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山村人家 第15节

作品:《重生之山村人家

    佳慧想?到过两年就会迎来的美丽乡村建设,鼓励道?:“会的会的,你放心,过不了多久,石桥南村也会变干净整洁的,到时候比咱们这?边更好?看。”

    文琳对这?个前?景可是并不乐观,噘嘴道?:“那?要等到猴年马月哦!”

    不过她也并不担心,因为她马上就要回学校了。过完大四这?一年,她多半也会在?城市里找一份工作,然后在?城市里结婚生子、成?家?立业。这?也是每个农村孩子的梦想?。通过读书离开那?个有着牛屎味的村庄。

    要很多年后,经过漫长时光的沉淀,故乡才会在?记忆中逐渐变得美好?起来。

    香菇厂的各种原料终于粉碎得差不多了,接下来他们要着手制作香菇棒。这?一次,连奶奶和?外婆都挽着袖子亲自上阵了。胡春平当初购买的那?套半自动的设备,能够完成?从搅拌到制棒的全?部工序,给他们省了很多麻烦。姑爹和?冯小河按照一定比例,把木屑、麸皮加上石灰,有时还要根据湿度加上糖化水,放进?搅拌机进?行搅拌。

    这?时候经验就很关?键,有经验的师傅用手攥一把锯末捏一捏,就知道?该不该加水,该加多少水。冯小河提前?学习了那?么多资料,这?方?面依然要仰仗姑爹,毕竟他才是那?个亲自种过香菇的人。

    拌好?的原材料经过设备压缩,出来的就是一根根圆筒形的香菇棒。这?时,奶奶和?外婆各搬一个椅子,坐在?传送带顶端,把设备传输过来的香菇棒逐个套上塑料袋,姑姑和?文琳则负责封扎袋口,并把包装好?的香菇棒用推车运送到另一间屋子,呈井字型摆放好?,预备熏蒸。佳慧每天接送完孩子,也会急急忙忙地赶过去加入他们,七个人组建了一个农村常见的家?族式小型加工厂。

    这?已经比普通农家?制作香菇棒高效且省力得多了。农家?没?有这?种半自动的设备,只能手工拌料、手工往袋里装填原料,拌料和?装填都是有讲究的,拌得不均或填得太松都不行。有了设备,整套制棒工序的效率就很让人惊喜。到文琳回学校的前?一天,他们已经制作完成?了大部分菇棒,接下来就要开始熏蒸消毒了。

    香菇棒装袋后,必须要及时进?行熏蒸消毒,这?是为了避免培养料感染杂菌。上万支菇棒摆放在?熏蒸的屋子里,外面套上塑料膜,蒙上厚厚的麻布袋,小锅炉有一根蒸汽管道?通向这?里,输送着源源不断的蒸气。

    整个熏蒸过程要持续二十个小时以上,培养料蒸不透、消毒不彻底,菇棒极易感染杂菌,这?一来就废了。而?在?熏蒸的同时,接种室也要进?行密闭消毒,为即将到来的接种作准备。

    等到熏蒸好?的香菇棒冷却后,就要进?行接种了。接种房过去还要供奉菇神,是严禁闲杂人等随意?进?出的,所有进?出人员都穿着消过毒的工作服,戴着口罩,装备得很严实。所谓接种,就是在?菇棒上打四个接种穴,把菌种塞进?去。当然打穴填种前?后都要进?行消毒。这?工作并不复杂,但也很讲究技巧和?速度,因此姑姑请了几个有经验的村民来帮忙,每天工价一百元。一边是流水线继续制作菇棒,一边是小锅炉熏蒸,一边是十来个人不断接种。足忙了一个多月,才把几万根菇棒的菌种点好?了。

    菇棒接种后,七天之内不能搬运菌袋,要让菇棒“发菌”,就是菌丝萌发定植的时间。等点种穴的菌丝长得像一团棉花一样,就要解膜通风。接下来,过二十多天要进?行第一次刺孔增氧,还要给菌棒散堆降温,以免烧堆。隔几天还要二次刺孔增氧。

