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第697节

作品:《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美人肝就是出自他之手。

    “周师傅。”

    李逸点了点头,随即指着桌上的空盘,吩咐:“明天早上,还是这些菜,再做一桌送过来。”

    周师傅闻言一愣,随即大喜:“好!明早我亲自过来!”

    李逸显然是要指点他们,这种机会可是千载难逢的,他自然不会错过。

    满意起身,李逸摆了摆手,就回身进了车间。

    朱厅长迎了上来,关切询问:“饭菜还满意吗?如果不行,我再让他们换一家。”

    “没事儿,挺好。”

    李逸不以为意,看了眼刚刚车好的木方,又看了眼朱厅长和他身后一众下属,开口说道:“朱厅长,你也挺忙的,就别在这跟我耗着了,你该忙忙你的,这事儿交给我就好。”

    朱厅长闻言,赶忙说道:“没事儿没事儿,我这些天也没什么要干的,下面有人盯着,也没什么用得着我的地方。”

    见他不上道,李逸只好把话说明白了些:“你在这也没什么用得着的地方,还打扰我的思路,我习惯一个人忙活。

    你这几天就先别过来了,留个给我使唤的人就行,饭菜就让刚刚周师傅他们送就好,我这边有了进展,会第一时间联系你的。”

    听他这么说,朱厅长也不好再坚持了。

    犹豫片刻,他回身叫道:“小赵,你过来。”

    小赵正是那个负责联系木材加工厂的小伙子,来到近前后,朱厅长就向他交代:“这几天你留在这里陪着李先生,勤快点,李先生有什么需求,你都想办法尽量满足,搞不定的就第一时间联系我,这事儿办好了,年底给你评先进。”

    “明白。”

    小赵满口答应。

    朱厅长还是不放心,又仔细交代了一番后,才冲李逸说道:“你有什么要帮忙的,找小赵就可以了。”

    见李逸应允,他才不依不舍的带人离开了加工厂。

    看着他们离开后,李逸就冲一旁的小赵说道:“我一般没什么需要你帮忙的,你就在门口等着就好了,如果有需要,我会叫你的,其他时间别让别人进来就行。

    还有,我晚上应该会睡在这里,你要是留下,也得考虑一下住的地方,这个你自己解决,总之,没什么事儿别来打搅我。”

    说完后,李逸就把他赶出了车间,随后关上了车间门。

    回到了锯床前,李逸看着堆积的木方,活动了下手腕,自言自语:“那就开始吧!”

    第813章 就这?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李逸除了吃饭的时间之外,其他时间都呆在车间里,没有出过门。

    车间里有厕所,守在门外的小赵只能听到各种设备的轰鸣,各种加工木料的声音。

    从第二天开始,周师傅就直接把厨房设备运到了加工厂这边。

    他的徒弟会给他送来最新鲜的食材,由他在现场烹饪制作。

    每天三顿饭的时候,李逸会准时出车间,品尝他制作的菜。

    狼吞虎咽扫荡一空之后,李逸会指出他制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然后继续回车间忙活。

    而周师傅则会花半个小时消化李逸的话,然后重新开火,制作同样的菜肴。

    做出来的菜并不会浪费,加工厂里有十几号工人,周师傅把这些菜免费送给他们吃,就当是占用他们厨房的回报了。

    工人们能顿顿吃大鱼大肉,自然也是开心不已,连带着对独占车间搞东搞西的李逸也热情了很多,希望他能多呆几天。

    然而,这种热情到了第三天,就有点撑不下去了。

    因为这三天里,工人们已经连续吃了七八顿同样的菜了。

    虽然每顿都是大鱼大肉,但每顿饭都是一样的菜色,的确会让人有些审美疲劳。

    在第一顿时,他们吃光了所有的菜,还嫌不够。

    但到了第三天的晚上,同样的菜色,他们却只吃了三分之二,剩了些菜底。

    小赵怀疑,如果明天如果还是同样的菜色,他们估计得要求厨房做菜的大姨回来掌勺了。

    李逸对此却并不在意,每次吃饭都会把所有菜都吃得干干净净。

    只是几顿饭都吃同样的东西而已,对他而言毫无压力。

    想当年他学炒饭的时候,吃了七年炒饭,不也照样过来了?

    这才几顿?

