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自救靠美食 第375节

作品:《女配自救靠美食

    如今却好了。

    李生虔诚地拧开蘑菇酱的坛子,挖出一大勺塞在饼子里,认认真真地吃了一口。

    第二日,顾湘睁眼时已是日上三竿时分。

    出门就见帐子前已搭好了长案,上面放着鸡鸭鱼肉,各种吃食,连炊饼都放了好几箩筐。

    顾湘顿时扬了扬眉。

    雪鹰提了热水来给小娘子洗漱,笑道:“都是村民们自发送来的早餐,说是给咱们践行的,也要谢咱们救了山妮。”

    顾湘登时笑起来:“这到难得。”

    以前都是她喂别人,被人投喂的感觉到很新奇。

    顾湘干脆坐下来试试这农家菜,别说,固然比不上她做的精细,味道调得美,可粥米粘稠,热热乎乎的,拿干干净净的黑陶碗盛了,光看这颜色就让人胃口大开。

    其它菜也都不错,自然比不上酒楼里名厨烧出来的精致,口味也不是很细腻,但吃它,吃的是人间烟火,品的是人生无味,其某种滋味,是多少名厨也做不出来的。

    顾湘吃得香甜,偶尔一抬头,就见安国公坐在旁边的石凳上,面上隐隐有些忧郁。

    正好李生过来夹鱼头,他最喜欢鱼头,顾湘低声问:“事情很麻烦么?我瞧着你家公子有些发愁。”

    李生讪讪一笑:“是有些麻烦,不过也没什么,阿湘别担心。”

    他家公子是在那儿伤春悲秋,可是和正事是半点干系都无。

    人家一大早起来烧火做饭来着,辛辛苦苦把自己烫了两回,才炒出没焦黑的鸟蛋,煮个粥,把他带来的米都给祸祸了,又担了三次水,好歹才煮出来不至于半生不熟的粥米。

    只烂得有些过,将就能入口而已。

    李生瞧着他家公子到很满意的样子,想来打算给阿湘个惊喜。

    他也要承认,公子如今学习献殷勤,学的还挺快,别管他菜饭做得好还是不好,可他愿意为阿湘洗手作羹汤,只这份心意,便让人心里熨帖,阿湘又不是个冷血的人,她的心肠比任何人都要软,见他如此,怎能不感动?

    可怜啊。

    公子好不容易想出了这一招,可天刚蒙蒙亮,长津村的徐娘子就带着一群婶子赶了过来。

    一眼看到那粥,顿时嫌他们浪费粮食。

    话虽未曾明说,可李生和赵瑛都是什么样的眼力?徐娘子带着人,端着半成品的饭菜,不多时就收拾出一桌子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虽说清晨大鱼大肉地这般吃,似有些不合时宜,但也比他做的饭菜好一百倍。

    赵瑛面上云淡风轻,却是摆出这么一张可怜的脸来,默默愣神。

    李生都懒得理他。

    一顿色香味俱全的农家早膳享用完,顾湘便招呼雪鹰,收拾行囊回顾庄去。

    有李生和赵瑛安排,想来长津村的安全还是有一定保障的,若是不能保平安,那顾湘留下也无甚意义。

    顾湘刚收拾好东西上了马,就听见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众人顺着声音抬头,来人手持令旗,飞奔而至,一边奔跑,一边高声呼喊:“急报,悍匪黄步友已至寿灵县——”

    说话间衙役狂奔而去,长津村村民们都愣了下,嗡嗡声四起。

    顾湘回头看李生。

    赵瑛轻声道:“是这半个月忽然冒出来的土匪,杀人越货无数,官府数次追捕都没成功。”

    李生冷笑:“这些地方官府写出来的奏报,我看,都是用脚写的。”

    京城那些官老爷们日日提防皇城司的势力扩大,见到皇城司的势力出京城,就跟刨了他们家祖坟似的。

    哎。

    瞧瞧,他们防着皇城司,那就该好好把差事做妥当。

    若是一点不出错,皇城司能拿他们如何?

    官家又不傻。

    长津村百姓们瞬间就警惕起来,家家户户都赶紧去通知亲朋好友,动作麻利地开始藏各种值钱的东西。

    顾湘遥望顾庄的方向,吐出口气。

    李生忙道:“阿湘别太担心,顾庄地处深山,这黄步友的目标大部分都是富贵锦绣之地,到不一定会去。”

    顾湘尴尬地笑了下。

    第六百五十四章 集市

    赵瑛蹙眉,郑重道:“阿湘,你别怕,我这便知会程知府等人,紧守门户,绝不放这姓黄的入顾庄半步。”

    顾湘:“……多谢。”

    其实她真不是特别担心的。

    一开始自然是担忧了一秒,不过这担忧一闪就散了去,  实在是不怕他去的。

    当初顾湘最担心的就是顾庄的安危,初来乍到,为了顾庄没少操心,毕竟它曾经差点亡于匪患。

    在顾庄这么长时间,顾湘帮老家做得最到位的,大约就是抵抗匪患的各种措施。

    家家户户地道相连,直接在山里有储存物资,村里巡逻队大部分都是勇毅军出来的士兵,  每日训练,肉食管饱,战斗力比当初上涨了不知道多少。

    更不要说,她带去京城的精锐,如今可都回了顾庄,再加上陈旭带的禁军护卫高手……

    顾湘笑道:“雪鹰,咱们在村里在绕一圈,买点山货回去给阿爹,阿娘加餐去。”

