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自救靠美食 第110节

作品:《女配自救靠美食

    说实话,当时他也很激动,很兴奋,毕竟是牛肉,可真费牙口,牛是老牛,肉也老得厉害,就那么一小块儿,他很费劲地吃了好半天才咽下去。

    可就这一小块牛肉,家里所有人都念念不忘了好久,他叔更是闲来无事就要提上一嘴。

    “嘻嘻。”

    今天他就带着顾厨做的牛肉去看他叔。

    非得让他叔知道知道,人家正经的好牛肉是个什么滋味!

    但是,但是——

    王铁生舔了舔嘴唇,伸手按住油纸包,不行,虽然好吃,可他已经吃过一个了,这个得留下给他叔尝尝。

    他叔以前见天说大李村比顾庄强出一千倍,整日鼓动他和他弟搬到大李村生活,现在虽然改了口,可王铁生意不平很久了,特别想让他叔知道知道,大李村算什么,别说大李村,就是寿灵县也远比不上他们顾庄。

    王铁生信心满满地往大李村走,走了一会儿,他就忍不住又摸了下怀里的油纸包。

    又走了片刻,王铁生默默摸出油纸包,掰开一小口塞在嘴里。

    “唔,就吃一口。”

    再片刻,王铁生掰了一半:“……给叔留一点尝尝就成,没必要给他那么多。”

    最重要的是,真得好香。

    他这一路走,几乎所有心思都挂在怀里的芝麻饼上,若是不吃上几口,心里就老实惦记,琢磨,难受……

    片刻之后,王铁生把整个芝麻饼都拿了出来。

    “这么香,刚出炉还热烘烘的,若是走到大李村岂不凉透了,那多浪费啊。大不了明日请叔叔到‘顾记’吃上一顿便是。”

    一开始,王铁生脑子里还记着他叔,只喷香得让人恨不能把舌头一起吞进去的牛肉一进肚子,就不禁从心底深处泛起强烈的满足感,哪里还想得起别的!

    道边正好有两个书生结伴而行,走到半路,就忽有一股浓烈的,让人腹中馋虫瞬间鸡飞狗跳的香气,扑鼻而至。

    这二人年纪都在二十左右,正是容易饿的时候,闻到这么浓烈的肉香,立时就有些走不动路,纷纷四下寻摸观望。

    “是肉!”

    他们身边的两个背着书箱的小书童,肚子直接咕噜噜地叫起来,砸吧砸吧嘴巴,小声道:“公子,小文饿了。”

    “我们也饿。”

    二人这一路上啃炊饼饮冷泉,可谓又馋又冷,此时对视一眼,寻香走了片刻,抬头就看见一手抱着芝麻饼啃,一手提木匠箱的王铁生。

    王铁生一口咬下,卤汁顺着芝麻饼溢出——

    咕嘟!

    两人顿时口水横流——“这位兄台,敢问下您这芝麻饼是从何处买的?”

    王铁生愣了下:“呃,在‘顾记’,就顺着这条修好的石板路便能到,不过这会儿有点晚了,够呛能买得到。”

    他一迟疑,把最后一口芝麻饼填嘴里,眼珠子一转,笑道,“二位要是想去尝尝‘顾记’的朝食,我给二位带个路?”

    芝麻饼都没了,他也就不急着去找他叔,今天出门早,或许调头返回还能再多买两个当午饭?

    王铁生一念至此,顿时迫不及待,转头便走,两个书生稀里糊涂地就跟了上去。

    一路可谓狂奔,沿着青石路上行,不多时,王铁生脚步顿住,眉眼间登时流露出些许喜色:“我就说今天起得早,才这么点人排队,太好了。”

    二人:“……”

    雕梁画栋的宅院前,枝叶有些枯疏的树下,竟有起码三四十人在排队。

    再看看王铁生面上的喜悦,两个书生都觉得他有些疯。

    此时王铁生目光闪烁,猛地一拍大腿,左右手伸出,一手一个拽着两书生就往前走:“婶子,叔爷,瞧瞧,这两位是从外地赶来的,咱们是不是该让人家尝尝咱‘顾记’的特色美食?”

