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35节

作品:《超级农业强国

    王昱业摘下草帽,坐下,示意齐政继续说。

    齐政没有直接说明来意,而是先关心地问道:“我听王老说,王大哥你现在是被公司内部的权力争斗所波及,导致工作不太顺利?”

    王昱业闻言有几分意兴阑珊,“你也听说了?可不是,原以为能换一个工作环境,谁知道净遇到这些烂事。”

    齐政特地问道:“既然待得不顺心,为什么不申请调离?以你的能力,在国企内找个类似的职位根本不是问题。”

    或许是在家里,齐政也算熟悉的人,加上心中郁闷,王昱业也多说了几句:“我不是没有考虑过,但在国企,一方面讲究资历,另外更靠人脉,短时间内去哪里找到合适的单位?”

    听到这话,齐政突然放下手上的茶杯,盯着王昱业:“王大哥,你真的考虑过更换单位的事?”

    王昱业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对上齐政的视线,陷入了沉默,最终缓缓点了点头。

    ……

    第50章 招揽

    2002年,在很多人心里面也许是古井不波的一年;而在另外一些人眼里,也许也是动静很大的一年。

    这一年里面对所有喜欢运动的国人来说也许是记忆最深刻的:韩日世界杯举行,国足在米卢的带领下首战世界杯,然后以颗粒无收告别,形成对比的是韩国挺进四强;在篮球界,国内三大中锋会师nba,姚明当选为状元新秀,创造了历史。此时的nba还不是彼时那个大谈言论自由的nba,国人对其充满期待。

    这一年里面人们将沉迷网络的人称之为“网虫”,不少的网吧以此命名;“mm”的第一代网络语言“美眉”已经开始流行;韩国的电影、文化、音乐和各大卫视热播的《流星花园》一并成为潮流,“韩流来袭”成为不少人痛心疾首的现象。

    这一年新电信和新联通这两个庞然大物正式挂牌,中国电信业“五加一”格局形成;上海赢得2010世博会的主办权;“神州四号”年底顺利升空;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成功;中国科学家率先绘制出水稻基因图谱……

    这一年伴随着“国退民进”的口号,国资改革进程如火如荼。而新闻媒体对此更是长篇累牍的报道。这些牵扯了不少利益集团的各路高手最终在2002这一年里面拼杀得风生水起,并于次年白热化。大战的余波虽然普通老百姓没有多深刻的认识,然而却从他们日常使用的商品,所住的房子,所讨论的话题,国家所颁布的政策,方方面面影响到他们的生活。

    ……

    就在这种各方喧嚣,时代浪潮之中,中国东南一个偏僻的小县城里,作为一枚国企的小棋子,王昱业的心境成功地被齐政扰乱了。

    当齐政对王昱业说道:“其实你可以考虑一下加入我的公司”时,王昱业一度认为齐政是在开玩笑。

    看向齐政,确定他不是在开玩笑,王昱业道:“这事我还真没考虑过。”

    “刚刚听到你考虑离开海油集团,我有了个想法。”齐政很认真的说道:“王大哥,你可以来嘉谷,我有个大计划,非常需要你这样的管理人才。”

    王昱业只是考虑过更换单位的事,却没下定决心,更别说跳出国企系统了。于是隐晦地拒绝道:“离开南海油的事,我还没有想好。”

    齐政也不恼怒,将几份从美国带回来的报纸递给王昱业,示意他看看上面标示的新闻。

    王昱业不解,接过报纸,将圈出来的新闻逐一浏览了一遍,上面都是关于一则“戴文能源以超过16亿美元的巨款收购了疑似亚洲财团在德州勘探出的新油田”的报道。

    然后他抬头,用疑惑的眼光询问齐政。

    齐政淡淡地解释:“前两个月我不是去了一趟美国吗?喏,小小的战果。”

    闻言,王昱业的瞳孔微缩。

    他再次低头重看手中的报纸,以掩饰心中的震惊。

    此时的王昱业,远未修炼到十多年后,那种宠辱不惊视金钱如数字的地步。

    这一看,就是十多分钟。

    王昱业终于冷静下来,虽然还不时地咂咂嘴,但已经能正常地向齐政询问个中细节了。

    齐政默默佩服,不愧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大牛。

    要知道,就是自己,当初咋一听说有16亿美元的巨资收入,心情也是起伏不定的。而王昱业也不过二十分钟的冷静,就能接受了这一现实——至少表面上接受了这一现实,已经是具有一颗大心脏了。

    齐政继续说道:“虽然这笔资金交完税后,我还留了一部分在美国用于投资,但能转回国的资金规模仍有七八十亿元。”

    说着他看了一眼王昱业,“你也可以想象,在这笔资金的注入下,嘉谷将得到如何飞速的发展。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一名有足够经营能力的总经理,你是我有印象的人选当中,最合适的一个。”

    王昱业苦笑地摇头,“我都不知道你这样对我另眼相看应该是值得高兴,还是值得惶恐?你怎么就确定我适合你的公司?”