    何时刺孔何时散堆,这?都不是仅靠书本知识就能应付的。幸好?他们还有姑爹。姑爹不仅自己经验丰富,还丝毫不拿大。碰到他也拿不准的,就叫来同村的大师傅共同验看。有了这?么一个扎实过硬的技术指导,香菇厂的菌棒才总体发育良好?,令人放心。

    第25章 秋收季

    十月中香菇厂对最后一批菌棒进行接种时, 姑姑抽空把稻谷割了。现在割谷子很?快,家家都?请收割机, 从?田里一趟开?过?去,脱好的谷子直接搬回家,不像过?去,谷穗割了还要碾压脱粒,碾了还要扬场扬尘。

    但即使机器如此方便?,也有一些老人会坚持使用人力收割。因为在他们眼里,人的力气是不值钱的,用了还会有,而金钱则不能。更何况机器割谷子, 总要在地里抛洒很?多,老人们是看?不得这种浪费的。

    佳慧的那两块田,机器不方便?过?去, 也只能使用人力收割。不过?田小, 割起来快,她抽了大?半天时间, 一个人就全部割倒了,下午冯小河回来,两人用脱粒机把谷穗脱了粒, 搬运到晒谷坪上晾晒,水泥地坪上, 铺满了金黄的稻谷。——晒谷坪第一次有了符合它名称的用途。

    收割完稻谷,人们也不能闲下来。农村里除了春节那几天,没有真正的闲时。地里的庄稼是一年四季需要人侍弄的。稻子收了, 要赶紧耕田打耖、挖沟修渠,再种上油菜或小麦。菜地里也要赶紧摘掉秋辣椒、秋黄瓜, 种上蒜苗、白菜萝卜等越冬蔬菜。

    佳慧家因为地少,跟真正的农民?还是有区别的。他们主要是忙菇厂的活儿,等?香菇棒全部进了培养室,冯小河抽时间把两块地翻耕了一遍,洒上了小麦种,地里就没什么要紧活儿了。——今年菜园里的蔬菜种得迟,奶奶舍不得这么早就扯秧子,决定晚些时间再种白菜。

    前?段时间大?人们太忙,不太顾得上孩子。到这时佳慧才发现,三岁的七宝进入了她的第一个叛逆期。

    周末不上学,苗苗被接回去走亲戚了,七宝一个人百无聊赖,大?清早就躺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抠她的小胖脚丫。外婆喊她去厨房吃东西,奶奶让她到院子里玩一会儿,她都?装作听不见。

    佳慧听到动?静,从?楼上下来了,看?了看?女儿,跟她商量:“再看?五分钟就关电视,行吗?”

    “不行!”七宝侧躺着,把胖脚丫举得老高,眼睛紧盯着电视道:“我要看?……六分钟!”

    六比五大?,这她是知道的,但她不知道六分钟那么短。等?佳慧到时间到电视关了,她气势汹汹地从?沙发上爬起来,大?声道:“我要看?动?画片!”

    “以后我们家上午不准看?电视。”佳慧说。

    七宝立刻质问佳慧:“谁规定的?”

    “国家规定的!”佳慧脱口而出。

    七宝气坏了,国家规定小孩子不能吃冰淇淋,国家规定小孩子上午不能看?电视,国家咋管这么宽呢?她冲佳慧大?叫:“不行!我就要看?动?画片!就要看?!”

    “不可以,眼睛会近视的哦!”佳慧抱着胳膊气定神闲地看?着她。

    七宝立刻咧嘴哭了起来,“大?太太,小太太,我要看?电视!”她还使用了新学来的耍赖技巧,往地上一躺,双腿像踩风火轮一样瞎踢腾。

    佳慧差点没忍住笑,她看?着耍赖的小混蛋,觉得这样的七宝也很?可爱,怎么能这么可爱呢?