    前头周栋娘正好在,笑眯眯地招招手:“来吧,尝尝看,买了你们要觉得不值就让给我们,好吃的话多给我们‘顾记’宣传宣传。”

    两书生左右观望,不免有点警惕,不过眼前排队的到像是普通百姓,应该无妨?

    下一瞬间,二人脑子里什么乱七八糟的想法都没有了。

    好香啊!

    小推车上热气腾腾,明显刚刚出锅的牛腩泛起浓郁霸道的香气,搅得人脑子里一片空白。

    待付过银钱,手里拿到香喷喷的芝麻饼夹肉,扎扎实实地吃上一口,汤汁裹着鲜嫩的肉,随同充满麦香的酥饼,一起被牙齿撕开,他们不由自主地从心底深处泛起暖洋洋的满足。

    “好好吃!”

    王铁生洋洋得意,他这主意简直天下无敌,刚挤过去美滋滋地往外掏荷包,就被周栋娘一把推到后头。

    后面的叔伯婶子纷纷把他向后提溜。

    王铁生:“……”

    “看什么,刚还听你秋丽妹子说,你天不亮就过来蹲守,上一锅芝麻饼刚出锅就让你抄走俩,还想插队不成?”

    “人家外来的客人出的是真金白银,又能给咱‘顾记’做宣传,你能干什么?”

    王铁生:“……”

    面对周栋娘这样战斗力强大的婶子,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此时顾湘刚推出才出锅的八宝粥,低头一看,秋丽车上足足又加了三十人份的芝麻饼和牛肉,霎时间就下去一多半。

    “……”

    她和秋丽也就是前后脚而已。

    熬了好几个时辰的八宝粥早就熬出浓稠的米油,里面还加了些火腿和虾肉,是顾湘不错眼地守着炉子熬煮的。

    王铁生立时便老实下来。

    在这样的冬日下,满足地喝上一碗这般诚意十足的粥,别说再多走一段回头路,多排一会儿队,就是让他被他老娘抽上几棍子也值!

    第一百八十五章 生意

    王铁生到底还是没能再吃到他心心念念的芝麻饼。

    八宝粥的甜香,牛肉的浓香,随风飘摇,很快就有不少行人被这香味吸引,寻香而至。

    但凡闻见这味的过路人,十个到有九个都要寻着香找过来,一旦找过来,肯定要排队买上一个尝尝。

    顾湘本来觉得生意刚开张,地方也有些偏僻,可以提供客源的县城又是一副萧条景象,她一早做好了刚开始生意会差的准备。

    且朝食时间早,远处的客人肯定不会来,她备食材只是按照顾庄村民们平时来吃朝食的数目备的,却没想到现在的顾庄已经不是以前的顾庄。

    顾庄食堂开了这些日子,早在周围十里八村声名远播,而且路也已经修好,就顾庄这一段路的质量,但凡走过的人无不啧啧称奇,前些时候还吸引来一批文人墨客专门走一程山路,顺带着吟诗作词,光是山里几座穷庙破道观中,便留下许多墨宝。

    顾湘见了不禁好笑,大部分作品在当下来说都很一般,可也有几幅不错的,若是千百年后,此地还能保存,说不得也能作为名胜古迹迎来无数迎客参观。

    如今‘顾记’开张,哪怕是外来客也能入内用餐,左近的乡亲们终于等到亲自尝一尝‘食堂’菜的机会,好些人都不惜天不亮便出门,专门赶路过来,就为吃一顿朝食。

    顾湘第一波准备了五十人份的,第二波上了三十人份的,又出了第三波,只有八宝粥,腌菜,肉酱,炊饼,也是足三十人份,一共加起来一百一十人份的朝食,一个多时辰就悉数卖光。

