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

    大清帝国最后的余晖……最后的硬骨头,这无不说明大清后期的衰落。

    乾隆瞪大眼睛,不敢相信后世人竟会称赞一个大清的臣子。

    嘉庆放下手中的奏折,认真地看着天幕中那个身着清朝朝服的人。

    众大臣亦是聚精会神,这是天幕第一次夸赞一个他们大清的臣子!

    再看看视频开始播放的时候,密密麻麻的弹幕上写的都是一句话:左公千古!

    千古!他们就没有见过后世有人喊哪一个皇帝千古!

    嬴政不算,他是第一个统一全国的皇帝,不能比。

    而这一个臣子竟得到了后世人热烈的赞扬……

    所以这位左大人做什么了事情呢?

    朱元璋哦豁了一声:“这王朝竟还有这样的人呢~~”

    “父皇,无论哪一个朝代都会有铁骨铮铮的人物的。软弱如宋朝不也出了岳飞、文天祥、陆秀夫等人?”朱标并不奇怪。

    “哼!余晖,最后的硬骨头。再怎么硬一个人也撑不起一个即将倒塌的王朝。”

    忽必烈:“这名左公莫非就和这西域有关?”

    赵匡胤莫名地想到了岳飞,长叹一声,这左公莫非也死于他效忠的王朝?

    【他以残烛之躯抬棺收复西域,被称为是自李世民之后对我国领土贡献最大的人物。

    【他就是一代名将左宗棠。】

    李世民挑眉:哦?

    李承乾惊讶:能与阿耶媲美?

    朝堂上众大臣:好大的赞誉!

    康熙暗暗激动,好!好!大清总算有个脊梁骨!

    【左宗棠是湘阴人,出身寒素之家,其父祖都是秀才。】

    【左宗棠除了攻读儒家经典,对军事、地理、甚至水利这些经世致用的学问更加的感兴趣。】

    【他20岁考取举人后便屡试不第,于是他不再科举,而是回家种田读书,但实则心怀天下等待机会建功立业 。】

    各朝众多的文人士大夫表示:这熟悉的操作,是他们的同道中人没错了!

    看似出世,实则是静静蛰伏韬光养晦准备入世。

    诸葛亮:……

    嗯,大家都一样~~

    【咸丰二年,太平军围攻长沙,省城危急。湖南巡抚派人急请左宗棠出山,左宗棠在炮火中缒城而入。】

    【湖南巡抚大喜过望,将全部军事悉数托付给他,经过他的日夜筹划,太平军围困长沙82天久攻不下,最终撤围北去。】

    嘉庆:太平军……就是后期的乱党吧……

    乾隆:是个人才!

    康熙:太平军,是反清复明的那些人吗?居然到了围攻省城的程度,还围困了82天,这其间需要的粮草可不少啊……

    可见其规模之大!

    还有,清廷之衰弱……

    第264章 左公千古

    【左宗棠由此一战成名。】

    【但是此后,左宗棠又辞归湘阴,新巡抚多次礼聘他出山都被拒绝了 。】

    【两年后,太平军驰骋湘北,湖南再度陷入危局。】

    【左宗棠因军情紧急才再度复出。】

    康熙瞬间怒火燃烧:“两年了!这个太平军居然还没被剿灭?朝廷都是吃干饭的吗!!”

    众大臣呐呐不语。

    这说明什么,说明朝廷要么腐败,要么软弱,综合天幕给出的信息是两者皆有!

    乾隆有些颓丧,两年了!

    叛军竟然还存在!

    清廷就到了这么衰弱的境地吗?

    嘉庆静静看着,转身问大臣火枪火炮造得怎么样了?

    那些派出西洋的臣子有没有带消息回来。

    大臣一一详细回答。

    嘉庆点头,心中暗暗喊道:快一点!再快一点!

    【左宗棠殚精竭虑地辅佐新巡抚,内清四境,外援五省。】

    【湖南形势转危为安,然而左宗棠的出色能力却遭到了当时很多满族大臣的猜忌。】

    【接下来他被永州的总兵向皇帝参了一本,说左宗棠以幕僚身份把持军政,最后,他不得已离开了湖南幕府 。】

    康熙捂脸,麻蛋!

    突然能体会到赵匡胤看到赵构时的感受……

    刘邦惋惜道:“怎么这些忠臣良将竟出现在落败的王朝之中?要是他们都是乃公的臣子就好了。”

    张良:“……”

    陛下,做人不能太贪心,你有我、有韩信、萧何、周勃、曹参、樊哙等人还不够吗?

