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北宋有点怪 第380节

作品:《这个北宋有点怪

    看着递过来的小盒子,萧容容郑重接过,随后她向张弃汉说道:“多谢张世子代为传信,日后有需要到本宫的地方,请尽管说。”

    “哪敢哪敢。”张弃汉就是等着这句话呢,他抱拳笑道:“小子就先离开了,祝娘娘青春永驻,长命百岁。”

    说罢,张弃汉就离开了萧府。

    在他走出萧府大门的之后,一个公公从阴暗处走出来,再踱着步子进了宫中。

    约一柱香后,皇宫的御书房中,耶律洪基脸色阴沉。

    在听完公公的禀报后,他心中极是愤怒。

    忍着怒气挥挥手将公公遣离,再等房门关上后,他的表情终于变得扭曲。

    右手握着的木制笔身,被他用力折断。

    “这可真是朕的好皇后,居然主动与外边的男人勾搭。”

    只是随后,他的脸色渐渐如常,只是眼中多了些憋屈。

    他坐在案前思考了很久,最后唤公公进来,说道:“你想办法不着痕迹地转告皇后,他与陆真人的事情无论如何,朕看不到也不会管,但一定要让陆真人吐出实质的东西出来赔偿宫中,明白了吗?”

    这公公大汗淋漓地退了下去,这可是皇室秘闻,让自己这种人知道了,还能多活几天?

    陆森并不知道监潢城发生的事情,他此时再看着手中的情报,笑得颇是开心。

    白马强镇军司已被狄青和穆桂英两人联手歼灭,俘获大量的西夏军卒,以及大量的军用物资,和战马。

    物资还好说,北宋很富有,军械物资就没有怎么缺过。

    但这战马,却是极为稀少。

    虽然狄青的亲卫军是全骑兵配制,可人数才勉强过千罢了。

    而穆桂英那边,除了小部分的部将,以及两百人的侦察轻骑兵,其它全是步卒。

    北宋就是缺马到了这种程度。

    现在至少缴获了上万匹战马,更为重要的是,将白马强镇军马剿灭,贺兰山就算是真正落在宋人手里了,周围再无威胁。

    陆森是第一个知道这个消息的人,因为是杨金花开着飞行器赶过来报告的。

    白马强镇军马已灭,陆森顿时感觉到一身轻松。

    时间到了这里,历史有了真真切切,肉眼可见的改变。

    接下来,就是想办法修养生息一段时间,然后从兴庆府向西北进攻,直接打下宣化府,将西夏政权完全覆灭。

    只要西夏灭了,契丹这个已经半汉化的国家,根本不会是北宋的对手。

    其实北宋一直都有能力对付契丹,就是西夏在旁边搞事,一旦北宋打契丹,西夏就会出兵攻打西安。

    而北宋打西夏,契丹又会大军压境,极是麻烦。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契丹内部分裂,而西夏又算是被打断了脊梁,从此压力就从北宋转移到了西夏和契丹两国。

    又过了一日,消息在定州传开,吕惠卿大喜,拟了奏章直发东京。

    约四天后,汴梁城的朝堂之上,群臣议论纷纷。

    小官家眨巴着灵动的双眼,看着下方争吵的文臣们,有些不知所措。

    也没有人出来制止。

    无论是包拯,还是庞太师,都安安静静地待在人群之中。

    等了近半个多时辰后,还是帘子后的曹太后发话了:“众卿家,请肃静。”

    这吵闹之声才渐渐停了下来。

    隔着白色的珠帘,曹太后问道:“陆真人在西夏收复我汉家故土,喜事一件接一件传来,众卿家为何却不见喜色,反而争论不休?”

    她这就是睁着眼睛说瞎眼了,其实她心里门儿清,为什么文臣们在吵。

    但她就是不说。

    而文臣们心中也清楚,太后是明白的,可对方装傻,他们也没有办法。

    最后还是有名言官站了出来,执礼说道:“禀太后,现在百官们担心,陆真人再这么打下去,西夏国可能就要改姓陆了。”

    听到这话,包拯和庞太师两人都下意识叹了口气。

    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这件事情,没有想到,居然还是发生了。

    曹太后装傻问道:“陆真人不是在西夏打得好好的吗,为何会担心西夏会姓陆呢?”

    朝堂上的百官心里,都忍不住骂了声。

    曹太后这是在报复,报复他们不准她在朝堂上掌权。

    现在人家不管了,直接装作什么都不懂,甚至还在阴阳怪气地嘲讽着百官。

    可百官也得受着。

    最后,年轻的言官莫少聪也站了出来,躬身说道:“禀太后,陆真人之事,确实已到了危险的程度,若是再放任陆真人收复汉家失地,从此之后,西北只知有陆真人,而不知有朝廷。”

    “有这样的事情?”曹太后的声音只要不是刻意装威严,其实还是挺甜美的:“其实你们唤陆真人回来也好,宫中的福康公主已到了待嫁之龄,我觉得陆真人挺好,想赐婚于他,不知道众卿家有何看法?”

