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世权臣 第47节

作品:《再世权臣

    蓝喜?豫王不由皱眉,这老太监是皇帝肚子里的蛔虫,此举莫非是皇帝授意?为了试探他是否仍对朝中官员有邪念,还是要在他身边安插桩子,监视动向?皇帝莫不是察觉了什么……他陷入沉思。

    西燕用从嫉恨心里催生而出的、前所未有的勇气诬陷了蓝公公,为的是从豫王这里换取一笔钱财,好赎回卖身契,摆脱伶官的身份。

    只要没了这层被人瞧不起的皮子,买一个良家身份,凭他的相貌和才艺,什么样的金龟婿钓不到?大不了离开京师,去苏州杭州那些繁华地,寻个温柔又长情的公子哥,后半辈子也有个依靠。

    “胡说八道!”豫王从沉思中回神,不动声色地诈他,“区区一个戏子,也敢攀扯宫中,莫不是得了失心疯?”

    “小人没胡说。”西燕急忙解释,半真半假,“蓝公公就是看小人生得与苏大人有几分相似,才命小人去给皇爷侍寝。皇爷没要小人,说比不上苏大人。又说,舍不得碰苏大人。于是蓝公公便命小人来王府献唱,说王爷一见小人,肯定会留下来的。”

    吴名嗤的一声,不知是嘲西燕信口开河,还是嘲豫王的德性人尽皆知。

    豫王没理这个乖僻桀骜的刺客,在心底慢慢琢磨了一轮,眼中深意幽然。

    ——难怪在东苑,皇帝借着狎亵官员的由头屡次三番发落他,却原来是假公济私,呷了好大一缸醋!

    既然如此,不横刀夺爱,怎么对得起皇兄待他的一片苦心?

    苏清河当然可爱,值得上心。唯独与他相处时,并非刻意自我放纵,比任何时候都惬意轻松。尤其是在小南院经历凶险之后,更是觉得他风标卓立,与众不同。想方设法去软化他的态度,赢得他的心,也成了一件情趣与本愿兼备之乐事。

    然而现在,又多了个势在必得的理由——

    皇兄,你夺去了我的藩地、兵权、封号,甚至是本名,夺去了我十年自由,那么就拿你爱而不得的人来稍作补偿,又有何不可?

    豫王快意地想,待到自己拥美入怀,云雨酣畅之时,让皇帝亲眼看到这一幕,不知他还能不能端住那副道貌岸然、八风不动的架子,想必脸色一定好看得很!

    第五十四章 这是我家小妾

    “谁敢搜小爷我的车!”太子一声清喝,掀帘迈出车厢。

    马车四周团团包围着兵马司的兵卒,为首一人骑在红骝上,正是东城兵马司的指挥石乐志。之前他奉命搜查内城的东城区域,见深夜空荡荡的大街上,只一辆马车肆无忌惮地疾驰,觉得可疑,便带手下将马车拦下,想要搜车。

    车夫是东宫的一名内侍,被小爷吩咐过,不可泄露身份,便好言好语劝说车上有贵人,不宜惊动,请他们让出路来。

    石乐志心道:半夜三更在街上驱驰,能是什么贵人,再说,就算车上之人有一官半职,能贵得过当朝太后的姻亲、贵妃的亲叔父奉安侯?

    于是铁了心要搜车。又在言语间放出索贿之意,仗势压人,这才惹恼了车夫,禀告主上。

    车内少年现身,自称“小爷”,把石乐志吓了一大跳。他不过六品武官,哪里见过太子真容,就连东宫的腰牌也不曾见过。不敢贸然行礼见驾,怕被人诓诈,徒增笑柄;又不敢直接将对方当做骗子,听说当今储君玩乐心重,是个不守规矩的,万一真是太子离宫夜出呢?顿时左右为难。

    身边一名副指挥使低声提醒:“此事紧要,不如让下官去禀报侯爷,看他如何指示。再怎样,侯爷总知道真假。”