    上辈子,三岁的七宝大?抵是没有这种赖皮的机会的。她很?早就学会看?大?人眼色,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爸爸妈妈会不高兴。在她的童年,家里的气氛一度很?压抑,虽然父母尽力在她面前?露出轻松的神情,虽然他们吵架也尽量避着她,但孩子不傻,第六感会告诉他们,爸妈的情绪很?容易爆发,这时候最好?是老实做人。

    这辈子的七宝得到了很?多宠爱,虽然这并不完全是件好?事,但佳慧还是乐见其成。哪个被爱过?的孩子小时候没耍过?赖呢?被长辈呵护在身后的童年,才会有柔和而明亮的底色啊。

    ——当然,该立的规矩也还是要立的。

    眼下,七宝的两座靠山正闻声出动?,朝客厅聚集。佳慧故意板起脸,朝门外的两位老人说:“奶奶,婆婆,你们别管她。”

    奶奶看?了看?躺在地上哭嚎不止的孩子,又看?了看?脸色不豫的孩子妈,很?明智地把外婆拉走了,“走走走,我们去厨房,让她们娘儿俩闹去。”外婆则心疼地嘀咕:“一点点孩子躺地上,会着凉的呀!”奶奶开?解她:“怕咋的?那是亲妈,又不是晚娘!”

    脚步声逐渐远去,地上的七宝竭力用更大?的哭声来挽留两位太太,竟然并没有成功,她便?越哭越委屈了。哭嚎声持续了快五分钟,差点把屋顶掀翻,等?渐渐弱下去了,佳慧才走上前?,蹲在她旁边心平气和地问:“你哭好?了吗?”

    “没……没有,哼!”小人儿抽噎着答。

    “哦,那你就再哭一会儿,好?吗?”

    “好?的,哼!”

    她在每句话后都?缀一个‘哼’来强调气势,奈何哭声消耗了太多体力,所以那个哼也哼得力度不足。佳慧任由?她躺在地上,自己坐回沙发看?书去了。七宝于是又哼唧着哭了两声。——说过?还要哭的,哪怕已经很?累了,一生?要强的女汉子也还是要表示表示的。

    佳慧差点听笑了,竭力板着脸才稳住了。听到哭声又歇了,她才抬头,“现在哭好?了吗?”

    “哭好?了。”小人儿自己爬着坐了起来。

    佳慧把她从?地上抱起来,问:“发脾气有用吗?”

    七宝一脸的眼泪泡和鼻涕泡,抽抽着摇头。佳慧又说:“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你看?,发脾气一点用都?没有。”

    她给小姑娘擦了鼻涕,又问她:“妈妈为什么不让你看?电视?”

    “会眼瞎。”七宝回答。别看?熊孩子会耍横,其实心里什么都?知道。

    “对啊,我们七宝眼睛要是瞎了,那怎么办?”她想了想,用手捂住女儿的眼睛,“你看?看?,眼睛要是坏了,你怎么走路呢?”

    七宝的眼睛被挡住,伸出手东摸西晃了一会儿,说:“妈妈我知道错了。”

    “去吧,跟太太们到门前?树下玩一会儿。”

    七宝跑出去,她的两位太太赶忙从?厨房里出来嘘寒问暖,给她拿吃的,给她擦脸,逗她开?心。佳慧看?着三人的身影,心想,单家独院地住着,也有不好?的地方。孩子没有足够的同龄玩伴,有时还是太孤单了点,老人们这么宠着,也很?容易养成唯我独尊的霸王性格。还是得再想想办法。

    好?在无论是奶奶、外婆还是冯小河,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总体都?很?配合佳慧。冯小河从?厂里回来,他闺女委屈巴巴向他告状,投诉妈妈不让她看?电视,还凶她了,还说以后最多只能看?半小时动?画片。冯小河立刻抱着孩子,同情又气愤地说:“半小时吗?那是有点短!太不象话了!要不我们跟她说说,再加两分钟!”

    “你不能管管她吗?”七宝眼含期待地问。

    “姑娘啊,你还没看?出来吗?”冯小河痛心疾首地告诉她:“在我们家谁是老大??你妈才是老大?呀。”

    七宝沉默了一会儿,不服气地问:“那大?太太呢?”

    “大?太太只能管我!”

    “那……”她本来想问小太太,想到小太太平时也不管事,便?又问她爹:“那你呢?”

    “我只能管你啊,”她爹说着,不太自信的样子,问她:“我能管你吗?你听我话不?听话,咱不惹你妈!”

