省略了吧,就是这个转宴需要各位姐姐忙活一下。”

    在场有化妆组和道具组的女孩,闻言纷纷调侃:“你们都当皇帝皇后,我们为什么就是宫女呢?不行,我们也要当皇后。”

    “就是,人人平等,现在又不是古代了。”

    李逸举手笑道:“只要你们能弄到足够的道具服,随意,好吧?”

    他们开着玩笑,气氛很是欢乐。

    而后方的郝力保,心中却像是在翻滚着惊涛骇浪。

    他没想到,这套【龙凤宴】在菜品之外,居然还有这么多细节讲究。

    回想起早上刚到的时候,他还在挑着餐具和餐巾的毛病,此时的他只感觉脸颊在发烧。

    和李逸说的这些细节比起来,他说的那些热餐具,叠餐巾的细节,根本不值得一提。

    再看向李逸时,他的眼神愈发复杂了。

    李逸为什么连前堂的这些安排都这么纯熟?

    国宾馆的规格已经是全国最高了,但和李逸讲起的这套规矩比起来,还真有点小巫见大巫。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李逸说起的这套【龙凤宴】规矩,是上千年封建帝王不断更迭,演化到了极致的餐宴规矩,属于是把伺候人的那一套玩到了极致。

    虽然李逸已经省略了无数不平等的规矩,比如叩首,高呼吉利口号等,但只是展现出的这些许,就已经足以镇住所有人了。

    和这套皇家规格比起来,西餐那套刀叉摆盘晃红酒,还真不是对手。

    看着李逸一项一项安排着明天的工作,明确着各个环节的要求,郝力保暗自决定,明天得把前堂经理也带来,好好学习一下。

    这才叫顶级规格啊!

    一场会开到了晚上十一点才结束,郝力保原本是要提前回去的,但却硬是陪着熬到了这会儿。

    趁着工作人员收拾东西的功夫,李逸又去厨房检查了下冰柜里的药包。

    冰柜里摆着一个个汤桶,里面装着自来水,此时表面已经凝结成冰了。

    而在桶口处则横着一根根竹棍,上面捆着一个个白色的纱布药包,吊在水面之上。

    郝力保也跟着他回到了后厨。

    看到冰柜里桶中的药包,郝力保开口问:“这是什么?”

    “做屠苏酒的原料。”

    李逸随口回答,手中拿过了纱布,将冰柜缝隙全部包裹了起来。

    “屠苏酒是什么酒?”

    郝力保在记忆中搜寻着这个名词,疑惑问:“是明天要喝的吗?”

    “对。”

    包好了冰柜缝隙,李逸才擦了擦手,解释:“屠苏酒就是岁酒,过年的时候喝的,可以避瘟疫。

    屠苏是一种阔叶草,晋朝之前很多人都会用它来盖草庵来居住。

    屠苏酒就是从这样的房子里酿出来的,所以就叫屠苏酒了。

    【龙凤宴】是年夜饭,吃完了要守岁,过了子夜就要喝屠苏酒了。

    这是汉族的传统,王安石的《元日》里不就写了么?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所以古代在年夜的时候,都会喝一些屠苏酒来辟邪祛瘟,和端午节喝雄黄酒一样。”

    “还有这样的酒?”

    郝力保有些惊讶。

    以他的阅历,居然都没听说过这种酒。

    “当然有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春节喝屠苏酒,这都是传统。”

    李逸笑了笑:“不过粽子和月饼都流传下来了,唯独喝屠苏酒的传统已经被边缘化了,现在也就南方的一些小地方还有这种传统,北方已经完全没有了。”

    郝力保闻言,不由陷入了沉思。

    这么重要的习俗,他居然都不知道,可见的确已经快要消亡了。

    想了想,他指着冰柜中的药包,冲李逸问:“这个酒,能教教我怎么做吗?”

    李逸闻言,却没有回答,而是沉吟了下,才问:“你是想学这个酒,放去国宾馆的菜单里吗?”

    第746章 屠苏酒

    “对。”

    郝力保点了点头:“这种传统习俗不应该看着它消失,应该重新发扬才对。”

    听到他的话,李逸却摇了摇头,冲他问:“你知道屠苏酒为什么被边缘化了吗?”