    石乐志连连点头,叫他快马加鞭。这厢应付着不知真假的太子,把话车轱辘来回说,只不肯让路。

    奉安侯府离此不远,卫浚听了禀告,心中大喜——这太子若是假冒的,那是欺君罔上的大案,落在他手中,可不是大功绩一件;若真是朱贺霖本人,夤夜私离皇宫,野服游乐,举行荒唐失德,正好明日授意结附他的言官,在朝堂上狠狠弹劾,撼一撼东宫的宝位。

    无论是不是,于他而言都是难得的好机会。卫浚也顾不得那个神出鬼没的刺客了,点齐家丁守卫,大张旗鼓地护着他赶往现场。

    豫王言出必行,命人取来十张面额百贯的宝钞,装在匣子里交予西燕。

    西燕接过匣子紧抱在怀,惶然地看了一眼吴名,哀求道:“这位好汉要掳我走,王爷开恩,救救小人!”

    豫王哂笑:“孤王的恩不是已经给了你么?如何又来讨要。自求多福吧。”他挥手赶客,吴名当即拎起西燕的后领,依旧翻墙出了王府。

    西燕这才意识到,有钱没命花,拿钱也白搭,不禁又悔又怕,呜呜啼哭。

    他唱惯了戏,哭声也带戏腔,一波三折,听得吴名鸡皮疙瘩抖落一地,要不是看在复仇大事上,早将他从半空中扔下,自生自灭去。

    飞掠过几条街,西燕还在哭。吴名不禁开始怀疑,混入戏班行刺,根本就是个下下策——这戏子胆小如鼠,哪里是个能打掩护的,只怕到时一见卫老贼就露怯,连累自己功败垂成。

    可若是少了这个台柱,谁去献唱,总不好他自己化个妆披上戏服登台吧?

    吴名烦躁地皱眉,忽然听见远处隐隐有喧哗声,在幽静的夜色中传得甚远,他耳力过人,仔细一听,怀疑是兵马司巡夜的铺兵。

    将西燕随手搁在屋顶,吴名蹿上高高的牌楼,举目望去,见两条街外灯火如炬,官兵们围着一辆马车,攻又不攻,撤又不撤,僵持在那里。

    距其不到两条街,又驰来另一队人马,从衣装打扮上看,像是奉安侯府的护卫。中间簇拥着一匹高头大马,马上之人锦衣燕服,虽看不清面目,但吴名一眼就认出体态,正是卫浚老贼。

    这是在马车里截住了谁,卫老贼激动得连缩头乌龟也不当了?莫非又是替身……不,训练替身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光是寻找容貌天然肖似之人,也得花不少时间。他刚死了个替身,短时内找不出第二人。

    仇人近在眼前,吴名反倒异常冷静,把临机而生的几个刺杀方案在脑中权衡,甄选成功率最高的一个。

    他转身几个起落,回到屋顶。西燕正试图滑下垂脊,战战兢兢地用脚去够屋檐。

    吴名一把拎起逃跑不成的伶官,又掠过两条街。拐角僻静处,他将西燕往地面一栽,冷冷道:“脱衣服。”

    西燕下意识地抓紧钱匣,双臂抱胸,语带哭腔:“好汉想要做甚……”

    吴名不耐烦,上前两三下扒了他的戏装。襦裙和褙子被夜风吹得大半干了,只有些濡湿。

    西燕一脸羞愤地继续脱亵衣。

    吴名额角青筋直跳,低骂:“不要脸!”说着脱去身上的夜行衣,兜头扔给西燕,将戏装胡乱穿在自己身上,又扯下蒙面巾,打散发髻,将一头油亮乌发披在背上。

    他身形匀称,个头不算太高,这般女装披发,乍一看还颇似落了难的小娘子。

    西燕的亵衣也是湿的,被风一吹直打哆嗦,没奈何穿上夜行衣,又被迫蒙上面巾。

    他忍不住盯着吴名的脸瞧,第一眼只觉普通,与丰神俊逸的豫王相较,顶多只能算五官端正,心底莫明地有些失望。但再多看几眼后,视线又从峭薄嘴唇、孤挺鼻梁的上方,蓦地撞进了那双寒星剑芒似的眼睛,整个人好似被破堤的冰河席卷而去,又像被漆黑夜空中一道亮白的闪电击中。

    西燕不禁后退两步,怵然想:这是个煞星!

