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北宋有点怪 第389节

作品:《这个北宋有点怪

    自然没有人反对,倒不如说……这样才更符合她们的观念。

    在陆家所有人的眼里,自家官人、郎君早已有开宗立派的资格,只是他不想的话,没有人想催促他。

    现在他愿意了,自然就是一万个支持。

    “在立派之前,先得把宗门给建起来。”陆森看着两个出师的女弟子,说道:“你们也应该能看到意念中的画面了,我给有你们任务,就按里面的图纸样式,把宗门建起来,知道了吗?”

    “是,师父。”双胎胞两人抱拳行礼,笑得极是开心。

    以后她们两人,就是大师姐了。

    时间又过去数天,这天是立春,天空中飘着小雨,因为乌云的有关系,整个天际都是昏暗的。

    然而杭州城的上空有太阳船,所以整个杭州城,依然明亮。

    而也大致在申时,杭州城外北方的群山间,有处高峰大放光亮。

    随后仿佛是一块幕布被揭开,先是巨大的,散发着微光的巨树出现在世人面前。

    即使是再见识多广的海客,亦未曾见过如此高大的巨树。

    接着在巨树下,是一幢巨大的建筑,即使隔着十数里的距离,也能看得出来,那幢巨大的六层石制建筑,勾角飞檐,且通身淡金的琉璃色。

    之后,便在云烟之间,若隐若现。

    而眼尖的人,甚至能看到建筑的正大门上方有牌匾,写着‘系统门’三个正楷字。

    整个杭州城的人,这天都几乎仰着脖子看着远处的巨型大棵和山楼,久久不愿意挪开眼睛。

    世人皆知,陆真人一向是不喜欢显圣的,但现在却如此大张旗鼓,这意味着什么?

    很多人在议论纷纷,猜来猜去。

    最主流的一个观点便是:陆真人在用这种方法逼迫朝廷给他一个交待。

    他有开宗立派的能力,以后身居大宋,还是契丹,全在朝廷一念之间。

    而也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发生了一些让全天下都震惊的事件。

    庞太师与包拯两人联合起来,带着百官逼宫,先是直斥曹太后干政,有颠覆大宋之嫌,又说小官家无理政之能力,理当禅让,将龙椅让给更适合的人来坐。

    那人就是当初小官家还没有出生时就已经定下的储君:赵宗实,确切地应该叫赵曙。

    这次的逼宫持续了不到四天,曹太后在朝堂的帘子后,一顿如泣如诉的痛哭,也没能挽回百官的心,孤立无援,最后只得带着下台的小官家,赵曦,在禁军的护送下,来到杭州城。

    说是将襄阳王的封地交与赵曦,但所有人都明白,这是变相把赵曦和曹太后送到陆森眼皮子底下,是杀是囚,还是让他当逍遥王爷,由陆森看着办。

    到此,大宋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从此后,大宋百年内,应该再无波折。

    当年七月,赵宗实正式登上龙椅,改年号熙宁。

    同日,陆森出现在汝南郡王的府中,当然,理论上赵允让应该是太上皇。

    但……赵曙当年是过继给赵祯了的,所以现在坐上龙椅后,他依然得称赵祯为父皇,而称赵允让为皇伯。

    为此赵宗实很不爽,却也没有办法。

    最后他只得颁布了一个新法令,撤去公主的‘升格’之权。

    之前大宋公主下嫁后,其与附马,都会往上‘升’一辈。

    也就是说,从此之后,公主与公公婆婆是同辈的,应该与兄弟姐妹相称。

    附马也与自己的父母是同辈了,也得以兄弟姐妹相称,甚至到了大节之时,父母还得给儿子和儿媳叩头讨喜钱才合规矩。

    如此违背人伦之事,赵宗实一撤去,自然受到了广大的好评。

    原本大宋公主是很难嫁出去的,读书人不想娶,普通人没机会。狗都不要!

    但现在……读书人有些心动了。

    毕竟天下人都清楚,官家的姐姐就开了个‘好’头,甘愿以妾的身份嫁给陆真人。

    之后,便是包拯和庞太师两人,同时辞官,不顾官家的挽留,执意离去。

    当天夜里,包拯穿着便衣,出现在汝南郡王府中。

    虽然已经是实质的太上皇,但赵允让看到包拯,都郑重了行了个礼,弯腰请他进到府中。

    而陆森已经在书房中等着包拯了。

    “陆真人,这样子你可满意了。”包拯喝着茶,止不住笑意地问道。

    陆森笑了下:“我本想着,你们把曹太后赶出宫就已经是底线了,没有想到,你们居然把小官家都拉下来了。”

    “也不知道以后的史书会如何评论我等。”包拯喝了口茶,轻笑道:“但一个‘夏至政变’的名头是跑不了的。”

    没错,包拯和庞太师联合百官逼宫成功的这天,恰好是夏至。

    陆森叹道:“你们这些文人,真是难以形容,有时候觉得你们懦弱得让人无法想像,但又做出让我惊讶的举动。我更奇怪的是,为何曹家没有反对你们。”

    “他们不敢的。”包拯有些自豪地笑道。

    文官打压了武将至少一百多年,都把将门打击得有些应激反应了。

    “那包龙图你辞官后,打算回故里?”

