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68

作品:《清穿之四爷宠妃

    敏嫔好歹熬过了颂金节,到十月二十的时候没了。

    康熙很是悲痛,追忆了敏嫔活着时候的品性,又夸赞他生了十三爷这个好儿子云云,下旨追封为敏妃,葬妃陵。

    十三爷很是悲痛。

    这一年多,十三爷都是跟着四爷混的,四爷免不了要为他操心。毕竟十三爷只是个光头阿哥。和内务府内群人精斗还得是四爷

    李絮都说,四爷如今是专门和内务府打交道的,内务府都怕了四爷的黑脸了吧

    可也是,当初郑家庄修府是一遭,大阿哥的五格格出阁是一遭,大阿哥福晋没了是一遭,如今敏妃没了又是一遭。

    十三爷到底还小,虽说成家立业了,许多事上还是没主意的。自然是四爷怎么说怎么了。好在康熙对敏妃是有些恩宠的,身后事也时时过问,没有叫她寒酸的走。

    八爷听见看见这些事,病的更厉害了。比起敏妃,才走了几个月的良妃那简直就是不能看。皇阿玛对他们母子,好薄情啊。

    发送了敏妃,十一月也尽了。皇太后的病已经药石无灵。

    李絮早在针线上的人来做冬衣的时候,就选的全是素色的衣料。水红淡粉一律没做。最鲜亮的也就是鹅黄了。倒是月白,茶白,耦合,竹青等颜色做的不少。

    腊月初二,仁宪皇太后薨逝。

    康熙痛哭至几度昏厥,缀朝七日。

    这位皇太后早年是顺治爷的孝惠章皇后,并无宠爱。顺治爷独宠董鄂氏,几乎是视六宫无妃的地步了。孝惠章皇后在顺治爷那时候,空有个皇后的名号。而董鄂氏,是明晃晃的的皇贵妃。死后,被顺治爷追封了皇后。算是明晃晃的的打了脸。

    仁宪皇太后无宠无子孑然一生。李絮不知道她在顺治死了这几十年是如何过的。康熙对外一直是个孝子,想必对她即便不亲近,也是有几分真心的吧

    皇太后的丧事,可不是一个妃子,一个大阿哥福晋能比的。

    、148第148章 番外良妃的悔恨

    良妃静静的躺着。

    时光像是要静止一般。

    外头正是寒冷的时候吧,不过,良妃觉得自己都感觉不到了。心早就冷了。

    是什么时候呢

    良妃似乎是笑了一下,外人看来,自己是多幸运啊。出身不好,却一路走到妃位,这世上也是不多的吧

    可是,内里的苦楚谁知道

    伺候的人都被她赶出去了。是呀,不过是个辛者库出身的贱妇,怎么配有人伺候呢

    从前,自己可是连近身伺候也不能的。

    万岁爷,就那么当着天下人的面,说出那样的话。贱妇,贱妇。

    贱妇生的贱种,可那也是你的儿子啊

    从小到大,诗词歌赋,弓马骑射,那样也不差的儿子啊

    良妃想着自己这一辈子,从前的自己是什么样良妃费劲得想,小时候,罪籍出身,辛者库,就是个枷锁。一辈子抬不起头的枷锁。

    可是那时候,只是过的苦,吃不饱,到底还有额娘疼爱。

    八岁,就被送进内务府。

    进宫之后,吃了多少苦做的都是什么样的事情

    给最低等的太监们洗衣服,洗马桶。就连打扫这样的事,也是奢侈。

    一天一天,一年一年。

    老嬷嬷看自己长得好,就存了培养的心思。于是,日子好过了,不必在做那腌臜事,不必再受太监们言语羞辱。

    不必看最低等的丫头们的脸色。都是奴才,不必再处处低人一等。

    后来连年战乱,康熙爷不选秀,就从宫女里选人。

    有幸,自己被嬷嬷推上打扫宫女的位置上,才能被管事姑姑多看一眼。

    塞了多少银子,才有自己能叫惠妃娘娘看一眼的机会。

    良妃始终记得惠妃当日的话“身份上,也着实卑微了些。索性,万岁爷不过是选玩意儿,就这么着吧。”

