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255节

作品:《超级农业强国

    走近吉省人参的展位,可以看到“长白山人参”的各类宣传标语和琳琅满目的人参制品——红参、金参系列产品、含片、人参酒、人参果蔬酵素饮料、玉红颜红参阿胶糕、鲜人参蜜片……吸引了大批消费者的驻足。

    越省是人参消费大省,慕名前来购买人参产品的市民络绎不绝。虽然现在不是秋冬进补的季节,但在博览会上购买人参及相关制品,不但价格更优惠,品质上也更有保证。

    当然,第一天拍卖的天价野山参的助推不言而喻。

    “百年野生人参我们是无福消受的了,但有些年头的林下参倒是不错的选择。”市民马先生是第二次来了。他的母亲八十多岁,身体虚弱得只能吃流食,在服用第一天买的人参炖的鸡汤后,气色明显改善。“今天过来再选几棵!”

    “这棵参是十年生的,那棵是十五年的。”销售人员向马先生介绍,“这是嘉谷集团人参种植园内仿野生状态栽培的林下参。即使同龄的林下参,外形和重量差别也较大。因为在生长过程中不进行人工干预,无激素、化肥、农药添加,历经寒来暑往,功效营养远远高于一般园参……”

    马先生不断点头,“你们这人参确实正宗,我得多备几根。”从馈赠亲友,到术后调理,强身健体,人们的需求各异,却都把目光投向了林下人参。短短三天,吉省人参展位千余棵的人参备货量已订出大半。

    人参对于人们可谓既熟悉又陌生。

    说其熟悉,是因为数千年来,人参一直以“百草之王”的形象存在于人们心目中,被奉为是起死回生的“还魂草”。

    说它陌生,只因当今人参市场鱼龙混杂,人们想买到原汁原味的正宗人参很难,市场普遍存在非法添加、以次充好等问题。另外,消费者对人参的选购和使用也不够了解。

    这是嘉谷主导“长白山人参”品牌建设以来,“长白山人参”品牌首次全方位亮相。而在食博会上,参王拍卖会、品牌推介会、品牌产品展览展示等活动,都是为了让广大消费者尽快认知、认可“长白山人参”品牌。

    除此以外,引导人们正确地食用人参,更好地了解人参的功效和用法,也是展会的另一个重要目的。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让人们比以往更需要人参。人参不同于其它补品的最突出功效是大补元气,尤其适用于病中、术后和大病初愈的人群,因为此类人元气消耗大,对常规营养的吸收很差,一般进补完全不能达到理想效果!最适宜人参进补。”

    “日常食用?当然没问题。什么?吃人参太补,容易流鼻血?其实,这是很少见的,因为能引起这种效果的,那都是生长上百年的野山参,而现在市面上普遍的人参产品,大多只有六七年乃至十多年的生长期,两者的功效怎么会一样呢?事实上,在南韩,人参是男女老少都喜爱的健康食品,是一种非常日常的食品。”

    “总觉得人参保健品都是骗人的?认准‘长白山人参’的品牌就对了。这是嘉谷集团和吉省政府联合推出的国内人参第一品牌,品质有保证……”

    ……

    紫星药业的郭春发和齐政在展位后面的休息间坐下来,郭春发调侃道:“其他行业都是企业宣传产品多么高档,而人参行业正好相反,拼命要降低产品的档次来吸引消费者。”

    齐政也笑着道:“没办法,固有的认知让国人都将人参当作一种奢侈品,而非日常消费品。一个南韩人每年要吃掉400克鲜参,我们如果有三分之一的国人能达到这个水平,人参产业自然就起来了,甚至都不用依靠出口。”

    回想起刚才目睹的抢购人参产品的场面,郭春发暗暗点头:“吉省方面大可以放心了,嘉谷这人参行业的领头羊选得实在是最正确不过了。”

    这一点在此次的食博会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是嘉谷对人参加工企业的统合。

    在初级原材料里打圈圈,永远不会鲜花盛开。人参产业的未来当然要靠精深加工。

    但拥有人参精深加工技术的企业,尤其是大型医药企业,谁也不服谁,要统合在一起谈何容易?

    但如果是嘉谷统合,少有不服的——这除了嘉谷主导“长白山人参”品牌的准入资格外,更重要的是嘉谷对于优质原料的掌控能力。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人参皂甙是人参茎叶的主要提取物,在保健品和药品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一般来说,不同的人参中,人参皂甙的含量为2%-20%不等。而嘉谷人参种植园出产的人参,皂甙的含量普遍在20%以上——这样的优质原料供应商,是所有人参精深加工企业梦寐以求的合作对象。

    而统合了人参加工企业后,“长白山人参”品牌的建设就更有把握了。

    譬如在包装上。在人参品牌创立初期,很多企业仅将人参看作经济农作物,“南韩高丽参用整形盒装的时候,我们是用麻袋装;等到我们用盒装的时候,人家发展精深加工,用小包装。”——而在嘉谷的主导下,“长白山人参”品牌统一设计制作了充满长白山地域文化特色的精包装风格。