    他再吃一个月都没问题。

    而掌勺的周师傅自己,也进入了有点魔怔的状态之中。

    他整天都在研究那几道菜,对照着李逸的点评,抠着细节,不时跑到灶台前做一份出来尝尝味道。

    在旁人看来,他好像是有点魔怔了。

    但他自己却乐在其中,因为他能清晰得感觉到,这几道菜他做得越来越好吃了。

    就在李逸一边研究提花楼机,一边指导周师傅做菜的同时,娱乐圈中却又因为他而出现了一片涟漪。

    就在李逸抵达金陵的第二天,金陵日报第二版面上,就用了整整一版的内容,报道了李逸受邀前来金陵交流的新闻。

    而这篇报道,在短时间内,就被很多娱乐圈大佬看到了。

    在这些大佬看来,这篇报道有些奇怪。

    因为在报道里,基本上没说什么事儿,只是用翻来覆去的车轱辘话说着金陵文旅厅朱厅长邀请李逸前来金陵交流美食文化以及非遗文化。

    同时,里面还用了大篇幅介绍了李逸的身份,罗列了他入行以来的所有成就。

    从信息量来看,这篇报道完全够不上二版的级别,但它偏偏就上了,这本身就透着一丝诡异。

    而且,就目前而言,报纸这种传统媒介的受众数量,已经和互联网和自媒体完全没法比了。

    普通人已经很少有人会看报纸了,甚至街道上已经找不到卖报纸的地方了。

    如今,也只有机关单位,国企和社会组织才会订阅报纸了。

    但也恰恰因为如此,圈内大佬才对这篇报道出现在报纸上的事格外重视。

    别看很多流量明星整天霸占着热搜,好像热度很高的样子。

    可在各大纸媒报刊上,却很少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就算是偶有出现,也是借了电影节,颁奖典礼等官方活动的平台,得以露脸。

    像他们平日抢占热搜的那些诸如“吃了什么”、“在哪个机场被拍了”的话题,是根本不会出现在纸媒报刊上的。

    更何况,是像金陵日报这样的市委机关报刊了。

    李逸作为一个才入行几个月的新人,就陡然出现在了这样的官媒上,绝对是件不寻常的事。

    而且和他一同出现的,还有金陵文旅厅的厅长。

    这种正厅级干部,普通人是肯定没机会有所交集的。

    但李逸却受到了他的亲自邀请和亲自迎接,理由还是进行文化交流,这个层次就有点高了。

    因此,在看到这篇报道后,大佬们对李逸深厚背景的传闻愈发坚信了几分。

    如果没有一定的背景,可没有这么大的面子!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转眼间就来到了11月10号。

    距离世界遗产大会越来越近,朱厅长已经急得起了一嘴的泡,本就不多的头发也掉了大把。

    11月过后,他就已经忍耐不住了,跑来加工厂探班了好几次,但却都被李逸拒之门外了。

    无奈,他只能日夜呆在车里,守在加工厂的门口。

    比他更难受的是加工厂的工人。

    过了11月,周师傅终于不再做那几道菜了,但却开始研究起了鸭子。

    盐水鸭,烤鸭,板鸭……他连番制作,几乎把加工厂变成了半个鸭子坊。

    而加工厂工人们也被迫吃起了各式各样的鸭子,每顿饭都有一盘盘的鸭子占据着餐桌。

    连续吃了几天后,工人们都有点顶不住了,私底下抱怨说一打嗝都是鸭油味,再好吃的东西,也经不住天天吃啊!

    于是乎,原本被安排回家休息的炒菜大姨再次受到了工人们的追捧。

    她的白菜豆腐,豆腐白菜也不再被工人们抱怨没油水了,每次打饭都打得贼快,没一会儿就被打光了,反而是大厨做的鸭子都剩了下来。

    不过这些鸭子也不浪费,小赵的任务就是把这些鸭肉都剔下来,留给李逸补充能量。

    于是乎,在十天的时间里,小赵愣是练出了一手剔鸭肉的手艺。

    剔到手酸之际,他还跟工人开玩笑,说他退休以后,可以直接摆摊卖鸭货去了,手艺绝对过关。

    不过这些天的等候是值得的,在11月10号下午,一身疲惫的李逸带着满身的木屑,从车间里走了出来,冲守在门外的朱厅长表示,提花楼机已经做好了。

    早已焦急不已的朱厅长马上冲进了车间,跟着,他就看到了一架足有两层楼高的巨大织布机。

    这座提花楼机通体都是由木头制作而成的,高低不一的木架搭建出了几个带着角度的框体,看上去很是粗糙,甚至有几分像是脚手架。

    看到这座提花楼机,朱厅长不由得有些失望:“就这?”

    第814章 【织金孔雀羽九色妆花纱】

    见朱厅长一脸失望,李逸笑了:“怎么?你以为能造出个变形金刚来吗?

    这是织布机,不是精密机床,真正的技术还是在织工的脑子里。

    这个花楼机只是织工肢体的延伸罢了,没办法自动织出云锦来。”

    朱厅长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他尴尬的笑了笑,解释:“我还以为会更……壮观一些。”

    “这还不够壮观吗?”

    李逸指着提花楼机,自信笑道:“你别看这台花楼机看着简单,但它织出来的云锦,最精密的机器都织不出来,你信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