    玩意儿。

    那时候,良妃满满的都是欢喜,一点也不在意惠妃的话。想着惠妃不过是嫉妒自己有一副好相貌,惠妃比万岁爷大三岁,早就不得宠了。

    自然,看新人都不会顺眼的。以后,自己得宠了,生了儿子,掌一宫主位时,谁还敢这样说

    再说了,前几年还不是有个宫女出身的德贵人

    怎见得自己就不是第二个

    事实上,这一批选的四个宫女,真的只有良妃最终走到妃位了。

    其他三人,早早的没了一个,那两个,不过是官女子,倒是有个位份,但是连个庶妃也不如的。

    可是,自己这个妃位是如何得来的

    良妃每回忆一次,都会苦笑。

    一开始,万岁爷是当真宠爱自己啊。一个月总有七八日是自己侍寝。

    住在惠妃娘娘偏殿,虽说只是庶妃,可是宠爱却压过主殿里的惠妃。

    良妃都不记得自己有没有侍宠生娇,有没有给过惠妃脸色。

    她只记得,惠妃看她总是带着意味深长的笑。

    当初不懂,如今懂了。

    男人,不是喜欢让你陪着睡,就是宠爱你的。

    七年。

    万岁爷的宠爱,持续了七年。

    后宫开始恢复选秀后,万岁爷还是来的。

    良妃满满都是对未来的期盼,万岁爷肯来,就是好的。

    也苦涩,因为万岁爷不肯留子,每次侍寝后,就会叫老嬷嬷盯着她喝掉避子汤。

    良妃忍了七年,就在第七年头上,不想再忍了。

    于是她前头喝掉汤药,后头就催吐出来。

    如此,不出半年,便有了身孕。

    万岁爷没怪罪她。没责问她。甚至还来看她。

    良妃的心一天天安定了,过去,也许是万岁爷习惯了,忘记了,所以才一直叫自己喝那汤药吧

    一样的宫女,德贵人都成了德嫔了,不也是两个孩子了么

    自己,为什么不可以

    也许,等孩子生下,就可以晋位了,哪怕只是个贵人呢

    可惜,良妃失望了。

    八阿哥生下后,她还是庶妃。

    孩子也抱给惠妃抚养了。

    良妃安慰自己,都是这样的,德嫔生了四阿哥不也抱给佟佳贵妃养着下一个就好了。

    可是,良妃再也没怀孕。

    万岁爷不再给她汤药了,她也不再能怀孕了。

    许多年之后,万岁爷给她妃位的时候掐着她的下巴告诉她,早在生下八阿哥的那一天,就给她喝了让她一生都不能有孕的汤药。

    良妃一句话也说不出。

    是自己不该违背这个男人,是自己不该妄想位份。

    他说,如果不是自己当初非要生孩子,他反而会厚待自己的。

    良妃从始至终的沉默。

    那时候,她才想起他曾经说过,卫氏,你要是听话,朕总会叫你坐上高位。

    是自己不听话。

    可是,德妃呢她为什么就可以接连产子为什么就没有做过一天的庶妃

    万岁爷从一开始,就给了答应,常在,贵人。一步步往上。宫里进人不少,然而德妃却早就稳稳的坐在四妃的位置上了。

    不一样,不一样。直到那时候,良妃才知道,自己和德妃不一样。

    身份,身份德妃纵然是宫女出身,但是乌雅家还是小吏,而自己家,是罪籍,奴籍。凭什么呢八阿哥,是她惟一的孩子,可是,恐怕是他的耻辱吧

    可是,自己那么喜欢他啊。从第一天见他就喜欢啊。

    良妃好后悔,真想时间慢慢退回去,不生八阿哥,不伺候万岁爷。不进宫。

    可是,一切都是妄想。

    万岁爷对自己真是无情啊,对八阿哥也是无情啊。

    老八,老八。你就安分守己做个乖孩子不好么

    良妃知道,不会的。老八太过在乎身份,这些年,福晋不孕,就不肯叫府里侍妾有孕。

    良妃笑的悲凉,纵然八阿哥的出生不是你喜欢的,可是,那好歹是你的儿子啊。

