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自救靠美食 第84节

作品:《女配自救靠美食

    好些邻居朋友过来探望,见了他们两个被养得面色红润有光,头发都好似柔顺了不少,也不禁劝慰:“瞧,你儿子,儿媳妇多孝顺,人活一辈子,千万别给自己找不自在,万事都要往好处想。而且你大儿子虽说闹着要分家,可也不是不孝顺的,咱村子里因为丁点儿家产闹得鸡飞狗跳的人家你又不是没见过。你两个儿子可没为了这些身外物吵闹。”

    张氏听多了这话,心里也缓过来些。

    这会儿姜氏和顾老实把顾湘带来的箱子,搬到爹娘这边,几人一起看。

    “看这花色,真是鲜亮,给娘你做一身袄子穿,保准娘你年轻十岁。”

    姜氏翻出两块银红色的围裙,比划了比划,给婆婆做件袄子,绰绰有余。

    张氏哭笑不得:“我都这把年纪了,怎能穿这种色,给你做,你还年轻,也该穿点好的。”

    那头顾老实翻出笔墨纸来,爱不释手。

    “笔墨都留给勇子,勇子在外头读书,用的笔墨太差了人家笑话他。这纸不少,给勇子和五郎……使。”

    顾老实到有点发起愁来。

    看闺女只买两支笔,两块墨,明显是给五郎和三弟买的,没有四郎的份,他心里明白,闺女是气大哥,大嫂他们在家里正危难之际,偏要吵着分家,心里不痛快。

    可顾老实有些不习惯。

    以前家里得了重要的东西,都是一碗水端平,有五郎的,肯定有四郎的,到是三弟年纪大了,出门在外得有交际,有时候家里会单独给他准备些东西。

    顾湘若知道顾老实的想法,肯定要懵。

    她哪里至于生气?更不会气四郎那样的小孩子,纯粹是没想起来。

    说到底顾湘不是原主,自从穿来以后,就没见过四郎的面,她买笔墨时,心里只想着顾海,连她那便宜三叔顾勇都给忘了。

    此时灶台上已经点了火。

    顾老实张望了两眼,忙过来给自家闺女帮忙,一边帮着扇风添柴,一边支支吾吾:“三娘,其实四郎和五郎小哥俩感情很好,虽说你大伯,大伯娘做事不地道,却和小一辈没甚关系。”

    顾湘:??

    “三娘买回来的纸,咱们分几张给四郎吧,别的一点都不给你大伯,成不成?”

    “哼,你大伯怕是已经风光得不行了,他岳丈家里富贵得很,有好几十亩地,他小舅子还做买卖,家里有钱,用不着咱们想着他。”

    顾湘:“……听爹的。”

    她是真忘了家里读书人足有三个,不光弟弟五郎。

    更是忘了,这年头亲戚关系真不似她那个时代那样冷淡。

    顾湘眨眨眼,闭上嘴继续搅拌鸡蛋,此时天色擦黑,已到了晚上,她打算做一点简单的吃食,蛋炒面便很不错。

    鸡蛋打好,胡萝卜黄瓜切成细丝,面是顾湘手擀的,不是精细的白面,稍微掺杂了一点杂面,但也并不松散,煮好沥干净水,另外起锅倒油,不多时,金灿灿的蛋炒面就出了锅。

    一锅分为两盘。

    鸡蛋如碎金一般点缀其上,面条略带些褐色,可这褐色混合着胡萝卜与黄瓜,色泽丰富而不刺目,分明只是很简单的食物,却仿佛摆在帝王面前也不出分毫差错。

    村民们一早就听闻顾湘回了食堂,此时食堂外面早就密密麻麻地排起了长队。

    数日不见顾湘,村民们想念得厉害,以前吃得着顾三娘的手艺,众人只是觉得特别好吃,可这数日吃不着,心里那抓挠的劲,才是真正的折磨人。

    此刻看着漂亮的炒面落到盘里,抢到最前头的两个食客,王铁生兄弟俩迫不及待地掏钱划掉积分,赶紧夹起一筷子塞到口中。

    “唔!”

