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73

作品:《清穿之四爷宠妃

    ,想要酿酒玩,就在园子里种上葡萄,不过就是想要玩罢了。至于什么杯子嘛,白玉和翡翠也算不得多奢侈。平日里用的大小碗碟也不少白玉的。

    于是,大晚上的叫来苏培盛如此这般吩咐了一通。

    四爷满足的睡了。苏培盛要哭了。

    我的爷您这真是想一出是一出吧真是不用问,这是皇贵妃娘娘的主意吧

    这会可是冬天啊眼瞅着数九天了您叫奴才去弄几套高脚杯,这不难,您叫奴才这时候栽葡萄去还不能死喽哎哟喂,到底是皇贵妃娘娘醉了,还是您醉了

    得,的亏您没叫奴才我这会子就给你结出果子来奴才我还得谢谢您啊

    于是,四爷为难苏培盛,苏培盛就去为难小太监了。

    愣是大冬天的,移栽了好几株葡萄苗子,至于怎么叫它们活了,苏培盛可管不着。

    一夜好睡。

    喝过醒酒汤,所以起来也不头疼。四爷已经上朝去了,李絮洗漱好等着四爷回来用膳。

    至于昨晚的事,李絮忘记的七七八八了。

    李絮打点好,一边等着四爷,一边想着,今日初一,嫔妃们请安该来,自己也得去慈宁宫。要早点吃才是呢,于是便不等四爷算了。

    “一会好好的给万岁爷准备早膳,我得去请安,便不等他了。”李絮对站在外头的李茂才道。

    “嗻,奴才定好生伺候万岁爷。”其实哪有他的事啊

    用过早膳,李絮坐上撵就往慈宁宫去了。

    有比她去的早的,越是位份低,越是得早早的请安。

    所以齐嫔,恪嫔,早早的就在了。李絮和恭妃前后脚。

    纯妃再晚了几步,最后是裕妃。

    裕妃到了的时候,很是不好意思,她今天本来可以早到,只是换好衣裳后却被四公主失手打饭了牛乳,倒了一身,不得不换衣服,一来二去的,就耽搁了。

    、354第354章 追封

    “臣妾给太后娘娘请安,给皇贵妃娘娘请安。臣妾懒怠了,来的晚了。”她很忐忑的请了安。

    “起吧,你有孩子,迟了就迟了,不是什么要紧事。”太后笑了笑道。

    “今冬还未见四公主,可好刘常在的胎可还安稳吧”李絮笑着问她。

    “劳娘娘记挂,四公主好着呢,能吃能睡,倒是胖了不少。上个月做的衣裳都紧了。”裕妃笑着道“刘常在也是个好的,不骄不躁,昨个在把了脉,胎是稳稳的。她也是能吃能睡,不见憔悴。”

    “你养了弘昼和四公主,经验足,她在你跟前我是放心的。”李絮喝了一口茶道。

    “是,臣妾一定好好的照看。咱们万岁爷的子嗣说来不少,但是比起先帝,还是不多的。”裕妃也正色道。

    “说起来,你们万岁爷的后宫,比起我们那会,可是真真的好。哀家记得,惠妃荣妃,那是生一个养不住一个,说没有阴私,谁也不信。看你们如今,早年里皇后也是个识大体的。现在你们几个,都是好的。哀家放心的很呢。万岁爷的子嗣多也好,少也罢,一个个的好好的成人就是最好了”太后感慨道。

    “是,臣妾等谨遵教诲。”

    众人起身道。

    “得了,什么教诲,不过是白说这么一句罢了。”太后摆摆手。

    “对了,哀家倒是有个事想问问你们。咱们先帝爷喜欢的畅春园如今年年的修缮,没人住,来年夏天哀家请成太贵妃来住一季可好年纪大了,还是很怀念当年随着万岁爷住园子的闹哪呢。”