    又譬如在人参等级划分上。一直以来,我国人参消费市场上标价5元一棵的人参与标价上万元的人参并存,没有任何明确标识和明确的等级划分,消费者自然难以区分人参品质的优劣。

    ——在嘉谷的主导下,“长白山人参”品牌统一按照去年颁布的人参国家标准,强制标明等级规格,通过国家标准区分人参品质的优劣……

    没有统一的整合,这些都是绝无可能做到的。

    而且嘉谷明显考虑得更为长远。

    在政府的支持下,嘉谷组建的人参联盟设立了专项“打假”基金,持续针对市场上出现的冒牌“长白山人参”品牌进行打假。

    “人参行业内‘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可谓十分普遍。要想维护同盟对‘长白山人参’品牌的拥护,当然不能让假货横行。在假货冒头之初就将其打下去,事半功陪。”

    ——这是嘉谷体系品牌建设最丰富的经验之一,当然,这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非土豪无以借鉴。

    说着齐政摇摇头:“真的是不打假不知道,一打假吓一跳。市场上很多标榜是原装南韩进口的高丽参,实为国产人参加工仿制或用根皮包裹杂质的压制品,有的甚至是以紫茉莉的根仿制而成。”

    郭春发张了张嘴:“那……”

    齐政嘿嘿一笑:“我只是让他们向媒体披露了这一点……”

    “哈哈哈,够贼!”

    ……

    《真假难辨,市面上究竟有多少高丽参是真货?》

    “卑鄙的中国人!”看着媒体上报道的标题,朴赞泳都要气炸了。

    正官庄刚制定了未来五年在中国的销售渠道和拓展计划,在中国市场的直营店要发展到80家,经销店要达到150家——媒体上的质疑就铺天盖地而来了。

    这些报道虽然不是直接针对“正官庄”等南韩人参品牌,但这给品牌信誉带来多大的损害啊?

    本来他就正在为南韩人参品牌在中国的宣传焦头烂额。

    “长白山人参”品牌被嘉谷接手后,在宣传推广上展现了如潮般的攻势:在首都机场设立“长白山人参”巨幅广告牌,利用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广告;在央视二频道播出人参专题宣传片;出版发行了《白山神》系列图书;建立长白山人参联盟门户网站……

    一边是媒体的声讨质疑,一边是求而不得的宣传资源,朴赞泳算是悟了:人家是本土作战,天时地利人和兼具,“正官庄”想要出头,不说寸步难行,但绝对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

    第452章 廉价的原料市场,没了

    南韩人,真的是鬼得很呐!”食博会闭幕后,回到吉省伏松县新落成的人参加工产业园,收到南韩人最新动向的郭春发感叹道。

    当中国人参产业开始告别混沌的局面后,南韩参企不仅在人参品牌、销售等方面与中国参企进行着明争暗斗,在原材料掌控上更是“大动干戈”。

    齐政微眯眼:“由此可见他们对我国的人参行情非常了解,也对,过去这么多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们是国内参市的幕后操纵者了。”

    两人说的,是这段时间以来,南韩人在国内人参市场频频的囤积人参之举。

    从基本的生产面积和人参产量等数据来看,南韩方面根本没有那么多原参可供加工,因此必然要在原材料方面靠中国补充;但随着嘉谷在政府的支持下,大刀阔斧地进行人参产业的整合,以及中国人参企业在此过程中的发展壮大,南韩人参产业的原材料供应必将受到很大限制。

    以南韩人参公社为首的日韩参企,首先担心的就是此后中国人参价格进一步上涨,因此纷纷在如今的低位囤积原参。

    郭春发甩着手上的资料,带着几分笑意说道:“看来我们的产业振兴步伐真的让他们急眼了,现在是彻底不按照游戏规则来了。以前他们还讲究得很,需要什么样的参才收什么样的。现在,只要是人参都收了。”

    从市场上的反馈来看,南韩人委托中间人收购的量很大,而且出的价格比市场价格要高4、5元,为此不惜把手伸向人参种植联盟,意欲撬动人参种植联盟的货源。

    但他们不知道,嘉谷早有准备。

    因为南韩人的抢购,为今年的人参价格上涨更添一把火,从五六月份起,人参价格就一路向上。

    一般参农根本搞不清今年人参价格是怎么涨起来的,明年这价格还会不会往上涨,往往是有点听天由命似的做决定,看到价格上涨就忙不迭出手了。

    但加入了人参种植联盟的参农都得到了保证——稳住,眼下的人参价格不是尽头。

    这就是有组织的好处了。

    对于人参价格的快速上涨,无论是嘉谷,还是郭春发这样的业内人士,都表示毫不意外。

    即使是不乐意看到成本上涨的加工商郭春发,也不得不承认:“人参早该涨了。此前经历的几年价格低谷,一度跌到‘萝卜价’,价格与人参自身的价值偏离太远。”