    “还有她们几个小丫头喜欢吃的桃子,看看能不能带些走。”

    这一绕,就赶上了周围十里八村一个月才举办一次的大集。

    集市就在回顾庄的路上,顾湘同李生商量了下,见国公爷并不着急赶路,两个人就决定顺道去逛上一逛。

    至于赵瑛,顾湘觉得他可能都不知道赶集是个什么意思,干脆也便不去征求他的意见了。

    周围村子里的土特产,  山里的山货,都是这样的大集上卖的最多,  质量也最好。

    好些人家积攒个好几个月,大半年的好东西,才会担到集上来卖。

    集市地点就在通往寿灵县城的官道驿站旁边,地势平坦,算是本地颇大的一块平地。

    长津,顾庄,大李村村子距离这处的距离相差不多,若是从上空看,应能看见一个巨大的伞形。

    每到大集这日,各村的乡亲天不亮就出发,天蒙蒙亮时,集市上已经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顾湘一来就看见几个贩卖‘顾记’罐装小菜的小贩,她扫了一眼,卖的最贵的竟不是肉酱,辣椒酱比肉酱还要贵上两文去。

    这辣椒酱,顾湘做的时候是怎么简单怎么来,只加了盐和酒而已,  拿滚滚的热油一浇,  装坛子发酵,  在她们‘顾记’都不往外卖的,  属于赠送的小菜之类。

    如今集市上到卖上了价去。

    顾湘四下看了看,正好看见个挺眼熟的乡亲,正同外地来的行商谈生意。

    这队行商,车马有十几辆,扈从也有七八个,掌柜的衣着打扮像是从江南那边来的,口音却有点西北的口音。

    扈从穿着也是五花八门。

    李生压低声音道:“是走远道的商人。”

    赵瑛点头。

    “要说我这辣椒酱,那可是个神药,你们应该也听说了,咱勇毅军赫赫有名的王将军,上个月病得都快不行了,军中几个大夫都摇头,把他家里夫人,儿女都吓得不轻。”

    “当时正好有人带了这辣椒酱过去,给王将军的炊饼里加了两勺,王将军当即就发了些汗,开了胃口,就着辣椒酱吃了一张炊饼,喝了碗粥,第二天就能下地出门跑着走了。”

    “听说过,听说过。‘顾记’的辣椒酱,就连当今陛下都说好。”

    商人面上放光,眼睛里也放光。

    人们都说这辣椒可比胡椒还名贵。

    更难得的是,竟然卖得不是很贵。只要十八文一坛,这一坛可不是小坛子,一家子吃也能吃半个月的。

    他上个月在驿站落脚时,正好碰上个带着辣椒酱到驿站卖的小贩,那会儿累得紧,感染风寒,胃口不开,吃什么都呕得慌,看见隔壁开了坛辣椒酱吃得喷香,自己也买了一瓶。

    没想到这一吃,竟觉得,实在是好得很。

    他连忙向小贩打听这辣椒酱的来历,刚问出口,驿站里一帮天南海北来的客人纷纷说起这辣椒来。

    这东西可真是个好物,最近几个月才开始风靡,有些人本来吃不惯辛辣味,可这辣椒酱,竟也能吃些。

    微微有些辣味的那个,吃不惯辣的吃了也只会觉得香。

    商人听了一耳朵的相关传说,还有人说辣椒酱是神药,有起死回生,说的有鼻子有眼的。

    他不太信这个,却也觉得这一定是好东西。

    只当时他也没下决心买太多,他们这一路上要买些什么,货物单子都列好了,忽然要挪出钱来买旁的东西,心里总是不大安稳。

    可前几日京城那边传出消息来,说是这辣椒酱竟入了宫廷,陛下与太后都甚为喜爱。

    他们这些商人多消息灵通,正好他就在附近,就赶紧往这辣椒酱的产地,顾庄而去,没想到还没到顾庄,便碰上了大集,幸运地买到了这一批辣椒酱。

    顾湘饶有兴致地听着他们谈生意,听得心里也颇高兴。

    “不吃,都是些乡下人的东西,你也碰,恶心不恶心。”

    顾湘,赵瑛他们齐齐转头看过去,就看见有个穿着浅绿色大袖衫,头戴上戴着明晃晃珍珠珠花的小娘子,憋着嘴,瞪着眼睛,掩着鼻头,就连看地上随意摆着的凳子,也是满脸嫌弃。

    李生蹙眉。

    顾湘一笑,到也不至于因为人家说句嫌弃的话,就要不高兴,正好旁边有个老木匠正在雕簪子,手上的活显然极好,小小的普通的木头在他手里转眼间就变了个模样。

    她心下好奇,买了并蒂莲花簪,直接就插到头上去。

    “哈哈哈哈,这些乡下人真是有意思,竟然弄根木头杆子往头发上捅。”

    顾湘侧目,见那小娘子毫无顾忌地指着她哈哈大笑。

    对方身边的同伴,相貌憨厚普通的小郎君羞窘得耳朵根都通红一片。

    李生面上一阴,这回心里真有些不高兴。

    赵瑛目光在顾湘的发上流连,默默也去买了一根一模一样的,摘了自己的白玉簪换了上去。

    一换上,赵瑛便心满意足起来。

    “哼。”

    旁边又是一声冷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