    吴名忽然对他露出一个微薄的冷笑:“拼尽全力跑吧,自求多福。”

    然后他将西燕推出墙角,朝官兵的方向捏着嗓子喊:“抓贼!抓贼!有个黑衣贼进了奴家的院子!”

    西燕一身夜行衣,暴露在远远映照而来的火光下,呆住了。

    卫浚赶到时,马车里下来的少年正脸色铁青地骂人,石乐志捏着鼻子挨骂,恂恂然称是,但就是不放人离开。

    他定睛端详,这少年的的确确是太子朱贺霖,顿时面上堆笑,在马上拱手行礼:“原来真是小爷。这些兵丁有眼无珠不识泰山,竟敢对小爷无礼,该罚!石指挥,还不快向小爷磕头赔罪?”

    石乐志当即噗通跪地,不住地磕头:“卑职眼瞎,小爷饶命!”

    卫浚又道:“巡夜缉盗,是兵马司分内所在,不慎冲撞了小爷,还望小爷高抬贵手,放过他们。如此,下人们也会感激小爷的仁德。”

    太子不吃他这一套,冷笑道:“兵马司巡夜是本职,奉安侯如何就闻声而来,还来得这么快,莫非两下里暗有勾牵?孤竟不知,五城兵马司原来不是隶属兵部,而是任由你奉安侯差遣。”

    外戚与武官勾结,染指兵权是大罪,太子觌面一句,便问得极诛心。

    卫浚心底暗骂:这小子越发刁钻难对付了!面上强打笑意,解释道:“老臣盖因前几日又遭宵小刺杀,幸得无碍,才带领家丁入夜巡查府邸附近,听见此处有异动,便过来看个究竟。”又反问:“深更半夜,太子殿下何以不在东宫,白服现身街头?莫非冶游太久,错过了宫门下钥的时辰?”

    这话将太子的目前的窘境拿捏个正着,“冶游”一词,隐有质问他是否眠花宿柳之意。

    朱贺霖眼珠一转,扬声道:“孤微服私访,自然是有公事在身,怎么,还需要向奉安侯汇报?你想知道?自己去问父皇呀!”

    他回答得理直气壮,卫浚一时摸不透底细,倒也不好再说什么,心想:本侯不便当面去问皇爷,但至少能使一帮子言官,把明日早朝搅得鸡飞狗跳,你小子等着瞧!

    朱贺霖搬出父皇的名号震慑了卫浚——至于回头在皇帝面前如何解释,那又是另一回事了,毕竟是亲爹,还能吃了他不成。

    正得意地想要驱车离开,卫浚又开口道:“老臣看车身微沉,想是车厢中还有一人。谁敢如此大胆,与太子同乘?”

    太子凶狠地瞪他:“孤车里没人,怎么,你不信,想搜车?”

    卫浚做苦口婆心状:“小爷千金之躯,不可轻忽安危。万一是那个刺客躲在车内意图不轨,本侯临场不察,罪过可就大了!”

    太子说:“小爷的安危自己有数,用不着你奉安侯操心!”

    他越是掩护马车,卫浚越觉得可疑,暗忖车内必藏着个见不得光的人,与太子夜游取乐,不是青楼的花娘,便是南院的小倌,我必拿个当场,看他今夜如何收场!

    卫浚自觉十拿九稳,陡然喝道:“车内有兵器声,是刺客!快护驾!保护小爷去安全处!”

    石乐志并未听见车内有任何动静,正在犹豫,被卫浚狠瞪一眼,只得起身命令手下:“还不快护驾!拿下车内刺客!”