    “每年鲜参马上要上市的时候,干参的价格就会有人往下砸,在流通环节上有意地在打压人参价格。如果不是隐于幕后的日韩利益方的刻意打压,参价早就起来了。”

    尤其是,随着加入人参种植联盟的人参种植户越来越多,人参联盟对今年乃至今后数年的人参产量评估愈加有把握,结合对接的人参加工企业的需求量,就清晰地表明了一个趋势:后面几年,国内人参供应都处于偏紧态势,人参价格持续上涨将不可避免。

    以前,人参种植和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滞后情况极为严重,人参交易中间环节也有诸多环节,给专门的人员和资本提供了炒作的空间。

    如今,这种情况将一去不复返了。

    “老郭,涨价是肯定的了,但你们也不要想着囤货获益了。人参联盟对于市场供应的控制力度会越来越强,让参农分享到更多的行业利益,是联盟成立的原则之一。你们只有在人参的精深加工上发力,才是正道。”齐政提醒道。

    齐政知道有些人参加工企业对于南韩人的囤货举动颇为眼红,对于自己只能接受参价上涨有些不满,齐政不得不丑话说在前头,通过国内最大的人参加工企业紫星药业之口,提醒一下这些企业。

    郭春发轻轻点头,他理解齐政的用意。

    因为紫星药业是最不担心参价上涨的参企之一。目前,紫星药业已开发出人参产品五大系列近百余种规格,实现了人参从根到茎、叶、果、花的全面开发利用,一株人参能实现从十几倍到几十倍的增值——齐政说得没错,这才是王道。

    而且,人参联盟又不会眼睁睁看着南韩人低价囤货。

    “我们已经启动建立储备制度,防止参价被恶意操控,当然也保证国内参企的原料供应不会断裂;此外,联盟正在建立人参贸易商黑白名单,出口人参可以,但要按照联盟的价格来。否则,加入黑名单后将受到人参联盟和政府的联合制裁……”齐政冷冷道。

    郭春发一拍大腿道:“该!早该这样了!有些帐早该算一算了。”

    国内最高等级、价钱最贵的药材,多出口到日韩、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这是国内中药材行业人所共知的生态,自计划经济时代已然如此——质优的人参用以出口创汇,其次供给医药企业,余下品质最差的向国内销售。

    但这样还讨不了好。

    日韩参企通过种种手段,毁灭了中国人参的口碑和产业基础,也使最大人参出口国失去了出口定价权,直到现在,国际市场上说起中国人参,基本上就是“重金属”、“农药超标”、“质量差”等字眼。最可恨的是,他们一边说,一边则暗地里大批购买中国人参。

    郭春发这样的行内人早就希望竖起“反抗”的大旗了。只不过一直以来,想要整合上下游产业链,需要企业具有强大的资金、技术、产品、品牌实力,很难找到这样一家龙头企业——直到嘉谷的横空出世。

    但说实话,齐政真的没有将上蹿下跳的韩国参企放在眼里。

    哪怕整个人参产业,体量规模也不大。只不过是内需长期不振,过度依附于国际出口,才导致“人参卖出萝卜价”。

    想想,如果以人参作为原材料的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被国内市场广泛接受,那么现在的人参产量远远不够,南韩人花费再多的心思也是枉然。

    嘉谷要做的,就是稳定人参种植的基本盘,吸引上下游抱团发展,建设好“长白山人参”品牌,耐心培育国内市场,国内人参产业的振兴就势不可挡了。

    ……

    南韩人参公社的朴赞泳不知道他如临大敌的嘉谷淡定得一比。

    此刻他眼神迷惘。

    继南韩人参品牌宣传推广遭受种种不顺之后,他在中国的人参原材料收购也陷入了泥沼。

    优质原料的收购处处碰壁,能保证收购的人参都是歪瓜裂枣……

    ——嘉谷牵头组建的人参联盟影响力影响如斯!

    如果按照代理人反馈的人参联盟的出口报价,将直接导致今年日韩从中国进口人参的成本增长四倍。

    打压?

    眼看着“长白山人参”品牌名扬四方,紫星药业等人参加工企业强势崛起,中国人参转化增值速度明显加快,产品种类和产生的经济效益呈几何级数增长……起码在中国本土,南韩参企不被打压就不错了。

    朴赞泳心底有个声音悄悄冒头:南韩参企再也没法在中国市场上长期占着“大便宜”了,这个廉价的人参原料市场,没了!

    他想得更深一层,中国人参产业目前还主攻本土市场,待翌日,他们走出国际市场,那又是何等的压力?

    ……

    第453章 “小棒槌”终成“大产业”

    中国人参产业目前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好说,但毫无疑问,嘉谷的整合,使中国人参产业出现了历史上的最好形势。