    这有什么看法?

    随意啊!

    只要曹太后不干政,什么事情都好说。

    这是皇室私事,他们管不着。

    而且若真是福康公主能嫁于陆森,那至少赵家江山也能稳些。

    见朝堂上没有人反对,曹太后便继续说道:“那哀家拟旨,唤陆真人回京,可好?”

    好好好!

    自然好!

    文官们刚才吵起来的原因很简单,有的人认为应该把陆真人召回来了,西夏已经被打成败家之犬,换个其它的次点的将领,都能打得赢了。

    而陆森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西北,威望都已经太高。

    万一真有反心……那事情就麻烦了。

    而另一批人则认为,陆真人和普通的武将不同,他没有那种世俗的欲望。

    若是他真想坐龙椅,早就坐了,朝廷还拿他没有办法。

    可反对方说,这世间没有人不对龙椅感兴趣,陆真人之所以不坐,是因为时机不到等等。

    反正双方吵得挺凶的。

    而庞太师和包拯,都没有说话,这时候他们说了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他们两人威望确实挺高,可在这种涉及到江山社稷的大事上,他们两人威望再高,再想帮陆森兜底,也不会有太多人愿意认同的。

    这架从早上一直吵到傍晚,直到双方都没有什么力气了。

    小官家坐在龙椅上,饿得委屈巴巴的。

    曹皇后则比较舒服了,她躲在帘子后面,吃些小食也不会被人看到。

    她看着下方精神萎靡的大臣们,笑道:“众卿家,要不这样吧。咱们先不收走陆真人的监军之职以及军权,就拟旨请他回来,休息几天,与福康公主见个面,看看能不能成一对,你们觉得如何?”

    什么家国大事,什么开疆拓土,对于曹太后来说,都没有什么意义。

    她现在最看重的,无非就是陆真人家出产的蟠桃。

    庞太师能吃,汝南郡王能吃,那自己成了她的岳母后,肯定也能吃。

    所以她心中算计的,是福康公主的婚事,是未来的桃子。

    曹太后的心思,朝堂上有很多人看得明白。

    但无所谓,虽然出发点不同,但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想陆森回到京城来。

    只是当中书门发出的文书到了陆森面前时,他只扫了一眼,便将文书掷于地上,对着信使说道:“回去告诉中书门下所有大臣,告诉整个朝堂百官,告诉小官家和曹皇后,别在我面前玩这种小心计,他们的心思我明白,无非就是骗我回京城。”

    这中书门派来的驿站信使涎着笑,不敢说话。

    陆森继续说道:“不就是怕我行陈桥兵变之事嘛,那就把事情摊开来说。来西夏前就已经说好,让我全权掌控与西夏外交之事,我这才过来帮忙。我已够受够了你们一再出尔反尔,这是最后一次,若再有这样的文书或者加急金牌过来,我不但不回京城,立刻转道投奔契丹而去。”

    这中书门的传令信使吓得当场脸色发白,抱起文书连滚带爬跑了。

    而吕惠卿也在一旁脸色发白,好一阵子后他才缓过气来,惊叫道:“陆真人,你这是要捅破天啊。”

    “这就叫捅破天了?”陆森嘿嘿冷笑起来:“你们文官就是这样,欺软怕硬。若真是要反了,你们比谁都急。”

    吕惠卿立刻不再说话,因为他感觉自己被陆森用言语往心窝子上插了一刀。

    杨金花在旁边,帮陆森削着果皮,见怪不怪。

    自家官人什么样的性格,她太清楚了。

    不敢说是暴躁脾气,但是典型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朝廷做事确实是有些体面,官人生气很正常。

    数日后,惶恐的信使回到京城,将陆森的话复核了一遍。

    先是整个朝堂被吓着,随后消息外露,整个天下都被陆森这番话给惊着了。

    大街小巷,花柳酒肆,无人不谈,无人不论。

    甚至连契丹的耶律洪基,都收到了消息。

    第0292章 特使要来了

    汝南郡王府中,赵允让开始地开心地哼着戏腔,拿着一小撮的茶叶放到壶里,再放到旁边的炭炉之上。

    外面是白雪皑皑,以及呼啸的寒风。

    不多会,便见长子赵宗懿从外面推门进来。

    恭敬地行礼后,赵宗懿说道:“大人,大同府那边的粮仓已经托人建好了,成都府的也做好,现在就是杭州那边出了点问题,苏郡守管得很严,我们不好办事。”

    “苏郡守与森儿关系不错,杭州这边就暂且避开吧。”赵允让想了想说道:“换到广州或者泉州,宗懿你去考察一下,带上妻儿,带上几个小妾,好好逛一圈。”

    “好的大人。”赵宗懿坐了下来,他小心翼翼接过父亲递来的茶水,想了会,又问道:“曙弟在杭州,我若是去杭州,方便去见见他吗?有近两年时间未见了,怪想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