    “好是好,只是太后娘娘和成太贵妃住园子是否有些孤单不如把成太贵妃接到圆明园人多也热闹不是”李絮问。

    “哀家只是念着畅春园的景儿,当年也是时常去的。你要是放心,就叫榕儿跟着哀家去,反正他也跟不了多久,眼瞅着要开蒙了。”太后道。

    “臣妾哪有不放心的,只是怕娘娘孤单,不如叫公主们也跟着八阿哥也去”李絮试探的问。

    “那也极好,便由你安排,不过这都是明年的事,这会子离着过年还有两个月呢,实在是说的早了”太后笑道。

    “那便说点现在的,既然说起园子了,那么冬天园子里比较冷,给他们的炭火都多发点,别叫奴才们都受了寒。派人去各处看看,别有中饱私囊的。”别份利发下去了,却到不了奴才们的手里。

    “是,这事原本也是臣妾管着,臣妾回去就派人去各处看看。”裕妃道。

    “宫里也是,那些答应,庶妃们处,也要看看。虽说位份是没办法的事,但是略微优待点是可以的。至于刘常在,她有身孕,供应上就好点。”

    “是。”

    “在一个就是宫外的大阿哥二阿哥,他们如今虽然出去了,但是还没大婚,没有个福晋操办,这些琐事上就难免欠缺。如今也没法子,只得在用度上给他们多贴补一些了。虽说内务府有份利给,但是咱们安排的是咱们的心意。毕竟皇后不在了,他们也没个实在惦记的人。这事就交给恭妃办。”李絮直接忽略恪嫔,便是她是大阿哥的生母。也只能是靠后了的。

    “是,这事臣妾一定好好办。”恭妃应了是。

    “皇贵妃想的极周到。”太后笑着赞了一声。

    “臣妾只是动嘴,倒是叫她们跑了腿,不过遇见我这么个懒人,你们少不得要辛苦。”李絮笑着打趣。

    “臣妾们不辛苦,常日无聊,管这事,还是个乐子呢。”纯妃道。

    几人说说笑笑,时间过得极快。散了的时候都巳时中了。

    “娘娘近来气色好的多了。”恭妃慢了李絮几步道。

    “你也是啊,你照顾这九阿哥也要注意自己身子才好。快过年了,你那里缺什么么”李絮便不坐撵了,与她一道走。

    “不缺什么,如今好歹我是妃位,内务府也不是敢轻易少了我的什么。想起来当年在府里,竟是全靠娘娘帮衬。”恭妃有些感慨的道。

    “走吧,去我那坐坐吧。”李絮看她像是有话要说。

    两人到了昭阳宫,巧珠亲自伺候上了茶。

    李絮道“你有话,便说吧,你我也是多年的交情了。”

    恭妃略顿了顿,像是组织词汇,半晌才道“近来几日,臣妾梦见好几次梅雨了。当年她没了的时候,年岁还小,实际上一天也没有承宠,万岁爷登基后,也没有给她封个位份。说来总是总是”总是万岁爷的女人啊

    她没说完,李絮点点头,表示懂了。

    “这事,我跟万岁爷说说吧,她也是可怜的很。倒是你,与她情深,这么多年了你还记得。”

    “臣妾当初过的艰难,那时候娘娘还未进府,当年的大李格格是何等跋扈福晋素来不管我们侍妾的死活。爷当初还是个一心向上的阿哥呢。也不会知道我们的处境。要不是我们两个互相扶持,怕是哎,臣妾命好,有娘娘护着。可她小小年纪就没了。”恭妃想起以往,酸甜苦辣,各种滋味都有。

    “如今臣妾已经是妃位,这是以前不敢想的。但是她,没名没分的,哪怕是追封个贵人,也是好的。”

