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自救靠美食 第446节

作品:《女配自救靠美食

    像牛家这样金盆洗手了仍不忘经营势力,牢牢地捏着底牌的,顾湘也不得不感叹几句。

    这家人不是好人,却是聪明人。

    顾湘因为自幼的经历,对人心人性,到是比寻常学生们了解得更深入些,她觉得牛家这一家子,并不是完全不能打交道的那类人。

    王知县笑了笑,也道:“牛家要真是穷凶极恶,我早就收拾了他们,便是拼着这身官衣不穿也不能罢休,如何会容他们嚣张至今?”

    说白了这牛家这些年并未做什么大奸大恶的事,生意场上的斗争,也都用的是商场上的尔虞我诈。

    牛家和其它豪商,在这方面无丝毫不同。

    王知县瞧他们不顺眼那是真心得不顺眼,可又抓不住真必须鱼死网破不可的把柄,人家还势大,自然是好一阵,歹一阵,一边斗,一边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凑合着过去。

    顾湘想了想,叫老狗过来,低声交代:“着人盯着牛家的那位五郎。”

    老狗连忙应了声。

    王知县忙道:“公主,这牛五郎整日在街上游荡,就是个浪荡子,欺男霸女的事没少做,不过县衙上下都知,他就是嘴碎,嘴上喊打喊杀,今天要宰了那个,明天要杀这个,其实就是面上厉害罢了,到还不至于到非要治罪惩处的地步。”

    顾湘点头:“我心里有数。”

    她此刻其实想的是那位小书吏。

    小书吏招惹了那牛五郎,在人家十几个家丁的围追堵截下,慌不择路地正好一头撞到她和王知县这边。

    她若是只见小书吏受欺负,便狠狠教训牛家少当家一顿,结果会如何?

    似乎也不会怎样。

    她身为公主,教训个纨绔浪荡子,难道还会有后果么?

    第七百八十一章 戏欢

    “公主也不必过于担忧,下官已又派了人手亲自快马奔赴各地求援,想必不用多久,朝廷便能得到消息。”

    王知县见顾湘表情有些微妙,只当她担心寿灵的形势。

    “粮草方面,以我们现今的存粮虽有不足,但周围各村应该还能给一些援助,这县城的乡绅也不乏心中有大义之人——牛、赵两家,下官会在想办法。”

    顾湘颔首。

    是了,她教训那牛五郎一顿,最多也就是让她想从牛家搜刮到粮食,更艰难些。

    可这岂不是吃力不讨好?

    顾湘莞尔,也不确定自己是不是想得有些多。只她既有这样的疑虑,便叮咛老狗几句,让他好好看着牛五郎。

    老狗在顾湘手下做事做得久了,不敢说心意相通,但顾湘一个眼色,他也能意会个七七八八。

    “小娘子放心,属下一定防着牛五郎祸害别人,也防着他作死,更不会让人在这个节骨眼上去招惹他,再生出是非。”

    顾湘颔首:“还是王哥知我心意。”

    老狗打了个哆嗦,讪讪一笑,连忙低头猫腰溜出了门去。

    公主说这话轻轻松松,平平静静,宛如闲话家常,可窗外那几个皇城司的小探子却是个个妙笔生花。

    老狗消息灵通,可是听说,李长随和自家小娘子说话时都算不上言笑无忌,公主不过见李长随辛苦,说了几句体贴宽慰的话,就闹得那位安国公心里不痛快,变着花样耍李长随。

    他可远比不上人家李长随有本事,脖子又硬,他就是个小人物,可受不住国公爷的特殊关照。

    说了几句闲话,顾湘三人便又沉浸在工作中去。

    这县城里诸事纷杂,千头万绪,想要处理周全,其实都在这些琐碎的,细腻的功夫上头。

    顾湘有时候看着身边的小丫头们熬夜熬得眼珠子通红,就忍不住叹气,她金手指都这般厉害了,怎么就不能让她拥有吹一口气,变出几千个庶务娴熟的高手出来,轻轻松松就把县城诸事收拾得妥妥当当?

