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作品:《胡同里的老姜一家[年代]

    “是一位国外回来的大老板,他特别尊重你爸的传统手艺。”

    “大老板专门买下几间铺子打算开一个糕点部,还招了十几个助手给你爸打下手……”

    “铺子在哪?就在落凤街的十字路口,位置可好可亮堂了!”

    “怕啥……你还不相信你爸手艺?”

    冯亮吞了口口水,看对象也是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很想提醒她巧克力面包就是从落凤街十字路口那家糕点铺买回来的。

    冯亮不敢保证再开一家糕点铺生意会不会红火,但……要是他的话还是会选择老姜家糕点铺。

    要是岳父忽然转性能懂得改变,或许还有一战可能。

    但又看了眼沾满灰尘的巧克力面包,冯亮觉得可能性小之又小。

    连尝都不肯尝就贬低别人手艺,又怎么会主动寻找自己差在哪。

    ***

    三水胡同二号院。

    “哥,你想好填什么学校了吗?”

    临近高考前两周,学校下发了一张高考志愿单,要先填志愿再高考。

    一大张表格上能密密麻麻从重点大学填到大专。

    按照老妈出差前的交代,把每个格子都填满,到时候看分数能上哪个就去读哪个。

    不过姜向南显然有自己的想法。

    第一行第一空格,板板正正地写上了——北市财经大学。

    “哥,你要学财经?”

    姜向北有些吃惊,她以为老哥会填师范或者是外语专业,毕竟每天学外语学得那么刻苦。

    姜向南笑了笑,下意识想弹一下小辫子,伸出手才发现妹妹已经剪了个和他差不多短的发型。

    “妈回来要是看见你剪这么短的头发,小心挨揍。”

    “难得洗头。”姜向北撇嘴。

    一个烤窑还能躲到厨房里乘凉,可四个烤窑同时烧起来那温度可想而知。

    每天上学前头皮都是热烘烘的,时间久了还长痱子痒得不行,姜向北干脆剪成短发,又好洗又透气。

    “别管我头发,你倒是说说你为什么会选财经大学?”姜向北赶忙把跑远的话题拉扯了回来。

    姜向南刚想说,一道清冽的香皂香抢先钻入鼻孔。

    不用回头,姜向北就知道肯定是裴玄来了,那股子香气从一年前出现起就没消失过。

    “向南,你想好填什么学校了吗?”

    “财经大学。”

    更让姜向北觉得眉心发跳的是,姜向南好像只打算填那一个学校,甚至连钢笔冒都合上了。

    “我就知道。”裴玄一点都不吃惊,一屁股坐到姜向北身边后把志愿表抖了抖:“我填的北市大学。”

    “你真要去读建筑?”

    姜向北嘶了口气,老哥光是看学校名字竟然就能猜出裴玄心仪什么专业。

    看来这两人私底下肯定商量过。

    “我听说这个专业还挺抢手,我一定要考咱们市内前几名才有可能选上。”

    还是这么说,但看裴玄胸有成竹的表情,就不像是担心自己考不上。

    第一届高考制度还不是那么完善,只能选学校不能选专业。

    招满人数后,再由分数从高到低由学生们自己选择专业,排名靠后的只能服从调剂。

    看姜向北一脸气鼓鼓地看着两人,裴玄笑着拍了她脑袋上翘起一撮的短发。

    “我们是去问过张路哥做下的决定。”

    要论眼光,张路无疑是所认识人中最厉害的那个,他们拿到志愿单的第一时间就去了五味楼。

    即将经济腾飞的年代,经济建设领域和城市建设未来几十年无疑都需要大量人才。

    两人回来一想,纷纷都有了自己想要选择的路。

    “以后哥让咱们的面包事业走向全国,成立公司让你当大老板。”姜向南笑。

    裴玄赶忙也跟着道:“那我就给你修一个全国最好看的面包店。”

    至于究竟会不会实现,姜向北没有任何想法。

    不过眼下她就面临着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你们都去北市,那面包以后谁来送。”

    “……”

    眼下姜向北能确定的是,招人迫在眉睫了!

    担心没两天,事情就迎来了意料之中也有意料之外的转机。

    姜爱军收到信后没有任何考虑,转头第二天就把在家种地的姜成军送上了火车。

    而意料之外的是,同行之人还有姜成军的妹妹江海兰。

    年纪比姜向北小了一岁,但姐妹俩站一起足足高了大半个头。

    魁梧……很不想用这个词语来形容一个十六岁小姑娘。

    但姜海兰确实人高马大,眼神清澈中又透着股显而易见的憨厚。

    “向北姐。”姜海兰叫人,就连声音也同样低沉粗狂。

    “海……海兰。”

    姜成军哈哈大笑,每次别人用这种眼神看妹妹他都觉得好笑:“爷说让我把海兰带出来,学门手艺总比待在家里吃不饱强。”

    日子是比以前好过,但也远没到想吃多少就能吃多少的程度。

    况且海兰的饭量不是一般人能比,干得多吃得更多,能吃的名声早已传遍十里八乡。

    爷说与其留在农村成天吃不饱,还不如出来学门手艺以后养活自己。

    自己挣钱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哪怕是嫁人之后在婆家也能不看别人眼色。

    “吃不饱都能长这么大个儿,要是吃饱那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