    “不,我打算出海。”包拯笑着说道:“我打算带上展护卫,还有王朝马汉等人,出海去看看这片天地。听陆真人说过,这天下是圆的,只要一直往东,就能从西边回到中原来,是否?”

    陆森点头:“我是说过,但只在海商中说过这样的话,你们居然也听说了?”

    “海商里有朝廷的人。”

    “我也大致猜到了。”陆森表情没有任何吃惊。

    朝廷派人混到海商中,在收集陆森的消息,而陆森何尝又不是借着海商群体,把自己的观念变相输入到朝堂里。

    “出海需要大船,陆真人可否支援一艘宝船给老夫?上面装多些仙家对敌法宝和弩炮。”包拯不客气地笑道:“你总说我等文人怯懦,现在老夫就准备出国门,去扬我大宋声威。顺便也一直往东走走,看看这天下,是不是真的是圆型的。”

    第0299章 仙缘难求

    包拯很满意地走了,因为陆森承诺将停在杭州边上的那艘‘宝船’赠于他使用。

    那艘船原本是杨文广出海用的,但现在他到了兴庆府,况且……上一次海贸赚到的钱,足够杨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吃穿用度了,杨家现在不愁钱。

    因此将宝船借给包拯完全没有问题。

    得到陆森的应承后,包拯和汝南郡王很开心地聊了起来。

    这时候的包拯,少了威严,多了些笑容,看着亲和许多,要是当年被他‘判罚’过的人,绝对无法将眼前这个和蔼的中年书生,与当年的铁面包公联系起来。

    包拯在汝南郡王府中待了一阵子后,便离开了。

    陆森和赵允让两人一起送他出门,在门外看到了展昭。

    包拯带着王朝马汉等人先离开了,他让展昭留了下来。

    事实上,现在的包拯有黑猫灵兽护身,虽然在实力上确实不如展昭这种真正的高手,可谁要刺杀他,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现在的包拯,是不太需要护卫的。

    陆森走到展昭跟前,笑道:“最近公务可繁忙?”

    “还好,以后就清闲了。”展昭笑道:“只是过段时间,便要与包府尹一起出海,想着就有些开心。”

    陆森愣了下:“你走了,家中妻儿如何是好?”

    “内人与我一起出海。”展昭毫不犹豫地说道:“至于犬子,就交由父亲照养。”

    江湖儿女有江湖儿女的洒脱,对于展昭来说,天地之间,自有逍遥在。

    虽然把孩子放在家里,让家人照顾这点很难说是好事,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观念。

    这时候就讲究个男儿志在四方,杨文广不一样把孩子扔家里出海经商,不一样把妻儿扔家里,去兴庆府从军。

    陆森无意评价别人的生活态度,只要不是为恶就行。

    他想了想,问道:“为何不见你去邀请白玉堂一起出海?”

    展昭觉得有些不解:“为何你与包府尹都说同样的话?”

    听到这话,陆森顿时笑了。

    他从背包中拿出一块灵气方砖,以及一本从天机门搜来的秘笈:“这是仙术的修行入门方法,至于能不能入门,就看你自己了。”

    展昭看了眼,摇头笑道:“太贵重了,我不能要,无功不受碌。”

    陆森抛了抛手中的灵气方砖,说道:“我也送了白玉堂一份。”

    听到这里,展昭的眉毛立刻微挑,他迟疑了会,接过灵气方砖和秘笈,双手抱拳说道:“大恩不言谢,待我出海回来,还了包府尹大恩后,必到陆真人麾下听候差遣。”

    “朋友之间送些手信,哪有差遣不差遣的,说得有伤情份。”陆森拍拍对方的手臂:“之后我还要长时间坐镇兴庆府,就不去杭州为你们送行了,一路顺风。”

    “承陆真人吉言。”展昭拱拱手,俊脸上满是感激。

    随后双方告别,陆森站在门口,看着展昭离去的背影,轻笑道:“一听说白玉堂也有,你就要了,还说你们两人不是……”

    他摇摇头,回到汝南郡王府的书房里,正想和岳父告别,却听见他说道:“森儿,有件事情,我不得不和你谈谈。”

    “泰山请说。”

    “福康公主你应该知道此人吧。”

    陆森点点头:“听说是十五岁左右的小丫头,也是之前曹太后召我回京的引子。”

    “确实是她。”汝南郡王喝了口茶,叹气道:“这是个可怜的女娃,现在她还待在宫中,没法与曹太后一起离开,甚至……没有人敢娶她,也没有人敢让她嫁人。”

    陆森本想问‘为什么’,但随后他就明白了,因为曹太后曾说要将福康公主许配给自己的关系,现在全天下的人都默认,福康公主是陆森的女人。

    以现在陆森的名望,谁敢明着对她有心思?

    即使陆森没有动人的想法,其实人也会把欲染指福康公主的人,给干掉。

    更别提现在坐在龙椅上的,是陆森的小舅子。

    而赵宗实也被陆森教导了一年多,即是姐夫,也是他的先生,说曾经是太傅也没有问题。

    甚至在朝堂之上,赵宗实也特别喜欢说‘姐夫曾言’,‘姐夫曾言’的。

    赵宗实是很敬佩和崇拜陆森的,所以也是以陆森的性子为榜样,动不动就喜欢怼人,除了没有那份仙风道骨的气质外,活脱脱一个小陆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