    一直忙到傍晚,顾湘送走王知县和周县尉一行人,就听见外面有丝竹声飘荡而来。

    “秋丽,咱们好像好久没正经逛过这寿灵县城了。白日里没什么空闲,不如现在去瓦子里转转?”

    秋丽正匆匆忙忙给自家小娘子修裤脚。

    小娘子这些时日太辛苦,竟熬瘦了好些,衣服穿得都有点松松垮垮,偏她又舍不得裁剪新衣。

    如今自家备下的那些好料子,都让小娘子拿来做了积分兑换的商品,反正是能利用上的东西,都让小娘子贡献出来,堂堂公主,竟连衣服穿着不合身了,也要身边使女动针线给缝补,秋丽一想便不禁有些心酸,唉声叹气了半晌:“消息若传到京城去——”

    “那肯定叫勤俭节约。”

    顾湘轻笑。

    秋丽:“……”

    她想了想,点头:“到也是。”

    在京城待了这么久,秋丽也算知道京城那些闲人们的脾性,自家小娘子得势,那便处处都是好,好骑射,那叫英姿飒爽,好花钱,那叫爽快大方,好涂脂抹粉穿新衣,那是容光焕发,嘴巴厉害,说话啰嗦,那是婆口佛心,反正是处处都好。

    人要是失了势,那便什么都不对了。

    想到这个,秋丽也不啰嗦,她也觉得小娘子这衣裳其实都是新裁新做的,修改一番照样鲜亮,放着不穿到要白白变得陈旧,着实浪费了些。

    “县城有什么好逛的。全寿灵的瓦子加起来热闹个三天三夜,也赶不上大相国寺一时片刻。”

    秋丽自从京城走一遭,再也瞧不上寿灵县这点热闹。

    顾湘失笑:“你不想去戏欢阁看看惜惜小姐?”

    秋丽把针线往针线篓子里一插,将衣服搭在屏风上,站起身就开始收拾东西。

    顾湘莞尔:“不急,天色还早。”

    寿灵县饱经风雨,戏欢阁却一如往常。

    红灯笼高高挂起。

    台上笙歌燕舞。

    惜惜小姐照例是独坐在二楼正中央的桌前,手里提着酒壶,慢吞吞地喝着酒,桌上一盘炸得外焦里嫩的银鱼被她一条条地叼在口中吞下腹,动作又粗犷又潇洒。

    她一不唱曲,二不跳舞,只兴致来了便遥遥一举杯,便哄得这满寿灵的浪荡公子心动神摇。

    顾湘带着秋丽和樱桃走的后门,一进去,顾湘便寻了个雅座坐下,径直欣赏台上的歌舞,却放了秋丽和樱桃自己去玩。

    她们两个到了戏欢阁,可谓如鱼得水,霎时间便簇拥着姐妹们钻到厢房里,叽叽喳喳地说起了话。

    秋丽把身边准备的各色胭脂水粉,还有京城时新的绸缎布料都拿出来给花嬷嬷和姐妹们看,说得是眉飞色舞:“不能不说,人家京城就是不一样,瓦子里那些卖艺的黄毛丫头,看着也就十一二岁,那歌喉,那动作,简直没得挑剔,换到咱们这儿,个个都是头牌……”

    “咳。”

    正说得热闹,惜惜小姐便推开门,轻咳了声,秋丽抬头见她板着脸,登时收了声。

    惜惜小姐叹气:“还回来作甚。”

    秋丽登时闭上嘴。她见过惜惜小姐骂那些出去了又回来探望的姐妹,骂得可凶呢。

    这回惜惜小姐却没怎么骂,只叹了句,倏然又是一笑:“行了,你们两个丫头和旁人不一样,既是公主亲自带着回来的,想来公主也不至于介意。”

    从戏欢阁里出去的,大部分都是嫁了人,或是给别人做妾,本来这出身就不好看,自是最好不要再同戏欢阁扯上关系。

    顾湘此时正看台上说唱班子演《王知县筹粮记三》,隐隐听到秋丽软着嗓子哄惜惜小姐,声音怯怯的,像只稚嫩的小黄莺,不由轻笑了声。

    果然是一物降一物。秋丽这丫头自来好强,在府中一向厉害,当初江司赞都私底下说,这是做大管家的料子,可到了惜惜小姐面前,便要多乖巧有多乖巧。

    顾湘晃了晃神,到不去理会,戏欢阁的说唱班子显然是县城一流,唱得好,说得也好,她很快便同台下无数观众一般看得入了迷,正沉醉,耳边忽然传来老狗的声响:“公主,牛五郎也在,他正拦着樱桃。”