    只一口,王铁生就愣住,整个人慢慢软成一团,眼睛微微眯起,长长吐出口气,“真好吃啊!”

    面条很柔软细滑,却也有嚼劲,大片的鸡蛋像一片片的金子一般,吃到嘴里,他一时间都怀疑自己吃的不是鸡蛋,而是什么海味山珍,否则怎么会这般香?

    前几年年景更好时,他们兄弟也时常吃鸡蛋,吃面条,虽说不会这般炒着吃,可鸡蛋和面条有什么新鲜?

    就是去富贵人家吃过的那些上好的精细粮食做的点心,也没这种味道。

    呼哧呼哧。

    桌前除了咀嚼声再也没有其它动静。

    后面排队的简直快让这哥俩给馋哭了,只看他们两个把脑袋都埋碗里的架势也知,这饭肯定特别特别的美。

    若说所有人里,唯一一个没有全心全意惦念美味的,恐怕只有萧则,他来了顾庄,一直找机会想询问爹爹的下落,只顾湘一回家就忙来忙去,根本没有和他详细解说的意思。

    萧则一时就有些不敢问,脑子里也闪过很多念头。

    他爹肯定还活着,要不然自己也不会这般自由,但想来没少吃苦头?或许受了重伤?挨打了吧!他爹那脾气性子,挨打也不稀奇。

    萧则提着心,犹豫了半晌,还是举棋不定,他是该主动问,还是该再等等?或许官府的人正紧急给他爹治伤,想把他爹收拾得体面些再让父子相见?

    第一百四十二章 父子

    “顾小娘子,再给我来一份炒面,我可以多出一倍的钱和积分,要不我写个欠条,回头我还粮食行不行?”

    不远处忽然传来个很熟悉的声音。

    萧则顺着声音找过去,看到一个说不出是熟悉,还是陌生的背影。

    这背影有点像他爹,就是好像腰粗了些许?衣服似乎不太合身,紧紧巴巴的,有些丑?

    萧则蹙眉,心下犹豫。

    “小娘子,我跟你说,我儿子就在附近,他肯定有门路弄到粮食,而且老夫通四书,识五经,别说给你们村的孩子们启蒙,教出个秀才举人,老夫也不是没有信心。”

    萧有树一脸严肃地立在灶台前,目光在顾湘身前的木盘子上流连。

    各类炒菜他也是常吃,他夫人在世时,就有一手好厨艺,也爱吃,夫妻两个时常作伴去各大酒楼品尝美味佳肴,对于名声甚大的炒菜,当然常点常吃,但今天吃过这份炒面之前,他从不知道,原来面不光能炒着吃,它还这般好吃。

    顾湘看到萧有树,也有些无奈:“老爷子不是说只在我们村歇歇脚,怎么还没走?你是寻亲的?再不赶紧去,也不怕您儿子担心?”

    “他哪有我这一盘炒面要紧?”

    萧有树不假思索,眉毛一扬,露出个特别雄心勃勃的笑容,“小娘子刚才不是同狗兄弟他们说,想要把村子家家户户都联合在一起,大家共同开作坊,经营些买卖,来抵抗这靠天吃饭的命运?”

    “并打算找些村民成立巡防队,保证村中以及生意的安全?还欲找些识文断字的先生过来教村里的孩子读书,要办个村私塾?”

    “你这想做得事业,如今是千头万绪,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对人才,难道不该给些优待,如此才留得住人心,看看我,我做过商人,还是成功的商人,很有经商经验,你去武安县打听打听,谁不知道我萧有树在县城里是一等一的体面人!”

    “我儿身边更是人才如云,他有一结义兄弟,名为阳松,曾与江南玉剑郭寒切磋过一场,两人是不分轩轾,他还有一兄弟,叫郭仪,过耳成诵,过目不忘,自小便是天才,这两人如今都未出仕,跟着我那儿子四处瞎混,哎,也是怀才不遇。”

    “等我和儿子联系上,便把他捆来,哄骗他那几个兄弟入瓮,你身边不是正缺人手?你看,我这举荐人才的功劳,能抵多少积分?至少也能抵个七八顿午餐夜宵才是。”

    萧则:“……”

    顾湘:“噗!”