    “谁敢冒犯东宫车驾,叫你们人头落地!一个都别想活!”太子负手站在车门前,语气寒厉,面上怒容涌动,隐隐有乃父之威。

    兵丁被他气势震慑,畏缩不敢上前。就连兵马司指挥石乐志,也拿为难的眼神看卫浚,下令归下令,自家脚下却不动弹。

    卫浚气结无奈。

    场面正僵持,骤然听见女子尖细的惊呼声,静夜一声雷似的响起:“抓贼!抓贼!有个黑衣贼进了奴家的院子!”

    官兵们循声望去,见远远街角,火光难以照尽的暗处,似乎站着个穿夜行衣的人影。石乐志当即叫道:“是刺客!快追!”兵马司的人马随着他一拥而上,冲向街尾。

    卫浚被黑衣蒙面人的两次行刺嚇破了胆,本只想借口搜车,如今见刺客果真就在这条街上,惊得脸色发白,不自觉往太子身边凑去。

    太子避开,嫌恶地剜了他一眼:“你不是带着家丁巡查宵小么,现正主就在眼前,还不去抓捕?”

    卫浚讷讷道:“兵马司人手多又训练有素,缉贼经验丰富,有他们就够了。”

    石乐志带兵赶到街尾拐角,不见了黑衣人的影子,大声问:“是谁喊‘抓贼’?贼人去了何处?”

    路旁房前一个穿绣花襦裙、外罩长褙子,长发披散的女娘掩面泣道:“是奴家……贼人往南去了。”

    “南边,快追!”石乐志立即吩咐手下。

    “……吓死个人了!奴家这就去喊外子回来。”女娘低头说着,脚步急急地往街头方向走,与他擦肩而过。

    兵马司的人马一走,马车旁顿显空旷不少,朱贺霖没好声气地对侯府家丁说:“让开!谁敢再阻拦,小爷直接拔剑砍了他!”

    家丁们护着如同惊弓之鸟的卫浚退开几步。朱贺霖正要重新登车,忽然见一队手持火把的锦衣卫缇骑,自北面皇城方向飙驰而来,转瞬近前,为首的翻身下马,跪地行礼:“卑职奉皇爷口谕,接小爷回宫。”

    朱贺霖脸色有些发绿,嘀咕:“这么迟了,父皇还没睡……他怎么什么都知道。”

    锦衣卫首领再次敦促:“皇爷吩咐,请小爷立刻回宫,不得在外耽搁。”

    朱贺霖无奈,又不好当着这么多双眼睛,再进入车厢与苏晏道别。尤其是卫浚还在场,他不希望被这老贼逮住苏晏的把柄,回头又要参他煽诱太子离宫。

    只好对驾车的内侍下令:“你不必跟我走,先将借来的马车还回去,要完璧归赵。”

    这马车是太子出宫后买的,车夫自然知道太子此话的言下之意,是叫他务必将苏晏安全送回府,当即回答:“小的遵旨。”

    朱贺霖上马,回头不舍地看了一眼,在锦衣卫的护送下驰向皇城。

    车夫扬鞭催马,快跑了一小段路,卫浚又带着家丁护卫从后方追赶上来,将马车团团围住。

    赶车的中年内侍皱眉问:“侯爷这是何意,莫非没听见太子临走前下的旨令?”

    卫浚一脸皮笑肉不笑:“太子旨令是对你这阉奴下的,又不是对本候。来啊,打开车门,本侯倒要瞧瞧,这‘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究竟是一副怎样的光景。”

    外面的动静声声入耳,苏晏脸色淡定地坐在车厢中,盘算脱身之计。

    太子与卫浚几次言语交锋,连敲带打,犀利到位,苏晏忍不住暗中赞叹:这小鬼真是长大了,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厉害?

    又听见有人喊见到刺客,一群人马涌去抓捕,苏晏想起执意刺杀卫浚的吴名,忧心外头被追捕之人,是不是他?

    好容易借机脱身,皇帝派来接太子回宫的人恰好赶到,将朱贺霖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