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有话说:太困了……已经神志不清了。

    后面还有一点睡醒了补给大家。

    第61章

    祥瑞这种玩意儿, 可大?可小。

    往远了说,“大?楚兴陈胜王”的鱼腹藏书叫祥瑞,武则天临朝登基前“圣母临人, 永昌帝业”的白?玉叫祥瑞。往近了说, 真宗皇帝伪造出名为《大?中祥符》的天书,也能叫作祥瑞。

    后者离现在?不过区区几十年的时间, 当年闹得劳民伤财、满城风雨的光景, 朝堂上依旧有人记得清清楚楚呢。

    扶苏狐疑地打量着突然?一脸激动的仁宗:该不会你子承父业,也痴迷上那玩意了吧?

    如果猜测属实, 他?不介意再在?奉先殿里来一次赌上太子之?位的直谏的!真的!

    “怎么想你阿爹的呢?嗯?”

    仁宗看懂扶苏在?操心什么之?后, 简直哭笑不得。想弹他?一个脑瓜崩,手指顶到脑袋时又不舍得了。

    凡是君主都不会喜欢魏征, 但如果魏征是自己的儿子?那就是两说了。

    “就不往好处想你阿爹!”

    扶苏心虚地盯着自己的脚尖:“还、还不是因为听到了鸿胪寺么?”

    把非洲运来的长?颈鹿说成是麒麟降世, 不就是他?们?最喜欢干的事么……哦,好像是明?朝才发生的啊?那没事儿了。

    “所以呢?是什么祥瑞?”

    仁宗意味深长?地说:“是一株仙草。而且是咱们?大?宋人从未见过的仙草。”

    从未见过?难道是新物?种?

    土豆?玉米?红薯?

    扶苏一瞬间激动了起来, 但很快蔫巴了下去:这几个高产粮食作物?现在?都在?美洲独自岁月静好。要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才能渐渐传到欧亚大?陆来。至少在?宋朝, 是绝无可能见到了。

    他?顿时有些兴致缺缺:“哦, 那株仙草, 长?得是什么样子?”

    就算不是粮食作物?,能给老百姓的餐桌上添一两种新菜也是件好事。

    “这也正是此?仙草被称为祥瑞之?处。”仁宗将上奏的内容缓缓道来:“其花、其叶都与路边的野草殊无不同?,以至于鸿胪寺一开始无人注意?”

    “唯独它的果实裂开之?后, 竟然?是一缕一缕的纯白?色。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果子里面住了只?蚕呢。鸿胪寺之?人给它起了个名字, 叫作‘仙蚕草’, 但朕却觉得……肃儿?肃儿?你怎么了,肃儿?”

    “……”

    被焦急呼唤的扶苏本?人,则陷入了呆滞中。

    当仁宗宽厚的手扣住他?肩膀时, 他?才恍然?回神,立刻一蹦三尺高:“那个仙草在?哪里?我要想去看!”

    是棉花!棉花啊!

    是被称作“专为解决人类穿衣问题而生的农作物?”的棉花!

    扶苏一把捉住了仁宗的袖子,方才的兴致缺缺已经尽数褪去:“那几株种在?哪里?鸿胪寺的人一共种了几株?活了几株?”

    以及最重要的——

    “我能不能现在?看它们?一眼?”

    仁宗一开始还被幼子反常的激动吓住了,听到这里有点绷不住。他?领着扶苏走到了窗前,一把推开窗户:“肃儿,你确定?”

    窗外夜风寂寂,蝉鸣切切。

    一切都是静悄悄的,远处遥有更漏声传来,此?刻的鸿胪寺恐怕只?有月色才能造访。

    “再如何着急,也要等到明?日清晨吧?”

    扶苏才发觉自己着相了。他?通红着张小脸,一个劲儿地盯着窗外的夜色,就是不看官家?。

    “那株仙草,很重要吗?”

    “嗯。”

    “比麻还重要?”

    仁宗不是不通五谷俗事的皇帝。至少他?知?道,有一种叫作麻的作物?,乃是百姓做衣服的主要来源。

    他?也曾猜想过,或许这一株“仙草”能和麻类似,用来编织衣物?,足以保暖百姓苍生。但没有料到自家?儿子竟然?有如此?大?的反应。

    当然?要给个大?反应了!

    扶苏想。

    父皇——此?处特指千古一帝的那位——曾经梦里指点过他?,打仗胜利要用绝大?的优势碾压。这坨白?绒绒的棉花就足以成为物?议人心级别的碾压。

    能让百姓冬天都能穿暖的作物?,在?这个时代象征着什么?