    “行了,过去的事,别想了,这事我会告诉万岁爷。”李絮道。

    “臣妾替她多谢娘娘”恭妃说着就跪下了。

    “起来吧,这是做什么,也不是大事”李絮好笑道。

    恭妃起身,心里想,如何不是大事只怕不提起,万岁爷永远不会想到有这样一个人呢可是对于皇贵妃娘娘来说,真真只是一句话的事哎

    午膳便是恭妃伺候李絮用的,用过午膳,恭妃就不敢再留着了。很多时候,下午皇贵妃娘娘是要伴驾的。

    回了自己殿中,换衣服躺下,慢慢想。梅雨啊梅雨,我也只能为你求这个了。但愿你瞑目吧。

    要是你也能活着,说不定也能有个嫔位了。死了谁,苦了谁啊

    、355第355章 新政

    这一晚见着四爷,李絮就把这事说了。

    四爷略想了想就下了旨,追封梅雨为容嫔。

    这样的旨意自然是像一滴水洒进了大海,悄无声息。谁也不会在意一个潜邸就没了的女人。何况梅家连个小吏也没有。

    不过送去几百两银子罢了。占着一个嫔的名号,也是毫无用处的。

    倒是吴明忠知道李阔来是意在接任的时候,又在年前上了一道折子,求辞官养老。

    万岁爷还是不准。万岁爷道“爱卿虽说年老,但是年轻的人还是要爱卿好生教一教的,爱卿再辛苦辛苦”

    此言一出,就是明确了。

    教年轻人,教谁不就是前些时候进了九门提督步兵营的李阔李大人么

    李家人聪明啊

    李成儒官做得好好的,才知天命的年岁,就辞官了。

    不就是为了叫儿子站得稳么如今可不就站稳了这世上有几个人如李成儒那般,见事清楚,又舍得下权势的

    难怪人家李家如今泼天的富贵呢

    而四爷此时却有个计划,还不算成型。

    上书房中,四爷,九爷,七爷,还未离京的李卫,张廷玉,田文镜,十三爷等一众臣子都在。

    四爷道“朕有意改变宗室不得科考的规矩。满人虽然少,但是几十年下来,也不少了。家家都希望子嗣繁茂,但是各家的世子也就那么一个。多少宗室子弟无所事事,成日里走鸡斗狗,打架闹事。朕有意叫他们都去参加科考,按本事吃饭。另外,满人不得经商,科考的规矩,也得改了。不忘满族是马背上得江山这是好事,可是如今没有那么多仗可打,成日里闲着就不好了。等他们适应了,以后禄米就不在发了。你们都说说。”

    此言一出,众人都惊讶了。

    满人不得经商,也不科考的规矩是打顺治爷那会就定下来的,这都多少年的规矩了。

    要说习惯,早就习惯了。

    反正满大街的满大爷们,多得是混混。一开始,汉人着实苦不堪言。但是汉人好像就是这样,慢慢的都习惯了,也就接受了。也就不觉得哪里不好了。

    可不是,连皇帝都是满人,你汉人还叫唤什么呢有本事先把皇帝赶下去啊到时候满大街的满人自然就抱头鼠窜了。

    但是如今这样的规矩要是真的实行了,这等于是满人和汉人就平等了呀

    你满人没本事也得饿肚子没有每月的禄米,你就得自己养活自己,并养活一家子啊

    于是,李卫,田文镜,张廷玉就觉得格外的微妙。当今真是不一般啊骨子里满人高人一头的想法比之先帝,要少了不少啊

    但是七爷,九爷,十三爷想的却是宗室科考的事情。这与他们是切身的。

    身为宗室,就没有这样的。他们也好,子孙也好。能办差就要看当今的态度。不能办差靠吃老本的,也不是没有。至今没有差事的前皇子也不是没有。十阿哥可不就是一个

    可是要说科考,不说身份的话,他们这些个龙子凤孙,可未必就如旁人恭维的那般出众啊。

    真去科考了,落个名落孙山,也是件丢人败兴的事不是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几个人都是明白的,当今想做的事,只要是起了念头,就没有办不成的

    “臣十分赞成如此必有不少的栋梁之才能脱颖而出”田文镜道。

    “说实在的,要说宗室科考,臣弟倒是颇为担心,臣弟家里那几个不成器的,只怕是”十三爷笑道。

    “这事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办成的。只怕反对的也不少。但是不管怎么说,咱们满人的本事也不是只能在战场上不是明日朕早朝时便说说,就叫大家都上折子吧,朕也看看,到底有几个不想拿真本事,只想享福的”

    四爷这话说的掷地有声,众人基本都知道只怕没人会反对了。

    这位爷的脾气,谁敢触霉头何况这事说到底是好事。满人靠着祖宗的功绩不肯辛劳,说着好听,但是日子到底过的好不好。只看那些穿着补丁衣裳还要充大爷的懒汉就知道了。

    当今上台没几年,办了多少大臣那是先帝那会不敢想的。便是先帝老臣,一个个都倒了。如今为了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