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白银十万两

作品:《沐光永无枪火

    “不知这位长官是?”

    这人突然插话,林庶灵颇为不悦。

    那军官端正身姿,上前一步道:“某乃明州城卫营副统领使,营千总姚三当是也!”

    “哦!原来是姚千总,学生幸会!”林庶灵假意惊叹,实则鄙夷。

    这都什么时候,还满嘴格沁时期的封官,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正当新政府枪软了?林庶灵暗忖。

    光听姚三当自报职务的傲劲儿,此人也是个掉进权财窟窿洞的角色,手脚上没本事,当兵全凭一张嘴。

    “姚副使所言差矣。现在是北周民主共和国的天下,各地守军皆是洪大元帅麾下的部曲,哪还有什么统御使,千总的,那都是前朝的旧事了。不当提,不当提!”温千裘摆手,纠正手下言语过失。

    姚三当知有护发军的人在场,前朝官职自称极为不妥,烙人口柄,当即颔首告罪。

    夏戈挺没在意,他只关心借枪的事,“温统领,不知这枪?”

    温千裘微微摇头,那边姚三当会意,说道:“枪是国家重器,将士们上阵杀敌之物,怎能借人。何况军中自有军规,私挪军械那可是重罪,夏中尉也是在北方战场当过兵的人,怎会说出此等大逆不道的话来。”

    “夏某自知军有军规,可此事关系重大,恳请温统领网开一面。我想就算是洪大元帅知晓此事缘由,也不会追究。”夏戈挺再次求道。

    温千裘闻言笑道:“若本官没猜错的话,你等借枪是想闯洋人码头的库区?”

    华新民连声否认:“非也!”

    “正是!”林庶灵没有否认,大大方方承认:“我等借枪就是为了闯法兰克人租界内的六号仓库,劫那本该属于明州百姓的万石高粮。”

    这事本就瞒不住,明州城总共那边点大,城卫营轻易可查出众人的意图,与其隐瞒不如大方承认。

    闯格沁仓库劫粮,全城百姓的民意所向,民间早有暗流,若是借枪去干别的,反而惹人猜忌。

    华新民见状也不再隐藏,当即拱手说道:“我等借枪是为义举,并无私心。新政府不便出面,不如就由我等代为效劳,开仓放粮以解全城粮荒。此举为国为民,想必温统领也是赞同。”

    “就凭你们,几个学生?”姚三当讥笑,眼神中充满不屑。

    林庶灵挺胸直应道:“就凭我等,足够了断格沁逆贼!”

    “不自量力!”

    “两年前,夏某也不过是一普通学生,独自一人北上投军与敌厮杀,两年来死在夏某手上的沙皮蛮子没一百也有八十。敢问姚副使自从军以来讨取敌酋首级几何?”夏戈挺说得轻描淡写,双眼却怒视姚三当,言语间透露出的杀戮之气压得姚三当喘不过气。

    杀敌?

    从军二十载,姚副使还真没干过这等活。

    姚三当军户出身,投身绿营以来只上过一次战场,是文喜年间朝廷围剿北方白贼一战。

    那一战是北周新军唱主角,两协新军总共八千人摆开阵势杀得十万白贼溃不成军,满山遍野四处逃窜。

    姚三带人在后头抓俘是抓了不少,就是从头打尾枪管子冰冰凉凉,冻得像地里冰袍子,五天下来一枪未发。

    事后,姚三当托人搏了一擒获贼首的功劳,谋得来江南富庶地当城卫营副使的美差事。

    姚三当顿时语塞。

    夏戈挺起身又说道:“论安抚一方平安,夏某自不如温统领,论破阵杀敌,区区几十号洋人和格沁人,夏某还真不放在眼里。”

    “夏中尉的本事,本使就算在远离前线的江南也早有耳闻,可那护发军精锐在北方,插上翅膀一天时间也飞不过来。夏中尉临时找些乡民编练成军,端起枪冲杀洋人防区,恐怕胜算不大吧?”温千裘轻言。

    “那温统领是不打算借?”夏戈挺最后问道。

    姚三当直接了当,“自然是不借,找遍全天下不管是新军还是旧军,断没有向民借枪的说法,温某官小言微不敢开此先河。”

    “既然如此,我等不便打扰,先行告退。”林庶灵见姚三当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恨不得当场一巴掌甩去,把他满嘴牙打光。

    只是在人家的地盘,这一巴掌打下去代价不小,外面上千杆枪候着,他身上裹两层鳞也不够官兵打的。

    “多有打扰,告辞!”

    三人结伴而退,正走到门前,身后传来声响。

    “慢着!”

    是温千裘叫住他们。

    林庶灵心中一喜,回头道:“温统领是答应了?”

    “三位请坐。”温千裘问非所答,招呼亲卫,“来人,上茶。”

    客人去而复返,再唤人上茶。这第二杯茶里可有不少讲究。

    林庶灵三人喝茶时互相交换眼色,最后由夏戈挺放下茶杯说道:“温统领若有要求直管提,我等力所能及,绝不推辞。”

    温千裘示意左右退下,这才侧过身轻语道:“这枪可借,但不能白借。”

    他伸出一拳头左右比划。

    三人笑了,原来是要钱。来前他们就料到,温千裘的外号不是白叫的,求温侯办事没有空手而归的道理,若事情难办无非就是价钱问题。但凡是银子到位了,让温侯杀个干爹都不带眨睛的。

    “一千两?”林庶灵贫农出身,报出一个他眼中的大价钱。

    温千裘纹丝未动,继续喝茶。

    夏戈挺倒吸一口凉气,温侯果然名不虚传,见人扒皮,见地刮皮,接着问道:

    “一万两?”