    能穿暖看似是个很低的要求。可就在?汴京,堂堂天子脚下,每逢冬日,都会有人活活冻死。

    这还是在?稍南边的开封。

    到了更北的辽国,更是常年深受低温、雪灾等极端天气的困扰。就算人能侥幸活下来,作为财产的牛羊也挨不住冻死的话,一夜返贫不是梦。

    而这时候,只?要稍加宣传一番,南边的宋国据说有一种能让人穿上就不用挨冻、浑身暖洋洋的衣服。幽云十六州的人们?听了会作何感想?

    噫,他?们?敢想,扶苏都不敢想!

    不过,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扶苏没有正面回答仁宗的问题:“官家?,你明?日一见就知?道了。”

    “那便说好,明?日去一趟鸿胪寺。只?不过,你在?国子监的课业怎么办?无故缺勤了么?”

    比起棉花,偶尔缺一次勤就不算什么了。

    扶苏张口就道:“去请个假。”

    “嗯?你是说,是让朕来给你请假么?”

    肃儿,你可别忘了,你现在?的身?份可是濮王之?子啊。宫里人一出现,不就穿帮了么?

    扶苏恍然?:“对哦。”

    他?还不想那么快就掉马呢。他?在?国子监还有别的打算没做完。

    他?只?犹豫了一秒:“那就不去了吧。”

    相信祭酒和博士们?知?道原委之?后,一定会原谅他?的。

    官家?望着扶苏,幽幽地叹气:“肃儿啊,朕以后一定要拜托堂上兖兖诸公?,未来定要多多看顾汝子啊。”

    扶苏一开始还纳闷什么意思?呢。后面听懂了官家?在?调侃他?学习懒怠,容易带坏自己的孩子,顿时恼羞成怒,耳根子都红了。

    他?当然?要为自己澄清——

    “我才不会带坏小孩!”

    “而且官家?念书的时候,就没有偷懒过一次吗?我才不信!”

    不对,说到底……

    “我才三岁呢!怎么就有小孩了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第二天,扶苏和官家?都起了个大?早。因为最近的天气已经热了起来。

    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扶苏只?觉得今天清晨的风格外凉快,吹得人神清气爽。

    这就是逃学的感觉吗?

    两辈子的优等生张开双臂,感叹道。

    然?后,他?就感觉有双手从自己腋下穿过,把自己一下子举到了高处。

    扶苏双脚腾空,挣扎了一下。

    “官家?——”

    “就让朕抱你走一会儿吧,趁着现在?还不热。”官家?说:“感觉已经许久没这样抱着你走过路了。”

    这话戳中了扶苏的死穴。

    他?最愧疚的事,就是三岁就不能陪在?父母的身?边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

    扶苏死鱼眼。

    还能怎么办呢?给抱任抱呗。

    “对了,鸿胪寺好端端的,怎么会突然?冒出一根仙草来?”

    “肃儿你不知?道?”

    “知?道什么?”

    官家?只?觉得好笑不已:“你还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啊。你自己惹得汴京官衙满城风雨,回头却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若让朝堂的诸卿听见了,岂不是胡子都给气歪?”

    “什么什么?”

    扶苏是万万没想到,棉花还能和自己有扯上关系。然?后他?就听到了各大?官衙争相攀比着种菜的传闻,表情差点没绷住。

    “至于这么浮夸么?”

    别人也就算了,还在?号召官家?响应的范畴以内。居然?就连晏相公?都亲自下场,命人搬了一棵桃树进衙门,堪称是下了血本?。凭良心说,就连他?们?国子监自己种菜都没比不上后起之?秀们?积极。

    “如何不至于?你看鸿胪寺,不就引得朕与你亲至了么?”

    “……也对哦。”

    可以预见的是,有了这么一件大?功劳傍身?,鸿胪寺一年内都能在?各级衙门之?间横着走了。唯一存疑的是,那株仙草到底是不是棉花。

    “叶如阔卵,基部宽先端尖,花色呈深红,棉铃则为绿色……”

    眼前的“仙草”,与扶苏记忆中棉花的特征别无二致。他?倏然?屏住了呼吸,紧紧盯着这根沙土中的独苗苗,一只?小手攀上柔软的茎条,揪掉了一个为数不多的、看起来最成熟的花苞。

    哎,好心疼啊。

    但是要确定是不是棉花,也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扶苏小心翼翼地撕开了这枚棉铃的外皮。未成熟的棉铃里面都是汁水,没有形成纤维,然?而这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