    她笑了半晌,实在忍不住,连忙让他旁边坐,对后头排队的百姓笑道:“叔,婶子,你们看?”

    “快给萧先生炒吧。”

    “就是,谁让我们没人家那等本事,心甘情愿让他一步。”

    顾湘笑得不行,手脚麻利地做好炒面,让二木亲自给萧有树端过去,这才算把人打发了。

    萧有树可不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就算没脸没皮,他分明是聪明机智。

    心满意足地夹起一筷子炒面,高高兴兴地吃了下去,萧则登时长叹一声,恨不能吟诗三百首,最后却只道:“我都想改姓顾了。”

    萧则:……不,你不能想!

    他不要改姓。

    其实萧有树就是想入籍顾庄,顾庄户籍的,赚积分的办法总比外人要多得多。

    萧则越走越近,走到萧有树眼前转了一圈,终于认出,这就是自己爹,亲爹。

    但是他爹埋头吃饭,一边吃一边还和周围吃饭的食客们嘀嘀咕咕地说着话,连看都没看他一眼。

    萧则甚至看到他爹抬头扫向他的方向,眼眶微微发红,正准备一声疾呼,便见他爹的眼神很自然地掠过他去,盯着顾小娘子手上刚刚熬煮好的秋梨汤。

    秋梨汤熬煮颇为简单,只用陈皮,秋梨和蜜糖便可。

    顾湘煮出来的梨汤色泽锃亮,一丝残渣都不见,入口更是甘甜芬芳。

    秋梨汤用的材料都是从大李村收购来的,因着收购了比较多,成本价不高,花积分一个积分两杯,用钱买更是只要一文就能买上一大杯,更是不限量,但凡是来吃饭的乡亲都多多少少买了几杯。

    萧有树赶紧起身去买,就擦着萧则的胳膊去排队。买回来一口气喝了三杯,喝得直打嗝,依然念念不忘,遗憾地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哎,我怎么不是宰相?”

    都说宰相肚子里能撑船。

    说不定当宰相的,喝多少梨汤都不会撑得慌。

    萧则:“……”

    他泄了气,仔细看他爹的模样,其实他爹并没有胖多少,只是他一开始把他爹想得太凄惨,如今一见,不如他所想,这才产生错觉,感觉他爹胖了很多。

    但虽然没胖,脸色红润,满眼放光,此时抱着汤碗和几个村民凑在一起闲话家常,说得那般热闹,说着说着还即兴演出,翻出笛子给人家吹起笛子来。

    几个不识音律的农夫高声叫好,就叫得他是满脸兴奋,一曲接一曲的吹个不停。

    萧则恨不能把自己耳朵堵上。

    吹得烂也就罢了,还破音,简直是折磨人!

    萧则叹了口气,王二木忽然捧着海碗过来,往他手里塞了一只碗,碗里金黄色的面闪闪发光。

    鸡蛋蓬松,点缀其上,香味扑鼻。

    萧则忍不住吃了一口,整个人绵软起来,不由自主地想:他爹是不是近来天天都能享用这样的美味?

    “……”

    他可是为了他爹,这才下定决心接受朝廷招安!

    “萧叔,你的虎皮补好了,你看看成不成?”

    顾湘让二木把虎皮拿下来给萧有树送过去,前几日萧有树四处寻人给他补虎皮,又嫌弃别人手艺不好,看了顾湘自己给自己缝的一个皮子脖套,就相中了她的手艺。

    这人惯会纠缠,顾湘其实也想练练手,便应下来,研究许久才下手,如今补好一看,簇新如故,完全看不出缝补的迹象。

    “小娘子真是好本事。”

    萧有树接过虎皮,登时眉开眼笑,“这可是要留给我儿子的。”

    萧则:“……”

    罢了,其实他本来也倾向于接受朝廷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