    哪一个不是人才?

    尤其是韩信,那可是在后世拥有一整部叫《韩信》电视剧的男人!

    啧啧,陛下你都未必有这么一部电视剧呢。

    【但保举他的大理寺少卿在上疏中写道: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即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也。】

    【由此,左宗棠走进了皇帝的视线里。】

    【第二年,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左宗棠以四品京堂候补的身份投身到了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的麾下。 】

    【从此,他便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

    康熙望着远处沉默,晚清……

    晚……

    日薄西山,大厦将倾……

    【曾国藩举荐他为浙江巡抚,南下收复浙江。】

    【49岁的左宗棠在短短四年的时间里便率军横扫浙江,官职升为闽浙总督,爵封二等恪靖伯。】

    百姓们叽叽喳喳。

    “他这年龄在后世连考公的资格都没有吧。”

    “你也说了是后世,和里面的情况不一样!”

    “那你说,要是后世就有那种大器晚成的人怎么办?考公也考不上了,只能白白浪费了天赋吗?”

    “不能吧,你看看后世信息多发达啊!要是真有这么一个人肯定能得到重用。但是事实往往是普通人居多, 天才很少的。”

    “好吧……其实我也希望自己是那个大器晚成的人……”

    “要不,回家睡个觉?”

    “……”

    【公元1865年,盘踞在中亚的阿古柏率军进入新疆,迅速消灭了众多的割据政权,建立了洪福汗国。】

    康熙目光一凛:什么玩意?

    竟敢侵占朕的新疆!

    【此时的清帝国太平军残余势力并未消灭,捻军又席卷了整个北方大地。】

    【陕、甘等地也爆发了农民起义,内忧外患,整个国家分崩离析。】

    末代的王朝都是如此吗?

    卫青感慨,如果他生在大汉的末世,他又会怎样呢……

    【左宗棠挺身而出,以钦差大臣的身份都统各路大军平定内乱。】

    【然而内乱未平,波澜又起。】

    【沙俄又派兵抢占伊犁,整个新疆全部沦陷。】

    【不列颠甚至表示支持侵入新疆的阿古柏,使得新疆局势越加复杂。】

    【同年,小日子进攻宝岛,沿海数十万清军毫无抵抗之力,东南告急。】

    【而大清的国库银两无法支撑两边同时进行,清廷内部爆发了关于是加强海防还是塞防的激烈讨论。】

    康熙深感无力:内忧外患,大清没救了。

    他若是敌国自然是趁它病,要它命!

    乾隆张口结舌,怎么也无法相信大清能沦落到这个地步,这都是闭关锁国闹的?

    嘉庆再次长居书房,与大臣们的会议就没断过。

    嬴政觉得这个王朝是要完蛋了,要是他定然是趁机率军而下直接彻底灭了这个国家!

    百姓们瑟瑟发抖,这样的情况下,最凄惨的就是底层的百姓了。

    朱元璋:“钱不够就增加税收!总之,海防和塞防都不能失去!”

    朱标提醒道:“父皇,这个王朝已经起义军遍地了,再实行苛捐杂税,那估计全国各地都要起义。”

    “国内的起义军成不了气候,最重要的是那些番邦!”朱元璋冷下脸:“一旦他们侵占了我们的领土,你觉得他们还会吐出来吗?!”

    大臣们也摇头,这个局势太难了。

    哪一方都不能放弃,又哪一方都顾不上。

    【清廷中李鸿章提议放弃新疆,建设海军。左宗棠强硬表示国家领土寸尺不能让人!】

    【如果此时放弃新疆,恐怕日后再也没有收复的机会了。】

    左宗棠的话一出,各个王朝顿时明白了后世为何赞扬他了。

    领土!

    他守住了国家的领土!

    而在后世那种领土资源争夺到白热化的时代,领土是多么的重要!

    看看后世的能源分布图,西域的能源就占据大部分,各种超级工程的西气东输等,没有西域的能源,整个国家的实力要下降一半吧!

    再看那个四处点起战火的戴胜鸟,为的什么?

    不就是领土和资源吗!

    难怪弹幕一水的在喊左公千古!

    他们要是生在后世高低也要心甘情愿地喊上一声:左公千古!

    这么大的领土,这么丰富的能源,当得起一句千古。

    【最后,在左宗棠的力谏之下,慈禧决定出兵新疆,但却只给他500万两的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