    一个激灵,顾湘骤然惊醒。

    “公主。”

    顾湘正忙,就见王知县匆匆过来,抹了把额头的汗水,低声道,“牛家的管家来了。”

    第七百八十二章 欺人

    岂止是冲突,双方简直打得天昏地暗。

    顾湘起身走到扶栏处向下看,就见牛家的家丁,自家的侍卫,戏欢阁的护院,三方都兵刃出鞘,纠缠在一处。

    雪鹰坐在对面的栏杆上一边嗑瓜子一边远眺。

    秋丽茫然地端着一大碗新鲜的,剥好了皮的水果,有一口没一口的吃。

    台上还在吱吱呀呀地拉着胡琴,台下观众们一时间眼珠子都不够用了,既要看台上的演出,又要看台下的热闹,一时恨不得自己长了三头六臂外加无数只眼。

    顾湘心下诧异,旁边小厮压低声音把事情说了一遍。

    樱桃这小丫头向来有些跳脱,为人活泼,一回戏欢阁那是如鱼得水,开心得不行,和以前一样混迹在小丫鬟群中,端盘子提酒壶,做起她以前做惯了的那些事情来。

    要说以前,她们姐妹做这等事,心里都带着点烦闷,可如今再回来,做得还是同样的事,依旧不至于怀念,可却也有几分新鲜感。

    姐妹们许久未见,哪怕只是聚在一起做点事,心情都是好的。

    樱桃就混在小丫鬟群中,手脚麻利地忙了好半晌,还让几个小姐妹埋汰她,说她这些时日肯定偷懒了,这端茶倒水的功力大减,毛手毛脚的速度还慢,若不是她年纪小,长得又好看,他们戏欢阁的客人对她多有宽容,恐怕都要闹出些麻烦来。

    正说着,那边牛五郎不知哪杯酒喝得上了头,伸手就去拽樱桃的胳膊,樱桃吓了一跳,本能地一拳头就要挥出去,好在想起自己是在戏欢阁,不想给惜惜小姐她们添堵,到底及时收手向后躲了躲。

    没成想这牛五郎还不依不饶,甚至生起气来,非要与樱桃纠缠。

    当时顾家侍卫们都隐在不远处,哪能任凭别人欺负自己人?登时便出面将樱桃护住。

    牛五郎许是喝多了些,嗷嗷叫嚣着‘欺人太甚’!

    牛家的家丁们全被他叫进门,直接就同顾家侍卫起了冲突。

    戏欢阁的护院一见如此,自然也不能袖手旁观,连忙扑出去拉架。、

    三方就此纠缠到一处,一来二去,便成了这般场面。

    顾湘扶着围栏向下看,笑道:“咱们的侍卫身手不错。”

    很明显,顾家的侍卫占了绝对的上风,别看只有四个侍卫,对方有十几个人,但牛家的家丁就是被打得节节后退,很快就大败亏输,退到大堂一侧去。

    周围无数客人都忍不住围观,好些人大声叫好:“好,打他头,使劲,哎呀,打啊,躲什么躲。”

    “哈哈,哪来的二百五,戏欢阁的小姐个个都只卖艺,咱们寿灵难道还有人不知道?小子,你要是想开开荤,我建议你去怡红院或者三元楼,再不济,你去船上瞧瞧,保准也舒坦得很,跑到戏欢阁来找事,你小子脑子坏了吧,赶紧回去让你娘多炖几只猪脑汤,好好补一补吧。”

    “老孙你个鳖孙,让人家喝猪脑汤,是盼着人家再傻三十年?”

    这等时候,还能来戏欢阁消遣的,肯定都不是寻常百姓,大部分胆魄都在,哪怕知道这牛五郎是牛家的少当家,很多客人也是不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