    “为什么?”

    郝力保的确不知道其中缘由。

    点了点冰柜里的药包,李逸解释:“这个药包里有大黄、桔梗、川椒、白术、肉桂各一两八钱,川乌六钱,菝葜一两二钱,功效是岁旦辟疫气,预防感冒伤寒。

    其中大部分的药材都是没问题的,但主要是川乌。

    生川乌里是有乌头碱的,乌头碱是剧毒,是有中毒危险的,所以管得很严,根本不让卖。

    我这里用的是制川乌,制川乌的毒性要小一些,但并不是完全没有风险的,所以在做的时候要严格控制火候和时间。

    我这里可以自己控制,但国宾馆那边,这种有风险的东西,应该是进不去的吧?”

    听到李逸的话,郝力保再看向药包的眼神就多了几分惊讶:“屠苏酒要用到这种有毒性的药材吗?就不能换一种?”

    “换不了,不然我早换了。”

    李逸摇了摇头:“屠苏酒的配方有很多,最早记载在东晋陈延之写的《小品方》里,葛洪的《肘后方》里也有。

    我用的这版是唐代孙思邈改良过的,写在《千金要方》里。

    但不管是哪一版,乌头都是必不可少的一味药材。”

    听他这么说,郝力保有些失望,不由惋惜叹了口气:“可惜了……”

    国宾馆面对的是全世界的外宾,是绝对不能出任何问题的。

    他平时在安排菜品的时候,也是将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哪怕损失些味道都在所不惜。

    国宾馆代表的是国家的形象,万一出现任何问题,那都是大事,所以由不得他不谨慎应对。

    “还好有你们。”

    郝力保看着李逸,唏嘘感叹:“有你们在电视上宣传,应该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项习俗。

    但我这边,应该帮不到什么忙了。”

    听他这么说,李逸笑了笑,刚想安抚,却忽然想到了什么。

    “那倒也未必。”

    李逸想了想,随即说道:“我记得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里也记过一道屠苏酒的配方。

    但他是作为药膳养生酒来配的,只是借了屠苏酒的名号而已。

    他那个配方就是没有用到川乌的,但也没有祛邪避瘟的效果,而是温中健脾。

    不过这也正好,这个配方的屠苏酒最适合当餐酒,比较开胃,你可以做这一版,比较安全。”

    “这也可以啊!”

    郝力保顿时来了兴趣,忙问:“那这一版怎么做?”

    “这一版比较简单,只用麻黄、川椒、细辛、防风、苍术、干姜、肉桂、桔梗八味药材,每种10克,捣碎成粗末以后装进袋子里,配1000毫升的高度白酒,密封浸泡7天,过滤掉残渣就可以喝了。”

    李逸简单解释了下做法后,随即就提醒:“但是你要注意,这八味药材里,细辛也是有毒的,不过可以炮制去毒。

    细辛里的毒主要是黄樟醚,这是一种挥发性油,可以用煎煮的方法炮制,祛除毒性。

    煎煮最少要煮一个小时,而且是开盖煮,让黄樟醚挥发掉才行。

    煮够一个小时以后,可以让黄樟醚挥发掉八成以上,就算还有一些残留,但也已经不足以引起毒性了。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每个人每天只能喝不超过10毫升,这样就没问题了。”

    郝力保仔细听着,但还是有些迟疑:“这样还是不能完全祛除毒性是吧?”

    见他这么问,李逸就知道他还是有些担心。

    这也正常,他所在的单位就注定了不能接受哪怕一丁点的风险。

    李逸能确定这样处理过的屠苏酒是没有毒性的,而且还严格限制了饮用量,基本上不会出问题。

    但郝力保肯定是不认同基本上这个概念的。

    于是想了想,李逸摆了摆手,笑道:“算了,那干脆把细辛也换了,换成甘草,反正也不是正儿八经的屠苏酒,只是挂个名而已,这样就一点问题都没有了。”

    “这个可以。”

    郝力保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过见他答应,李逸反而又不放心的提醒了句:“不过你还是找同仁堂的老大夫帮你看看配伍,再做决定吧!

    万一碰上十九畏,十八反,那就不好了。”

    听他这么说,郝力保又有些担忧的问了句:“甘草会有十八反吗?”

    “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