    齐政说道:“我了解过你的一些经历,留学回来后,也是从南海油的普通职员做起,一路升到地区分公司负责人,将原本颓势的地区分公司发展为集团效益前三的部门;进入总部之后,并购工作一直是你在负责策划……”

    听到齐政说的这些话,王昱业渐渐有了明悟,他直接问道:“小齐,你是不是早就有所考虑了?”

    “是的。”齐政无法否认,也没打算否认:“之前和你的接触,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委托关系了解了一下你的经历。本来我是没打算这么快邀请你的,但美国之行后,公司骤然具备了大肆扩张的资金实力。但是有一个致命短板无法忽略,公司严重缺乏管理高级运营人员,而当时我的脑海里闪现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你。”

    齐政带着极大的诚意:“王大哥,从那时起,我就在认真考虑挖你来我的公司了。”

    “这事实在有点突然。”王昱业摊开手:“太让我意外了。”

    齐政点点头,“我能理解,是有点突然,但这并不是我的心血来潮。”

    “王大哥,嘉谷的平台可能暂时没有南海油的大,但内部关系相对简单,没有那么多矛盾,充满了发展的活力,更容易让人一展抱负。”

    “我们有充足的资金,我也不是邀请你担任某个部门负责人。我的想法,是邀请你担任嘉谷集团的总经理,全权负责集团的业务发展与管理。”

    “我设想中的嘉谷将会实行全员持股计划,针对员工和针对高层的各有相应的股权激励方案,像王大哥你这样第一时间入伙的核心高管,至少会得到整个嘉谷体系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的股权不等,当然,具体的方案可能还需要王大哥你亲自协助制定,但财散人聚的理念将会是贯彻始终的。”

    王昱业彻底动容了。

    这个时候,国内股权激励还不常见。

    相比起来,美国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由硅谷发起了股票期权的激励制度实践,到了九九年几乎百分之百的高科技领域公司,百分之九十的上市公司都实施了股票期权奖励。

    而国内九十年才有企业陆续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尝试,而真正股票期权真正被大众所接受到认可实施,从现在零二年算起还有好几年的时间。

    国内如今多少民营企业,都还是家族式运营。公司所有人就像旧时代的地主老财一样,死死攥住公司的股权一丝也不肯对外分享。

    是以开出如此诱人条件的齐政,能够造成王昱业这种高人的内心震动。

    而这种超脱于这个时代的招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就譬如齐政毕竟在后世见多了股权激励操作,也没有意识到在王昱业这样层面的人眼睛里,自己此举的魄力究竟有多大,这也是他没有第一时间选择拒绝的原因。

    有的东西的先进性,只有识货的人能一眼看得出来,其蕴含的潜能和生命力究竟在哪里。

    不用提齐政还只是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如果再让他成几年气候,他又会走到什么样的境地?

    此人的潜能前途不可限量。

    也是直到此时,王昱业才真正将齐政的建议纳入考虑范围。

    王昱业转着咖啡杯,沉默了半晌,才问道:“那么,小齐,嘉谷的最终目标呢?”

    “从你的以往经历中,我知道你在农牧产业发展上天赋不凡;而你在美国骤得暴富,没有选择花费丝毫用于花天酒地,享受生活,这我能理解。但是你能在美国另起一份产业,听你介绍,那边的负责人也是出类拔萃之辈——我暂且相信你的眼光。那就意味着将来起码在美国,你会有源源不断的资金供应。”

    “而转回到国内的几十亿,你没有将目光放在投资其他行业——我记得你之前说过,未来的几十年里,将是房地产和互联网的时代。我也认同你的观点,那么,将资金哪怕是部分资金投向这两个领域,收益都不是单纯投资农业可以媲美的,我不相信你会看不到这一点。”

    “但你没有,你还是一门心思地放在农业上面。几十亿的资金啊,投资什么不比农业来得容易且风险低。”

    “所以,我很好奇,你的最终目标究竟是什么?应该不仅仅是种地吧?”

    齐政看着一脸严肃的王昱业,心里暗暗佩服,不愧是未来能掌握一家巨型央企的男人,眼光毒辣,从自己的观点和选择就能窥探出几分自己的想法。

    他这是提问,又何尝不是想肯定他心中的猜测呢?

    “王大哥,你应该知道国际四大粮商吧?”