    温千裘摇头,一抬拳头,“十万两!十万两白银我借你们一百杆枪。”

    “什么!十万两!”

    林庶灵眼皮未跳,双手微微发颤,这时一巴掌扇过去已经不解气,不扇个百八个难消他心头之恨。

    十万两白银,他温千裘也开得了口。放战前,六号仓库里存着的七万石粮也不过十几万两银子,他们有这钱不如去外地买粮划算,犯得着拼上性命,拿枪冲洋人把守的库区。

    “不行,十万两太多了。松江的洋行,一杆上好的新枪也不过二三十两银子,十万两白银上松江可买四千杆枪,我们犯不着。”华新民不像另两个好友那般死板,这事既然有价,便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年轻人别急躁,听我把话说完。”温千裘喝口茶水,缓缓说道:“这十万两银子不光是借你们枪,还附带帮你们把当天巡逻的法兰克卫兵支走,你们带人冲进去只需要对付格沁人的压粮队,劫粮库的几率也大大提高。给枪又少了对手,这十万两银子也就值了。”

    支走法兰克守卫,这个条件极具诱惑力。

    三人交换一下眼神,皆从对方眼中看到欣喜之色。闯库区的另一个难题就是法兰克人的守备队,几十号洋人不好对付,就算摆平了,要面对洋人接踵而来的报复。

    在周地洋人可以说是畅通无阻,松江的大租界驻扎着不少洋人,那可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西洋军队,在周地除了护发军没人是对手。

    “十万两银子的价格还是太高,我们负担不起。”

    “那三位就请回吧!”温千裘挥手送客。

    姚三当抬臂道,“三位这边走。”

    林庶灵不甘心,想把价格谈下来。十万两白银是个天文数字,他和夏戈挺没钱,秋实几人中也是穷光蛋偏多。

    这笔钱要是应下来,最后还得落到沈复博和黄维格两人头上。先前向沈复博开口放粮接济难民已是天大的人情,在要十万两白银,林庶灵哪有脸开口。

    “十万两就是十万两,希望温统领不要食言。”在林庶灵琢磨的功夫,华新民直接答应了。

    温千裘一本正经答:“军中无戏言!”

    林庶灵觉得好笑,前头还说没有军队会借枪给平头百姓,这会又想起自己是兵了。

    眼看好友答应下来,事情已无回旋余地,林庶灵无奈问道:“枪什么时候给我们。”

    十万两银子到手,温千裘心情变好不少,“随时来取。”

    “这一百支枪我们要后膛枪,还要有足够的弹药,你们还得派出几个好手帮助训练......”

    价格的事谈妥,夏戈挺和温千裘商讨起细节,本着拿钱办事的原则,温千裘没有讨价还价全部应承下来。

    目送三人离去。

    姚三当关好门,望向上司:“大人为何答应借枪。”

    “三当啊!咱们城卫营早晚要被收编进新军,这兵和枪以后都是北周政府的,护发军中猛将如云,你不会以为我等还能留在这位子上?”夏戈挺的到访,打消了温千裘的幻想,不是护发军事物繁忙忘了他这号人,而是压根不想搭理他。

    等新政府事务尘埃落定,转手整顿各地旧制军队,到时候就没他温千裘什么事了。

    军权洋枪过往云烟,唯独银子进了口袋,谁也拿不走。

    姚三当心里一颤,最后那点念想随之烟消云散,温千裘都放弃了保官的念头,他更翻不出什么花来。

    现在看来,唯有银子才是最可靠的。

    “大人,小人担心那几人打不进六号仓库,倒时候别说十万两银子,那一百支枪也要打水漂。”

    “你可知前些天马家被盗之事。”

    姚三当惊道:“莫非那贼人就在这三人里?”

    温千裘扫一眼那三人入座的地方:“正是。”

    论眼力,论处事,温千裘甩了姚三当十万八千里。

    温千裘早年剿白贼时,亲临战场,见识过几位白贼里江湖高手的厉害,一二十人近身不得,能站洋枪底下逃命。

    今日这三人中,独臂夏戈挺步子沉稳,正步有声,一看就是百战老兵;白面华新民步子均匀,不急不慢,在结合穿着打扮,想是喝过洋墨水;唯独那林庶灵步伐轻盈异常,落地无声,人好像是在地上飘着。

    温千裘偶然发现这一点,知晓此人身手定是不凡,独闯马府盗走田契之人十有八九就是这秋实林庶灵。

    这人一人就能闯马府,几十杆洋枪中全身而退,再给他一百条枪,区区格沁压粮队怎么是对手。

    有了大高手压阵,温千裘这才敢借枪,才敢张开要十万两白银。

    “大人,不知这十万两白银?”姚三当靠近,贪婪的嘴脸一览无遗。

    “老规矩,我七,你三。记得安排好枪,别出了岔子。”

    一想到三万白银要进自己口袋,姚三当心里乐开了花,说话也跟着飘了,“放心吧,我的大人。卑职定安排的妥妥当当,滴水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