    竟然连七阿哥那个瘸子也比不过。

    福晋,是那样的家世。

    这些年,您就连个格格也不赏赐给他

    好绝情好绝情真的好绝情

    良妃觉得自己不能呼吸了,几十年的时光,发生的事一幕幕的在眼前晃过。

    记忆最深刻的,不是万岁爷,不是八阿哥,不是阿玛额娘弟弟。

    却是惠妃。

    是惠妃当年似笑非笑说的那句话不过是个玩意儿。

    是呀,玩意儿。

    最悔嫁做帝王妇。

    、149第149章 雍亲王

    那是要昭告太庙,要停灵四十九日诵经。康熙要亲自守灵,皇子们自然也要守灵。后宫妃子人人缟素。福晋们也要穿素衣吃素四十九日。

    这一年的新年宴会也取消了。反正就是各种跪。

    康熙在守灵几日后,就病的起不来了。皇子们一边要侍疾,一边要守灵,还要忙乎皇太后的一应事体,也是忙乱的紧。四爷就是典型。这两个月几乎没回府。

    皇太后葬东陵,谥号仁宪恪顺诚惠纯淑端禧皇太后。

    原本,敏妃去了,康熙是有些难受的,毕竟是陪伴了几十年的女人,给自己生了一儿两女,皇太后去了,再加上劳累,康熙就扛不住了。前几年太子的去,那打击还在,康熙的身子早就是一日不如一日。这一病,直到万寿节才有所好转。

    五月初四,是康熙的生日,也就是万寿节。康熙要给皇太后守孝一年并不欲大办。本该是今年选秀的,也推至明年。

    康熙要去五台山替皇太后祈福。带着九爷到十六爷一并走了。倒是把十三爷留下跟四爷办差。

    康熙是下旨令四爷监国的。虽说事无巨细,四爷总是要快马问过康熙的意思。但是这总是了不得的权利了。大臣们隐约闻到了不一般的气息。四爷府上就多了许多莫名拜访的人。

    四爷不厌其烦,直接带着一家子又进了园子。十三爷跟着四爷办差,也是被拜访的对象,索性也跟着四爷进了园子,专门住了四宜书屋,离着福晋李絮等女眷很远,倒是和四爷的九州清晏也远许多。

    两人开始宫里,园子里来回跑。没人敢往御赐的园子里闯。

    远在五台山的康熙爷知道这事之后,笑了一场。老四是怕家人掉了链子,他本人反正就是一张黑脸了,竟也没有多少不怕的。

    三爷感叹了多少回。自己走的是文人路线。全然忘了满人是马背上的天下。如今虽在文人中有些声望,可是皇阿玛只是把自己当做是个大学士,却不是能继承皇位之人。

    五爷性子其实不是个爱争的,这会子也甘居于四爷之下。他到底是跟着皇太后长大的,宜妃那性子竟没有学到几分。不像小九那般精明圆滑。

    八爷还在思过,他心里就是有万分的抱负,如今也施展不出一分。皇阿玛去五台山不带着自己,四哥监国将十三弟带着办差,九弟十弟十四弟都被皇阿玛原谅了,唯独自己却被皇阿玛遗忘。八爷觉着自己和大阿哥没什么不一样。不,不如大阿哥。大阿哥儿女成群。自己却只有一个格格。还是侍妾所出。无能啊。

    七月,山东再次发生水灾,四爷急报康熙。

    康熙批示,命四爷差人去山东查实,四贝勒坐镇京城全权指挥救灾,一应物资尽快送到灾区。

    四爷接了旨,命门下奴才赶往山东,十几日后又派十三爷亲自去往灾区指挥救灾。派了太医去防治疫情。由于救灾及时,比上一次损失是降到了最低的。

    九月里康熙回朝。四爷亲自出城迎接,几日后四爷主动请旨亲赴山东巡查灾后重建。四爷没带女人去,只带了一队侍卫飞马往山东去了。

    颂金节前,四爷和十三爷才回来。

    康熙在大殿上大大褒奖了四爷,册封他为雍亲王。十三爷封了贝勒。又恢复了九爷十爷的贝子。封了五爷为恒郡王。三爷没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