    王昱业点点头,“不算全部了解,但对其中的adm较为熟悉。”

    齐政失笑,adm被誉为更像石油企业的粮食巨头,做能源的王昱业对它最熟悉真是毫不为怪。

    齐政微笑着在石桌上用茶水画了一幅简略的世界地图,从地上捡起几枚石子放在上面。

    动作很慢,一边放一边说道:“美洲有嘉吉、adm、邦吉,欧洲有路易达孚,亚洲有rb丸红等五大物产商社、新加坡丰益国际……”最后在中国的位置上摆上一枚,重重地说道:“还有我们嘉谷!”

    王昱业双目中精光一闪。

    ……

    第51章 大牛加盟

    王昱业眼中精光一闪,但很快又冷静下来,哑然笑道:“小齐,你似乎忘了,这些巨头是花了多少年才成就如今的地位。”

    “是啊,这些巨头无一不是身经百战,不断的并购重组才有今天的规模。”齐政摊开手,凝视着桌上的石子分布,好像下了什么重大决定,然后才转头望着王昱业的眼睛,问道:“但是,王大哥,你觉得,我们能这样一直在全球大宗商品定价机制中失去话语权吗?”

    “不能!”

    王昱业静静看着齐政那双深邃的眼睛,情不自禁地微微扬起了下巴:“正是由于西方大国及其背后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掌握了这种结构性权力,我国在大宗商品定价机制中才会这样的缺位和无力。国家也不会允许这种缺失一直存在。”

    大宗商品主要指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

    一般可将大宗商品分为四个类别,即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大宗农产品及贵金属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将毫无疑问地成为许多大宗商品的重要消费国和最大进口国。

    然而,巨大的购买力并没能帮助中国企业改变价格接受者的尴尬地位。中国参与国际市场交易的企业在交易价格上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基本上只能被动接受国际市场的价格。

    由于缺乏定价权的原因,很多商品价格的实际涨幅大大超出了反映供求关系的合理范围,不但使我国企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还连锁反应地导致国内中下游产品价格的上涨,削弱了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后世,翻翻朋友圈,多数人都不厌其烦地谈论互联网、大数据。但有多少人知道,这其实只是整个经济体系被大众媒体关注最多、离终端消费人群最近、最容易引爆讨论的部分,甚至这里面还有不少泡沫的成分——大家在鼓吹互联网的同时,又是否真正深入核心的考虑过历史和现在;考虑过经济的基础、本质和核心?

    或许只有等到猪肉涨成了天价,大家才会回到地球人的根源——衣、食、住、行。

    人类最根本的生存需求,正是大宗商品的储备、生产、贸易、消费,在影响着人类每一天的生活。

    如果没有这些实体经济的支撑,再牛逼的互联网idea,也无法实现。

    回到眼前,齐政继续说道:“在未来的几十年中,自然资源越来越稀缺,各国都需要通过获取各种资源和能源以维持经济快速增长。能源与资源问题正日益导致全球冲突,国与国之间对资源的竞争与战略筹划才刚刚开始。”

    “跨国集团通过形成生产寡头垄断,联合金融资本,再掌控消息,威胁供给安全,完全掌控力大宗商品的定价权。”

    “要如何通过建立期货市场和人民币国际化来参与全球定价机制,这是从国家层面上考虑的,我们这等升斗小民插不进手。”

    “但在前端的战斗主体,我要为嘉谷确定一个席位。其他种类的大宗商品姑且不提,最起码在大宗农产品上,嘉谷要掌握一定的全球定价权力。”

    “这就是我的最终目标,也是我对嘉谷的期许。”

    王昱业心底震了下,齐政的目标可比他的猜测更为宏大。当然,想达到这样的目标也是千难万险。

    他一点也不客气,直指核心,“按照这样的目标,没有成百上千亿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你又如何保证,能有充足的资金保障?”

    确实,无论多么广阔的市场等待着被占领,无论构思的战略有多么宏大;资金是把这一切变成现实的基础,没有资金,所谓的市场和目标统统是沙滩上的楼阁。

    齐政对此只能坦诚道:“我没办法保证,当下也只能一步步来。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投资的主次问题,就我个人来说,我倾向于把资金投入到储运物流网络建设,这是产业链的灵魂。但这也是最重资产的一环,需要大量的资金。”

    “就算我决心再大,没有资金根本就是镜花水月的事情。所以前期通过投资较为赚钱的食品领域和金融风险投机,积累资本,是很有必要的。什么时候我们在国内有了较为完善的储运物流网络,我想那时才是走出国门争取定价权的时机。”

    齐政看着王昱业若有所思,笑了笑说道:“我曾经对你的父亲说过,未来十年,我们都将如履薄冰,但我们终究不会辜负人生。我想,作为国企千千万万员工中的一员,和成为世界性大宗商品定价权掌控者的奠基人,哪个更具有人生挑战性?答案我不急于知道,但我坚信,王大哥在嘉谷会得到比在国企更加广阔的天空。”

    ……

    现在的王昱业正处于人生中“黎明前的黑暗”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