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作品:《磨镜

    “姨母,接下来去哪儿?”萧明蕴拿糖画的手空出来之后,又牵了萧燚的手,走在两人中间抬头问木良漪。

    “去戏园呀。”木良漪道,“戏还没看呢。”

    她往后望了眼已经成人型货架的金甲与铁衣,不忍道:“你们俩先将东西送回去吧。”

    “回去吧。”萧燚道,“不必来了。”

    “是。”

    一行四人来到牡丹棚,上到二楼雅座,戏台上的戏刚好开演。

    今日唱的是一出颇带诙谐调子的才子佳人戏,扮演男女主人公的是一对新人,分别是摘梅和引莲的徒弟。这场戏是两人的拿手好戏,一出场便赢得满堂喝彩。

    萧明蕴主要看个热闹,戏曲开场不到两刻钟便坐不住了。她想让木良漪带她出去玩儿,便伸出小手,去摆弄木良漪的手指。

    “怎么了?”木良漪果真将视线转移到她身上来。

    “是不是想出去?”木良漪问道。

    萧明蕴觉得姨母真的太聪明啦,不用她说就知道她在想什么。

    她立即“嗯嗯嗯”地点头。

    “你不是说要看戏吗?”萧燚的声音从她身后传来,“现在又要去哪里?”

    萧明蕴不回答她,只从椅上滑下来,站到木良漪身边,抱着她的手将脸贴在上面。

    “你想去哪里?”木良漪也不看萧燚,而是弯腰问她,眼里含着纵容。

    “糖画,想要糖画。”

    “你已经有了。”

    “但是被铁衣拿回家了,现在不在手里嘛。”木良漪替萧明蕴回应萧燚,然后牵起小家伙的手,“走,去看看画糖画的老翁还在不在。”

    几人从坐席上起身,楼梯口一个隐在阴影中的人连忙转身往下跑。

    差点儿撞上过来给客人送蜜饯的小二。

    “哎哟!谁啊不长眼?”

    “木云,你怎么跑前头来了,也不怕吓到客人。”

    “……我这就回去。”

    小二见他撞了人连句好话都没有,正要开骂,迎头便看见木良漪等人从楼梯上下来了。他立即弓腰退后,恭敬地问安:“姑娘慢走。”

    这位常年在戏园子里包座位的姑娘是他们班主的好友,虽不知身份,但一看就是非富即贵。两位班主特意叮嘱过,不可怠慢。

    不巧的是,等几人再回到卖糖画的摊子,摊主刚好要收摊了。

    萧明蕴虽有些失望,却没闹。

    萧燚见天色已晚,问她要不要回家。

    她却摇头说不要。

    木良漪想了一会儿,道:“那我带你去见两位新朋友吧,好不好?”

    小家伙儿眼睛一亮:“好!”

    于是一行四人又折返过来,却没有去戏园继续看戏,而是通过一道不起眼的小门,进到了戏园后面。

    “这是摘梅跟引莲平日起居的地方,花园里有一处亭子,被花围着,她们晚上喜欢去那里练功。”

    小院里面很安静,明亮的月辉洒在大地上,免了行人提灯照路。木良漪和萧燚一起牵着萧明蕴沿着石子铺就得小路慢慢走,青儿跟在后头,不时能听见草丛里传来几声虫鸣。

    绕过一棵枝叶茂密的垂柳,亭子的全貌便展现在几人眼前。

    那亭子里确实站着两个人,但并未在练功。

    看清之后,萧燚立即停下脚步,伸手去捂萧明蕴的眼睛。

    萧明蕴人小身矮,一路走来只能看见亭子外围的花丛。忽然被捂住眼睛,还未来得及问发生了时候,又被萧燚抱入怀中,转了个方向迅速前行。

    ……

    回去的路上小家伙睡着了,木良漪与青儿在车厢里看着她。

    萧燚骑马跟在车旁。

    园子里窥到的画面不断出现在她脑海中,拂也拂不走。

    她们相互拥着对方,身躯紧贴。其中一人捏着另一人的下巴,微微抬高,俯首与她亲吻。看那身形,分明是两名女子。

    那便是牡丹棚的主人,戏班的两位女班主,木良漪的好友,引莲与摘梅。

    第32章 立嗣

    “请陛下怜惜阿蕴年幼体弱,让父亲允她离开永安,返回襄城,得以与二哥父女团聚。”

    垂拱殿内,萧燚跪在地上请求。

    “三妹这是做什么,富贵,还不快扶起来。”

    “当日王嬷嬷与皇后宫中的内侍大人皆在场,也都听了那道长的告诫之语。”萧燚从地上起来,接着道,“阿蕴成年之前实在不宜离开生父母。规矩在哪里都可以学,若是木相与贵妃娘娘介意,大可派教授礼仪的嬷嬷跟着一同前往襄城。”

    “三妹言重了,儿女在父母膝下承欢乃是天伦,镇南王不过觉得永安繁华,而边关苦寒,女儿家需要娇养,才将她留在这里。既然她离不得二哥,返回襄城父女团聚也是应该的。”

    “多谢陛下!”

    “至于是否遣人一同随行,这事你同贵妃商议去吧。她如今也算阿蕴的姑母。”

    “是,臣先告退。”

    萧燚从垂拱殿中出来,由宫娥引着前往木贵妃的居所。

    但是走到半路,便迎面遇上从她宫里出来的人。

    “可是萧三娘子?”

    “正是。”

    “贵妃娘娘乏了,不欲见客,特命奴婢前来与三娘子说,小小姐天资聪颖,二少夫人亦是知书达理之人,由她管教,无需再派旁人教导。”来人道,“若是要学礼,待小小姐及笄之后再学也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