    卖到最后,排队的客人恋恋不舍,不肯里去,顾湘没办法,只好把牛肉汤搬出来给大家伙煮面条吃。

    到不是真来了这么多人,实在是顾湘小看了大家伙的胃口。

    不要说顾庄的乡亲们,一个人能吃三五个人的饭量,就是王铁柱带来的那两个书生,也一个能顶三个。

    这两个书生,每个人痛痛快快地吃了两个芝麻饼夹牛肉,一大碗八宝粥,各种腌菜和肉酱,外加一炊饼,这才心满意足。

    他们喂饱了肚皮,舒舒服服地坐在树下下食,左顾右盼,对这儿的环境是十二万分满意。

    “我就说先生不会坑咱。”

    书生喜滋滋地摸了摸肚皮。

    “我决定在顾庄教书了,就是教什么还得再琢磨琢磨,小孩子直接教蒙学到行,可……叔叔,婶子们似乎用不上那些?”

    这哥俩是堂兄弟,哥哥苏白,弟弟苏南,刚从安城来,先生是王平南。

    他们两个在安城得罪了人,那人势力不说很大,可有点难缠,哥俩都打算认真读书科举,没精力和别人纠缠,正好王平南收到信,说是顾厨的老家打算招几个读书人教一教村民读书,问他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他就先把这哥俩忽悠过来了。

    王平南自己也要来。

    先不说顾厨那样神秘的身份,任何脑子清楚的都想同她拉上些关系,就是什么都不为,只为顾厨的厨艺,他就乐意去打工蹭饭。

    只安城这头事情不少,王平南已经紧赶慢赶,结果折腾到冬雪都落下,那一摊子事依旧没做完。

    他也着急,顾湘给他的信里交代,只是想寻个识字的先生在村里教百姓们认字,这个活但凡读过几年书的都能做,他都担心自己迟迟去不了,顾庄就没了他的位置。

    正好两个得意弟子被闹得心都静不下,他便把人打发到顾庄教教书,这活简单,也占用不了多少时间。

    乡亲们白日里都有事做,人人都忙,扫盲班每日只能饭后傍晚时分开一阵子,其它时间两个弟子正好用功读书,什么都不耽误。

    而且还能帮自己占着先生的位置,免得让别人给捷足先登了去。

    太阳高高升起,顾记门前下食的百姓们才渐渐散了。

    周栋娘还替顾湘捉走了几个围着她团团转,讨零嘴吃的几个小娃娃。

    “谁打搅三娘子做生意,山里的老虎就会过来吃了他!都给我老实点!”

    把一群小娃娃都轰走,周栋娘回过头叮咛顾湘,“我的好三娘,朝食不赚钱的,不用太费心。”

    顾湘顿时哭笑不得。

    其实卖朝食真的很赚钱,两种意义上都赚。

    周围村子里的百姓们一享受到‘顾记’经济实惠的美味朝食,就自动自发地成了回头客,不光自己来,还四下里推荐,呼朋唤友,一夕之间,谁若是没听过‘顾记’的名字,立时便能招来旁人异样的眼光。

    还有不少过路往来的商人,因为走顾庄这条新路,总不免要来‘顾记’歇歇脚。

    但凡过来总能听到好些村民各种无脑吹。

    什么‘顾记’的大厨乃是家传的厨神世家,祖上乃是圣上亲封的‘神厨’。

    还有诸如‘顾记’的酒天下无双,好多酒窖藏足有百年以上,价值连城,是天下一等一的宝贝。

    顾湘:“……”

    她有一日到县城去送货,半路上就在茶寮里听人说,来到寿灵县,若不到‘顾记’走上一遭,就等于没来。

    还说当年太祖皇帝莅临寿灵,就是在‘顾记’落脚,当时太祖皇帝为了吃‘顾记’的芝麻饼,连等了三天三夜才吃到口,从此念念不忘。

    顾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