    七宝的第一次抗争就这么结束了。她坐在厨房的长凳上,吃着她爸带回来的小酥饼,想到以后没有电视看?的生?活,很?惆怅地叹了一口气。

    但是没过?两天,她就发现,无论是谁制定的规则,它同样适用于所有人,甚至包括老大?自己。家里所有人都?不看?电视了,这就让不能看?电视的七宝显得没那么悲惨了。奶奶还说,电视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跟苗老师玩,不如看?书,不如浇菜园,不如画画……

    然后她们在七宝和苗苗不知道的时候,比如她们去上学时,才打开?电视偷偷看?。

    《甄嬛传》真好?看?啊,穿的衣服好?看?,人长得也好?看?,就是狗皇帝不做人,让奶奶和外婆讨论剧情时很?是气愤。

    有一天傍晚,当外婆又一次把剩菜从?碗橱端出来热,佳慧发现那盘菜至少被热过?三次以上,不由?就有点生?气,嚷嚷着说:“婆婆,不是跟你说了好?几次吗?隔了几夜的剩菜要倒掉!您看?看?,碗里统共就剩点汤,还放到新鲜菜里,把整盘菜都?搞得不好?吃了!说了这么多次,您怎么老是不听?”

    外婆还在心虚地解释菜是好?的,并没有变质,这时厨房门外突然探进来一个小脑袋。

    “妈妈!”七宝皱着眉,原样奉送了她前?两天说过?的话:“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发脾气有用吗?发脾气一点用也没有!”

    众目睽睽之下,气焰嚣张的老大?揠旗息鼓了。她尴尬地挠了挠脸,低声下气地说:“哦,好?的,我知道错了。”

    第26章 金秋到

    金秋十?月, 茉莉刚谢了?没多久,小院里的桂花又开了?。金红色小花一簇一簇地缀在绿叶间, 散发出?馥郁的香气。偶尔有人从门前路上经过,也会停下来,深吸一口气说:“好香呀。”

    石墙边现在除了那棵枝叶茂密的无尽夏绣球老?桩,旁边的空地也插上了?一溜低矮的绣球新枝。扦插狂魔罗佳慧怎么可能放任绣球枝叶自我生长而无所作为呢?要知道,石墙边她是要种长长一排绣球花墙的呀。而绣球这种适合扦插的植物,当你拥有一棵的时候,理?论上讲,你就同时拥有了无数棵。

    除了?绣球,她还把月季的枝叶全部修剪了一遍。剪下来的那些枝芽当然一点也没浪费, 全部沾上草木灰,扦插在菜园的小路边、水渠边、半坡的石阶旁。秋天的小院,花木依旧繁盛, 不仅太阳花、长春花、牵牛花还在热烈生长, 水渠边的那两丛野菊花现在也盛放了?,耀眼的黄色花朵密密地连成了?片, 锦绣一样在水渠边铺开,直垂到流水里去。菊花那略带苦气的香味,也在小院弥漫开来。

    佳慧在园子里扦插花枝的时候, 奶奶去石墙边摘扁豆,看到?地上的矮杆杆, 问:“这也能活?”

    “肯定?能!”佳慧说:“绣球月季跟木槿一样,都很容易成活。您看咱们北边那排木槿花苗,现在不是长得挺好了?吗?”

    经过一个夏天的补插, 现在菜园北边的木槿已经连成了?排。虽然枝叶还稍嫌稀疏,长得也很低矮, 但这才头一年呢。再等两年,木槿枝条抽长了?,再想?从墙外钻进墙里面可就很不容易啦。

    奶奶笑呵呵地说:“可惜了?,卖花的赚不到?你的钱,回去都要哭一场。”

    外婆正在摘桂花,准备回去做桂花糖,听了?她们的对话,说:“这园子?一年有三季开花不断,就是到?了?冬天怎么?办呢?去哪里弄棵梅树来栽栽就好了?,下雪天开个花儿,也怪香的。”

    奶奶便努力回忆,附近村里有没有人家种梅树,好去蹭一棵来。最后她失落道:“没有咧,腊梅红梅我们这里都不兴种,又不结果子?,开的花也不能吃,农村人谁耐烦去种它?”

    “那就去买!腊梅红梅各买一棵!”佳慧兴冲冲地说。

    两位老?人听不得“买”这个字,立刻一致反对,“算了?算了?,我不过随口说说,你就要瞎花钱!”“买什么?买?过两天问问你姑爹,他去的地方多,说不定?知道哪儿有种梅树的。”

    佳慧看着她们笑起来,“只是花钱,又不是割肉,你俩急什么?呀?”

    正在这时,门外滴滴响了?两声,佳慧忙跑去开了?门,就见外头停着一辆小汽车,车旁边站着两个陌生男人,一个四五十?岁年纪,另一个年轻些,看样子?是父子?俩。见她出?来,年长的男人迎上来,笑道:“你好,我是隔壁胡爹爹的儿子?。上次多谢你了?,幸亏你把我们家老?人送去医院……”

    佳慧恍然大悟,怪不得这人看着有点面熟,原来当时在医院仓促见过一面的。这时奶奶和外婆也到?了?门口,听他这么?说,忙都问:“胡爹爹病得怎么?样了??说是中风,可好些了??”

    那男人便笑道:“感谢您二位关心,老?头已经好多了?。医生说幸亏送来得早,救治及时,没落下什么?后遗症。现在已经能正常走动了?,就是左边这条膀子?还有些麻。我们家老?娘常说,这幸亏是住得离您家近,不然还不晓得会怎么?样呢……”

    他在这边介绍父亲病情,那边他儿子?便打开后备厢,提出?好几?个礼盒来,两帮人在家门口好一番撕扯谦让,最后才把礼物留下。奶奶问他:“两位老?人啥时候才能回来?刘婆婆这一阵不在,我还怪想?她的,想?多找个人聊天都找不到?了?。”

    “暂时不回来了?,”胡先勇解释:“我们在楼下找了?两间?房,让老?头老?娘先住着,去医院检查身体也方便些。老?娘倒是想?回来住,可是家这儿离医院远,我们又不能丢下工作跟回来,怎么?能让人放心?”

    他说着说着,就忍不住抱怨起来,说两位老?人“也不知道爱惜自己”,儿子?孙子?一大堆,都让他们去城里享福,老?人们死活不愿意去,惦记着乡下那两分地,结果呢,进一场医院,几?万块钱就没了?。这次无论如何不能依着他们了?,因此几?个儿女?一商量,一起出?钱把老?二楼下的两间?房装修了?,让两老?住一阵再说。

    奶奶和外婆忙说:“这是胡爹爹和刘婆婆的福气!多少人老?了?病了?无人管,你们还抢着把爹妈接去,都是孝顺孩子?啊,还个个都有出?息……”

    这几?句话也不光是恭维,也道出?了?农村的实情。若非子?女?个个都有工作,且心地不坏,生病的老?人是无法得到?很好照顾的。胡先勇听了?自然也很受用,彼此寒喧了?片刻,父子?俩才开车走了?,说是要去家门口的菜地刨红薯。原来刘婆婆人在城中,心里还放不下自家那两分红薯地,到?底是撺掇了?二儿子?和孙子?胡弘扬过来挖红薯。

    胡弘扬坐在车里还悲愤嘀咕:“好好地上着班,非要我请假来刨红薯,也不晓得那点红薯值几?个钱!”他爹则呵斥:“让你来就来,哪来那么?多废话!”

    送走胡家父子?,佳慧和奶奶把几?个礼盒提进了?屋,路上她说:“听到?了?吗?医院看病可贵呢,这一进去,几?万块钱就没了?。”

    每逢这时,奶奶和外婆都会格外心虚,一个说:“晓得了?哦,药我每餐都吃。一天没误。”另一个也说:“自从你说吃剩的不好,每回的剩菜不都倒了?么??好好的饭菜,遭孽呀……”

    佳慧问:“奶粉呢?让你们喝牛奶,怎么?不喝?”

    奶粉买回来后,两位老?人喝得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说什么?“一股子?腥气,不爱喝它”,其实还是怕花钱。若不是佳慧让孩子?们督促着,一罐奶粉两个老?人能喝个三五年。在把那几?个礼盒放进屋后,佳慧仔细辨认了?一下上头的字,跟老?人们交代:“奶粉喝完了?咱们就喝这个,中老?年高钙奶粉,我们也补补钙!”

    奶奶立刻把礼盒提走了?,“我们喝你买的奶粉就行了?。这盒子?看着怪洋气的,估计价钱不低,留着等以后走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